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苍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西部苍山有蕨类植物35科74属192种.该蕨类区系最大的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和蹄盖蕨科,最大的属是鳞毛蕨属,耳蕨属,凤尾蕨属.经分析研究,苍山蕨类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点:①苍山蕨类植物区系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②苍山蕨类植物区系与横断山蕨类植物区系具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③苍山蕨类植物区系与喜马拉雅地区关系较为密切;④苍山蕨类植物区系具丰富的中国特有成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古牛降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104种(包括变种、变型);介绍了该区的自然概况;对该区蕨类植物的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是该区蕨类植物的主要分布区类型;将该区与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庐山、武夷山、鼎湖山和秦岭等七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它和黄山等四地区相同成分较多,和鼎湖山、秦岭等地区虽有一定数量的相同成分,但整个区系成分相差较大;联系中国植物区系进行分析,该区与黄山等4地区同属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IE12),而鼎湖山、秦岭等地虽属同一亚区,但分属不同地区,因此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与前者有较密切的联系,与后者虽有一定联系,但关系远不及前者密切。文章最后就该区蕨类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粤东蕨类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粤东蕨类植物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粤东地区共记录蕨类植物258种,隶属于45科95属,区系较为丰富;粤东的蕨类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以水龙骨科、鳞毛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等12个科为优势科,以铁角蕨属、凤尾蕨属、鳞毛蕨属等10个属为优势属。从种的区系成分来看,粤东蕨类植物区系主要是热带成分与东亚成分的综合体,以中国—日本分布、热带亚洲、中国特有种分布为最丰富,反映了东亚与热带亚洲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统一性和紧密联系。特有程度低于当地种子植物区系。与相关的6个地区的比较,说明纬度和海拔高度对区系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秦岭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了秦岭蕨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森林分布格局是一致的,垂直分布以太白山分为4个带谱,其中以海拔800—2600米带谱内的,蕨类属种最多,约占秦岭总种数的32%。在秦岭77属中,属于热带、亚热带的属有36属,约占秦岭总属数的46.9%,其中有17个属每属仅有1种,其余每属有2—3种,均分布于秦岭南坡,这说明秦岭南坡是热带、亚热带蕨类植物分布的北缘。通过秦岭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分析,说明秦岭蕨类植物属于喜马拉雅、中国西南到日本的蕨类植物区系,以耳蕨与鳞毛蕨为特色,称谓“耳蕨—鳞毛蕨区系”。  相似文献   

5.
报道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通过两年多的野外考察(标本存于PYU)和查阅原标本文献记载(PYU和KUN),首次报道了哀牢山蕨类区系有蕨类植物48科,118属,44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哀牢山蕨类区系是亚热带性质的区系。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供经济利用的蕨类超过300余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有45科76属178种,占中国药用蕨类植物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91.8%、65.5%和41.1%。最后讨论了哀牢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 并与相邻地区的浙江、安徽和山东等地进行了比较。江苏共有蕨类植物35 科67 属140 种( 含变种和亚种); 世界分布类型有18 科、19 属、5 种; 热带分布类型有16 科、34 属、16 种; 温带分布类型有1 科、14 属、102 种; 中国特有分布17 种。江苏蕨类植物区系组成比较简单, 本区不是近代种系分化中心; 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通过与邻接地区的比较发现, 江苏蕨类植物区系与安徽有较大的亲缘关系, 它南承浙江, 北接山东, 同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在中国蕨类植物分区中, 华东- 华中地区含江苏、安徽、浙江, 而不含山东的分区方案较合理; 水热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种类丰富程度的重要因素, 复杂的地形变化是引起一个地区种系分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江苏蕨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江苏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相邻地区的浙江、安徽和山东等地进行了比较。江苏共有蕨类植物35科67属140种(含变种和亚种);世界分布类型有18科、19属、5种;热带分布类型有16科、34属、16种;温带分布类型有1科、14属、102种;中国特有分布17种。江苏蕨类植物区系组成比较简单,本区不是近代种系分化中心;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通过与邻接地区的比较发现,江苏蕨类植物区系与安徽有较大的亲缘关系,它南承浙江,北接山东,同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中国蕨类植物分区中,华东-华中地区含江苏、安徽、浙江,而不含山东的分区方案较合理;水热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种类丰富程度的重要因素,复杂的地形变化是引起一个地区种系分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宁镇山脉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分布区类型及生态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与邻近的7个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宁镇山脉共有蕨类植物28科47属109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及蹄盖蕨科,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及复叶耳蕨属,并有14种中国特有蕨类植物。(2)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科、属为主,以东亚分布种为主,表明宁镇山脉蕨类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3)与邻近7个山区蕨类植物区系科、属、种相似性系数的比较表明,宁镇山脉与河南鸡公山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浙江凤阳山和江西武夷山。(4)宁镇山脉蕨类植物可划分为湿生、石生及土生3种类型,其中石生类型有31种,湿生类型有8种,土生类型有70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若干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功锡  杨斌  邓涛  夏石头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0):2130-2136
在简述蕨类植物系统发生关系、传统分类系统与基于分子系统学的现代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根据分子系统学研究,传统的蕨类植物门以及一些蕨类植物类群并不是自然类群。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及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华南、西南极为丰富,西南地区是许多温带属的分布中心。分析了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指出关于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特殊生境研究、数值分析方法在蕨类区系地理中的应用,区系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是今后可能的热点与亟待加强的几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尺度的蕨类植物分布信息和野外考察资料, 探讨了滇西北地区蕨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结果表明, 滇西北地区分布有蕨类植物50 科, 136 属, 624 种, 是中国蕨类植物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主要包括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和蹄盖蕨科Athyriaceae 等; 优势属主要包括鳞毛蕨属Dryopteris、耳蕨属Polystichum 和铁角蕨属Asplenium 等。在科、属、种的水平上, 热带区系成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表明研究区域内蕨类植物的区系起源可能与热带蕨类区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从科水平到属和种的水平, 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有所降低, 这可能与不同分类阶元所代表的地质历史和研究区域的地壳抬升历史有关。研究区域内分布着中国特有蕨类植物物种205 种, 明显高于周边其他地区, 这暗示着滇西北地区可能是云南地区蕨类植物中国特有种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在科和属的层次上, 滇西北地区蕨类植物均表现出较强的区系分化特征, 这可能与研究区域内复杂的地形和特殊的地质历史有关。  相似文献   

11.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左勤  刘倩  王幼芳 《广西植物》2010,30(6):850-858
首次系统调查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区系。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鉴定,报道广西猫儿山藓类植物39科109属265种(含种下单位),其中广西新记录属6个,新记录种47个。其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6.06%,其次为热带亚洲成分和北温带成分,具亚热带性质。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与四川峨眉山和云南大围山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其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在三者间最低,Kroeber系数则指示出猫儿山与大围山藓类植物的属、种相似度略高于其与峨眉山的比较值。此外,区系谱的比较反映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的东亚成分和其中的中国—日本成分在三者间最高。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paper is a first instalment on the Chromosome counts by the authors of Chinese ferns, representing 13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of China. Our findings agree pretty well with the previous ones by botanists mainly in Japan. The voucher specimens for the present study are all preserved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logy, th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We wish to thank Professor R. C. Ching for his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guidanc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fern cytology.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槭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廷志  粟和毅   《广西植物》1992,(1):15-21
本文报道了分布于四川峨眉山槭属植物,计26种1变种。讨论了槭属植物在峨眉山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规律。峨眉山槭属植物的区系组成是亚热带和温带东亚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学派形成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中国近代植物区系 (地理 )学的历史。记述了吴征镒的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理论和张宏达的华夏植物区系理论的形成和主要特点 ,比较异同 ,以期通过他们及其研究群体联手协作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区系学新学派  相似文献   

15.
百合科(狭义)植物的分布区对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本文对百合科(狭义)各属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该科植物集中分布于泛北极域,属于北温带的科。该科所有的9个属,只在东亚区全部有分布,而且该区具有百合科(狭义)植物各系统演化阶段的类群,因此,东亚区是该科的多样化中心。其中百合族所包括的5个属(贝母属、百合属、大百合属、豹子花属和假百合属)集中分布于中国西南至喜马拉雅地区,其分布区均在中国-喜马拉雅地区重叠,表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是百合族的多样化中心。百合族是百合科(狭义)的核心部分。因而认为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是研究百合科(狭义)植物演化的关键地区之一。从种类的统计分析表明,伊朗-土兰区分布的种类最多,说明伊朗-土兰区是该科的多度中心.文中还从一些属(贝母属、大百合属、顶冰花属和洼瓣花属)内种的分布,提出可作为划分某些植物区的依据。而且,还从假百合属的分布,阐明中国植物区系与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亲缘。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野外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以及文献资料整理,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2科76属237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双盖蕨属(Diplazium)、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2)分布区类型以东亚广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生态类型以阴生植物和土生植物居多。(3)与其他地区的区系比较显示,茂兰与广西花坪物种相似性系数最高,依次是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和云南马关县。  相似文献   

17.
李岩  曹伟  何欢  张粤  苏道岩  陈玮 《植物研究》2022,42(3):321-328
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北方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最丰富地区,对其区系的系统研究是区域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标本查阅的基础上,探讨了东北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及其特征。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19科48属141种(含种下分类群)。②东北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且包含一定的热带和寒带性质的成分,体现其地理成分的复杂性。③优势科属明显,7个优势科的种数占全部种数的63.83%,6个优势属的种数占全部种数的46.10%;单种和寡种属较多,占总属数的83.33%,所包含的种却只占总种数的47.52%。④东北地区是木贼科(Equisetaceae)在中国的重要分布区。⑤东北地区分布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中国特有种30种,东北地区特有种4种(长白石杉Huperzia asiatica、宽鳞蹄盖蕨Athyrium yokoscense var. kirismaense、长齿对囊蕨Deparia pycnosora var. longidens和长白山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changbaishanensis)。本研究是东北地区植物区系研究的必要补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Liliaceae (s. str. ) is analysed on the basis of the floristic regions proposed by Takhtajan. Some conclusions may be proposed as follows: 1.Liliaceae (s. str. ) consists of nine genera and about 513 species, distributed primarily in the north temperate zone. Statistics shows clearly that the Irano-Turanian Region is most abundant in number of species, The Eastern Asian Region with total nine genera of the family is the diversity centre of Liliaceae (s. str. ). 2.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genera may be divided into: 1 ) North temperate distribution pattern: Lloydia, Erythronium, Fritillaria and Lilium; 2) Old world temperate distribution pattern: Gagea and Tulipa; 3) West Asia to Himalayas and Southwest China distribution pattern: Notholirion; 4) East Asia distribution pattern: Cardiocrinum and Nomocharis. 3. The Sino-Himalayas is one of the key regions in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Liliaceae (s. str. ) All nine genera occur in the Eastern Asian Region with most species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 and Northwest China. Chorologically, five genera (Fritillaria, Lilium, Cardiocrinum, Nomocharis and Notholirion) of the Lilieae are overlapped each other in the Sino-Himalayas, showing its diversity centre in this region. The Lilieae is a main stock in the Liliaceae (s. str. ), The genus Nomocharis in this tribe may have been newly differentiated from Lilium in the course of the uplift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a view also supported by Xie Xiao-yang et al.. The place of its origin was considered to b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 4. The distributions of some species in Liliaceae (s. str. ) seem to be significant for dividing some floristic regions: 1 ) Some species of Fritillaria (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F. przewalski Maxim. ex Batal. , F. crassicaulis S. C. Chen, F. cirrhosa D. Don. , F. delavayi Franch. , F. dajinensis S. C. Chen, F. davidii Franch. , F. sinica S. C. Chen and F. sichuanica S. C.Chen) are only distributed in Sino-Himalayan forest subkingdom, while others (F. taiparensis P. Y. Li, F. yuzhongensis S. C. Chen, F. monantha Migo, F. anhuiensis S. C. Chen et S. F. Yin, F. thunbergii Miq. , F. maximowizii Freyn and F. ussuriensis Maxim. ) are restricted to Sino-Japan forest subkingdom. They show a clearly demarcation line between the two subkingdoms, which is identical with what proposed by Wu Cheng-yih. 2) The Eastern Asian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ubkingdoms on the basis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genus Cardiocrinum; C. giganteum (Wall.) Makino and C. gigateum var. yunnanense Leichtlin ex Elwes are restricted to Sino-Himalayan forest subkingdom. C. cathayanum (Wilson) Stearn and C. cordatum (Thunb.) Makino are only found in Sino-Japan forest subkingdom. 3) The distributions of Gagea pauciflora Turcz. , G. triflora(Ledeb.) Roem. et Schult. G. hiensis Pasch, Lloydia tibetica Baker ex Oliver, L. oxycarpa Franch. and L. flavonutans Hara are indicative of a demarcation line between Irano-Turanica Region and Eastern Asian Region. 5. The genus Notholirion occurs in the Eastern Asian Region and Irano-Turanian Region, show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and also between the Chinese flora and Ancient Mediterraneam flora.  相似文献   

19.
南岳衡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衡山蕨类植物共计235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36科75属。区系分析表明:该地蕨类植物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同时也显示出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向温带渗透和过渡的性质,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均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型为主,而种以温带分布型为主。热带、亚热带分布型在该区有18科38属69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50.00%、50.67%和29.36%;其中泛热带分布型有14科21属5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38.89%、28.00%和2.13%;温带性分布型有3科18属158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8.33%、24.00%和67.23%。表明泛热带分布型是该区科、属最重要的分布类型;在种的区系上,温带性成分占明显优势,反映了该区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交汇与兼容。该区虽没有自己的特有属,但具1种特有种,而且中国特有种丰富,共计46种,占总种数的19.57%。该区系与周邻联系广泛,地理成分以华东成分为主。在区系关系上,该区与武夷山、庐山的关系密切,而与万佛山的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乐昌县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华谷  张桂才  邹滨   《广西植物》1992,12(4):372-380
本文通过对乐昌县维管束植物科属的分析研究,试图探讨本区系的基本组成、特征与分布,为研究广东植物区系,乃至中国植物区系提供基本资料。 乐昌县地处广东的最北部,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4°57′—25°31′,东经112°51′—113°34′之间,面积达239100 ha。 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603种(包括变种及变型),分隶205科,781属。其中蕨类植物37科,75属,147种;裸子植物8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60科,692属,1438种。 从科的分析表明,本区系的表征科由猕猴桃科、安息香科、山矾科、茶科、木兰科、壳斗科、冬青科、水龙骨科等组成。 根据属的现代地理分布,本区与世界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以泛热带、北温带、东亚、热带亚州的成分最多,而地中海、温带亚洲、旧世界则很少联系。 与邻近地区比较,与湘南联系最高,其次是广西大瑶山,黑石顶低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