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饲料中添加抗菌肽Surfactin对吉富罗非鱼肠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Surfactin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肠道健康指标的影响, 实验将平均体重为(12.010.03) g/尾的320尾吉富罗非鱼, 随机分为4组, 每组4个重复, 每个重复20尾鱼, 分别投喂抗菌肽Surfactin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50、100和200 mg/kg的试验饲料7周。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抗菌肽Surfactin可使肠道皱襞高度显著增加(P0.05), 肌层厚度无显著变化(P0.05); 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 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 细菌总数无显著变化(P0.05); 显著提高肠道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200 mg/kg抗菌肽添加组除外)(P0.05), 显著降低肠道丙二醛水平(P0.05),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 吉富罗非鱼肠道健康指标以50 mg/kg抗菌肽Surfactin添加组最佳。试验表明, 吉富罗非鱼饲料中适量添加抗菌肽Surfactin可增加肠道皱襞高度、调节肠道菌群和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而改善肠道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对黄颡鱼幼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 g的黄颡鱼800尾, 随机分为5组, 每组4个重复, 每个重复40 尾鱼, 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100、300、500和700 mg/kg GSH的试验饲料, 饲养56d后采样分析, 并采用氯化铵进行96h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 除100 mg/kg组外, 饲料中添加GSH显著提高黄颡鱼肝脏、血清GSH含量(P<0.05), 当GSH添加量≥300 mg/kg时, 肝脏和血清GSH含量均呈现稳定状态。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水平的增加, 血清免疫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其中300和500 mg/kg组溶菌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300 mg/kg组免疫球蛋白M与补体4含量、500 mg/kg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700 mg/kg组相比, 300 mg/kg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升高(P<0.05); 且300 mg/kg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氨氮应激96h时, 与对照组相比, 300 mg/kg组肝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力均显著升高(P<0.05), 且300 mg/kg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能提高黄颡鱼幼鱼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免疫及抗氧化性能, 其中以300—50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3.
以含辅酶Q10(CoQ10)分别为0、40、80和120 mg/kg的4种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19.97±0.13) 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GIFT)幼鱼56d,探讨辅酶Q10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能力、组织结构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各辅酶Q10组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终末体重、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120 mg/kg辅酶Q10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为最高;辅酶Q10含量为120 mg/kg时,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升高;各辅酶Q10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辅酶Q10组肝脏CAT和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80和120 mg/kg辅酶Q10组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均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各实验组去内脏全鱼的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120 mg/kg辅酶Q10组去内脏全鱼粗脂肪显著低于对照组;各实验组内脏团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对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幼体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134.7±19.1)g的中华条颈龟幼体,随机分成Ⅰ、Ⅱ、Ⅲ、Ⅳ4个组,按照龟体重各组饲料中酵母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0 mg/kg(对照组)、800 mg/kg、1 200 mg/kg和1 600 mg/kg,并在第15天、30天检测各组的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数目及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C3、C4含量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各实验组脾指数和肝指数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实验组白细胞数目比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在第15天血清中溶菌酶和C3、C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添加量为1 200 mg/kg时活性最高;在第30天各实验组溶菌酶和补体C4含量与第15天同剂量组相比显著下降,补体C4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酵母多糖可提升中华条颈龟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以1 200 mg/kg添加水平的效果最佳,且投喂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5.
VE对草鱼成鱼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VE含量为24.1 mg/kg的实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 0(对照组)、25、50、100、200 mg/kg,饲喂平均体重为(614.9±60.5)g的草鱼60d.考察VE对草鱼成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51.6%、53.5%、53.4%、53.5%、54.8%,饲料系数分别为2.28、2.17、2.20、2.19、2.15,饲料中添加25-200 mg/kg VE对草鱼成伍增重率、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在肌肉品质方面,饲料中添加VE对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肌肉保鲜肉滴水损失和冷冻肉渗出损失随VE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随饲料中VE添加量的增加,肌肉、肝脏中VE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其中VE添加量为200 mr,/kg组的肌肉、肝脏VE含量较对照组增加431.0%、353.7%,丙二醛含量则下降67.2%、61.3%(P<0.01);在血清抗氧化能力方面,当VE添加量≥50 mg/kg后,草鱼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在VE添加量0-100 mg/kg各组间尤显著差异,200 mg/kgVE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VE能促进草鱼生长,改善肌肉品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以生长性能为标准,草鱼成鱼饲料(基础饲料含VE 24.1 mg/kg)中的VE添加量25 mg/kg;以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指标为标准,草鱼成鱼饲料中的VE添加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6.
在饲料中添加0、30和50 mg Cu/kg饲料的蛋氨酸铜,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7、14和21d,检测对虾体组织铜蓄积、免疫相关基因(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水平和免疫抗菌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铜含量随着饲料蛋氨酸铜添加量增加及投喂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对虾肌肉的铜含量显著低于肝胰腺的铜含量。饲料中铜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血淋巴及肝胰腺中溶菌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对虾组织SOD活性因饲料中铜水平和投喂时间变化显著,添加30 mgCu/kg组对虾肌肉、血淋巴和肝胰腺中SOD活性在第21天时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饲料中铜水平对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溶菌酶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鳃组织Toll受体mRNA表达水平(P0.05)。第7天时凡纳滨对虾Toll受体mRNA表达水平随着饲料铜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第14和第21天时,Toll受体mRNA表达水平在摄食添加30 mg Cu/kg组最高。人工急性感染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实验表明,第7天时,摄食添加50 mg Cu/kg组凡纳滨对虾全致死时间和半致死时间长于未添加铜组和添加30 mgCu/kg组,但在第14天,摄食添加30 mg Cu/kg组的全致死时间和半致死时间最长。研究表明饲料铜添加水平不但影响组织中铜的蓄积,还影响凡纳滨对虾SOD活性和Toll受体mRNA表达水平,从而影响机体的抗弧菌能力。  相似文献   

7.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4):677-685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牛蛙Rana (Lithobates) catesbeiana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基础饲料以鱼粉、豆粕为主要蛋白源, 棕榈油为主要脂肪源,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200和300 mg/kg的胆汁酸(含量99.1%)制作4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试验将144只牛蛙初始体重(75.014.23) g随机分为4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12只牛蛙, 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显示: 各试验组牛蛙成活率和摄食率差异不显著(P0.05)。200 mg/kg胆汁酸添加组牛蛙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保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显著降低了牛蛙脏体指数和全体的脂肪含量(P0.05), 但不影响肌肉粗脂肪以及全体和肌肉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含量(P0.05)。各处理组间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 血清尿素氮含量随着饲料中胆汁酸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 添加300 mg/kg胆汁酸组牛蛙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则随着胆汁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先降低后升高, 其中100 mg/kg胆汁酸添加组牛蛙血糖水平最低(P0.05)。100 mg/kg胆汁酸添加组牛蛙肠道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00 mg/kg胆汁酸添加组(P0.05), 与200 mg/kg胆汁酸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蛋白酶活力与脂肪酶活力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而淀粉酶活力未受胆汁酸添加水平影响。各处理组饲料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饲料中胆汁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 其中饲料添加200 mg/kg胆汁酸显著增加了牛蛙对饲料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胆汁酸能提高牛蛙对饲料的消化率, 提高饲料效率, 从而促进牛蛙的生长, 同时可促进蛙体脂肪代谢, 降低机体脂肪沉积, 提高牛蛙可食部分比例。根据本试验结果, 建议牛蛙饲料中胆汁酸添加水平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8.
研究纳米硒对山羊生长性能、山羊抗氧化能力、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体格健壮的太行青山羊公羊90只,随机分为9组,分别喂以基础日粮和添加不同水平(0.03 mg/kg DM,0.05 mg/kg DM,0.1 mg/kg DM,0.3 mg/kg DM,0.5 mg/kg DM,1 mg/kg DM,3 mg/kg DM和5 mg/kg DM)纳米硒的饲料,实验期95 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纳米硒显著提高山羊的生长性能(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P<0.05),当添加水平在0.3 mg/kg DM~1 mg/kg DM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保持高峰平台;日粮添加纳米硒显著降低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P<0.05),并在添加水平为0.3 mg/kg DM~1 mg/kg DM时保持低谷状态;日粮添加纳米硒显著提高全血硒、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浓度(P<0.05)。结论:日粮添加0.3 mg/kg DM~1 mg/kg DM,增强了山羊机体抗氧化功能,促进了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进山羊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对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134.7±19.1 g的中华条颈龟,随机分成Ⅰ、Ⅱ、Ⅲ、Ⅳ四个组,各组饲料中酵母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每千克龟重0 mg、800 mg、1200 mg和1600mg,并在第15d、30d检测各组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数目、血清中溶菌酶及补体C3、C4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各实验组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实验组白细胞数目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在第15d血清中溶菌酶和C3、C4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添加量为1200 mg/kg时活性最高,在第30d 各实验组溶菌酶和补体C4活性与同剂量组相比显著下降,补体C4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酵母多糖可提升中华条颈龟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以1200 mg/kg添加水平的效果最佳,且投喂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 g/kg、0.8 g/kg、1.2 g/kg、1.6 g/kg、2.0 g/kg、2.4 g/kg饲料的香菇多糖,连续饲喂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 49 d后,检测香菇多糖对幼建鲤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及白细胞杀菌指数、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SOD活性及IgM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第49 d时,不同添加剂量的香菇多糖对各组实验鱼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影响不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香菇多糖后对幼建鲤白细胞杀菌指数、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SOD活性及IgM含量有不同程度影响。试验期间,0.8 g/kg、1.2 g/kg、1.6 g/kg、2.0 g/kg和2.4 g/kg组试验幼建鲤白细胞杀菌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1.6 g/kg、2.0 g/kg和2.4 g/kg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8 g/kg组(P<0.01),当香菇多糖添加量增加到1.6 g/kg时,对血清溶菌酶活力增加不显著(P>0.05)。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香菇多糖后对幼建鲤血清SOD活性有不同程度影响。2.0 g/kg添加组对SOD增加明显,与对照组、0.8 g/kg、1.2 g/kg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2.4 g/kg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间,0.8 g/kg、1.2 g/kg、1.6 g/kg、2.0 g/kg和2.4 g/kg组试验幼建鲤血清IgM含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配制了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12.320.02) g的吉富罗非鱼8周, 探讨罗非鱼对不同脂肪源的利用效果,筛选出适合吉富罗非鱼的植物脂肪源。6种饲料中分别添加大豆油(SO)、棕榈油(PO)、棉籽油(CO)、菜籽油(RO)、磷脂(SL)和1:1:1:1:1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菜籽油-磷脂混合油(MIX)。结果显示: (1)菜籽油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棕榈油组、棉籽油组、磷脂油组和混合油组(P0.05), 大豆油组显著高于棉籽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菜籽油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棉籽油组、磷脂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 与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2)肌肉脂肪酸明显受饲料脂肪源影响, 棕榈油组肌肉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性最大(P0.05), 棉籽油组肌肉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性最小(P0.05); (3)棕榈油组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棉籽油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 大豆油组肝脏脂蛋白酯酶活性显著高于棉籽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 菜籽油、大豆油可以作为吉富罗非鱼饲料中良好的脂肪源, 棉籽油不利于吉富罗非鱼生长。  相似文献   

12.
四个罗非鱼选育品种抗链球菌病能力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抗病力优良的罗非鱼品种, 以奥利亚罗非鱼“夏奥1号”、尼罗罗非鱼“99”埃及品系、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和奥尼罗非鱼为研究对象, 33℃水温暂养7d后分别进行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实验, 连续7d统计累计死亡率, 并于人工感染后0、24h、48h和72h采集血液和组织样本, 研究这4个罗非鱼选育品种抗链球菌病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 感染7d后奥尼罗非鱼的累计死亡率最低; 奥尼罗非鱼的谷草转氨酶(AST)感染前后始终都低于其余3个品种罗非鱼(P<0.05); 埃及尼罗和奥尼在感染72h后球蛋白(GLO)分别显著升高1.13倍和1.41倍; 奥尼罗非鱼白蛋白/球蛋白(A/G)在感染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 而其余3个品种罗非鱼A/G比值在感染后都显著性降低(P<0.05); 埃及尼罗的碱性磷酸酶(AKP)在感染72h后显著降低(P<0.05), 奥利亚和吉富的AKP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 奥尼的AKP感染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 各品种罗非鱼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感染后都显著升高(P<0.05); 奥利亚、吉富和奥尼罗非鱼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感染48h时都显著升高(P<0.05); 奥尼罗非鱼在感染前后溶菌酶(LZM)活性都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罗非鱼(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吉富和奥尼肝细胞水肿变性, 而奥利亚和埃及尼罗出现大面积肝细胞脂肪变性; 每个品种罗非鱼均呈现严重的脾炎, 奥利亚、埃及尼罗和吉富的脾脏中大量铁血黄素沉积; 每种罗非鱼呈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萎缩,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研究表明奥尼罗非鱼抗链球菌病能力最强, 感染后血清中AST水平与肝受损程度呈一定的正相关, LZM水平和罗非鱼抗链球菌病能力呈一定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吉富罗非鱼对脂肪的适宜需求量,将630尾(2.63±0.16)g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6个脂肪组的饲料组(1.73%、3.71%、5.69%、7.67%、9.64%和16.55%),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第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含脂肪1.73%),另外5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4%、6%、8%、15%的鱼油,饲养90d后测定生长、饵料系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液常规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蛋白质效率极显著地提高(P<0.01),饵料系数极显著地下降(P<0.01)。增重率与饲料脂肪水平的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显示,吉富罗非鱼获得最高增长所需饲料的最佳脂肪水平为9.34%。饲料脂肪水平对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和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脂肪水平增加显著提高了粗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未添加鱼油的1.73%组血液中白蛋白和白球比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提高,胆固醇的浓度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极显著地上升(P<0.01)。饲料脂肪水平对血糖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对甘油三酯浓度、谷丙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的脂肪水平可以促进吉富罗非鱼对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但是脂肪水平过高会对鱼体增重及血液生化参数产生负作用,从生产上来说吉富罗非鱼鱼种对脂肪的适宜需求量为7.67%-9.34%。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对照组)、1.25、2.5、5、7.5和10 g/kg的壳聚糖,投喂12 g左右的俄罗斯鲟50d,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幼鱼的生长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和5 g/kg的壳聚糖可显著提高俄罗斯鲟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P < 0.05),而当添加量超过10 g/kg时会抑制其生长(P < 0.05);1.25和2.5 g/kg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他试验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2.5和5 g/kg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当壳聚糖添加量超过7.5 g/kg时则会抑制血清溶菌酶活性(P < 0.05);1.25和5 g/kg组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各试验组IgM含量不受壳聚糖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条件下,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俄罗斯鲟幼鱼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能力,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非特异性免疫为综合评价指标,壳聚糖添加量以2.5 g/kg为宜。  相似文献   

15.
Various aspects of energy metabolism and feed digestibility were evaluated in two reportedly improved strains of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namely GIFT (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 and GMNT (genetically male Nile tilapia)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NT (conventional Nile tilapia). Fish were stocked individually in a computer-controlled respirometer system at 27+/-0.1 degrees C for 10 weeks. Metabolic rates were measured at three different feeding levels: starved, maintenance (3.0 g kg(-0.8) day(-1)) and growth (7.5 g kg(-0.8) day(-1)) using a fishmeal based feed containing TiO2 marker (41% crude protein, 9% crude lipid and 19 kJ (g DM)(-1) gross energy). The standard metabolic rate (SMR), measur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45.4+/-4.6, 52.4+/-7.7 and 46.8+/-4.6 mg O2 kg(-0.8) h(-1) respectively for GIFT, GMNT and CNT),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groups (p<0.05). Similarly,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routine metabolic rates under starved, maintenance and growth conditions but the variability was higher in the case of GMNT and CNT than in GIFT. The latter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ly lower active metabolic rate (145 mg O2 kg(-0.8) h(-1)) compared to GMNT and CNT (232 and 253 mg O2 kg(-0.8) h(-1), respectively) at maintenance feeding level. The specific dynamic action (% offered feed energy)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of feed dry matter, protein, lipid and energy for the three tilapia groups also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Therefore, we concluded that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in the GIFT or GMNT might not upgrade the inherent physiological potential compared to CNT as far as energy metabolism and digestion efficiencies are concerned.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硫胺素对团头鲂幼鱼生长、组织沉积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设计,配制了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合饲料,各组硫胺素含量分别为0、0.51、0.98、1.59、2.13和2.68 mg/kg。选取团头鲂幼鱼720尾[初重为(0.30±0.01)g],按随机原则分为6组,每组4重复,各重复30尾,日投饵3次,饲喂8周后采集样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98、1.59、2.13、和2.68 mg/kg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 < 0.05)。1.59和2.13 mg/kg硫胺素添加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随着饲料中硫胺素含量的升高,血浆葡萄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血浆葡萄糖水平在1.59 mg/kg时为最小值(P < 0.05)。对照组与0.51 mg/kg硫胺素组相比血浆中丙酮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 0.05)。以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和肝脏硫胺素沉积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双折线回归分析,饲料中硫胺素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48和1.84 mg/kg。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对草鱼和新吉富罗非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酶能水解植酸络合物,释放被植酸束缚的各种营养因子,因此能有效解除植酸与内源性消化酶的结合,促进消化酶的作用。本实验在全植物性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研究其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淀粉酶及蛋白酶比活力的影响。以全植物性饲料为阴性对照组,添加磷酸氢钙(dibasic calcium phosphate,DCP)实验组为阳性对照组,另设4个不同梯度的植酸酶实验组(250 U/kg、500 U/kg、1 000 U/kg和2 000 U/kg)。实验选取健壮、规格齐整平均体质量为(12.59±0.09)g的草鱼和平均体质量为(9.59±0.12)g的新吉富罗非鱼,分别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5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养殖8周后,草鱼平均体质量(18.29±0.63)g,新吉富罗非鱼平均体质量为(24.68±1.34)g,抽样取出胃、肠和肝胰脏用来分析淀粉酶和蛋白酶比活力。结果表明,植酸酶对无胃鱼草鱼和有胃鱼罗非鱼淀粉酶及蛋白酶比活力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较而言,植酸酶对罗非鱼的应用效果较明显,低剂量就能显著提高其淀粉酶及蛋白酶比活力(P<0.05)。当植酸酶添加量达到1 000 U/kg时,草鱼和罗非鱼淀粉酶及蛋白酶比活力均达到峰值,此时,罗非鱼淀粉酶和蛋白酶比活力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草鱼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植酸酶2 000 U/kg实验组,罗非鱼淀粉酶和蛋白酶比活力与1 000 U/kg植酸酶实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草鱼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显著低于1 000 U/kg植酸酶实验组(P<0.05)。因此,本实验条件下,植酸酶在草鱼和新吉富罗非鱼全植物性蛋白质配合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均为1 000 U/kg,生产实践中可通过添加植酸酶部分替代无机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