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PCI的CHD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一年再行冠脉造影检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SR分为观察组(38例,发生ISR)和对照组(162例,未发生ISR),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数占比、病程及支架直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及尿酸(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支架直径(小)以及高水平LP(a)、低水平UA为CHD患者行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论:CHD患者行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有吸烟、糖尿病、支架直径以及高水平LP(a)、低水平UA,因此在PCI术中应尽可能选用较大的支架,同时戒烟、控制血糖有利于预防ISR的发生,定期检测血清LP(a)、UA水平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医疗与保健措施能够减少ISR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支架置入术(SI)治疗椎动脉起始段狭窄(VAOS)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到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SI治疗的VAOS患者83例纳入本次研究。剔除1例手术失败及1例死亡患者的病例后,对剩余81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SR,将其分成ISR组28例和无ISR组53例。随访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发生ISR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分析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血管狭窄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83例VAOS患者接受SI术式治疗后,手术成功率为98.80%(82/83)。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动脉痉挛,另有1例患者在术后7 d由于继发脑出血而死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82%(4/83)。ISR组的高脂血症、合并颈内动脉的狭窄、椎动脉的狭窄部位为双侧、支架类型为裸支架的比例分别高于无ISR组(均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显示,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狭窄率、狭窄血管长度、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期末流速(EDV)均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发生ISR影响因素包含高脂血症和支架类型为裸支架,以及合并颈内动脉的狭窄和并发双侧椎动脉的狭窄(P<0.05)。结论:SI术式治疗的VAOS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术后ISR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高脂血症和支架类型为裸支架,以及合并颈内动脉的狭窄和并发双侧椎动脉的狭窄,临床上应引起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1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75例患者作为感染组,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分离出病原菌75株,包括43株革兰阴性菌(57.33%)、28株革兰阳性菌(27.33%)、4株真菌(5.33%),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有无合并糖尿病、有无植入性器械、住院时间与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有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 h、有植入性器械、住院时间≥1月为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株以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为主,针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保证患者手术效果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衰弱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4例。查阅相关问卷制定调查表,收集、整理患者资料,统计术后衰弱发生情况,衰弱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衰弱纳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对比两组认知功能和预后情况。结果:接受PCI治疗的1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术后合并衰弱者92例,占比68.66%。未合并衰弱者42例,占比31.34%。合并衰弱的患者纳为衰弱组(n=92),未合并衰弱的纳为非衰弱组(n=42)。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衰弱与婚姻状况、年龄、放入支架数量、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史、文化程度、吸烟史、心功能分级、合并症种类数、体质量指数、营养状况、近1年跌倒史、焦虑情况、抑郁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饮酒史、年龄偏大、合并症种类数≥3种、心功能分级III级、有焦虑情况、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有抑郁情况、有近1年跌倒史、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营养状况不良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衰弱组的非常规就诊发生率、全因死亡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非衰弱组(P<0.05)。衰弱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低于非衰弱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衰弱的发生率较高,且受到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饮酒史、合并症种类数、心功能分级、焦虑情况、抑郁情况、有近1年跌倒史、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衰弱会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以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浆miRNA-1、miRNA-21在冠心病(CHD)与无冠脉病变患者中含量的差异,探讨其在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与非支架内再狭窄(NISR)患者的含量差异及其对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CHD支架置入术后患者(CHD组,n=187)、无冠脉病变患者(对照组,n=195)。根据指南,将对照组分为正常对照组(n=150)、单纯DM组(n=45);将CHD组分为单纯CHD组(n=119)、CHD合并DM组(n=68),又将CHD组分为ISR组(n=48)及NISR组(n=139);再将ISR组分为单纯ISR组(n=26)和ISR合并DM组(n=22)。收集各组患者血浆,提取总miRNA,检测miRNA-1、miRNA-21含量并分析各组的含量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miRNA-1、miRNA-21含量均升高(P<0.05);与NISR组比较,ISR组miRNA-1、miRNA-21含量均升高(P<0.05)。与单纯CHD组比较,CHD合并DM组ISR发生率明显升高;而且与单纯ISR组比较,ISR合并DM组miRNA-21含量升高(P<0.05),而单纯ISR组与ISR合并DM组miRNA-1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s分析表明,与CHD患者相关危险因素DM、miRNA-1、miRNA-21的OR值分别为2.132,3.066,1.924(P<0.05,P<0.01);ISR患者相关危险因素DM、miRNA-21的OR值分别为3.091,5.654(P<0.05,P<0.01);CHD合并DM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相关危险因素miRNA-21的OR值为9.148(P<0.01)。ROC曲线评价表明,miRNA-1,miRNA-21与CHD患者发生ISR的AUC分别为0.854,0.857;miRNA 21与CHD合并DM患者发生ISR的AUC为0.783。结论:血浆miRNA-1、miRNA-21对诊断CHD患者支架置入术后ISR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miRNA-21对诊断CHD合并DM患者支架置入术后ISR发生尤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分析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n=358)的临床资料,统计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例数,并据此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观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探讨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58例肺癌患者中,有32例患者出现术后肺部感染,感染率为8.94%。3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株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占比63.27%。革兰阳性菌15株,占比30.61%。真菌3株,占比6.12%。其中前五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4.49%、阴沟肠杆菌14.29%、金黄色葡萄球菌12.24%、铜绿假单胞菌10.20%、鲍曼不动杆菌10.2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肺部感染与长期吸烟史、手术方式、切口疼痛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有关(P<0.05);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切口疼痛评分4~6分、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年龄≥60岁、手术方式为常规手术、手术时间≥3 h(P<0.05)。结论:切口疼痛评分、长期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手术方式均是导致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可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积极处理措施,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给予合理的预防性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焦虑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8例行PCI术后合并焦虑的CAD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可舒片,4片/次,3次/d,治疗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焦虑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可舒片可改善CAD患者PCI术后合并焦虑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缓解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14例高龄冠心病患者,按动脉途径不同分为对照组(107例)与研究组(107例),对照组行经股动脉PCI(TFI),研究组行经桡动脉PCI(TRI),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支架置入数量、造影剂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动脉穿刺时间、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 d,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较手术前均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期间及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PCI用于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相当,但经桡动脉行PCI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接受治疗的267例单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感染病例,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主要革兰阳性菌和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67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68例,感染率为25.47%;68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4.63%,革兰阴性菌占28.05%,真菌占7.32%;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比较敏感;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敏感;单因素分析显示:受伤原因、骨折部位、有无合并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清创情况、止血情况、引流情况、术后有无使用抗菌药物均是导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6 h、清创不彻底、止血不彻底、引流不通畅、术后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是导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对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低,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统计其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分析NSCLC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200例,统计NSCLC患者术后慢性感染情况、发生术后慢性疼痛情况,观察NSCLC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并分析NSCLC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患者200例,术后医院感染31例,发生率为15.50%(31/200),以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占比64.52%(20/31)。31 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培养病原菌43株 ,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占比30.23%(13/43),革兰阴性菌26株占比60.47%(26/43),真菌4株占比9.30%(4/43)。主要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率较高。NSCLC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25例,发生率为12.50%(25/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CLC患者术后慢性疼痛与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长、文化程度、糖尿病史、心理焦虑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有糖尿病史、有心理焦虑为NSCLC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人数占比较高,应格外重视年龄偏大、住院时间偏长、文化程度低、有糖尿病史、心理焦虑的患者,给予相关防范措施,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及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冠心病PCI术患者93例,分为A、B两组,A组(4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47例)给予脉络舒通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炎症因子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结果:B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44/47),高于A组的76.09%(35/46)(P<0.05)。B组治疗2个月后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9.36%(42/47),高于A组的67.39%(31/46)(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白介素-6(IL-6)、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降低(P<0.05),治疗2个月后B组TC、TG、LDL-C、IL-6、CRP、TNF-α低于A组,HDL-C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6.38%(3/47),明显低于A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PCI术患者,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心电图疗效、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并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脏功能及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行PCI术冠心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心脏康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脏康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康复前后心脏功能、运动耐力、应激因子及生活质量影响。结果:观察组康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后峰值功率(PP)、运动持续时间(ED)和峰值摄氧量(VQ2peak)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后心绞痛稳定程度、疾病主观感受、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治疗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训练心脏康复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心脏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手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6例行冠脉支架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SPSS21.0分析冠脉再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51例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发生冠脉再狭窄(22.5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吸烟史、糖尿病史、脂蛋白a(Lp(a))水平、空腹血糖、尿素氮(BUN)、总胆红素、术前病变狭窄程度、植入支架支数、长度以及直径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糖尿病史、Lp(a)水平、术前病变狭窄程度、植入支架支数、长度是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261、1.944、3.593、2.798、2.449、3.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支架直径是冠脉再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OR为0.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植入支架的总长度、数量,术前病变的狭窄程度、Lp(a)水平、糖尿病以及吸烟是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不断优化支架并根据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冠脉支架置入术(PCI)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CHD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15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IS)8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单支病变患者62例(单支组),双支病变患者81例(双支组),三支及以上病变患者57例(多支组)。比较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病变程度CHD患者斑块性质、管腔面积、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率。随机将115例ACS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比较两组PCI手术支架置入率、达标率以及手术前后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率。PCI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再狭窄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200例患者共检出415块斑块,ACS组颈动脉斑块性质以低回声斑居多,CIS组以等、高回声斑居多(P<0.05),ACS组管腔面积小于CIS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率高于CIS组(P<0.05)。多支组斑块性质以低回声斑居多,双支组以等回声斑居多,单支组以高回声斑居多(P<0.05)。管腔面积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降低,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率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观察组支架置入率、达标率、术后管腔面积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IVUS可较为准确地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相较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基于冠状动脉IVUS指导PCI手术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评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心肌做功的改变。方法:选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应用LV-PSL评估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无用功(GWW)、整体有用功(GCW),比较对照组与病例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各参数的差异,分析GWI、GCW、GWE、GWW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GWW升高,GCW、GWI、GWE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GWI、GCW、GWE、GW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及术后1周相比,术后1个月GWW降低,GCW、GWI、GWE升高(P<0.05)。GWI、GCW、GWE、GWW与LVEF及GLS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LV-PSL可定量评估冠心病患者PCI前后的心肌做功,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性评价PCI后心脏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锻炼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运动康复组(n=40),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运动,运动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周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2周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运动康复组患者术后12周峰值摄氧量、峰值通气量、峰值功率、每搏输出量、代谢当量以及摄氧效率斜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12周6 min步行距离均较术前增加,且运动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运动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12周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给予运动康复锻炼,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心肺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KDR rs1870377基因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氯吡格雷耐药相关性。方法:2018年5月到2021年2月选在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老年医学一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PCI术后判定氯吡格雷耐药情况,检测KDR rs1870377基因多态性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97例患者中,PCI术后氯吡格雷耐药22例(耐药组),耐药率为22.7 %。耐药组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与非耐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R rs1870377基因主要包括AA、CC、CA三种基因型,两组都与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相符合,研究对象具有群体代表性。耐药组的KDR rs1870377基因CC基因型高于非耐药组(P<0.05),耐药组的等位基因C频率高于非耐药组(P<0.05)。Spearsman分析显示KDR rs1870377基因CC基因型、等位基因C与氯吡格雷耐药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DR rs1870377基因CC基因型、等位基因C为导致PCI术后氯吡格雷耐药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比较常见,也伴随有KDR rs1870377基因多态性,KDR rs1870377基因CC基因型、等位基因C为导致PCI术后氯吡格雷耐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