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雅砻江河口区产漂流性卵鱼类的早期资源现状,2016-2018年6-7月在攀枝花市盐边县雅砻江河口开展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工作。共采集产漂流性卵鱼类5种,分属1目2科,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种,分别为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和短身金沙鳅(Jinshaia abbreviata);2016-2018年流经雅砻江河口断面的鱼卵径流量分别为3.5×10^6、13.78×10^6和3.87×10^6ind;调查期间累计出现8次产卵高峰(2016和2018年各2次,2017年4次),鱼类的繁殖盛期在6月中下旬;通过推算,攀枝花盐边县和攀枝花米易县得石镇是河口区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主要产卵场。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分别于2012年4月、7—8月及11月针对云南省金沙江梨园电站影响区域的鱼类早期资源进行了3次监测。并于2012年7—8月对云南省玉龙县大具乡大具渡口金沙江的监测中,发现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卵汛两次,分别为8月1日8:00—4日10:00和8月9日23:00—13日6:00。结果发现,中华金沙鳅鱼卵卵径3.37~4.41 mm,平均3.89 mm,自然受精率为91.5%,模拟培养出膜率为97.1%,畸形率为2.2%;产卵场共3处,分别位于云南省玉龙县龙蟠镇、黎明乡和巨甸镇;三处产卵场两次产卵共计~1.49×107ind.。此次产卵场的发现是对以往中华金沙鳅生物学资料的重要补充,对电站建设背景下金沙江鱼类资源的保护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长江中游鱼类的早期资源现状, 2017年和2018年5—7月在长江干流宜都断面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 采样网具包括弶网和圆锥网。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21120粒和仔鱼2123尾。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 鉴定鱼类5目9科37种。其中, 鱼卵有29种, 仔鱼有27种。2017年和2018年通过宜都断面的鱼卵径流量分别为124.45×108粒和101.07×108粒, 优势种为四大家鱼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 仔鱼径流量分别为16.43×108尾和8.29×108尾, 优势种为贝氏?和寡鳞飘鱼(Pseudolanbuca engraulis)。根据发育期和流速分析, 四大家鱼鱼卵来源于三峡大坝下游至宜都断面之间的产卵场, 仔鱼来源于三峡大坝以上的产卵场。与2009—2010年相比, 2017—2018年通过宜都断面的鱼卵径流量增大了85.3%, 尤其是四大家鱼的鱼卵径流量与2005—2012年相比增加了约13倍。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显示, 流量和流量日变化对产漂流性鱼卵密度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2017—2018年仍有大量的鱼卵和仔鱼补充到长江中游江段。与历史数据相比, 三峡大坝下游宜昌江段鱼类产卵规模有明显的增加, 可能与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亲鱼增殖放流和生态调度等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关。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长江中游的鱼类资源, 建议除了已经逐步实施的长江全面禁渔措施之外, 还应恢复江湖连通, 保护和修复长江中游河漫滩生境, 继续开展重要经济鱼类亲本放流, 以及开展生态调度。  相似文献   

4.
宜昌鳅蛇系底栖性小型鱼类,在长江宜昌江段的渔获物中时有出现。繁殖期为5—6月,产漂流性卵,膜径在3.1—4.0毫米之间,水温21.2--25℃时,受精卵约经40小时孵出。作者对其仔稚鱼的形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汉江喜河库区形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库区形成对鱼类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于2011年秋季和2012年春季开展了汉江喜河库区鱼类资源调查.共捕获鱼类35种,隶属于4目6科,主要以鲤科(22种),鲿科(6种)为主.与该河段1980-1982年鱼类调查资料对比分析,喜河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组成发生了较大程度改变,产漂流性卵及喜流水性鱼类种类下降,产粘性卵鱼类种类上升,其他生态类型的改变均受到产卵类型及喜流水性的关联影响,总体表现为喜河库区鱼类在繁殖、栖息习性及体型大小等方面呈现趋同化.推测大坝建设导致库区水文条件的改变是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雅砻江中游支流力丘河的鱼类多样性现状及栖息地保护价值,于2019年9月和2020年6月、11月在力丘河11个采样点进行了3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鱼类2 557尾,隶属于2目4科9属13种。西溪高原鳅Triplophysa xiqiensis、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其余种类仅有零星分布。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表明,力丘河鱼类群落受到中等程度干扰。Spearman秩相关性系数显示,鱼类多样性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表明,不同海拔区域的鱼类群落空间结构差异显著,雅砻江干流的许多鱼类仅分布到力丘河下游普沙绒乡罗让以下河段,力丘河中游甲根坝乡以上河段及塔拉沟、色物绒沟等支流仅分布有西溪高原鳅和软刺裸裂尻鱼。由于相对较低的鱼类多样性、严酷的生态环境和海拔对鱼类分布的限制,力丘河作为雅砻江中游干流水电开发后鱼类栖息地的保护价值将一定程度降低,建议同时考虑雅砻江干流鱼类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丰都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  &#  &#  &#  &#  &#  &#  &#  &#  &#  &#  &#  &#  <  sup>  ?<  /sup>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5):954-964
2014 年47 月鱼类主要繁殖季节于三峡库区(重庆丰都县)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 以了解三峡库区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四大家鱼在库区是否仍有产卵场等问题。调查共采集到鱼类50 种, 分属5 目9 科。采集时, 卵汛出现在6 月后流速较高的时段, 其中贝氏的数量最多, 占86.24%。仔鱼出现的高峰期为6 月上旬至7 月中旬, 太湖新银鱼的数量最多, 占58.36%, 其次为子陵吻虎鱼, 占27.04%。在仔鱼中, 种类组成呈明显的月份差异, 4 月鲤、鲫占数量优势;5 月太湖新银鱼、子陵吻 虎鱼占数量优势;6 月后鲌亚科、鳅科、鳜等种类开始出现, 种类明显增多。通过估算, 调查期间流经丰都断面的鱼卵总量为4.37108 粒, 四大家鱼鱼卵为0.21107 粒;仔鱼总量为111.98108 尾, 四大家鱼仔鱼为0.21108 尾。通过产卵场的推算, 丰都断面采集的四大家鱼来自涪陵城区江段和三峡库区上游的重庆巴南区至朱沱镇江段的产卵场。通过对卵苗漂流密度的昼夜规律分析, 6 月之前夜间仔鱼密度显著高于白天, 而6 月后仔鱼昼夜漂流密度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 从三峡库尾进入三峡水库的鱼类早期资源丰富, 大部分鱼类繁殖发生在6 月以后水温较高、入库流量大、库区流速较高的时段, 库尾部分江段在流速较高时期, 仍存在四大家鱼的产卵场。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ksii)资源补充状况, 于2019年5月26日至9月2日逐日在青海湖第二大支流沙柳河开展了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丰度时空变化特征的调查研究, 共采集青海湖裸鲤鱼卵3386粒, 仔鱼4690尾。调查发现, 亲鱼自5月底开始洄游, 鱼卵6月初出现, 6月底至7月初达到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至8月中旬基本消失。仔鱼数量自7月初呈波动式上升, 8月达到高峰, 9月初逐渐消失。经估算, 沙柳河鱼卵径流量为25.58×106粒, 仔鱼径流量为62.00×106尾。鱼卵仔鱼空间分布为从河口往上丰度依次递减, 断面水平分布为右岸>左岸>中心。Kruskal-Wallis检验表明, 昼夜鱼卵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 昼夜仔鱼丰度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鱼卵仔鱼漂流高峰期均集中在夜间。鱼卵丰度与流速呈显著正相关(P<0.05), 仔鱼丰度与流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与径流量日上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报道了沙柳河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现状, 填补了该水域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研究的空缺, 为青海湖裸鲤上溯亲本资源量和入湖幼鱼资源量估算提供了数据支撑, 可为青海湖裸鲤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兴修水利枢纽后汉江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汉江产漂流性卵的鱼类至少有25种,其中经济鱼类有草鱼、青鱼、鲢、鳙、鯮、鳤、鱤、长春鳊、赤眼鳟、铜鱼、吻鮈、鳜以及三种红鲌属鱼类。2.产漂流性卵鱼类开始产卵的水温分别在16—20℃之间,经济鱼类多在18℃上下。产卵时需要有江河的涨水过程。在河流涨水的诸水文要素中,流速的增大,对促使产卵起着主要作用。不同的鱼类产卵时对流水的要求是有差异的。鱼类的产卵规模与江水的流速增大紧密相关。3.丹江水库建成后,上游的产卵场有前房、天河口和安康等10处。中游有钟祥和马良等7处,支流唐河、白河也有产卵场。就总产卵量来看,上游1977年为1745.9亿粒,中游1976年为47亿粒。上游为中游的37倍。其中,四种家鱼的产卵量,上游为171.3亿粒,中游为9.3亿粒。4.丹江口水利枢纽对汉江上游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给上游提供了规模较大的繁殖群体。另一方面,由于主要产卵场分布在接近水库的江段,致使占上游总产卵量90%的鱼卵在孵化前随江水流入水库,有一部分鱼卵会受到损失。对中游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水库的低温水和大坝对径流的调节,改变了中游的水文条件,导致产卵场的变迁,繁殖季节推迟和产卵规模缩小。总的来看,对上游的影响明显的有利,对于中游则不利的影响要多一些。5.根据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的生态习性和汉江的条件,可以认为,在汉江和类似汉江的条件下,兴建水利枢纽可以不必附建过鱼建筑物。为了充分发挥水体的渔业效益,水库区应做好渔业规划,加强经营管理。水利枢纽的下游需充分重视改变了的水文条件,特别是低温水对鱼类生活的影响,以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宜昌鳅(鱼它)系底栖性小型鱼类,在长江宜昌江段的渔获物中时有出现。繁殖期为5—6月,产漂流性卵,膜径在3.1—4.0毫米之间,水温21.2—25℃时,受精卵约经40小时孵出。作者对其仔稚鱼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实验材料系长江宜都江段采得的天然受精卵,经室内孵化培养而成的仔稚鱼。选择一尾经乌拉坦(ureathane)麻醉后在解剖镜下测量身体各部比例,记述形态特征,并绘制草图。另选两尾作对照。开始摄食后,以浮游生物喂养,培育至外形与成鱼相似时才鉴定种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1961—1966年、1976—1978年和1981年在长江干流和汉江对鳡鱼的繁殖习性、产卵场的分布、产卵场的环境条件、促使产卵的外界因素和产卵规模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鳡鱼鱼卵、鱼苗的胚胎发育,描述了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与长江中其他产漂流性卵鱼类(特别是青鱼、草鱼、鲢和鳙)的胚胎相比较,鳡鱼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水电梯级开发进程中澜沧江干流鱼类群落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梯级开发盛行。研究结合历史数据搜集和现状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水电梯级开发进程对澜沧江干流鱼类群落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梯级水电站建设进程中,澜沧江渔业产量逐步增加,与水电装机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36,P<0.01),截至目前,已增长了约8倍,达到53930 t;鱼类多样性在水电开发初期因土著鱼类的消失而明显下降,但随着外来鱼类进入鱼类多样性水平出现回升。鱼类多样性指数DG-F在梯级开发之前(<1990)、之后(2008—2013)与当前(2018—2019)分别为0.67、0.47和0.67。在水电梯级开发进程中,鱼类生境类型由急流型为主逐渐演变为了以缓流型为主,产卵类型由以产沉性卵为主逐渐演变为了以产粘性卵为主,植食性、滤食性营养类型鱼类占比逐渐增加。水电站建设后,河流流速变缓、营养物质沉降富集为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静水条件和丰富的物质基础,促进了鱼类生物量增加。生态环境变化协同外来鱼类胁迫导致鱼类生态类型发生变异。本研究初步为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效应评估和鱼类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水坝拆除引起河流连通性、水动力、河流地貌等一系列变化,直接影响了鱼类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黑水河为金沙江左岸一级支流,其上共建四级电站,出于支流生境恢复需求,第四级水坝老木河水坝于2018年12月实行拆除。为探明低水头坝拆除对鱼类群落的影响,结合2018年6月和2019年6月黑水河下游60.4km河段10个点位的渔获物调查,对拆坝前后鱼类群落结构和生态类型变化、优势物种与单位捕捞努力量以及不同河段间的群落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坝拆除半年后优势物种仍以鲤科和鳅科为主,但物种数和丰度整体上增加;生态类型上以杂食、喜急流和产微粘性卵鱼为主;拆坝后鱼类群落空间分布变化明显,靠近河口的自然河段鱼类上溯洄游到原坝址的上下游,部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原坝址附近发生定殖行为,且拆坝后各河段的鱼类组成结构有同质化趋势。总体上,老木河水坝的拆除对黑水河下游的鱼类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18年8月27日,在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进行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期间,采集到1尾小型鳅类标本,经详细的形态比较,鉴定为后鳍薄鳅Leptobotia posterodorsalis,该鳅仅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珠江水系(陈景星,蓝家湖,1992;张春光,赵亚辉,2016),其他水域未见报道。因此,本次发现不仅是湖南省鱼类新记录,同时也是首次在长江水系的记录。标本现保存于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长江干流和汉江的鳡鱼繁殖习性及其胚胎发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1961-1966年、1976-1978年和1981年在长江干流和汉江对鳡鱼的繁殖习性、产卵场的分布、产卵场的环境条件、促使产卵的外界因素和产卵规模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鳡鱼鱼卵、鱼苗的胚胎发育,描述了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与长江中其他产漂流性卵鱼类(特别是青鱼、草鱼、鲢和鳙)的胚胎相比较,鳡鱼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彭东  王亚丽  杨旭  肖宁 《动物学杂志》2021,56(6):882-890
洞鳅属(Troglonectes Zhang, Zhao & Tang 2016)鱼类为中国特有的小型洞穴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贵州和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河流中。2018至2019年在贵州省荔波县境内进行洞穴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采集到4号洞鳅属标本,经过形态比较,与弱须洞鳅(Troglonectes barbatu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yt b重建的系统发育树及遗传距离分析显示,4号洞鳅属标本与来自模式产地的弱须洞鳅高度支持聚为一支;利用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基于16S rRNA和Cyt b的遗传距离,这些标本与弱须洞鳅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4%和0.2%,小于洞鳅属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16S rRNA遗传距离为2.4%,Cyt b遗传距离为6.1%)。本次研究使用16S rRNA和Cyt b分子标记研究洞鳅属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和遗传距离。综合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定采集自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景区的4号标本为隶属于鲤形目条鳅科洞鳅属的弱须洞鳅,系贵州省洞穴鱼类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7.
长江安庆段仔稚鱼群落特征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庆江段是长江下游重要渔业资源水域之一, 为了解该江段仔稚鱼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于2016年4月17日至8月15日对安庆江段仔稚鱼进行了逐日调查。结果显示: 研究共采集仔稚鱼个体92160尾, 鉴定90457尾, 隶属于7目11科49种, 其中鲤科(Cyprinidae)种类数居第一, 32种, 尾数占比为90.16%; 鰕虎鱼科(Gobiidae)居第二, 3种, 尾数占比为5.71%。在生态类型及产卵方式上, 淡水定居性鱼类和产漂流性卵鱼类数量占比最大, 分别为87.57%和88.30%。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是该江段第一优势种, 数量占比44.53%, 其余优势种为?(Hemiculter leucisculus, 占比14.21%)、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 占比8.11%)、子陵吻鰕虎(Rhinogobius giurinus, 占比5.60%)、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 占比4.75%)、似鳊(Pseudobrama simoni, 占比4.13%)、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 占比4.50%)、鳊(Parabramis pekinensis, 占比2.63%)、刀鲚(Coilia nasus, 占比1.89%)、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占比1.57%)。仔稚鱼丰度出现4次明显的高峰时期, 第一次在5月1日, 后面三次集中出现在6月中下旬, 分别为1127.00、1608.44、1568.35 和1202.94 ind./100 m3。通过冗余分析(RDA)表明, 影响安庆江段仔稚鱼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流量、水位、透明度(P<0.05), 大多数仔稚鱼丰度与水流量、水位呈现负相关, 与透明度呈现正相关, 可能与该年份过高的水流量、水位有关。研究表明, 安庆江段的仔稚鱼种类较丰富, 但主要以小型鱼类为主, 且经济性仔稚鱼类占比小。研究初步探明了安庆江段的仔稚鱼资源状况, 其结果为安庆鱼类早期资源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同时也为渔业资源保护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子彤  张鹗 《生物多样性》2021,29(9):1256-30
赣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 淡水鱼类多样性极其丰富, 但是目前对于该河流的鱼类多样性还未有充分的了解。本研究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对赣江鱼类进行了实地调查, 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并参考最新的分类学成果, 更新了赣江淡水鱼类名录。结果表明, 赣江共有淡水鱼类180种, 隶属于12目31科93属。其中, 土著鱼类174种, 外来鱼类6种。赣江鱼类以鲤形目为主; 鲤科种类最多, 其次是鲿科。更新的物种名录中, 包含23个新记录土著种, 其中有5个未被描述的新种; 有36个历史资料记载的种类被剔除出物种名录; 25个物种发生了分类地位的变更。此外, 本次调查有28种鱼类未采集到, 说明这些鱼类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 而这些鱼类分别属于洄游性、流水性和产漂流性卵等独特生态类型, 说明赣江鱼类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人为干扰。本研究所给出的赣江鱼类的更新物种名录, 可为今后的赣江鱼类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四川动物》2021,40(3)
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10种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卵透明带蛋白(ZP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初步探讨了这些鱼类ZP2基因的重复结构域变异与产卵习性的相关性。序列分析表明,10种鲤形目鱼类ZP2基因cDNA序列长度差异较大(1 254~1 734 bp),其编码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集中在N端信号肽序列、三叶草结构域和ZP结构域,变异集中在N端重复结构域中,不同物种的重复单元和重复次数不同,其中产漂流性卵和产沉性卵鱼类的重复结构域不含重复单元或重复单元重复次数较少(2~5次),而产粘性卵鱼类的重复结构域中通常含有多次重复单元(7~19次)。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鲤形目鱼类中,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与鳊Parabramis pekinensis的相似性最高(99.7%),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的相似性最低(71.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鲤形目鱼类的ZP2氨基酸序列聚为一个单系,其中斑马鱼单独聚为一支,位于系统树的基部位置,与其他鲤形目鱼类形成姐妹群。10种鲤形目鱼类ZP2蛋白的二级结构成分和三维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进化选择压力分析结果表明,ZP2基因在鲤形目鱼类中受到正向选择,可能对其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三峡蓄水倒灌对江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06—2012年在三峡库区上游的江津江段进行了商业渔获物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共发现鱼类67种,隶属于3目10科45属;175 m蓄水后江津江段的鱼类种类数减少;种类组成的聚类分析(CA)表明,2006—2012年的鱼类种类组成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2006、2007、2008和2010年,一组为2011和2012年,鱼类种类组成开始发生变化的年份为2010年;one-way ANOSIM检验显示,2组之间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R=0.96,P=0.07);CA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的结果均表明,2006—2012年的鱼类群落结构可以分为2组,但one-way ANOSIM检验结果也显示,两组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R=1.00,P=0.07);百分比相似性分析(SIMPER)结果表明,2006—2012年丰度减少的种类为喜流水性的鳅科和平鳍鳅科鱼类,而丰度增加的种类为小型的流水性鱼类或能够适应静、缓流水的鱼类。总体而言,江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受175 m蓄水的影响程度大于受以前各期蓄水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