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测定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寻找提取黄芪甲苷的新药源。方法 :本实验以黄芪甲苷为标准品 ,采用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叶中的黄芪甲苷含量是根中的 2 .8倍。结论 :黄芪叶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云南黄芪属二新种*钱子刚1陈介2(1云南中医学院,昆明650011)(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TWONEWSPECIESOFASTRAGALUSFROMYUNNANQianZigang1,ChenJie(ChenCheih)2(...  相似文献   

3.
通过以不同用量(种子干重的2%,4%,6%和8%)的黄芪种衣剂包衣种子为处理组,以ND牌种衣剂(种子干重的8%)包衣和空白种子为双对照组,比较研究在不同种子处理条件下,膜荚黄芪植物中黄芪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及农药残留量发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种衣剂包衣处理后,明显增加了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总黄酮的含量,且包衣所产生的农药残留可随植物生长完全降解掉,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种衣剂的使用可以提高中药材黄芪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卫兆芬   《广西植物》1985,(4):347-350
<正> 广西土黄芪 新种 Nogra guangxiensis Wei, sp. nov. Species affinis N. grahami(Wall.) Merr., sed foliolis anguste oblongisvel longe lanceolati, utrinque laxe hirsutis, corollis flavidis, alis obovatoo-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PAK C_(18)4μm(4.6mm×250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33:67),205nm检测,外标定量。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完全适用于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其方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7.
膜荚黄芪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黄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从黄芪注射液原液中分离纯化出 14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 6个为异黄酮化合物 ,分别是芒柄花素 (1) ,毛蕊异黄酮 (2 ) ,6″ O 乙酰基芒柄花苷 (3) ,芒柄花苷 (7) ,红车轴草异黄酮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 (12 ) ,毛蕊异黄酮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 (13) ;1个紫檀烷化合物 ,结构为 9,10 二甲氧基紫檀烷 3 O β D吡喃葡萄糖 (4) ;1个异黄烷化合物 ,结构为 2′ 羟基 3′ ,4′ 二甲氧基异黄烷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 (6 ) ;另外 6个为黄芪皂苷类化合物 ,分别是乙酰黄芪皂苷Ⅰ(5 ) ,黄芪皂苷Ⅰ (8) ,异黄芪皂苷Ⅰ (9) ,异黄芪皂苷Ⅱ (10 ) ,黄芪皂苷Ⅱ (11)和黄芪甲苷 (14)。其中化合物 3系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五种黄芪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11.
12.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柱前衍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并用该法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以吡啶-苯甲酰氯(2.5:1)为衍生化试剂,对黄芪甲苷分子中的羟基进行苯甲酰化,以甲醇-四氢呋喃-水(90:4:6,0.2%三乙胺)为流动相,VD3为内标物,在230nm波长处检测。结果黄芪甲苷在0.004-0.080mg.m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4.7  相似文献   

13.
多花黄芪的三萜皂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黄芪属(Astragalus)药用植物的三萜皂甙具有促进微循环和强心作用[1,2],临床上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载入青海省新版药品标准[3]的黄芪属植物多花黄芪(AstragalusfloridusBenth.)其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为科学评价其质量,进一步扩大黄芪药源,作者对多花黄芪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干燥根中提取的总甙粗品部分,经硅胶柱层析和结晶纯化,分得5种三萜皂甙成分,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绵毛黄芪甙(1)、黄芪皂甙(2)、黄芪皂甙(3)、绵毛黄芪甙(4)和膜荚黄芪甙(5)[4~7]。实 验 部 分熔点用4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温度计…  相似文献   

14.
两种药用黄芪比较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栽培实验,本文对两种药用黄芪的个体发育节律,根,茎,叶,花及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研究,为确定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unge)为独立的种,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无球状块茎,而最大的不同是其花序为由多个聚伞圆锥花序和总状花序组成的圆锥状花序,腋生或顶生。  相似文献   

16.
膜荚黄芪SCAR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RAPD方法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BSA法从1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出7个在膜荚黄芪基因池和蒙古黄芪基因池中表现多态性的引物。单株检测表明,引物OPD14具有膜荚黄芪特异性,在检测的膜荚黄芪个体中均能各自扩增出一条300 bp左右的特异带,而在蒙古黄芪的单株中则未见,将该膜荚黄芪特异性片断命名为OPD14-300。获得的RAPD标记OPD14-300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转化成更稳定的SCAR标记;该SCAR标记只在膜荚黄芪个体中出现,达到了在分子水平上快速、准确地鉴定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RP-HPLC法测定了黄芪和黄芪毛状根中四种大极性异黄酮成分,同时比较了硅胶处理法和溶剂萃取法制备样品对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极性较大的化合物用前法更精确、可靠、快速、误差小,将为生产工艺提供质量检测的可靠依据.色谱柱采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YMG C_(18)柱(250mm×4.6mmID;10μm)流动相为:①MeOH:MeCN:H_2O=40:5:60,②MeOH:MeCN:H_2O=28:5:6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30nm.  相似文献   

18.
黄芪叶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黄芪叶的药理作用。口服给药观察对D-半孔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抗氧化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叶可提高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降低血清中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能降低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具有抑制作用。黄芪叶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衰老作用,能有效地保护肝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RP-HPLC法测定了黄芪和黄芪毛状根中四种大极性异黄酮成分,同时比较了硅胶处理法和溶剂萃取法制备样品对含量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整理了甘肃产黄芪属(AstragalusLinn.)裂萼黄芪亚属(Subgen.CercidothrixBunge)植物共20种、3变种。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每个种的文献及其在本省的产地和分布,为甘肃省植物志的编写准备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