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加减方对哮喘气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干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四个组:模型组、西药(地塞米松)组、中药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从第17天起开始给予相应药液灌胃,西药组给予地塞米松1 g/kg,中药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方配方颗粒溶液(浓度0.5 g/m L)5 m L/kg,每日1次。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周按照大鼠体重调整1次。连续给药干预4周,检测血清中TGF-β1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均可降低TGF-β1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效果相当(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方能通过有效地减低大鼠血清中TGF-β1的含量,从而阻断气道重塑的发生,达到预防和缓解哮喘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口腔粘膜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就诊的35例口腔粘膜下纤维化(OSF)患者以及15例发生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癌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OSF组和OSF癌变组,并选择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统一的口腔科专业医师取口腔内相同部位粘膜组织,通过TUNEL测定其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1)OSF癌变组、OSF晚期患者的AI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OSF癌变组患者AI显著高于OSF晚期组(P0.05),对照组与OSF早期、中期患者A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OSF癌变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OSF早、中期患者(P0.05),OSF晚期患者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OSF癌变组Bax蛋白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Bax蛋白的表达均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逐渐上调,可能参与了口腔粘膜癌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究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PTPRZ1)、环氧合酶-2(COX-2)、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sal fibrosis, OSF)癌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OSF癌变患者OSF癌变组织30例,作为本文研究OSF癌变组;采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OSF患者OSF组织30例,作为本文研究OSF组;同时选取无槟榔、烟酒嗜好、正常口腔粘膜组织30例作为本文研究正常组。Western blot法检测PTPRZ1、hTERT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OX-2表达,对待测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PTPRZ1、COX-2、hTERT在OSF癌变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OSF组PTPRZ1、COX-2、hTER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OSF癌变组PTPRZ1、COX-2、hTER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OSF组(P<0.05)。低分化OSF癌变组织中PTPRZ1、COX-2、hTER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高分化、中分化OSF癌变组织(P<0.05)。Ⅳ期OSF癌变组织中PTPRZ1、COX-2、hTER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Ⅱ期、Ⅲ期OSF癌变组织(P<0.05)。OSF癌变组织中PTPRZ1、COX-2、hTERT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PTPRZ1、COX-2、hTERT在OSF癌变中呈异常高表达,低分化、病理分期较高的OSF癌变中PTPRZ1、COX-2、hTERT表达较高,并且PTPRZ1、COX-2、hTERT在OSF癌变中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加减方对哮喘气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干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四个组:模型组、西药(地塞米松)组、中药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从第17天起开始给予相应药液灌胃,西药组给予地塞米松1 g/kg,中药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方配方颗粒溶液(浓度0.5 g/m L)5 m L/kg,每日1次。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周按照大鼠体重调整1次。连续给药干预4周,检测血清中TGF-β1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均可降低TGF-β1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效果相当(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方能通过有效地减低大鼠血清中TGF-β1的含量,从而阻断气道重塑的发生,达到预防和缓解哮喘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胰岛素局部应用对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氧化应激和创面组织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旨在为临床DF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DF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负压吸引(NPWT)治疗,观察组则于NPWT治疗的基础上增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创面面积、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氧化应激和创面组织β-catenin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创面面积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而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而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治疗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创面组织β-catenin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胰岛素局部应用可促进DF患者的创面愈合,同时有利于下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创面组织VEGF、β-caten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该文探讨了RORα(retinoid acid receptor related orphan receptorα)高表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基因的作用。采用MTT检测了MGC803细胞增殖。采用RT-PCR、Western blot与免疫共沉淀检测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与靶基因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c-Myc基因启动子活性。MTT结果显示,RORα高表达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ORα高表达组Wnt1m RNA与蛋白质水平较对照组下调(P0.05),而β-catenin m RNA与蛋白质水平无差异(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RORα高表达组RORα与β-catenin结合明显增加(P0.05)。RORα高表达可显著下调核内β-catenin水平(P0.05),同时可显著下调TCF-4(T cell factor-4)蛋白质水平(P0.05)。RORα高表达可显著下调Axin、c-Myc、c-Jun m RNA与蛋白质水平(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RORα高表达c-Myc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RORα高表达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基因表达来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NA干扰c-maf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骨髓瘤细胞株NCI-H929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si RNA Control的阴性对照组和转染si RNA c-maf基因的沉默组,转染48 h后,提取细胞中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maf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阴性对照组c-maf的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组c-maf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阴性对照组c-maf的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沉默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显著上调表达,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显著下调表达(P0.01)。结论:RNA干扰c-maf基因表达可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地龙蛋白对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将传代好的HSF细胞分为四组,分别加入地龙样品浓度为0 mg/m L(对照组)、0.3125 mg/m L(低剂量组)、0.625 mg/m L(中剂量组)、1.25 mg/m L(高剂量组)。应用MTS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测定Cyclin D1、Caspase-3、TGF-β1的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Bcl-2、Mcl-2的表达。结果:地龙蛋白对HSF细胞的增殖活力有抑制作用。浓度0.625mg/m L、1.25 mg/m L样品组作用细胞48 h后凋亡率为分别为31.5%和69.2%,(P0.01);RT-PCR显示,浓度0.625 mg/m L、1.25mg/m L样品组能够增加Caspase-3的基因表达,降低Cyclin D1的基因表达,降低TGF-β1的基因表达,(P0.01);浓度0.3125mg/m L样品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B方法显示,各样品组能够增加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降低Cyclin D 1的蛋白表达量,降低TGF-β1的蛋白表达量,(P0.01);浓度0.625 mg/m L、1.25 mg/m L样品组能够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P0.01);浓度0.3125 mg/m L样品组Bcl-2的蛋白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龙蛋白诱导细胞死亡,作用机制与下调Cyclin D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TGF-β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观察组)及同期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和比较其外周血中IL-17、IL-6和TGF-β1的水平,并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IL-17、IL-6和TGF-β1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IL-6和TGF-β1的水平分别为(8.51±2.68)pg/ml、(7.81±5.41)pg/ml和(1093.42±831.21)p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的血清IL-17、TGF-β1的水平与其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及大小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血清IL-6的水平与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但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血清IL-17水平与IL-6、TGF-β1的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17、IL-6和TGF-β1水平的升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但IL-6和TGF-β1可能不是血清中IL-17生成的诱导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1、IL-23、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结合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AS的机制与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益赛普联合西乐葆,益赛普25 mg,皮下注射,连用8周,治疗前后评估晨僵VAS评分、腰背痛V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血沉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例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8周后AS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1、IL-23、TNF-α、TGF-β1的表达情况,检测对照组(20例单独应用COX-2抑制剂的AS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组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3、TNF-α的表达在治疗第4周和治疗8周后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细胞因子IL-21、TGF-β1的表达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1、IL-23、TNF-α、TGF-β1的表达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后较治疗前晨僵及腰背痛VAS评分、BASFI、血沉均显著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8.0%,对照组优良率为50.0%,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能是通过降低AS患者血清中一系列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延缓了病程进展。但由于病例较少,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AS患者的疗效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骨代谢始终贯穿于动物的生命过程之中,而机体摄入的钙、磷水平和钙、磷比例又是骨代谢的重要影响因素。钙、磷摄入水平和比例的改变会使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和1α,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的水平产生变化,影响RANK/RANKL/OPG系统对骨细胞功能的调控,进而对骨代谢及骨组织形态产生影响。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是目前评价成骨细胞分化和骨骼矿化情况的新指标,研究BSP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可以从分子水平解释钙、磷摄入水平和比例对骨组织形态影响的机理。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Bone Histomorphometry)则是研究钙、磷摄入水平和比例对骨组织形态影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扫描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超声与动态增强MR检查。依据病理组织活检和临床随访分别评价动态增强MR和UE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DCE-MRI检测共发现病灶59个,55个初步诊断乳腺恶性肿瘤(BI-RADS 4-5),4个诊断为良性(BI-RADS 3),诊断准确率为93.22%(55/59)。UE对59个病灶进行评分,54个评分为乳腺恶性肿瘤,5个评分为良性,诊断率为91.53%(54/59)。UE检测乳腺癌的敏感性明显低于DCE-MRI及DCE-MRI+UE,DCE-MRI检测乳腺癌的特异性明显低于UE及DCE-MRI+U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UE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6.61%(57/59),明显高于DCE-MRI或UE单独检测的准确率(P0.05)。结论: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较高,而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性较好,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27例。缬沙坦组患者采用口服缬沙坦单药治疗,吲达帕胺组患者采用口服吲达帕胺单药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缬沙坦+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与吲哒帕胺缓释片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lethality on error threshold and extinction has been studied in a population of error-prone self-replicating molecules. For given lethality and a simple fitness landscape, three dynamic regimes can be obtained: quasispecies, error catastrophe, and extinction. Using a simple model in which molecules are classified as master, lethal and non-lethal mutants,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the mutation rates of the transitions between the three regimes analytically. The numerical resolution of the extended model, in which molecules are classified depending on their Hamming distance to the master sequence, confirm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simple model and shows how an error catastrophe regime changes when lethality is taken in account.  相似文献   

20.
Studies on the preparation and on the properties of sea snail enzymes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Liu  Wan Shun  Tang  Yan Lin  Liu  Xue Wu  Fang  Tsung Ci 《Hydrobiologia》1984,116(1):319-3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