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面说明     
《广西植物》2023,(2):197-198
<正>我国是芍药科(Paeoniaceae)植物分布、起源和栽培中心之一。其中,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 Sect. Moutan)是我国的特有植物,栽培和应用历史已超1 600 a。唐宋时期牡丹被尊称为“国花”,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象征。牡丹有“国色天香、花大色艳”的优点,亦有“养花一年,看花十日”之遗憾。常见的牡丹品种1个花枝仅有1朵花(即单花),单株花期5~7 d。近年来,国内育成了1个当年生花枝上可以开2朵或2朵花以上的新品种,即有侧花牡丹品种,该品种每株花期为15~20 d,有效延长了花期。有侧花牡丹的培育丰富了我国牡丹的品种类型,对解决牡丹花期短而集中的问题以及创造更多的观赏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秀娟  赵健  石金华  黄仁征  李荫昆   《广西植物》1997,17(2):181-183
本文报道唐菖蒲花期调节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自然栽培、控制栽培及促成栽培等综合措施是实现唐菖蒲周年供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伊藤牡丹‘巴茨拉’是适合反季节盆花生产的优良品种。为探讨春节异地牡丹促成栽培中水溶肥调控盆栽‘巴茨拉’开花效果,在茎伸长初期用0、0.8、1.2和1.6 g·L^(-1)均衡型水溶肥(N-P-K=20-20-20+TE)进行灌根处理,观察测定水溶肥对植株生长发育、开花质量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溶肥灌根能显著促进盆栽‘巴茨拉’各部器官的生长和养分积累。(2)随水溶肥浓度的增加,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花枝长度、粗度和花蕾直径随之增大,各器官中氮素和钾素营养水平亦呈现增加趋势;中高浓度(1.2 g·L^(-1)和1.6 g·L^(-1))水溶肥条件下,花蕾直径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大了4.4%和7.7%(P<0.05),使花促成栽培时间缩短了4.45 d和2.65 d,最佳观赏期延长了5.08 d和1.70 d。(3)中浓度水溶肥处理盛开期花朵最大,花朵直径和单株成花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0%和13.5%(P<0.05),并显著提高了花瓣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色彩黄度(P<0.05)。研究发现,适宜浓度的水溶肥能够显著提高‘巴茨拉’促成栽培过程中枝叶花的协调性,使用水溶肥应成为‘巴茨拉’盆花生产的基础管理措施;反季节栽培伊藤牡丹‘巴茨拉’建议使用1.2 g·L^(-1)均衡型水溶肥进行灌根。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城市园林中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开花物候的变化特征,探讨花期影响因素和指导开花植物配置,对川南城市园林栽培的紫薇植株进行定期观测,记录了紫薇的2011—2014年开花物候,分析个体、群体水平上物候事件的差异以及植株大小和气候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薇个体在6月初至9月中旬进入花期,末花期多在10月,花期持续8~137 d,具有60~90 d花期的植株比例最高;不同年份开花植株比例和物候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种群水平花期持续时间最短为2014年的106 d,最长为2012年的130 d;但开花植株数量的时间格局总体相似,始花期与花期持续时间之间相关性显著;基径显著影响紫薇的开花物候特征,较大的植株往往开花较早,并且具有更长的花期;紫薇的盛花期多集中在7—9月;开花植株数量与前一个月的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同期温度、降雨量相关性不显著;紫薇开花物候在气候因子影响下年际间存在明显差异,也表现出一定规律性格局;园林中多样化的个体物候有利于维持群体水平上花期的观赏性,选择大植株可获得较稳定的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暖干化气候变化趋势对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植物开花物候和生长的影响, 以东北大兴安岭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高度<50 cm)植物为研究对象, 根据植物生活史, 选择典型的早花植物圆锥薹草(Carex diandra)和水葡萄茶藨子(Ribes procumbens), 中花植物杜香(Ledum palustre)及晚花植物齿叶风毛菊(Saussurea neoserrata), 监测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2年后其完整的开花物候及生长状况, 以期为认识气候变化下泰加林火后植被恢复演替提供依据。结果显示: 1)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后, 早花植物开花温度限制的提早解除使其花期提前, 而水分限制使得晚花植物花期呈延后趋势, 这可能为中花植物提供更大的生态位空隙, 使其开花数量趋向于增加, 花期提前且呈延长趋势; 2)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后, 圆锥薹草、杜香和齿叶风毛菊的盖度和频度均呈增加的趋势, 以杜香最显著, 而水葡萄茶藨子的盖度和频度均下降; 3)模拟增温与排水处理对植物开花物候的影响无显著交互作用, 但土壤水分降低影响部分植物生长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植物开花物候对暖干化气候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 因植物开花功能群而异。早、中花植物花期趋于提前, 晚花期植物花期趋于延后, 一方面可能导致群落生态位变化, 对种间竞争产生潜在影响, 引发群落组成和结构改变; 另一方面可能成为群落调节其整体物候, 以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5):539
为了揭示暖干化气候变化趋势对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植物开花物候和生长的影响, 以东北大兴安岭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高度<50 cm)植物为研究对象, 根据植物生活史, 选择典型的早花植物圆锥薹草(Carex diandra)和水葡萄茶藨子(Ribes procumbens), 中花植物杜香(Ledum palustre)及晚花植物齿叶风毛菊(Saussurea neoserrata), 监测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2年后其完整的开花物候及生长状况, 以期为认识气候变化下泰加林火后植被恢复演替提供依据。结果显示: 1)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后, 早花植物开花温度限制的提早解除使其花期提前, 而水分限制使得晚花植物花期呈延后趋势, 这可能为中花植物提供更大的生态位空隙, 使其开花数量趋向于增加, 花期提前且呈延长趋势; 2)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后, 圆锥薹草、杜香和齿叶风毛菊的盖度和频度均呈增加的趋势, 以杜香最显著, 而水葡萄茶藨子的盖度和频度均下降; 3)模拟增温与排水处理对植物开花物候的影响无显著交互作用, 但土壤水分降低影响部分植物生长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植物开花物候对暖干化气候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 因植物开花功能群而异。早、中花植物花期趋于提前, 晚花期植物花期趋于延后, 一方面可能导致群落生态位变化, 对种间竞争产生潜在影响, 引发群落组成和结构改变; 另一方面可能成为群落调节其整体物候, 以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朵大而艳丽,富贵吉祥,深受人们喜爱。但牡丹正常花期多集中在4—5月,未免美中不足。因此通过冬季催花,使其在春节期间盛开,则不仅为佳节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同时也扩大了牡丹的观赏期,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催花的牡丹应选择开花早、花色艳(多选大红色)的3—4年生植株,例如,大胡红、小胡红、首案红、洛阳红等。催花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控制十分重要。在北方,牡丹入大棚之前已经过光周期诱导,故光照长短已不再影响牡丹花芽分化。但是光照越长越强,开花就越早,花色越艳;反之,则…  相似文献   

8.
花开知时     
植物花期的时令性虽然都说春天万花争妍,但大自然并没有把花都集中在春天同时开放,而是一年四季均有花开花落。既使在春天,开放的花也是先后有序。所谓“争妍”,只是人们自己的想象而已。我们把植物的开花时间——从第一朵花开放(始花)到最后一朵花凋谢的全过程称为植物的花期。一般地说,开花植物的花期是一定的,即只在一定的季节、月份或一定时期花才开放,也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植物花期具有时令性。如初春的紫罗兰决不会开在仲夏;仲夏的玫瑰也不会开在初春;晚秋的菊花不会开在隆冬;隆冬的腊梅也不会四季常在。花只开在特定的季节或时期,  相似文献   

9.
宿根向日葵     
一种原产西欧等地,株高只有25—30厘米,分枝多,花径可达10厘米,其叶形、茎杆和花盘均酷似向日葵的植物,称为宿根向日葵,由于它只开花不结实,仅靠宿根繁殖,故此得名。宿根向日葵由于叶片肥大,节间短,株型紧凑;花朵重瓣不露心,花瓣金黄色,绚丽夺目;开花数量多,通常每株可开花十几朵至几十朵,花期长,我国北方地区开花200多天,而南方花期竟多达300余天。因此,非常适于盆栽,或花坛栽培和切花等。此种植物特别喜温暖、光照和肥水,并具强的抗旱性,不怕高温,怕冻。其最佳生长及开花温度为15—35℃,在7—40℃之间均能正常生长和开花。在我国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0.
罗睿  郭建军 《植物学通报》2010,45(1):109-118
开花时间是植物的重要生活史性状。对模式植物的研究表明: 从感受内外环境信号开始到最终分化形成功能性花器官的过程涉及复杂的信号转导途径和调控网络; 开花时间受多种因子的调控, 而FT基因作为整合途径成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植物的花期变异在物种、群体和个体水平上具有复杂的自然变异模式, 且不同植物的花期变异随全球环境变化而具有不同的变异趋势。植物个体之间通过传粉进行的基因交流需要功能性开花时间的一致或重叠, 而花期变异会导致群体之间或群体内部亚群体之间的基因流障碍和遗传分化, 并可能导致邻域或同域的物种形成。该文分析了植物花期变异与群体遗传分化的关系, 认为决定开花时间的基因在物种分化中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而对开花时间自然变异模式的研究对于揭示晚近分化快速辐射物种的进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植物开花时间: 自然变异与遗传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睿  郭建军 《植物学报》2010,45(1):109-118
开花时间是植物的重要生活史性状。对模式植物的研究表明: 从感受内外环境信号开始到最终分化形成功能性花器官的过程涉及复杂的信号转导途径和调控网络; 开花时间受多种因子的调控, 而FT基因作为整合途径成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植物的花期变异在物种、群体和个体水平上具有复杂的自然变异模式, 且不同植物的花期变异随全球环境变化而具有不同的变异趋势。植物个体之间通过传粉进行的基因交流需要功能性开花时间的一致或重叠, 而花期变异会导致群体之间或群体内部亚群体之间的基因流障碍和遗传分化, 并可能导致邻域或同域的物种形成。该文分析了植物花期变异与群体遗传分化的关系, 认为决定开花时间的基因在物种分化中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而对开花时间自然变异模式的研究对于揭示晚近分化快速辐射物种的进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物质与花卉花期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生长物质与花卉花期的控制彭子模,李进,尤努斯·居玛(新疆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乌鲁木齐830050)用人为的方法使花卉的开花期按照人们的意志提早或延迟,这种技术叫做花期控制,又称催延花期。使用一些植物生长物质对花芽进行处理,有的可促进提早开花,有的可使...  相似文献   

13.
种球冷藏处理及栽培方式对荷兰鸢尾花期调节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荷兰鸢尾种球冷藏处理及采用不同栽培方式种植,并加强栽培管理,能使荷兰鸢尾在12月至翌年4月开花,延长供花时间。促成栽培管理的关键是温度的调节,温度可直接影响种球的生长及抽茎率。  相似文献   

14.
大花百子莲的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2年对引种植物大花百子莲在中国上海市人工种群的开花物候、结实情况进行观测记录,从不同水平分析了大花百子莲的开花物候对其生殖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花百子莲在引种地的开花时间为6月初至7月末;种群花期历时40 d左右,单株花期在14~31 d波动,单花寿命主要为2~3 d;2年的开花振幅平均在6朵·株-1·d-1左右,花朵开放百分率值在3.69%~4.87%左右,平均开花式样为11~17朵。(2)大花百子莲种群内2007年比2008年的各项开花物候指标均提前6~9 d;种群开花进程为渐进式的双峰曲线;种群花期重叠时间较长,2年的平均开花同步指数分别为0.663、0.695;植株个体相对开花强度主要分布频度为50%~70%。(3)开花物候指数与座果率的相关分析表明,始花时间与开花数目、座果数、花期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开花数目与座果数、花期长度以及花期长度与座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一花序内单花所发育成果实的数量与单花开放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大花百子莲始花时间早的植株比始花时间晚的植株花期更长,开花数目多的植株比开花数目少的植株花期更长,花期长的植株比花期短的植株座果率更高;而且在同一花序上,越早开放的单花其结实的可能性越大。作为引种植物,大花百子莲开花物候年度间具有相似性,说明其在引种地可以适应环境压力,形成稳定的开花时间与开花模式;较长的花期重叠和大量的开花数目可以吸引较多的传粉者访问,为其生殖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Flowering Locus D(FD)基因属于bZIP转录因子家族,与FT基因相互作用,在促进植物开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凤丹’牡丹为材料,基于‘凤丹’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采用RT-qPCR技术克隆PoFD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的PoFD基因含有一个2 712 bp完整的ORF框,编码903个氨基酸。PoFD蛋白分子式为C8261H13722N2712O3468S552,理论等电点(pI)为4.88,为亲水蛋白,无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所占比例较高,β-转角仅占少部分。荧光定量分析发现,PoFD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推测PoFD基因可能主要作用于叶片调控牡丹花期。牡丹不同花发育时期,PoFD基因在半开期的表达量较高,推测PoFD基因在‘凤丹’开花的中期发挥功能。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激素喷施处理下,‘凤丹’牡丹花期具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并且PoFD基因的表达均有所下降,表明...  相似文献   

16.
利用 1980-2012 年南京市 8 种常见观赏树木的花期物候资料, 系统分析了这些树种的初花、盛花和末花期以及花期等的长期演变规律, 结果发现: 1)在南京市常见观赏植物花序中 , 开花较早的有绿萼梅、杏梅等, 其次为日本樱花和广玉兰等, 而紫薇和喜树开花较晚; 花期最长的是紫薇, 其次为合欢和广玉兰, 日本樱花、绯红晚樱花期则较短;2)南京市观赏植物初花、盛花和末花期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积温可能是影响南京市植物花期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并且对春季开花的植物影响要更大一些; 3)利用有效积温可以很好地模拟南京地区观赏植物初花、盛花和末花期 ,以及花期长短等。该研究可有助于系统了解南京地区主要观赏植物花期的演变特征 , 为开展花期预报提供背景资料,为南京园林绿化树种的选取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珍稀植物—紫斑牡丹和矮牡丹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两种三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紫斑牡丹和矮牡丹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并与已报道的栽培牡丹及其品种的核型相比较,对栽培牡丹的起源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杧果Mangifera indica花期大多集中在2~3月,易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导致其授粉受精不良、落花落果,并加重白粉病和炭疽病的危害。本文简要介绍低温阴雨天气对杧果花期的影响,并详细阐述生产上推迟花期的常用措施,如回缩、重修剪、摘花穗、抹花、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后灌水、培养二次秋梢或利用冬梢结果等,为杧果开花调控及花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金线莲的开花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1990 ̄1992年对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金线莲开花特性进行观察:花期为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开花时间多在午夜,气温22 ̄26℃、相对湿度86% ̄95%时开花多;高地比低处开花早,后开的花不稔。  相似文献   

20.
于1990~1992年对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金线莲开花特性进行观察:花期为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开花时间多在午夜,气温22~26℃、相对湿度86%~95%时开花多;高地比低处开花早,后开的花不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