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取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窦道深部分泌物或病灶组织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8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8种110株:其中7例同时培养出3种细菌,15例同时培养出2种细菌,58例培养出1种细菌。110株细菌中,革兰氏阳性(G+)菌55株,占50.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占25.5%;革兰氏阴性(G-)菌52株,占47.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3株,占25.0%。真菌3株,占2.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最敏感,耐药率为7.1%,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耐药率为92.9%;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头孢哌酮最敏感,耐药率为7.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为92.3%。结论:化脓性骨髓炎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的占比基本持平,大多数病原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均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Papineau植骨术与抗生素磷酸钙骨水泥局部填塞治疗牵张成骨技术使用中并发Ceirny III型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到2015年4月采用改良Papineau植骨术与抗生素磷酸钙骨水泥局部填塞治疗牵张成骨技术并发Ceirny III型骨髓炎17例。A组6例,采用清创后磷酸钙骨水泥5 mL混合0.5 g万古霉素粉剂清创后填塞治疗。B组11例,采用改良Papineau植骨术,即清创后,按5 mL体积松质骨混合0.5 g万古霉素粉剂,清创后植入缺损部位。两组病例术后均行封闭负压吸引(VAC)治疗7天。随访病人局部疼痛缓解情况,皮肤红肿表现、窦道愈合情况、骨缺损部位骨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来判定疗效并比较分析。结果:17例病人术后随访12~20个月。A组全部病例术后2~3周局部炎症消退,创口愈合,定期检测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均下降至正常,2例再未出现感染征象,4例病人于术后3 ~10周再次出现渗液,局部皮肤发红,ESR、CRP进行性升高表现。再次给与清创,换药治疗后逐渐愈合,随访再无渗液出现。B组病人11例,创口2~3周内全部愈合,定期检测WBC、ESR和CRP均下降至正常。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抗生素负荷磷酸钙骨水泥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后并发Ceirny III型骨髓炎时,虽有效果,但复发率较高,改良Papineau植骨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笔者所在的社区诊所最近1年收治的病例中,有3例心肌梗死的患者呈现急性胃炎症状,以急性上腹痛为主要表现。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54岁,自诉既往有胃炎病史。曾就诊于当地乡卫生院,诊断为胃炎,给予肌注阿托品1mg,无好转而来我社区诊所就诊。查体:两肺无异常、心音低钝、律不整,可闻及频发早搏,腹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及评估酪酸梭菌与抗生素联用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6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酪酸梭菌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数目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腹痛减轻时间明显缩短(t=-1.586,P0.05),腹痛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t=-4.470,P0.01)腹部压痛症状减轻时间明显缩短(t=-2.493,P0.05)腹部压痛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t=-4.177,P0.01),恶心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缩短(t=-8.320,P0.05)。结论酪酸梭菌与抗生素联用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制剂辅助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8月,筛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ests,RCTs)。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工具评估文献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7篇较高质量的RCTs,Meta分析结果示:RR=1.21,95%CI=(1.14,1.27),Z=6.80,P0.01。结论双歧杆菌制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但纳入文献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HS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诊治提供偱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8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0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淀粉酶浓度、酶恢复时间、白细胞、甘油三酯差异以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HSAP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P患者入院后经过降脂药物治疗HSAP与其他SAP相比较甘油三酯(TG)在短期内基本恢复正常,HSAP中白细胞、酶恢复时间低于其他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P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轻型胰腺炎(HMAP)相比较两组间淀粉酶、脂肪酶、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AP患者TG水平可能与患者的性别有一定的相关性;HSAP患者的病情转归可能与甘油三酯水平相关;甘油三酯水平不能直接决定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抗生素与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抗生素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与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性评价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P)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关于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SAP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

系统性地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国内外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随机对照研究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检索时间至2022年6月,筛选所检索文献,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经系统地检索文献,本研究共纳入16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计1 415例儿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58,95% CI(2.03,3.28),I2 = 10%,P<0.000 1];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OR = 5.80,95% CI(3.80,8.85),I2 = 0%,P<0.000 1]。

结论

Meta分析评价现有文献结果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与常规治疗措施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显效率和总体有效率,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预后和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足踝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在手术或创伤打击之后易发骨髓炎,本文介绍了足踝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策略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足踝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纳入患者术后随访至少2年,有糖尿病或免疫缺陷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骨髓炎的病因,原发部位,致病菌,是否累及临近关节及骨髓炎复发情况被纳入评估,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SPECT/CT检查,用以评估骨髓炎感染的范围以及是否累及临近关节。手术治疗策略包括彻底的病灶清除,去除死腔以及累及关节时进行关节融合等。结果:足踝部慢性骨髓炎最常见的病因是创伤后的开放骨折或脱位,占所有患者的7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在45%的患者中,骨髓炎侵犯邻近关节,所有累及关节患者均进行了关节融合术。平均住院天数为16.5天。20例患者中18例无复发。结论:足踝部慢性骨髓炎发生邻近关节侵犯时,在进行彻底的病灶清除和去除死腔后,进行关节融合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重症腹膜炎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本院就诊的128例重症腹膜炎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PCT水平;通过治疗后,比较好转组和恶化组患者之间PCT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的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在治疗后第1 d开始下降,于第1-3 d PCT水平下降速度较快,之后下降速度减缓。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PCT水平显著低于恶化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好转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在治疗后第1 d开始下降,恶化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在治疗后第1 d开始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好转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PCT水平明显下降,而恶化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PCT水平显著上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水平不仅是重症腹膜炎的一个重要指示物,也是治疗效果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抗生素用于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成本-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3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每组31例,三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抗生素预防方案,对比三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 d最高体温、术后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效果(术后呼吸道感染率、术后7 d平均体温、术后7 d平均白细胞计数)以及不同抗生素预防方案成本-效果。结果:(1)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 d最高体温、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率、术后7 d平均体温、术后7 d平均白细胞计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具有最高的成本-效果比值,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显著低于B、C两组(P0.05)。结论:术前预防及术后短疗程应用头孢唑林钠能够显著降低肺癌患者术后感染率,减少抗生素用量及花费,提高患者围手术期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记录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F值分别为65.22±4.52%和58.20±5.31%,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5.29±5.14%和45.20±4.89%,且观察组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的死亡、顽固性缺血、恶性心律失常等近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1.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治疗急性左心衰能促进左心室功能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近期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L-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选择在本院ICU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7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肠外营养支持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L-丙氨酰谷氨酰胺辅助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4 d。结果:研究组治疗第7 d与14 d的营养不足发生率分别为4.8 %和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0 %和17.0 %(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含量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反应、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 %(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值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L-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在ICU重症颅脑损伤的应用能降低患者营养不足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恢复机体的营养状况,抑制PCT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科长期维持血液透析伴有SHPT的4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帕立骨化醇组(起始剂量0.04μg/kg);一组为骨化三醇组(起始剂量0.01μg/kg),每周三次给药;一组为西那卡塞+小剂量活性维生素D(西那卡塞起始剂量为25 mg/天),根据血清甲状旁腺素(PTH)下降幅度调整药物剂量,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12周PTH较基线水平下降50%;次要疗效指标包括:PTH降至正常范围(150~300 pg/mL),血钙、血磷变化。每4周调整一次药物剂量,以PTH浓度降低至少50%为目标,如果连续2周PTH水平降低至低于100 pg/mL,或钙磷乘积≧75,或血清总钙≧10 mg/dl均应减少剂量,通过调整剂量标准达到维持剂量。结果:与骨化三醇、西那卡塞相比,帕立骨化醇基线PTH分别为(847.35±381.09,1228.03±265.49,1204.87±407.7)和3个月PTH分别为(622.71±417.66,787.46±289.61,817.81±403.67),基线血钙水平(2.08±0.19,2.17±0.17,2.52±0.13),血钙平均升高为20%,基线血磷水平(2.2±0.55,1.89±0.42,2.31±0.49),血磷平均升高25.7%,三组PTH达标率分别为(80%,55.5%,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帕立骨化醇用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伴有SHPT的患者在降低PTH方面更安全,效果更优于骨化三醇及西那卡塞,剂量较高时仍有并发高钙、高磷血症的风险而需调整剂量或暂时停药,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剂量以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Osteomyelitis and the role of biofilms in chronic infec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implicated in the initial attachment,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of a biofilm phenotype are of tremendous importance for their effect on the medical, industrial, and public health arenas.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biofilms and the impact that molecu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bacteria themselves, as well as between bacteria and the host, may have on biofilm development and phenotype using the nonmotile Gram-positive cocc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a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观察阶梯式减压策略下行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常规去骨瓣减压术,n=50)和B组(阶梯式减压策略下行去骨瓣减压术,n=53),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预后情况。此外,根据开颅术中是否出现急性脑膨出将患者分为膨出组(n=41)和未膨出组(n=6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的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低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B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A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与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合并对侧颅骨骨折、入院后首次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合并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高血压病史、术前体温、术前颅内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对侧颅骨骨折、合并DTIH、合并PADBS、受伤至手术时间<3 h、入院后首次GCS评分<6分、术前颅内压偏高、术前体温偏高是重型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P<0.05),而阶梯式减压策略下行去骨瓣减压术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采用阶梯式减压策略下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是否发生急性脑膨出受到合并对侧颅骨骨折、合并DTIH、合并PADBS、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后首次GCS评分、术前体温、术前颅内压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体外反搏为主的康复手段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4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家长治疗意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一个月和三个月后,分析和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平衡功能测量(Berg量表)和修订的Glasgow意识障碍评分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平衡能力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85.7%和57.1%,以及95.2%和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3个月,GMFM、Glasgow意识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1、3个月后GMF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体外反搏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促醒及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