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夏季小气候及舒适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2006年5—8月上海城区5种类型公共开放空间(广场、喷泉、草坪、廊道、林地)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辐射强度等小气候指标,分析了各空间类型对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并采用体感气象指数(discomfort index, DI)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各空间类型对人体舒适程度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上海市5种类型公共开放空间的平均温度、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存在一定差异;平均气温依次为广场>草坪>喷泉>廊道>林地;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依次为林地>廊道>喷泉>草坪>广场;广场面积、喷泉水体附近的风速及风向、草坪的草种类型、廊道的宽度及乔木盖度、林地的盖度及乔木林冠层高度等非气候指标分别与各自空间的气候指标呈显著相关.与其他3种空间类型相比,林地和廊道具有明显的遮荫、降温、增湿作用,对小气候的调节能力更佳.  相似文献   

2.
张德顺   《生物信息学》2018,25(8):97-100
小气候影响着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和使用频度,人体舒适是园林规划设计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现代景观实践缺乏气候敏感性设计和关于人体舒适度的考虑。本文以上海3个公园为例,采取“使用后评价”并结合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来测试人体舒适度。通过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面积比、绿化覆盖率差异、近水面积比及日照空间比等对公园空间进行分类。在对公园使用者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每个公园小气候特征进行测量以量化人体舒适度,研究发现,通过小气候设计可以创造更多的人体舒适空间。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小气候日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5年7-9月,对南京市市中心繁华区、水体、郊区空旷地和森林绿地4个不同生境的日平均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进行了24 h定点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各点于翌日4:00出现气温最低值,13:00-14:00出现最高值,森林绿地日平均气温最低,市中心繁华区最高,市中心繁华区、水体于17:00气温突增,市中心繁华区和郊区空旷地气温日振幅较大;各观测点相对湿度最高值时段为0:00-翌日5:00,16:00-17:00为湿度最低时段,森林绿地日平均湿度最大,市中心繁华区最低;森林绿地、郊区空旷地的风速、风速变化幅度白天大于夜晚,风速11:00-12:00开始变小;南京市气候呈弱热岛效应,城郊日平均温差<0.5℃;热岛对人体舒适度有负面影响,市中心繁华区、城市郊区空旷地白天人体舒适度始终低于森林绿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热岛效应日趋严重,小尺度公共空间的气候研究已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选取杭州市文一西路和古墩路作为实测对象,于2017年8月对各测点空间的空气温度、相对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风向进行测定,分析小气候因子日变化趋势,并运用Rayman 1.2模型评价人体舒适度,针对性提出街道空间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表明,尽可能设定与城市主导风平行或接近的街道朝向,通过人为增建遮阴空间、调控街道界面小气候一致、采用植物或绿色建筑材料、增设道路中央景观界面,且当人行道及机非分隔绿带分别种植落叶、常绿乔木,设五条绿带,选用乔—灌—草复层结构,同时增设垂直绿化时,能够有效缓解夏季极端热感受,从而营建舒适健康的城市街道空间。  相似文献   

5.
林下广场、无林广场和草坪的温湿度及人体舒适度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吴菲  李树华  刘娇妹 《生态学报》2007,27(7):2964-2971
园林绿地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绿地在降温增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择北京市万芳亭公园林下广场、无林广场和草坪作为研究对象,对三者调节城市小气候的效应进行了定量化研究。每天8:00~18:00,每2h一次分别对林下广场、无林广场和草坪的温度、相对湿度进行同步测定,连续测定7d。结果表明:在一天中的高温时段(12:00~16:00),林下广场的温度最低、相对湿度最高;在傍晚(18:00)草坪的温度最低、相对湿度最高。与无林广场相比,林下广场的降温幅度为0.3~3.3℃,平均值为1.9℃;增湿幅度为1.1%~5.9%,平均值为4.1%。林下广场的日最高温度值是最低的,可大大缩短高温持续时间,最多可缩短8h。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林下广场和无林广场的温度、相对湿度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Duncan’s多重比较,p<0.01)。林下广场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功能最佳,人体舒适度最好,是夏季人们户外活动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张德顺  王振 《生物信息学》2018,25(10):27-31
为揭示广场中不同遮蔽情况在太阳运行条件下,小气候及人体热舒适度的变化特征,根据天球模型、太阳视运动轨迹原理,在测点天空鱼眼照片上,叠加日轨图和天空图,绘制成天穹图。以上海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夏季日间小气候的实地测量和热舒适度的计算,分析天空开阔度对日间小气候和热舒适度的影响,比较天空开阔度和太阳运行所在扇区天空开阔度对日间不同时刻小气候和热舒适度影响的差异,通过组间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热舒适度分析定位出对小气候和热舒适度影响最大的时间和天穹范围,为广场适宜性小气候设计提供更具体准确的设计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20座旅游城市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柏秦凤  霍治国  贺楠  李娜  魏娜 《生态学杂志》2009,28(8):1607-1612
基于中国20座主要旅游城市1951—2007年的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分别计算得到其57年的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行了等级划分,界定了舒适月份。结果表明:1)由北向南,中国主要旅游城市舒适月份分布由5—9月逐渐过渡到5月以前、8月或9月以后;舒适天数呈增加趋势。2)沿长江一线,各主要旅游城市舒适月份多分布在4月、5月、10月;长江上游旅游城市舒适天数最多、下游次之、中游最少。3)海拔高度由低到高,主要旅游城市舒适月份分布渐趋于6月和7月,舒适天数趋于减少。4)纬度相近情况下,沿海旅游城市舒适月份和天数多于内陆旅游城市。研究结果可为全国旅游气候资源优势的综合开发、旅行社和游客合理安排旅游度假时间和地点,以及气象部门开展旅游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上海市苏州河西岸滨水带不同类型绿地(6个测点)和非绿地(4个测点)测点夏季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和风速4个主要小气候因子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各测点的人体热舒适度进行了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各测点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和风速存在明显差异,平均值分别为34.1℃~37.9℃、38.2%~48.4%、138.5~506.7 W·m~(-2)和0.0~1.7 km·h~(-1)。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受访者普遍认为各测点气温偏高、湿度大、太阳辐射一般、风速小,人体舒适度较差;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各测点的预测平均投票(PMV)、生理等效温度(PET)和标准有效温度(SET*)分别为2.9~4.9、35.8℃~50.0℃和26.9℃~38.7℃。在绿地测点中,P3测点(非临水-灌草-半开敞空间)的空气温度平均值最低,P5测点(临水-乔灌草-半围合空间)的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值最低、但风速平均值最大,P2测点(临水-乔草-半开敞空间)的太阳辐射平均值及PMV、PET和SET*值均最低;在非绿地测点中,P10测点(临水-木制硬质铺装-开敞空间)的空气温度平均值、太阳辐射平均值及PMV、PET和SET*值均最低,P9测点(非临水-板石制硬质铺装-开敞空间)的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值最低,P4测点(临水-砖石制硬质铺装-开敞空间)的风速平均值最大。总体而言,与非绿地测点相比,绿地测点的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及PMV、PET和SET*值均较低,但风速较高。综上所述,受访者在绿地中的人体热舒适感觉优于非绿地,因此,建议在上海市苏州河滨水带规划设计中优先采用绿地形式,尤其是临水-乔草-半开敞空间和临水-乔灌草-半围合空间的绿地形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各学科领域交叉研究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在城市环境的微气候研究方面得到较多应用,为研究绿地在有限面积内更有效地实现其降温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回顾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尺度的城市绿地温湿效应及室外热舒适度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3点展望,以期为未来城市绿地微气候研究提供参考:1)多平台与尺度扩展研究;2)微气候特征指标的综合交叉分析;3)高适配度模拟模型的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0.
容丽  王世杰  杜雪莲 《生态学杂志》2006,25(9):1038-1043
对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小流域区4种石漠化等级(潜在(L)、轻度(SL)、中度(M)、强度(ST))样地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监测,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气温、相对湿度、光强分布和土壤温度、湿度分布状况和日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各等级石漠化样地内光照强度、气温及其变动幅度的大小顺序为ST>M>SL>L;土温和土壤湿度及其变动幅度为M>ST>SL>L;大气相对湿度及其变动幅度为ST>M>SL>L。强度石漠化样地内日平均相对湿度雨季仅76%,旱季只有51%,分别与潜在石漠化相差13%和35%;光照强度为潜在的4倍以上;雨季气温高3℃;表土(5 cm)土温最高相差16.5℃;日均表土含水率低4.97%。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退化生态系统的环境调蓄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
孙睿霖  王成  张昶  殷鲁秦 《生态学报》2024,44(4):1491-1500
以中波紫外线为主的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生物学影响,城市森林能够为居民提供温和的紫外辐射环境。为了解林下紫外线辐射环境特征是否存在树种间差异,对北京市3种常见遮荫树种的夏季林下紫外辐射(UV)强度、林内与林外UV辐射的比值(SR)、UV-B在总UV辐射中占比(UV-B/UV),以及VD合成和红斑效应两种人体作用有效辐射强度(UVVD、UVer)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三种林分林内紫外辐射总量是林外的3%—10%,不同林分的林内UV强度具有显著差异,元宝枫林对UV屏蔽能力最强,其次是栾树林和国槐林;(2)三种林分林冠对不同波长上紫外辐射能量的屏蔽能力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林冠对UV-B的屏蔽能力没有在UVA波段强和稳定,林内UV-B/UV普遍高于林外,其中元宝枫林最高,其次为栾树林,国槐林最低;(3)林冠明显改变了日光UVVD和UVer两种人体作用光谱曲线的形态,三种林分内的人体作用光谱曲线形态相似,强度上,林内外UVVD/UVer值均接近1,不同林分间...  相似文献   

12.
分析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对两年度3个试点13个小麦品种的16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不同小麦品种及不同试点间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硬度、PPO活性、AWRC、稀懈值的变异系数较大;膨胀势、最终粘度、峰值粘度的变异系数较小;糊化温度、碱性水保持力、峰值时间、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的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SDS沉降值、PPO活性、黄色素含量、膨胀势、峰值粘度、保持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回升值、Zeleng沉降值、硬度的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保持粘度这一品质性状基本上不受环境影响,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