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制定的《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其中43例患者采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并设为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并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排尿症状和尿动力学参数变化、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评分)和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平均24 h尿急次数、平均24 h排尿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Qmax)、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压容量(MCB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以上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OABSS评分和IP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是两组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3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口干症状患者比例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对老年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患者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观察并比较所有患者的最大尿流速率、膀胱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单次最大尿量水平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单次最大尿量、最大尿流速率均升高(P0.05),膀胱残余尿量、排尿次数以及P2X3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单次最大尿量、最大尿流速率较高(P0.05),膀胱残余尿量、排尿次数以及P2X3水平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能够显著提高老年膀胱活动度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P2X3受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臭氧水膀胱腔内灌注疗法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共60例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患者被随机分入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行为训练疗法并口服索利那新治疗。治疗组在行为训练疗法于口服索利那新的基础上,同时行臭氧水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在治疗结束时通过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评价疗效,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患者24h排尿次数、平均夜尿次数、24h尿失禁次数、OABSS评分、I-QOL评分、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末4周复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并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获得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证实,在24h排尿次数、平均夜尿次数、OABSS评分和I-QOL评分方面,各组治疗后有改善,而臭氧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所有治疗后患者逼尿肌不稳定情况均有改善;初始尿意时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储尿期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变化情况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由患者自主报告,治疗组主要表现为灌注后尿道内及下腹部不适感,多自主恢复,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臭氧水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安全、有效,能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和24小时尿失禁次数,能改善OABSS评分,能改善尿流动力学结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合M受体拮抗剂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受体拮抗剂,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非那雄胺。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尿急次数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IPSS及OABSS较低(P0.05);残余尿量较少,最大尿流率较大,尿急次数较少(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非那雄胺联合M受体拮抗剂能够降低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 型肉毒素膀胱内阻滞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 年10 月至2012 年10 月,哈尔滨 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2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 组)选用国产A 型 肉毒素(衡力)100 IU 治疗,用10 mL 生理盐水稀释后,通过膀胱镜进行壁内注射;对照组(B 组)患者给予口服经典的抗胆碱制剂, 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每天口服2 次,每次2 mg,疗程不少于6 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 周和4 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 初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 组治疗后1 周,IPSS评分显著下降(P<0.05),初尿意膀胱容量及最大膀胱 容量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第2 周和第4 周均维持在相当水平,残余尿量第1 周未见明显下降(P>0.05),第4 周时与基线比较 下降明显(P<0.05);B组于治疗后第4 周时,以上三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残余尿量在第1 周即有明显下 降(P<0.05),并且第4 周时仍维持第1 周水平(P>0.05)。此外,治疗后第1 周两组比较以上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 后第4 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壁内肉毒素A 注射和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均是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 方法,但A 型肉毒素膀胱内注射起效更快,同时由于其接触性和直观性,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对老年男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泌尿科收治的老年男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2组均实施常规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及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两组7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12个周期。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储尿期症状评分(USPSS)、排尿期症状评分(VSS)、OABSS评分、尿液神经生长因子水平、P2X3受体表达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USPSS、VSS、OABSS评分较低(P0.05),尿液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P2X3表达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对老年男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这可能与其显著降低尿液神经生长因子以及P2X3受体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建章  刘景隆  郭宇  沙江  李庆 《生物磁学》2014,(1):163-165,152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膀胱内阻滞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组)选用国产A型肉毒素(衡力)100IU治疗,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通过膀胱镜进行壁内注射;对照组(B组)患者给予口服经典的抗胆碱制剂,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每天口服2次,每次2mg,疗程不少于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1PSS评分、初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1周,IPSS评分显著下降(P〈0.05),初尿意膀胱容量及最大膀胱容量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均维持在相当水平,残余尿量第1周未见明显下降(P〉0.05),第4周时与基线比较下降明显(P〈0.05);B组于治疗后第4周时,以上三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残余尿量在第1周即有明显下降(P〈0.05),并且第4周时仍维持第1周水平(P〉0.05)。此外,治疗后第1周两组比较以上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第4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壁内肉毒素A注射和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均是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方法,但A型肉毒素膀胱内注射起效更快,同时由于其接触性和直观性,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琥珀酸索利那新对女性膀胱活跃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膀胱内P2X3受体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女性膀胱活跃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托特罗定2 mg,早晚日2次口服;实验组38例,予琥珀酸索利那新5mg,日1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排尿次数和尿急次数情况,初始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容量的变化,以及膀胱内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及最大膀胱压容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尿急次数及排尿次数降低,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容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X3受体主要表达于膀胱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染色为棕黄色或金黄色;实验组P2X3表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能够缓解女性膀胱活跃症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可能为抑制了P2X3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PKRP)和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5名需要手术治疗的BPH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即TURP组51例,PKRP组54例。使用IPSS、QOL和WHOQOL-BREF量表,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6和12个月对患者的LUTS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TURP组和PKRP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术后6个月得到明显改善。TURP组术后第6个月的IPSS、QOL和WHOQOL-BREF评分分别为10.4±2.6,1.7±0.6和55.1±7.4,术后第12个月的IPSS、QOL和WHOQOL-BREF评分分别为11.4±2.6,1.7±0.5和55.2±6.9,均比术前(21.5±5.3,5.3±0.9和52.4±7.0)有明显改善。PKRP组术后第6个月的IPSS、QOL和WHOQOL-BREF评分分别为9.8±2.4,1.5±0.4和57.9±8.1,术后第12个月的IPSS、QOL和WHOQOL-BREF评分分别为10.6±2.2,1.7±0.5和56.3±6.2,均比术前(21.3±6.1,5.2±1.0和55.0±8.8)有明显改善。结论:TURP和PKRP术后第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改善,WHO-QOL-BREF可以作为评价TURP和PKRP对BPH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可靠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百乐眠胶囊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夜尿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采用α-受体阻滞剂单药治疗,夜尿仍大于等于2次的患者20例,在继续服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乐眠胶囊,每日2次,每次4粒。加用百乐眠胶囊前和用药1个月后,分别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指数(quality of life index,QoL),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表(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进行评估。结果:加用百乐眠胶囊1月后,IPSS评分表中夜尿评分从2.88降至2.41(P=0.03),OABSS评分表总分从6.31降至5.38(P=0.03),夜尿评分从2.63降至2.13(P=0.01),QoL评分无显著变化。结论:百乐眠胶囊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夜尿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Udga Tablets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卡鲁胺片含量和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CLC-ODS(150mm×6.0mm,5μ)色谱柱,以0.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0:50)为流动相,272nm波长处检测。结果:比卡鲁胺在0.05mg·ml-1~0.20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9%(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度好、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