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细菌是人类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研制疫苗防治细菌感染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乳杆菌是一种新型的疫苗载体,我们简要综述了乳杆菌介导的破伤风梭菌、肺炎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霍乱弧菌和炭疽芽孢杆菌等几种细菌疫苗的构建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2.
研制透明带肽避孕疫苗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透明带肽避孕疫苗的新策略谢毅,徐万祥(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上海200030)关键词透明带,抗原表位,嵌合肽疫苗研制阻断精卵识别、结合或穿透等较早生殖环节的抗生育疫苗,一直是免疫避孕研究中孜...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避孕疫苗方面的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抗卵透明带(ZP)避孕疫苗、抗精子抗原避孕疫苗和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避孕疫苗研究的现状以及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对这三种避孕疫苗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阐述了作者对免疫途径避孕的观点,展望了避孕疫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及胃癌等疾病,采用疫苗防治该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我们简要综述了鼠伤寒沙门菌、乳酸乳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麻疹病毒等载体介导的幽门螺杆菌NAP疫苗的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新城疫是一种禽类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采用疫苗防治该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HN/F蛋白是2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乳酸乳球菌、鼠伤寒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根癌农杆菌、鸡痘病毒、牛痘病毒、鸽痘病毒、禽红白血病病毒、禽副粘病毒3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传染性气管炎病毒等微生物经过改造后可成为理想的疫苗载体。本文综述了重组乳酸乳球菌(rLL-HN)、重组鼠伤寒沙门菌(rSt-F和rSt-HN)、重组单增李斯特菌(rLm-F)、重组根癌农杆菌(rAt-F)、重组鸡痘病毒(rFPV-HN、rFPV-F-gB和rFPV-F-HN-gB)、重组牛痘病毒(rVV-F)、重组鸽痘病毒(rPPV-F)、重组禽红白血病病毒(rAEV-HN)、重组禽副粘病毒3型(rAPMV-F)、重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rIBDV-HN)和重组传染性气管炎病毒(rIBV-HN)等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的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6.
免疫佐剂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提高免疫效果。为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在病毒性疫苗、DNA疫苗、多肽疫苗的研制中通常需加入免疫佐剂。随着DNA疫苗研究的深入和扩展,推动了用于提高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免疫佐剂的研究。本文就常用佐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传递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乳酸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常见细菌,被公认为安全级(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微生物。近年来,对于乳酸菌作为宿主菌表达外源蛋白或抗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是乳酸菌的代表菌种,以其生长迅速、易于操作等优点成为表达外源抗原,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的理想菌株。随着对乳酸乳球菌基因工程的研究逐渐深入,已发展了一系列组成型和诱导型乳酸乳球菌表达系统以及蛋白定位系统。破伤风毒素片段C、布氏杆菌L7/L12蛋白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抗原已成功在乳酸乳球菌中表达,并已证明部分重组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疫苗可以同时刺激局部黏膜免疫应答和系统免疫应答。目前,如何使活载体乳酸乳球菌以最佳方式向黏膜免疫系统提呈抗原继而诱导有效免疫反应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巨大挑战。实现外源抗原在乳酸乳球菌中的准确定位及与细胞因子的共表达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传递外源抗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布氏杆菌病疫苗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布氏杆菌具有宿主广泛、传染性强以及感染后根治困难等特点,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均构成严重威胁,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措施。迄今国内外已有多个弱毒活疫苗在使用,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更理想的疫苗一直是控制布氏杆菌病的重点。目前除了常规诱变筛选新的弱毒株外,人们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弱毒疫苗、DNA疫苗以及亚单位疫苗。本文简述了布氏杆菌病疫苗的应用及新型疫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乳酸乳球菌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安全级微生物,应用基因工程手段能使乳酸乳球菌表达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的外源蛋白。乳酸乳球菌可经粘膜途径免疫,能有效递呈抗原,诱导外源蛋白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同时诱导粘膜免疫与全身免疫,因此可作为潜在的疫苗载体。本文对乳酸乳球菌载体疫苗的优势、应用以及疫苗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为载体,将鼠疫抗原LcrV基因导入乳酸乳球菌内,构建重组肠道微生态菌株,作为黏膜免疫疫苗的先期探索和尝试。方法采用酸诱导P170启动子,乳酸乳球菌本身的SP310mut2信号肽,将鼠疫杆菌LcrV抗原结构基因克隆到质粒pAM J397上,电转化感受态Lactococcus lactis PSM565。结果经重组子PCR鉴定,SDS-PAGE检测,W estern-b lot鉴定,在Lactococcus lactisPSM565/pAM J397-V培养基上清中获得了38 kD的鼠疫抗原LcrV蛋白。结论在乳酸乳球菌中成功表达了鼠疫V抗原,为下一步鼠疫黏膜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母乳(初乳/牛乳)成分在新生儿的免疫成熟、肠道的内环境稳定和对肠道病原体与口服疫苗的免疫应答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观察了新生的无菌猪模型中,微生态制剂鼠李糖乳杆菌GG(LGG)和乳酸乳杆菌Bb12(Bb12)的定居用/不用初乳/牛乳(模拟母乳/配方乳喂养婴儿)对减毒(Att)人轮状病毒(HRV)W株疫苗B淋巴细胞应答的影响。初乳/牛乳不影响微生态制剂在Att HRV接种猪中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核蛋白(N)基因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口服免疫小鼠后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本研究制备表达流行性腹泻病毒核蛋白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应用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和全细胞ELISA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然后用该重组干酪乳杆菌口服免疫BALB/c小鼠,分别测定了免疫后不同时间血清中特异性IgG、粪便中特异性的sIgA水平以及血清的中和活性;并测定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目的蛋白表达在细胞表面,可被阳性血清所识别。免疫小鼠后,可分别在血清中和粪便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特异性IgG、sIgA(P<0.01),但血清并没有中和活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因子测定结果显示,免疫组可产生明显的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表明,该重组干酪乳杆菌表达系统可诱导小鼠产生黏膜免疫应答和系统免疫应答,具有作为口服疫苗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暴发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预防流感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是疫苗免疫。流感病毒的多宿主和高度变异性,使得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受到限制。目前使用的疫苗只对与疫苗株相同或高度相近的病毒株具有保护效力。一旦变异较大或新亚型的流感病毒出现,现有疫苗就会失去其保护效力。因此,研制一种可抵御变异较大或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通用疫苗成为流感疫苗研究的热点。选择流感病毒的保守蛋白做抗原是研制流感通用疫苗的主要方法,已有至少3种流感通用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改变疫苗免疫途径和免疫程序,也能提高疫苗的交叉免疫效果。本文对流感通用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鲍曼不动杆菌为不动杆菌属中最常见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同时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由于其广泛的耐药性,普通抗生素对其治疗效果已不明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尝试通过研制抗菌疫苗的手段来防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有灭活全菌体疫苗、外膜囊泡、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荚膜多糖候选疫苗、联合疫苗等。现就鲍曼不动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免疫不育疫苗主要以哺乳动物的精子或卵子蛋白以及在受精和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激素为靶抗原。以激素为抗原的不育疫苗产生的不育效果多为不可逆的,且对机体损伤较大。以精子表面抗原制备的疫苗能够诱导产生精子抗体和不育效果,目前已成为避孕研究的一个热点。哺乳动物卵透明带(zona pellucida,ZP)是覆盖于卵母细胞及着床前受精卵外的一层基质,其在调节精卵特异性结合、诱导获能精子发生顶体反应和阻止多精受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ZP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且免疫原性强,是免疫不育疫苗理想的靶抗原,抗ZP抗体可阻断精卵结合,故可被用作人类避孕和免疫不育控制有害动物种群数量的靶抗原,但人用ZP疫苗免疫机体后造成的卵巢功能损伤和免疫抑制等问题尚有待明确。  相似文献   

16.
DNA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疫苗是最近几年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它能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能够抗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作用。但与传统的灭活疫苗相比,其免疫效价还比较低,最近的研究表明:联合使用DNA疫苗和疫苗佐剂如细胞因子,协同刺激分子等有助于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价,这一发现有利于研制更有效的DNA疫苗,本文就通过使用免疫佐剂提高DNA免疫效价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由于BCG预防效果不佳,研制新型结核病疫苗迫在眉睫。研究开发新型结核病疫苗应根据机体抗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特点、结合BCG的不足来开展。新型结核病疫苗主要分为三类:重组BCG或重组结核菌;重组痘病毒或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蛋白抗原亚单位或重组融合蛋白抗原亚单位疫苗。由于蛋白亚单位疫苗可以不受机体已被分枝杆菌刺激的影响,能特异性地诱导CD4+Th1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并且使用安全性好,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目前主要是以BCG或重组BCG初次免疫,然后选择亚单位疫苗加强免疫作为结核病疫苗序贯免疫策略。然而,单个蛋白制成亚单位疫苗,其免疫效果有限,因此将多个具有保护效果的抗原或多肽表达成融合蛋白,联合适当的佐剂,制成融合蛋白亚单位疫苗。目前,已有一些融合蛋白亚单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更多的融合蛋白正处于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8.
无法区分免疫接种和自然感染是限制布氏杆菌疫苗应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用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替代布氏杆菌弱毒S2株的WbkC基因,筛选获得重组布氏杆菌rS2-WbkC株。试验发现,重组菌rS2-WbkC由原先的光滑型转变成粗糙型。rS2-WbkC在TSA培养基上传25代后仍能稳定表达氯霉素抗性蛋白。小鼠动物试验模型表明,rS2-WbkC与S2有相似的保护性,但rS2比S2具有更高的安全性。rS2-WbkC免疫小鼠后,其抗血清可通过平板凝集试验与S2免疫的血清相区分。本研究为布氏杆菌标记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构建重组干酪乳杆菌pLA-Newcastlediseasevirus (NDV)-F/Lactobacillus casei,获得表达产物,并探讨其免疫效果。利用PCR扩增携带部分主要抗原表位的NDV F基因,与穿梭质粒pLA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中,筛选阳性重组质粒,将其电转化至干酪乳杆菌中,构建重组干酪乳杆菌pLA-NDV-F/L. casei,应用PCR鉴定阳性菌株,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菌反应原性,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试验选用14日龄雏鸡,各组免疫方式为口服+滴鼻。设立pLA-NDV-F/L. casei两次免疫组和三次免疫组、弱毒疫苗组、 pLA/L.casei、未攻毒PBS组和攻毒PBS组。间接ELISA方法检测雏鸡血清IgG、肠道、鼻腔、肺脏中sIgA抗体效价,评价试验组雏鸡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有94.10%的重组菌表达了F蛋白,且高效表达在干酪乳杆菌细胞表面,蛋白大小为62kDa,并能与抗ND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各免疫组anti-F IgG和s Ig 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LA-NDV-F/L. casei三次免疫组抗体持续时间比两次免疫组延长28 d,抗体峰值没有显著差异。免疫pLA-NDV-F/L. casei三次、两次、弱毒疫苗、pLA/L. casei和PBS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80%、80%、90%、0%和0%。因此,利用干酪乳杆菌表达体系成功表达了携带部分抗原表位的NDVF基因,具备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乳杆菌是维持女性阴道环境的重要菌群。惰性乳杆菌是发现最晚、基因组最小的一种乳杆菌,也是健康女性阴道内众多乳杆菌中的一种。惰性乳杆菌表现出的特性与以往认识的乳杆菌不同,其存在往往与阴道微生态紊乱有关。由于常能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或BV中间型患者阴道中检测到该菌,因此有研究认为惰性乳杆菌通过某种机制促进阴道内致病菌的定植和侵袭,从而间接参与BV的发病。以惰性乳杆菌为优势菌的阴道环境明显比以卷曲乳杆菌为优势菌的阴道环境更容易定植假丝酵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阴道菌群丰富度明显降低,并以惰性乳杆菌为优势菌,而卷曲乳杆菌含量明显减少。惰性乳杆菌在HIV感染、HPV感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女性的阴道中具有较高的定植率,有研究表明其存在率也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