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鹅观草种质资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地理类群的90份鹅观草野生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A-PAGE(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蛋白质水平遗传多样性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居群的鹅观草共分离出26条谱带,每个材料可以分离出5~26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 平均谱带数为16.39条,其中平均多态性谱带为12.65条,多态性比例为77.22%;基于供试材料醇溶蛋白每个位点谱带出现的频率,分别计算了地理类群内多样性指数(0.345)和总多样性指数(0.471),类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26.8%,表明鹅观草变异的73.2% 来源于类群内;90份供试材料醇溶蛋白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133 3~1.0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395 7;利用种子醇溶蛋白可将90份材料分为12类,鹅观草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规律;不同地理类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云南>四川>内蒙古>新疆>山西>甘肃>宁夏>河北.因此在进行鹅观草种质资源收集和原地保护时,建议对云南和四川地区的鹅观草种质资源应给予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蚕豆种质资源清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DS-PAGE对101份蚕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清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蛋白带2625条。除共有带外,迁移率不同的谱带类型36种,其中相对分子量为92kD、75kD、62kD、40kD、34kD、17kD、13kD的谱带在检测的种质材料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为92.08%、90.10%、99.01%、95.05%、95.05%、98.02%、95.05%。其余29种谱带类型具有较强的多态性,多态性谱带平均为16.09条,多态性比例为44.69%。每份种质材料的清蛋白谱带数介于21~31条之间,平均25.99条;供试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0.6111~0.9722,平均0.7122。3个地理类群内多样性指数0.9879,类群间多样性指数0.0121,表明蚕豆清蛋白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类群内。聚类分析将参试种质分为6类,与以往蚕豆种质分类研究结果类似,表明清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质间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对于蚕豆蛋白质品质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国跃  李立会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2):2439-2444
运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96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醇溶蛋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96份人工合成小麦中,共分离出65条不同的醇溶蛋白谱带,其中ω区22条,β和γ区各17条,α区9条,但各醇溶蛋白在电泳图谱中出现的频率差异较大,其变化范围为1.04%~91.67%。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指数(H′)及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析结果显示,β、ω两个谱带区醇溶蛋白组成最为丰富,而α区最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86,在遗传距离为0.83水平上,96份材料被划分为4个主要类群,类群间的关系基本反映了合成双二倍体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醇溶蛋白基因位点表现出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东方小麦(Triticum turanicum Jakubz.) 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进一步利用东方小麦(Triticum turanicum Jakubz.)遗传资源,对来自埃塞俄比亚、伊拉克、伊朗、阿塞拜疆、阿富汗、摩洛哥等国家共87份东方小麦醇溶蛋白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供试材料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87份材料共产生72种谱带类型,分离出33条带纹,每份材料可电泳11~22条带,平均16条;在α、β、γ和ω四个区均差异较大,分别有16、11、20和20种谱带变异类型.聚类分析发现,醇溶蛋白揭示的材料间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醇溶蛋白的20份小麦种质遗传完整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醇溶蛋白电泳技术对同一品种不同繁殖年份的20份小麦种质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种质中有10份具有一种醇溶蛋白谱带带型的同质性种质;另外10份具有2~4种醇溶蛋白谱带带型的异质性种质,其中6份为地方品种。表明地方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10份异质性种质中,两个繁殖年份种质之间的醇溶蛋白带型频率变化差异不显著的有5份,其第一繁殖年份的种质发芽率均高于75%,而另外5份存在显著差异的种质,第一年份的发芽率都低于66%。进一步分析表明,这10份异质性种质在两个繁殖年份之间,其发芽率差值与带型频率差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665。上速结果表明,小麦更新时较高的发芽率是维持异质性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67份美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醇溶蛋白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进行醇溶蛋白谱带分析,测定了面团流变学特性及理化品质。结果表明,在67份美国材料中共分离出1332条谱带,49种不同迁移率类型的谱带,大部分谱带具有多态性。单个材料谱带总数变异幅度为13~28。谱带数在α、β、γ、ω4个区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发现电泳谱带完全相同的材料。GS值变异范围0.54~0.90,平均值为0.731。在GS=0.607水平上,聚类分析将这67份材料分为6类。49条不同迁移率的谱带中有17条谱带与36项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6条谱带(迁移率为49.6、56.2、56.7、62.2、79.4、86.8)与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呈正相关,而迁移率为60.5的谱带与之呈负相关。11条谱带(迁移率为26.5、42.0、49.6、52.5、56.2、56.7、62.2、64.1、72.0、79.4、86.8)与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延伸面积等面团流变学特征呈正相关,而迁移率为34.4、47.5、49.0、60.5、69.4、85.4的6条谱带则与之呈负相关。说明供试材料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优质品质相关的谱带,为进一步利用这67份种质资源和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鹅观草属三个物种及其居群间的醇溶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秀华  周永红  杨瑞武  丁春邦  张利  张海琴 《广西植物》2005,25(5):464-468,i0008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APAGE)对小麦族鹅观草属3个物种:毛叶鹅观草、纤毛鹅观草和竖立鹅观草进行了醇溶蛋白电泳分析,23份材料电泳分离出22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3条(16.6%)共同带,19条(83.4%)具多态性,每个材料可分离出9~16条谱带。结果表明:(1)三个物种具有相似的醇溶蛋白带型,但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2)同种不同居群间也存在遗传差异;(3)种间差异大于种内差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法对采自以色列的野生大麦的一个野生自然群体的15个系和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14份栽培大麦品种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29份供试材料中,共发现52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52条谱带的出现频率为3.44%~93.1%,多样性指数为0.066~0.368;以中国春醇溶蛋白为标准,ω区大麦醇溶蛋白的谱带数最多,其次是β区;野生大麦Shannon多样性指数依次为β区>ω区>α区>γ区,而栽培大麦Shannon多样性指数依次为ω区β>区>γ区>a区;野生大麦自然群体和栽培大麦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相当,且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大麦自然群体和来自全球不同区域栽培大麦品种间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同样丰富.以上结果说明,野生大麦中保存了较栽培大麦更为丰富的基因资源,今后栽培大麦的品质改良应该重视野生大麦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APAGE技术对来源于16个国家(地区)96份波斯小麦材料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波斯小麦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等位变异,共分离出55条迁移率不同的带纹。每份材料可电泳出13~26条,平均18.6条,带纹多态性为100%。96份材料共出现了75种电泳图谱类型,其中31份材料共同拥有10种图谱,剩余的65份材料的电泳图谱各不相同。供试材料间GS值变异范围为0.176~1.000,平均值为0.538。聚类分析表明,在GS值0.538水平上供试材料可聚为五大类群,且遗传聚类关系与材料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id-polyacrylamidegel electrophoresis)法对来源于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云南、四川和西藏的25份垂穗鹅观草材料进行醇溶蛋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可分离出3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可电泳出11~22条谱带,其中只有1条(3.45%)带纹是25份材料共有的,其余29条谱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多态性谱带数目占分离出总条带的96.67%,说明野生垂穗鹅观草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发现,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111~0.9286,平均值为0.4821。在GS值为0.4821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聚为6个类群,某些具有相同地理来源的材料聚成一类或亚类,即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材料的生态地理环境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For a plant selection model with frequency-independent viabilities, fertilities and selfing rates, it is shown that apart from global fixation, for certain parameter combinations a protected polymorphism and facultative fixation (either allele may become fixed according to initial frequencies) may both occur. Facultative fixation requires different selling rates for the dominant and recessive type. Protection of the polymorphism requires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ale and female function. In this connection the problem of purely genetically caused population extinction is discussed.
For general frequency dependence and regular segregation, the chances for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ly recessive gene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a completely dominant gene. It is proven that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 of the recessive gene, despite a fitness advantage, may be considerably endangered by drift effects if random mating prevails. The recessive gene may reach the same effectivity in establishment as a dominant gene, only if the recessive homozygote mates exclusively with its own type during the period of establishment.  相似文献   

15.
16.
17.
杆状病毒是一类感染节肢动物的病原微生物,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大小为80~180kb.  相似文献   

18.
Zhang  Qingmeng  Ahmed  Niaz  Gao  George F.  Zhang  Fengmin 《中国病毒学》2020,35(6):868-874
In this article, we systematically review Dr. Wu Lien-Teh'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plague epidemic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iest public health epidemic prevention system in China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the 140th anniversary of Dr. Wu Lien-Teh's birth. We hope that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worldwide pandemic of COVID-19, facilitating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system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glob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