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河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场的形成过程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5  
江河源区草场退化严重,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啮齿动物危害是重要原因,气候变化起了促进作用,“黑土滩”型退化草场的形成演替依照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的方向进行。江河源区退化草场的治理应该以减轻放牧压力为出发点,防止退化草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在此基础上,采用封育、除杂和施肥等人工调控策略,对不同程度退化草场采用不同模式进行治理,同时全面贯彻落实“草原法”和“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措施,以冬春草场为重点,合理利用草场,开展草场建设,增加投入,提高牧民文化素质,加强牧区人才建设,恢复治理“黑土滩”型退化草场,实现江河源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遥感手段,对2000年6月份的TM影像解译得到岷县草场资源分布图,对比分析1981年的岷县草场资源分布,对岷县草场退化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经过Moran'I的全局空间自相关计算、局域空间自相关计算-G*统计的Z(Gi*)值的计算,发现岷县的草场退化重心位于县域的西北部;20年来草场资源一直呈现东多西少、南好北差之势,并且这种空间格局愈加明显。表现为县域的西北部和中部的草场呈现大面积的集中退化的趋势,而东部的几个乡镇的草场面积还有增加的现象。说明县域的西北部和中部的科技水平以及草场保护投入的资金相对不足,抗干扰能力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定位研究与路线考察相结合,将放牧影响下草原的动态演替及其在牧压梯度上的空间变化相对比,研究了内蒙古主要草原草场的放牧退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判别草场退化的数量指标和退化监测专家系统。1)植物种与牧压关系的分析,区别出放牧的定性和定量指示植物及宜中牧植物,并划分植物为不同的放牧生态种组。2)退化草原恢复过程的研究表明,根茎禾草的恢复快于丛生禾草;群落恢复过程是单稳态的,且恢复演替动态与其牧压梯度上的空间变化相对应。3)内蒙古高原主要草原草场在持续放牧影响下均趋同于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冷蒿是最可靠的正定量放牧指示植物,但同时又是优良牧草和草原退化的阻击者。4)讨论了草原草场退化的概念,论述了草原逆向演替与草场退化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区分草原的逆向演替为草场熟化和退化两个过程,并依草场群落与牧压的关系建立了判定草场是否退化及退化程度的数量指标。5)初步设计了草原草场退化监测—决策专家系统,包括监测、判别和决策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4.
草原植被在放牧影响下的时空动态规律是草场监测和管理的基础。本文将定位研究与路线考察相结合,将放牧影响下草原的动态演替及其在牧压梯度上的空间变化相对比,研究了内蒙古主要草原草场的退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判别草场退化的数量指标和退化监测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5.
伊犁河谷春秋草场草地生态调查及其恢复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斌  乔木  冯缨 《生态学杂志》2007,26(4):528-532
针对新疆伊犁河谷春秋草场严重退化的现状,通过对退化草场、围栏封育并实施灌溉的草场、单纯围栏的草场和灌溉但不封牧草场样方的对比调查,从地表植物的生物量、植物种类、优质牧草所占比例和草地植物多样性指数等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方面,探讨了伊犁河谷地区春秋草场退化的原因和恢复措施。结果表明:适当灌溉后草地生物量为1540.5g.m-2,远高于不灌溉的草地(生物量为188.13g.m-2),表明干旱是本区草地植被生长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仅改变草地的水分条件,在超载率达123%的大环境下,草场中优质牧草的比例由封育的62.38%下降到未封育的2.08%。因此,适度放牧并辅以灌溉措施是本区天然草场恢复的2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前言目前,我国草场经营管理不善,以致超载放牧,草场退化。为提高草场经营管理水平,必须及时取得不同草场类型牧草生物量的数据,以便合理配置家畜,确定载畜量,使退化草场得以恢复,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草场植物地上生物量的测定,目前采用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直接收割法。此方法的主要缺点是:1.一次收割测定后,毁坏了植被,不能在原地再次测定。因而不可能测定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2.草场植物群落的生物量是群落中各种群生物量的总和。但是不同种群各自有不同的发育节律,同期收割测定的生物量,不能准确反映该群落一年的最大生物量。3.为保证精度,需大量样方数,工作量大。用遥感技术获取的植物群落的光谱反射数据,可用于草场生物量的估测。这种方法不但克服了直接收割法的缺点,而且可用于地面、航空和航天的不同高度,为草场资源的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草场鼠害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对策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23  
天然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本区草场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力。对于此类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从东部的草原草场到西部荒漠草场,目前均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草场退化、沙化以及与此有关的鼠害问题。鼠患严重地区,如呼伦贝尔草原,据有关单位1971-1982年统计资料,在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种群数量增长年份,受害草场达可利用面积的54%;一般年份亦有10-20%。  相似文献   

8.
项夏 《人与生物圈》2008,(2):115-119
阿拉善荒漠是放养骆驼为主的地区,近年来一些地方对退化草场实行了禁牧。禁牧后的第一、二年见到了效果,但是三,四年后牧民普遍反映封禁的草场反而变坏了,用他们的话说“牧草不吃就坏了”。  相似文献   

9.
草场植被影响高原鼠兔密度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重要害鼠之一。它啃食优良牧草(皮南林,1973),挖洞堆土,破坏生草层,是畜牧业生产中的一大害鼠。有关高原鼠兔和草场植被的关系,皮南林(1973)、梁杰荣等(1978)、肖运峰等(1979;1981)已做了一些工作。然而多数作者仅论述了鼠兔危害草场,致使草场退化的一面;而草场植被对高原鼠兔的反作用方面的问题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
菌根生物技术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原因及其恢复途径;综述了菌根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的研究进展,表明菌根是草地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菌根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作用是多样的,重点讨论的是菌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的关键,菌根与植物的共生是是草场健康发展的关键。菌根生物技术在我国草地保护和草场恢复上具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遥感数据,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定居放牧方式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定居放牧方式下,NDVI随定居点距离的变化格局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草场处于原生阶段,NDVI不随距离变化;第二阶段,定居点附近开始局部退化,NDVI随距离增加而增大;第三阶段,退化区域扩大,DNVI不随距离变化。2.在草场局部退化阶段,NDVI随距离的变化呈对数函数规律,定居点的放  相似文献   

12.
草场退化中最直观的反应是植物量的减少。随着植物量的减少,土壤腐殖质也发生变化。本文报道在围栏内外采样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其采样点为。P_1:羊草围栏内。P_2:羊草围栏外。P_3:退化围栏内。P_4:退化围栏外。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选取处于不同退化阶段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草甸草场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土壤氮素矿化补给能力、牧草对氮素的需求量的研究 ,探讨土壤 牧草氮素供需状况变化对高寒草甸植被演替与草地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牧草生长季 5~ 8月 ,高寒草甸土壤的氮素矿化补给量为 15 86 g·m-2 ,而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加重 ,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群由禾草演替为禾草 苔草 嵩草、嵩草至杂类草 ,其牧草生长需要的总氮量分别为 2 2 86、2 4 87、37 3、14 96g·m-2 ,只有在杂类草草甸阶段 ,其牧草生长对氮素的需求才与其土壤氮素供求相适配 ,可见养分是高寒草甸植被演替与草场退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鼹形田鼠 (Ellobius Talpinus)是我国蒙新区比较广泛分布的鼠种之一。主要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营昼夜活动。以植物的根、根茎为主要食物。对草场和农田的危害,一是挖洞直接啮食、损伤牧草和农作物的根系;二是通过推到地面的大量土堆覆盖植被。在农作区引起缺苗断垅;在草场引起植被成分改变,草场退化,影响草场生产力。目前国内对其生活习性研究,尚乏报道,加之该鼠营特殊的地下生活方式,所采用的杀灭方法和杀灭效果,远不及防治其他鼠种有效。  相似文献   

15.
洪格尔嘎查的一个村子位于内蒙古中部一片与外蒙古交界的半荒漠草原上.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这里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较小。与内蒙古其他草原地区一样,这里在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解体之后,也开始实行“草畜双承包”政策。牧民们分到了自己的牛羊和草场,盖上了砖瓦房,这一度提高了牧民们的生产积极性。然而.放牧面积小了,草场难以轮流休养生息,出现连年退化;单户牧民不得不以有限的劳动力应对繁重的劳动和自然灾害;而远离市场更使得他们被迫忍受商贩的盘剥;有钱的牧民用围栏保护了自家的草场,而无力设置围栏的牧民只好眼睁睁看着草场任由别人的牲畜践踏啃食。“草畜双承包”二十多年.草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牧民经济也连年萎缩。  相似文献   

16.
陈妍  宋豫秦  王伟 《生态学报》2018,38(7):2384-2394
作为草地资源大国,我国正面临严峻的草场退化形势。掌握草场植被盖度的历史演变趋势,是草场退化驱动力识别及风险评估的基础。目前已有研究多以参数回归方法估算植被盖度,但并未充分考虑其苛刻的使用条件。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及地面植被盖度监测资料建立非参数回归——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并与传统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应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估算近10年来布尔津县草场植被盖度的变化趋势,并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很难满足其基本的统计学假设条件,而随机森林模型不但无需进行假设条件检验,而且预测的准确性也优于以往普遍应用的线性模型。基于Landsat ETM+标准数据得到的反演结果较之TM和OLI数据普遍偏小,地表反射率数据虽然可以大幅降低传感器不同对反演结果所造成的影响,但结果仍存在约±10%的不确定性。涉及的草场类型众多,为了提高反演精度,后续研究需要分别计算其植被指数,并尽量减低传感器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人与生物圈》2005,(3):16-25
历史上只发生在农区的蝗灾,如今在草原暴发,对农业来讲是灭顶之灾,对草原畜牧业也有着无比的杀伤力。记者细访之下,发现草原蝗灾与草场退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浅耕翻做为退化草场的改良措施之一,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应用,为了了解浅耕翻处理后植物种群的演替规律及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我们通过对浅耕翻处理的长期观测,对其群落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西部草场退化的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国  王冬艳  杨德明  韩春花 《生态科学》2004,23(4):327-330,334
生态环境退化造成的价值损失的量化评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学者在该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文章一方面是针对学术界在生态环境退化损失计算方面的争,讨论了以一年期计算经济损失的不足,引入再生系数的概念,同时讨论了如何在指标众多,但参数量化资料相对少的前提下利用功能系数结合前人研究进行评估。另一方面选取了吉林省西部草场破坏最为严重的1986~1996为研究期,进行实例应用,分类计算了吉林省西部草场在十年问生态系统服务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和恢复费用的增加损失。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草场在1986~1996十年期问经济价值损失高达212.28亿元,约是1995年松原市和白城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倍。  相似文献   

20.
木格滩地区中华鼢鼠的分布及其对草场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解放以来,我国草原畜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当前,部分地区因草原啮齿动物的活动而引起草场植被的局部退化(夏武平,1964),是影响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