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杏良种快速育苗,可以采用叶芽带皮扦插,优点是—芽—株,成苗率高。具体作法:6月份选20—30年生银杏优株上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切取叶芽,切时用利刀在芽的上下各1厘米处削成马耳状,剥去木质部,保留叶片、叶芽和小块树皮。取下后及时放在清水中,防止失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通报》2003,38(7):45-47
一、选择题 (第 卷 )在下列各题的 4个选项中 ,只有 1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取适量干重相等的 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 :(甲 )风干 ,(乙 )消毒后浸水萌发 ,(丙 )浸水后萌发 ,(丁 )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 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 ,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 .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 ,矿质元素只输入B.有机物只输出 ,矿质元素只输入C.有机物只输出 ,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 ,又输出3.下列关于叶绿素合成和功能的叙述 ,·错·…  相似文献   

3.
于课前一周,取4只小瓶(如罐头瓶)分别编号甲、乙、丙、丁。甲瓶中装1/3吸胀的麦种,乙瓶中装麦种后再加过量的水,丙瓶中装干麦种,丁瓶中装煮过的麦种,4瓶均用塑料布封闭瓶口。上课时,让学生观察:甲瓶的中上层麦种已发芽其它则无发芽的。用注射器抽甲瓶中气体注入盛有石灰水上清液的试管中,结果液体变浊。打开甲瓶盖,把燃烧的火柴梗伸入瓶内即灭。用同法,其它瓶则无此现象。最后发给每个学生几粒已发芽的麦种咀嚼品味。此实验证明了:种子的萌发需要有正常的具有生活力的种子;需要水分、空气(和温度);进行呼吸作用并放出二氧化碳;内部物质的转化和分解(即淀粉分解成糖)。  相似文献   

4.
通过气溶胶发生系统模拟PM2.5颗粒的发生,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欧美杨107(Populus euramericana Neva.)对PM2.5中水溶性无机成分NH+4和NO-3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欧美杨能够有效吸收PM2.5中的NH+4和NO-3。轻度和重度污染下,欧美杨叶片对NH+4和NO-3的吸收速率均于处理后第1天达到峰值,之后,轻度污染下对NH+4和NO-3的吸收速率迅速降低以后趋于稳定,而重度污染下对NH+4和NO-3的吸收速率缓慢下降至趋于稳定。轻度污染下的欧美杨叶片的15N含量在处理后第1天达到峰值,15N(NH+4)的含量为0.11 mg/g,干重,15N(NO-3)的为0.14 mg/g,干重,之后15N含量迅速下降至趋于稳定。重度污染下的叶片15N含量在处理第1天迅速增长,之后缓慢增长至处理后第7天达到最高值,15N(NH+4)的含量为0.11 mg/g,干重,15N(NO-3)的为0.13 mg/g,干重。处理7 d后,欧美杨不同组织器官吸收或通过再分配获取的15N含量存在差异。轻度污染下,细根对NH+4和NO-3的吸收量最高,树皮、叶柄、叶片次之,髓最低。而重度污染下,叶片对NH+4和NO-3的吸收量最高,细根、叶柄、树皮次之,髓最低。欧美杨各组织器官中NH+4和NO-3的含量均表现为重度污染大于轻度污染,且两种污染程度下的欧美杨各组织器官对NO-3的吸收均大于对NH+4的吸收。重度污染下,欧美杨茎木质部对15N(NH+4和NO-3)的吸收征调能力(Ndff,Nitrogen derived from fertilizer)最大,其次为髓,叶片最小;欧美杨各组织器官中的15N分配率表现为叶片细根叶柄树皮粗根茎木质部髓。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揭示植物吸收PM2.5的机制及有效利用植物降低颗粒物污染、净化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初一《生物》“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教材中 ,有 1个演示实验 :用两个烧杯 ,甲杯装清水 ,乙杯装盐水 ,内各放 1块萝卜条。结果是一块变硬挺 ,另一块变软缩。教材以此证明 :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的水溶液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教学中我感到此实验稍有不足 :直观性不强 ,学生印象不深 ,理解不透。因此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要求学生自行设计 1个直观性强的实验 ,着重提示学生设计时要在“看”字上下功夫。结果 1周后每班均有十几名学生设计并成功地演示出来。总结学生的实验报告如下 :1 目的验…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听课中我注意到 ,学生们在做初一新教材教师用书 (第 1 0 4页 )所介绍的“气孔能够通气的演示”实验时 ,在所有的实验中都只是在叶片的几处有气泡冒出(少则只有一处或没有 ,一般 3~ 5处 )。为什么气体仅从几处冒出 ?叶片上气孔众多 ,在 1个放大 1 0 0倍的菠菜叶片背面的视野里大约有 2 0 0个气孔 ,正如教师用书中所列数据 1片叶子背面的气孔数多达上万个 ,密密的分布在叶的下表面。如果气体是从气孔冒出 ,则只几处冒出气体这一现象纯属偶然 ,与气孔的通气没有必然的关系。稍加仔细观察 ,发现叶片上迅速冒泡的地方是叶片的破损处。那…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 3年制初中生物教材中 ,有几个实验设计我们认为不够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也多次遇到学生质疑。为此 ,我们将这几个实验略作改进 ,使之更为严密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增补对照实验1 .1 第 1册 (上 )关于“种子呼吸时释放CO2 ”这一演示实验 ,教材中只设计了萌发种子瓶里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装置 ,有的学生就提出疑问 :空气中也含有CO2 ,是不是空气中的CO2 使石灰水变浑浊的 ?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一疑虑 ,我们将书上的装置设为甲装置 ,另增设乙装置作为对照 (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出现…  相似文献   

8.
高中和中师生物学中讲到: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通透性膜,但水分子可按渗透原理,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低浓度一侧。这一生理现象,可从以下实验验证。并加深理解。取甲、乙、丙3个烧杯(或其他容器),甲烧杯盛蒸馏水(或自来水)100ml;乙烧杯盛1%NaCl 溶液100ml;丙烧杯盛2%的 NaCl 溶液(或更浓的盐水)100ml。再选用  相似文献   

9.
灰毛豆甲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灰毛豆(Tephrosia purpurea)各部位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灰毛豆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Skuse幼虫、菜青虫Pieris rapae(L.)、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us)幼虫和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成虫都有杀虫活性。灰毛豆种子、树皮、根皮、豆荚、枝条和树叶的甲醇提取物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24h的LC50值分别是22.1,97.7,36.6,142.6,165.6和618.3mg.L-1,树干木质部没有杀虫活性;灰毛豆种子、树皮和根皮甲醇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24h的触杀毒力LC50值分别是232.1,206.3和236.7mg.L-1;种子、树皮、根皮、枝条、树叶和豆荚对3龄菜青虫的24h胃毒毒力LC50值分别是192.6,168.4,249.7,524.5,1001.0,和510.7mg.L-1。在取食或接触有提取物的叶碟后,5龄菜青虫会出现取食量减少和生长发育变慢的亚致死现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灰毛豆除茎干木质部以外的其它各部位均含有杀虫活性成分,其作用方式为胃毒和触杀。  相似文献   

10.
[例题]甲、乙、丙、丁四人同行,甲因车祸需要输血。医生用B型标准血清检验四人血液,只有甲、乙的红细胞发生了凝集反应。通过检验,只有丁能为甲输血。那么乙的血型应是…………………………………………( ) 供选答案:A.O型 B.A型 C.AB型D.B型  相似文献   

11.
尹艺凝  张文辉  何景峰  胡晓静 《生态学报》2014,34(11):2954-2962
为了阐明不同类型(薄皮深裂、薄皮浅裂、厚皮深裂、厚皮浅裂)栓皮栎各器官栲胶含量,系统采集了秦岭南坡商州区4种类型的栓皮栎不同径级植株根、主干木材、叶片、枝条和树皮样品,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UV Spectrophotometry)测定了4种类型栓皮栎不同器官栲胶含量,分析了林木生长与栲胶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类型栓皮栎的根、主干木材、叶片、枝条和树皮单宁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64%—3.02%、1.74%—2.02%、6.63%—7.21%、4.69%—5.10%、8.87%—9.46%,叶片、枝条和树皮均可以作为栲胶生产主要原材料。(2)不同类型各器官单宁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种类型的树皮、叶片、枝条单宁含量均表现为:厚皮深裂型厚皮浅裂型薄皮深裂型薄皮浅裂型;根部和主干木材在4种类型间单宁含量表现为:薄皮深裂型薄皮浅裂型厚皮深裂型厚皮浅裂型;厚皮深裂类型的栓皮栎是提取栲胶的最佳类型。(3)4种类型栓皮栎各器官单宁含量与胸径呈显著正相关,各器官单宁含量随着栓皮栎胸径增大而增多,并最终趋于稳定,在第Ⅳ径级(胸径20.1—25cm)时,栲胶含量均值最大。因此,栲胶生产可以高效利用第Ⅳ径级及其以上径级的栓皮栎,并对第Ⅳ径级以下栓皮栎进行定向培育和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2.
秦立松 《生物学通报》2001,36(12):32-32
渗透吸水原理是“水分代谢”一节的难点 ,而渗透吸水演示实验是突破难点的理想方法 ,按课本的演示实验示意图演示需要的时间较长 ,而且观察液面上升现象不明显 ,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心服口服。本人对原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制备半透膜选用鸡蛋的卵膜代替膀胱膜或肠衣。取生鸡蛋轻敲稍尖一端 ,捣破约 1cm直径的小孔 ,倒出蛋清和蛋黄 ,然后轻轻剥去蛋壳 ,取出较完整的卵膜备用。2 实验操作过程2 .1 用 5 0 0 m L广口瓶盛半瓶清水 ,取双孔橡皮塞 ,一孔插入玻璃管作通气用 ,另一孔插入渗透装置。2 .2 渗透装置安装 ,用…  相似文献   

13.
Q:病毒性肝炎是由哪些病毒引起的该如何预防A: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种类很多,除主要感染肝脏引起肝炎与肝细胞坏死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外,一些全身性病毒也可感染肝脏,引起肝炎。例如疱疹病毒科的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  相似文献   

14.
活用教材"演"好演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在课堂讲授内容之前进行,实行先观察,再讨论,最后获得结论的认知程序。怎样才能“演”好演示实验呢?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歧义思想 有位初一学生在预习“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课时,对萝卜条失水变软、吸水变硬的演示实验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稻谷晒干前“软”,晒干后变硬?按照书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演示,放在浓盐水的萝卜条虽然变软了,但演示实验未能显示出萝卜条失去了的水;浸在清水的萝卜条虽然变硬了,但演示实验无法让人察觉到清水减少了。难怪学生有此一驳。  相似文献   

15.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而叶片水稳定同位素特征能够反映植物生长周围的气候和生态信息。本研究以旱季、雨季北京山区3种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和荆条(Vitex negundo)叶片水δ18O观测数据为依据,结合土壤水及林内气象因子观测,综合探讨叶片水δ18O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旱季、雨季3种植物一天内利用土壤水分来源较为稳定,枝条水δ18O无明显日变化,3种植物枝条木质部水δ18O雨季旱季;但由于3种植物叶片水δ18O日变幅旱季雨季,3种植物叶片水δ18O相对于枝条木质部水δ18O富集程度旱季雨季,因此造成3种植物叶片水δ18O均值旱季雨季;3种植物叶片水δ18O和δD关系曲线斜率旱季雨季,3种植物叶片水δ18O和δD关系曲线截距旱季雨季,这从另一个方面表明,相对湿度是引起旱季、雨季3种植物叶片水δ18O差异的一个重要因子;旱季,栓皮栎、荆条叶片水δ18O对于5种气象因子(光合有效辐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VPD)敏感性强于雨季。同时,无论旱季或雨季,侧柏叶片水δ18O与上述5种气象因子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以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是生物教育专业学习蛋白质化学的必做实验,其操作过程中,“透明”一步是该实验的最后环节。笔者在实践中通过反复改进,对透明液配制比例做了改动,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透明甲液:90ml无水乙醇,10ml冰醋酸;透明乙液:80ml无水乙醇,20ml冰醋酸;透明丙液;85ml无水乙醇,15ml冰醋酸。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以下2种方法:方法一,先将漂洗干燥后的膜条放入甲液中作用3~5min,然后再将膜条浸入乙液中作用1~2min,透明效果理想;方法二,将漂洗干…  相似文献   

17.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是一种带包膜并且分节段的单负链RNA病毒。根据病毒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和基质蛋白(Matrix,M)抗原性的差异,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3个型。甲型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其RNA基因组总长度在13.6kb左右,分为8个节段,共编码10个蛋白  相似文献   

18.
在上课前20多天,剪取两枝夹竹桃,去掉部分枝叶,以减少蒸腾。一枝在基部3厘米以上环割去掉一圈树皮,露出长约2厘米木质部,并刮去木质部上的形成层,作为实验枝;另一枝保持原状,作为对比枝。然后将两枝缠上纸条为瓶塞。再把枝分别悬插在同样大小、无色盛有清水的玻瓶里。瓶内要保持一定空间,放在室内有光处。可不换水,但要补充失去的水。这样就可慢慢观察到:实验枝环割以上处因得到韧皮部输导的有机养料而长出不定根,最下端因割去了韧皮部得不到有机养料就不能(或很少)生长不定根;对比枝的基部能和实验枝的环割处上部一样,生长不定根。这就证明了  相似文献   

19.
凝结水是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源, 已有研究表明, 一些沙生植物可以通过叶片吸收凝结水以改善其水分状况。该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典型沙生灌木黑沙蒿(又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为研究对象, 研究这两种植物的叶片是否具有吸收凝结水的能力, 并探究叶片吸水的途径及运移的通道。分别将黑沙蒿与北沙柳失水和未失水离体枝条置入人工模拟加湿室中, 使用高丰度氘水标记的凝结水进行浸润实验, 比对浸润前后枝条质量、叶片水及茎水氢同位素丰度变化, 确定黑沙蒿和北沙柳的叶片吸水能力; 并将盆栽黑沙蒿和北沙柳整株置入人工模拟加湿室, 使用荧光标记的凝结水进行浸润实验, 比对浸润前后叶片、小枝荧光显像, 确定黑沙蒿和北沙柳叶片吸收和运移凝结水的途径。结果显示: (1)黑沙蒿和北沙柳未失水枝条在浸润前后质量无显著差异, 黑沙蒿和北沙柳失水离体枝条在凝结水浸润后质量显著提高了2.04%和6.74%, 叶片水氘丰度提高了170.10‰和104.09‰, 茎水氘丰度提高了10.52‰和12.72‰; (2)荧光标记凝结水浸润后, 荧光示踪剂分布在黑沙蒿和北沙柳叶片的角质层、气孔、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和维管束中, 黑沙蒿叶片的厚角组织中也发现了荧光示踪剂, 两种灌木小枝的表皮、韧皮部、木质部和髓中均观察到荧光。以上结果表明, 毛乌素沙地两种典型灌木叶片均具有吸收凝结水的能力, 水分亏缺植株的吸水能力更强; 两种灌木叶片通过气孔或角质层吸收凝结水, 并通过叶肉运移至维管束乃至小枝。黑沙蒿与北沙柳叶片具有的吸水功能可能是其适应干旱期水分亏缺的重要水分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的损伤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采用生物化学分析和组织定位技术,确定了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剥皮再生过程中形成层区域过氧化物酶的分布和活性变化.剥皮后第4天至第21天,剥皮植株过氧化物酶含量大幅度增加(与对照比,增加了30~40倍),在整个剥皮再生过程中(从第0天至第63天),过氧化物酶在细胞分裂活跃的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分布较少.而在愈伤组织、类皮层、成熟韧皮部和成熟木质部中分布较多.过氧化物酶在形成层及其两侧呈梯度分布,形成层中最少,在两侧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中依次递增.其等电聚焦电泳显示两条酶带:POD Ⅰ和PODⅡ.前者只在木质部中分布,可能与木质部的分化有关;后者只在再生的组织中分布,可能与树皮再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