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萍  李正鹏  史钧  黄诚 《生物学杂志》2002,18(4):49-49,55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微生物学实验课不仅是学好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细胞生物学、酶工程、发酵工程及食用菌学等其他后继课程实验技术的基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尝试。1 实验课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基础、重实践、重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原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它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受益面宽、发展迅速 ,既是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核心 ,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向 2 1世纪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院生物教研室已初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结构和考核方式等方面 ,体现了 2 1世纪微生物学教学特点 ,成为注重科学思维方法、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一门基础课程。1 明确指导思想 ,修订教学大纲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充实教学内容、探讨课程重点难点、改进教学方法及创新实验内容等方面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养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任务。针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6.
农业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学是农业院校面向植物生产类和资源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特点,通过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建设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等改革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如何围绕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学进行探讨,从教材选定,教学内容重组与更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综合思考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考核制度的改革等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课程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高等教育面临着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形势下,面对教学时数少,学生的知识层次不齐、实验能力较差的实际。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见解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结合教学实践 ,分析了食品微生物学传统实验课教学存在的弊端 ;着重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目标以及进一步深化实验课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综合班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庞启华  黄文芳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3):135-138
为了对知识基础及各方面素质都较好的综合班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微生物学实验和科研能力,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改革,把以往的孤立的实验设计成一个较完整的连续实验,以学生自学、独立操作为主,老师的指导为辅,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查阅文献资料、探究分析问题和实验论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生物学研究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就微生物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授课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微生物生物学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使学生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注重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成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文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进度、教材、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本文提出了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方法与实践,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改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高师院校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赟  宋波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2):0295-0298
针对中学新课改下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对高师院校现行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出发点,从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改革和实验教学人员等方面入手,尝试建立一套适合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微生物发展史贯穿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中外科学家对学科的贡献及科学研究的艰辛历程,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其对科学研究有了初步认识。80%以上的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季淼  叶明  杨柳  王颖 《微生物学报》2008,35(6):0977-0979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 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将微生物学实验单独设课, 并增设了微生物学综合实验。结果显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微生物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特点, 结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实际情况, 介绍了独立学院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举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比较式教学、归纳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季淼  叶明  杨柳  王颖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6):0977-0979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将微生物学实验单独设课,并增设了微生物学综合实验.结果显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在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对微生物学课程进行改革,突显应用型大学应有特色,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以荆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微课制作、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对微生物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成果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较传统方法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2015–2017年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实践。该项目主要由塔式题目设计、二元评价体系、档案纪录及评价反馈机制3个部分组成。其中每章作业题按"3道基础题+2道发散题+1道固定题+1份知识拓展"的塔式设计,作业的批改与评价同时采用两套体系,一套为ABCD体系,以对错标准评分,强调知识掌握与运用。一套为M(Model)体系,以独立思考精神和科研思维能力为评定标准,树立典范,鼓励思考和创新。批改后的作业及时发回学生本人,作业上有整体的和每一题的二元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每一个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信息反馈包括作业整体概况通报、作业逐题点评和模范作业推荐。特别是通过表扬并上传模范作业的扫描件来鼓励和肯定优秀的学生答案,激励每一位学生进步。总之,三年来这些改革措施能让教师清楚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与掌握的情况,有助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协作交流,便于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