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别名:β—吲哚基丙氨酸为白色~黄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290℃(分解),味稍苦。难溶于冷水、乙醇或氯仿,易溶于热水,每100ml的溶解度如下: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分布甚广而含量较低。组成蛋白质的天然色氨酸均为L—  相似文献   

2.
L-色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L-色氨酸是Hopkins和Kole于1901年发现和分离出来的氨基酸。它是一个含吲哚基的芳香族氨基酸。其化学名称为α-氨基—β-吲哚丙酸。在天然蛋白质中,一般含量甚低。含量较高的蛋、奶、肉类等动物蛋白仍不超过1%,植物蛋白中含量一般很低。特别在玉米、木茨、葫萝卜中,色氨酸含量几乎测不出来。此外,还以一些衍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如:可可的干酪苦味就是与  相似文献   

3.
<正> L-色氨酸是Hopkins和Kole于1901年发现和分离出来的氨基酸。它是一个含吲哚基的芳香族氨基酸。其化学名称为α-氨基—β-吲哚丙酸。在天然蛋白质中,一般含量甚低。含量较高的蛋、奶、肉类等动物蛋白仍不超过1%,植物蛋白中含量一般很低。特别在玉米、木茨、葫萝卜中,色氨酸含量几乎测不出来。此外,还以一些衍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如:可可的干酪苦味就是与  相似文献   

4.
专利要求的范围 用节杆菌属(?一丈。,夕夕一)中对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色氨酸类似物具有抗性的LO色氨酸产生菌,在培养液中积累色氨酸,并从该培养液中提取L一色氨酸的发酵生产法。 本发明详细池叙述了节杆菌属中的L一色氨酸生产菌,通过培养,从发酵液中分离、回收L一色氨酸的方法,由于采用了生成L一色氨酸能力高的菌株,所以使必须氨基酸中的L-色氨酸达到了兼价工业生产的要求。 过去发酵法生产L一色氨酸,采用的是在培养基中添加叫噪或邻氨基苯甲酸的方法,此法因必须采用高价的引噪或邻氨基苯甲酸作前休物质,使色氨酸的生产存在着成本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6.
L-色氨酸为必需氨基酸之一,在人体代谢有着重要的功用,是配制复合结晶氨基酸注射液的基本原料,其价格昂贵,国内尚供不应求。至今,除用化学合成生产色氨酸外,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L-色氨酸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报告。根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我们于1976年采用邻氨基苯甲酸为前体物发酵法,协作进行了 L-色氨酸的试制工作。当时,由于受到强烈地震的影响,试制工作未能园满结束,但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仍然摸索了一  相似文献   

7.
离子交换吸附L-色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色氨酸是含吲哚环的芳香族氨基酸,也是人类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目前,工业上除部分采用化学合成法外,主要采用前体发酵法和酶促转化法生产。随着在医药、食品和饲料加工中应用的开拓,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色氨酸生产具有广阔的前途。  相似文献   

8.
L-色氨酸生物合成的代谢流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建立了谷氨酸棒杆菌合成L-色氨酸(L-Try)的代谢流量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出发酵中后期的代谢流分布并通过MATLAB软件线性规划得到Try理想代谢流分布。结果表明75.15%的碳架进入糖酵解,24.85%的碳架进入HMP途径;但与理想代谢流相比,应从遗传改造和发酵控制方面降低TCA循环的代谢流,减少副产氨基酸的生成,摸索最适的溶氧控制对提高Try产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谷氨酸棒杆菌合成L色氨酸(LTry)的代谢流量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出发酵中后期的代谢流分布并通过MATLAB软件线性规划得到Try理想代谢流分布。结果表明75.15%的碳架进入糖酵解,24.85%的碳架进入HMP途径;但与理想代谢流相比,应从遗传改造和发酵控制方面降低 TCA循环的代谢流,减少副产氨基酸的生成,摸索最适的溶氧控制对提高Try产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产L-色氨酸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利用细菌直接发酵糖质原料生物合成L-色氢酸的研究结果。以谷氨酸产生菌北京棒状杆菌AS1.299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基胍多次诱变获得了几株产生L-色氨酸的菌株,其中。CG5突变株属于精氨酸和尿嘧啶缺陷型并具有对5MT,6FT,4FP的抗药性。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而不需添加任何前体物的培养基中,直接发酵五天,产酸能达8g/l。发酵终了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发酵液,所得纯品经红外光谱,比旋光度,生物测定及纸上层析鉴定为L-色氨酸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溶氧对Brewibacterium lactofermentation分批发酵生产L-异亮氨酸(Ile)的影响,提出了前10h恒700d/min以维持溶氧在35%以上,10h后调至600r/min以维持溶氧在15%~20%的两阶段供氧控制模式。与对照相比,获得了较高的产率(0.094g/g)和糖耗速度(4.76/L·h),在较短时间内(52h)获得较高的Ile产量(23.3g/L),比结果最好的单一搅拌转速(600r/min)提高11.6%。生产强度(0.448d/L·h)比恒定搅拌转速(500、600、700、800r/min)控制下的过程分别提高了83.6%、28.7%、44.9%、35.7%。最后采用代谢通量分析对该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定量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L-色氨酸进行了简要概述,指出利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直接发酵生产L-色氨酸为国内主流方法,并对其成熟的发酵工艺控制、提取工艺进行了简析,并指出部分可进一步优化的工艺点。其中发酵工艺简析包括菌种培养基增加一定溶度抗生素和控制发酵温度来控制质粒稳定性;分析物料作用并提出优化后的种子、发酵培养基组成;菌种无需控制溶氧,而发酵则用溶氧反馈补料;控制乙酸和氨氮浓度、顺序升温缩短周期降低抑制性副产物作用。分离提取工艺简析包括硫酸酸化p H2-3,陶瓷膜过滤并控制滤液平均单位为14000-18000u/ml,阳离子树脂纯化,醋酸调p H5.89,0.5%活性炭60℃脱色20-30min,蒸发浓缩结晶,纯化水洗涤整条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3.
L-色氨酸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目前,微生物法生产L-色氨酸存在转化率低等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敲除L-色氨酸操纵子阻遏蛋白(L-tryptophan operon repressor protein, trpR)、替换l-色氨酸弱化子(trpL)、引入抗反馈调节的aroGfbr等,获得可积累11.80 g/L L-色氨酸的底盘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TRP3。在此基础上,将L-色氨酸合成途径分为中心代谢途径模块、莽草酸(shikimic acid, SA)途径至分支酸(chorismic acid, CHA)模块、分支酸至L-色氨酸模块,并借助启动子工程,通过平衡中心代谢途径模块、莽草酸途径至分支酸模块、分支酸至L-色氨酸模块,获得工程菌E.coli TRP9。在5 L发酵罐中,工程菌E.coli TRP9的L-色氨酸产量提升至36.08 g/L,糖酸转化率提升至18.55%,达到理论转化率的81.7%。本研究利用模块工程策略,构建了高产L-色氨酸生产菌株,为l-色氨酸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L-色氨酸作为人体内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与饲料等行业.工业上采用的色氨酸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转化法及微生物发酵法.近年来,随着代谢工程在色氨酸菌种选育中的成功运用,微生物发酵法逐渐成为主要的色氨酸生产方法.系统综述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色氨酸所涉及的代谢工程策略,包括生物合成色氨酸的代谢调控机制以及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代谢流的层面研究育种过程中基因操作对色氨酸积累的影响,为色氨酸菌种选育的设计思路提供理论指导和验证。方法:根据实验菌株的代谢特点构建L-色氨酸代谢网络图,对出发菌株TRTH0709,及其重组菌株TRTH1013、TRTH1105和TRTH1107在30 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流加发酵试验,在发酵进入稳定期后的26~28 h,分别检测主要胞外代谢物的浓度并计算变化速率。结果和结论:得到了各菌株在拟稳态下的代谢流分布图。转酮酶基因(tktA)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合成酶基因(ppsA)过表达能显著影响中心代谢途径,使代谢流向有利于色氨酸合成的方向改变,贮碳因子基因(csrA)敲除的影响较小,但在tktA和ppsA过表达质粒存在的情况下对色氨酸合成的代谢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菌种改造仍有待进行,葡萄糖转运系统的替代和三羧酸循环的减弱是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 前言L-谷氨酰胺(L-Glutamine)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氨基酸,它已广泛用于生化和医药,对神经障碍及癫痫病人的脑机能有改善作用。特别对消化器官溃疡的治疗有卓越的效果。由于它的价格高,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其主要原因是不能采用一般制备酰胺的方法来制取。如以L-谷氨酸-r-甲酯为原料。直接在氨溶液中进行酰胺化时。产物  相似文献   

17.
日本石油公司开发了发酵法生产维生素B_(1 2),(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发酵法生产L-精氨酸放大过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L-精氨酸产生菌株钝齿棒状杆菌突变株971.1继摇瓶发酵条件研究后所进行的2.6L台式发酵罐,2 0 0L和2000L通用发酵罐放大试验及其工艺条件研究的结果。试验表明,发酵PH值及供氧强度的合理控制对提高L-精氨酸的积累量非常重要。在所获得的工艺条件下,2000L发酵罐稳产试验的产酸率平均可达29.0mg/ml,最高32.0mg/ml。发酵液中L-精氨酸的提取收率平均为55.9%,最高可达66.04%。产品的质量符合药典标准。本文也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 通过试验摸索,观察到了:①氨基酸—茆三酮显色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同一位置产生的“黄色带”,此“带”如不避免将干扰测定。②用不同浓度的标准L-缬氨酸溶液,分别制作了各自的工作曲线,从中选定了适于我们工艺的一条。③初拟了用于生产上的分析方法和一些控制条件及计算公式。方法的相对误差约5%。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重组大肠杆菌FB讲/pSV-04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产量,减少代谢副产物乙酸的生成,考察了比生长速率和无机盐对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影响。在确定了合适的比生长速率和无机盐浓度之后,乙酸积累很少,L-色氨酸的产量为53.4g/L,比优化前提高了141.6%。经30L发酵罐初步放大,L-色氨酸的产量达53.6g/L,发酵结果稳定,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