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邓永宾 《蛇志》2016,(1):34-35
目的探讨丹红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及心率情况以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及心率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认知能力,是安全、理想、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COPD急性发作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已经被临床医生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对于家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缓解期的患者是否获益,目前尚无明确结论.本试验旨在探讨家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肺功能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随机观察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于医院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缓解后出院.其中39例继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其余64停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观察6个月,比较家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肺功能变化、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及急性发作的间隔期、医疗费用状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运动耐量明显改善(P<0.05),肺功能下降明显减慢(P<0.05),平均医疗费用明显减少(P<0.05).结论:家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能够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减少医疗费用近万元,延长急性加重间隔时间6个月以上,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酚妥拉明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炎性因子以及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静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酚妥拉明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肺啰音和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血清sTREM-1、sICAM-1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肺啰音及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_aO_2)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_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_aO_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和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中sTREM-1、sICA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可以明显提高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血清中sTREM-1和sICAM-1水平,促进症状好转,提高疗效,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早期与延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临床确诊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随着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行早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延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氧分压(PaO_2)及平均动脉压(MAP)、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通气率、住院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的情况。结果:疗后两组患者RR、HR、MAP均下降,MBP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RR、HR及MAP均低于对照组,Pa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及插管发生率、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vasive Pressure Present Ventilation,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TypeⅡrespiratory failure)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鼻导管吸氧,研究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及MVV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 H及PaO_2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aCO_2则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H及PaO_2高于对照组,而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及心肌酶学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之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92例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93例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心肌酶学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及心肌酶学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呼吸频率(HR)、心率(RR)显著下降,血氧饱和度(SpO_2)显著升高,心肌酶学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生命体征及心肌酶学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巴酚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利于患儿临床症状及心肌损伤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无创通气治疗。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及酸碱度(pH)等动脉血气指标。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以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_2,PaO_2,pH,FVC,PEFR及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PaO_2与pH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_2低于对照组,而PaO_2与pH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PEFR及FEV1明显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 O2/Fi O2)、呼吸做功(WOB)、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dyn,WOB,Pa O2/Fi O2,CD11b+中性粒细胞、STREM-1及HMGB-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yn、Pa O2/Fi O2及WO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dyn及Pa O2/Fi 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WO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dyn及Pa O2/Fi O2高于对照组,而WOB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11b+中性粒细胞、STREM-1及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能够改善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比较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与多巴胺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8)。对照组接受多巴酚丁胺与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79.17%,P0.05);两组的血气指标PaO2、SaO2均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变化比对照更加显著(P0.05);两组各的炎性因子水平IL-6、IL-8、CRP和TNF-α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且二者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组38例行无创通气加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对照组38例仅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检出情况及其流行规律,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病毒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疾病类型的关系。结果: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98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5.00%,其中有2份标本中检出2种病毒感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71%;在所有病毒类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1岁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年龄段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患儿春季、冬季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夏季、秋季(P0.05)。不同呼吸道感染疾病类型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喘息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结论:RSV是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致病病原体,1岁的婴幼儿较易感染,春季、冬季为其高发季节,且以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Bi PAP呼吸机无创通气以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的121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Bi PAP呼吸机无创通气疗法,观察组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氨溴索和地奈德混悬液。比较两组的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和心率;血清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D(Pulmonary surfactant related protein,SP-D)以及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PARC/CCL18)水平、肺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和心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和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ARC/CCL18 以及SP-D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PARC/CCL18 以及SP-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呼吸困难指数以及FEV1/FVC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FEV1%、呼吸困难指数以及FEV1/FV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 PAP呼吸机无创通气以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用能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血气指标、生命体征和肺功能,降低血清 PARC/CCL18 以及SP-D水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比较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与仰卧位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体位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仰卧组(n=52)和俯卧组(n=68),对比仰卧组、俯卧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仰卧组、俯卧组的死亡例数、脱机成功和脱机失败例数,计算死亡率、脱机失败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脱机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俯卧组的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改善时间短于仰卧组(P<0.05)。两组治疗5 d后 PaO2、MAP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下降(P<0.05);俯卧组的PaO2、MAP高于仰卧组,PaCO2低于仰卧组(P<0.05)。两组患儿死亡率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俯卧组的脱机失败率低于仰卧组(P<0.05)。在120例患儿中,死亡7例,根据重症肺炎患儿脱机结局将剩余113例分为脱机成功组(n=72)和脱机失败组(n=41),脱机失败组、脱机成功组在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病程、先天性病史、D-二聚体(D-D)、白蛋白(ALB)、血乳酸、脑尿钠肽(BNP)方面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小、APACHE II评分偏高、D-D偏高、ALB偏低、先天性病史均是重症肺炎患儿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机械通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和脱机成功率,且患儿的脱机结局受到年龄、APACHE II评分、D-D、ALB、先天性病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辅助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9月期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93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3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B组给予HHFNC,C组给予免疫球蛋白辅助HHFNC。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免疫球蛋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24 h,C组和B组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A组(P0.05);C组患儿的发绀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短于B组和A组(P0.05),治疗7 d后,C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高于B组和A组(P0.05),C组和B组患儿的鼻损伤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与NCPAP相比,HHFNC可更有效地改善重症肺炎患儿二氧化碳潴留的现象,且可降低鼻损伤的发生率,联用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状态、血气指标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07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辅助通气,n=50]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腹式呼吸训练法干预,n=50)。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肺通气状态、血气指标及运动耐力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喘憋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后第1秒呼气的最大容积(FEV1)、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后氧分压(PaO22)、血氧饱和度(SpO2)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后6 min步行距离(6MWT)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法有助于改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肺通气状态、血气指标,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时机,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治疗的161例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气管插管时间分为早期组(n=89)和延期组(n=72),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28 d内病死率(预后)。根据预后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29)和存活组(n=13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早期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延期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下降,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升高,且早期组变化程度大于延期组(P<0.05)。延期组28 d内病死率为15/72(20.83%)。早期组28 d内病死率为14/89(15.73%),两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对比无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与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年龄、PaCO2、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pH值、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B型尿钠肽有关(P<0.05)。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PaCO2偏高、年龄偏大、Hb偏低、pH值偏低、D-D偏高(P<0.05)。结论: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早期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PaCO2偏高、年龄偏大、Hb偏低、pH值偏低、D-D偏高均是导致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肺癌放射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因肺癌放射治疗出现放射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氧疗方法的不同分为HFNC组和COT组,每组各43例, COT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鼻导管供氧治疗。HFNC组患者给予HFNC氧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及舒适度、疲劳程度评分的差异及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12 h、24 h、48 h两组PaO2//FiO2/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HFNC组对PaO2/FiO2/指标改善明显优于C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 h、24 h、48 h两组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HFNC组对呼吸频率改善明显优于C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疲劳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FNC组对舒适度、疲劳程度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COT组(P<0.01)。HFNC组患者气管插管占比、非机械通气天数明显少于COT组(P<0.01),死亡人数占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以改善肺癌放射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氧合指数,降低患者呼吸频率,改善患者舒适度和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呼吸科入住的一般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IL-2水平,记录呼吸频率,取动脉血检测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血清IL-2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氧分压和氧和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水平与呼吸频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氧分压和氧和指数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呼吸功能密切相关,能作为判断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的客观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