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紫外线B辐射对几种植物种间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岳明  王勋陵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8):1322-1326
对大田条件下增强的紫外线B(UV-B 280~315nm,约相当于15%臭氧层衰减)对小麦和野燕麦等4个种对的竞争性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照和UV-B处理时小麦和野燕麦的密度制约死亡规律没有显著差异,相对较大的竞争压力加强了UV-B对这两个物种生物量降低的效应.UV-B辐射处理后,按单株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UV-B增强了小麦对野燕麦的竞争优势,但是以单株籽粒数及籽粒重为依据的k1-2值在紫外辐射处理后却下降.竞争性平衡的改变伴随着两者总生物量的显著下降,特别是在较高的密度条件下.紫外辐射对其它3个种对的竞争性平衡有着不同程度与方向上的影响.一般情况下UV-B使竞争性平衡向有利于单子叶植物的方向发展.这一结果暗示,竞争胁迫,特别是种间竞争对正确评估UV-B辐射增强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化肥减量配施不同有机肥对小麦和燕麦镉吸收变化特征。试验在化肥施用减量20%基础上,设厩肥30000 kg/hm2(AM)、生物有机肥600 kg/hm2(BF)、厩肥30000 kg/hm2+生物有机肥600 kg/hm2(AM+BF)及化肥正常施用量(CK)4个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肥对作物镉积累、分配、转运影响。结果显示,有机肥配施可降低作物各器官镉吸收,与CK相比,小麦籽粒镉含量降低15.79%-36.84%,籽粒富集系数降低8.02%-24.55%,根、茎、叶、穗向籽粒的转运系数降低5.79%-56.28%;与CK相比,燕麦籽粒镉含量降低11.76%-47.06%%;处理BF、AM+BF籽粒富集系数降低38.46%、30.77%%;根、茎、叶、穗向籽粒的转运系数降低16.2%-32.77%;并且灌浆后燕麦籽粒镉含量上升伴随着茎镉含量下降。有机肥配施处理下两种作物生物量增加6.78%-11.00%;燕麦抽穗后各器官镉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贡献率均以茎为最高。上述结果表明,配施有机肥可降低作物籽粒镉含量、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可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且对燕麦籽粒降镉效果优于小麦,研究发现作物抽穗后镉从茎向籽粒转运是籽粒镉积累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对紫壳野燕麦和白壳野燕麦生态习性的研究表明,麦田野燕麦的发芽、出苗、3叶发育率均与温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以温度为自变量可以预测野燕麦各幼苗阶段的发生期,据此可采取相应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4.
浙江金衢盆地小麦—杂草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模糊图论中的最大树法,对金衢盆地的小麦-杂草群落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小麦-杂草群落分成4个类型,即潮土田上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野燕麦(Auena fatua)-春蓼(Polygonum persicaria)一荠菜(Caspsella bura-pas-toria)-猪殃殃(Galium aparine var.teneruml)群落,低丘岗地上的小麦-猪殃殃-野燕麦-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群落,水稻土田上的小麦-看麦娘(Alopecurusaequalis)-雀舌草(Stellaria alsine)-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春蓼群落及烂浸田上的小麦-翅茎灯心草(Juncus alatus)-春蓼-看麦娘-扬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ldii)群落。分析表明,土壤类型、pH、地形地貌、耕作制度、栽培措施是影响该区小麦-杂草群落结构及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衍生系GISH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杂交后代一粒葡为实验材料,以地高辛标记的葡萄牙野燕麦基因组DNA为探针、一粒小麦基因组DNA为封阻对一粒葡及其衍生系根尖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探讨了影响一粒葡GISH效果的主要因素.建立并优化了一粒葡GISH分析的实验体系,即探针DNA与封阻DNA比例为1∶50时可有效分开双方染色体组.优化GISH分析显示,在一粒葡后代衍生系中均检测到燕麦染色质的存在,且不同选系间带有燕麦染色体的数目不同,进一步证明一粒葡是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的后代.  相似文献   

6.
小麦穗发芽鉴定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穗发芽是小麦生产中较为严重的灾害之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产量,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因此培育抗穗发芽的小麦品种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对65份小麦材料进行穗发芽试验,比较分析了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常用方法,即籽粒发芽法、整穗发芽法和大田穗发芽法。结果表明:三种方法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在1%水平上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发芽指数与籽粒发芽率的相关性最高,能够更好地评价小麦材料的休眠特性,但不能得出材料的总体抗性;籽粒发芽法和整穗发芽法的变异程度相对较小,试验条件更易控制,可作为小麦穗发芽抗性评价的简易方法;多数参试材料的平均籽粒发芽率平均整穗发芽率平均大田穗发芽率,且三者差异程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说明麦穗的外部结构及外部环境对小麦穗发芽的影响显著。因此,籽粒发芽法可以从休眠性方面,对小麦种子资源进行初步筛选;整穗发芽法可用于穗发芽抗性的进一步鉴定和验证,评价小麦材料穗发芽的综合抗性;大田穗发芽法较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变异程度较大,其结果可以作为室内发芽试验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麦田3种杂草种子的破眠(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麦田常见的3种杂草破眠的结果表明,4-35℃的变温处理、O.3%赤霉素浸泡2h、3.6%盐酸浸泡30min(发芽率达到58.0%)均可打破播娘蒿种子的休眠;9、8%硫酸处理10min、6.6%硝酸处理35min、30%双氧水处理40min、3.6%盐酸处理30min(发芽率达到60.0%)也均可打破野燕麦种子的休眠;麦仁珠种子则以浓盐酸处理5min的破除休眠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72、0%。  相似文献   

8.
评价了燕麦镰刀菌GD-2毒素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潜力。毒素对野燕麦种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当毒素浓度达到5 mg/mL时,对野燕麦种子的萌发抑制效果达77.54%,在相同浓度下,对野燕麦种子胚根的抑制效果高于对胚芽的抑制效果。在温室条件下,毒素处理野燕麦植株后,各个不同处理野燕麦株高和地上部鲜重明显减少,然而,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燕麦镰刀菌发酵滤液并获得粗提物,其中正丁醇浸提物(5 mg/mL)在离体叶片实验中效果优于其他有机溶剂粗提物。此外,在毒素对10种植物的敏感性实验中,其中稗草和藜表现对燕麦镰刀菌毒素敏感。从燕麦镰刀菌中分离出3个除草活性化合物,且具有相同的紫外吸收峰。当前结果表明燕麦镰刀菌产生的毒素具有开发成为防除野燕麦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燕麦的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现拥有燕麦种质资源约4000份,对它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燕麦具有比较丰富的多样性。本文综述了中国燕麦的物种多样性和普通栽培燕麦的遗传多样性,并建议对中国各地生长的野燕麦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普通细胞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研究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与光稃野燕麦(Avena fatua L.var.glabrata Pat)远缘杂交后代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该R株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指数为87.46,表现出一定的遗传不稳定性.GISH分析发现该F3株系中期I细胞中有4对红色杂交信号,且游离的单价体上各有1个杂交信号;后期Ⅰ、后期Ⅱ和末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微核等现象,分别占观察数的10.58%、1.92%和12.36%,这些异常现象可能是由于光稃野燕麦遗传物质干扰了小麦同源染色体或部分同源染色体的正常配对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氯仿—异戊醇—核糖核酸酶法—快速提取植物DNA的好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我们在外源DNA导入小麦研究工作中,采用氯仿-异戊醇-核糖核酸酶法提取DNA,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材料:大麦、小麦、野燕麦等.取其种苗(10-15天苗龄)或孕穗期的幼穗、嫩茎、嫩叶等.  相似文献   

12.
燕麦/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和锰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根系分隔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燕麦,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及其锰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不分隔处理,小麦地上部干重和植株吸锰量都高于其他两种分隔方式;而根系完全分隔处理,小麦地上部植株锰含量高于其他两种分隔方式;根系不同分隔方式对川麦28土壤DTPA-Mn含量几乎没有影响,小麦9023土壤DTPA-Mn含量则以完全分隔处理高于另外两种分隔方式。推测在该间作体系中,燕麦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来活化土壤难溶性的锰氧化物,从而促进了小麦的生长,改善了小麦的锰营养,但因其竞争能力不如小麦而消弱了自身的生长。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试验验证。试验还发现,种植燕麦后土壤的DTPA-Mn含量要高于种植小麦后的土壤,而且燕麦地上部植株锰含量也比小麦高,表明燕麦活化、吸收土壤锰的能力强于小麦。不同间作组合时,小麦各项研究指标无一致的规律性,说明在促进小麦生长、改善小麦锰营养的能力方面,本试验采用的3个燕麦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121份小麦等材料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小麦耐盐生理、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根据耐盐性将供试材料分为5类:高耐盐材料(P13、C1009、1710、1713和082-1,D值0.5877~0.6616);耐盐材料(1706、081、0819-1、PSR3628和TB1等9份种质,D值0.4222~0.5331);中耐盐材料(1707、1805、TPF8、1704和1712等41份种质,D值0.2684~0.3940);盐敏感材料(45份种质,D值0.1922~0.2640);高盐敏感材料(21份种质,D值0.0504~0.1848)。偏凸山羊草×硬粒小麦衍生系中P13、082-1、081、082-2材料的D值分布在0.4231~0.6616之间,表现为高耐或耐盐。一粒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衍生系,提莫菲维小麦×葡萄牙野燕麦衍生系的D值均值分别为0.4145和0.4106,显著大于普通小麦群体,它们总体上表现耐盐。8个小麦远缘杂交后代群体D值均值大于普通小麦群体,筛选出P13、1713、082-1、1706和081等耐盐新种质。  相似文献   

14.
保健谷物──燕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本科燕麦属(Avena)中有许多种已被人类培育为禾谷类作物,广布于世界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其中普通燕麦(A.sativa)(又称玉麦、莜麦)和裸燕麦(A.unda)在我国西南和西北有栽培。 燕麦籽粒富含淀粉、蛋白质、谷蛋白、清蛋白、无机盐、胶油和生育酚(维生素E),营养十分丰富。可加工为燕麦粉或燕麦片供食用(但不适于制面包)。还可从其中提取燕麦油。康复期病人食用燕麦,可滋补身体,加速康复。燕麦也是马的良好饲料(但不宜喂猪)。 燕麦籽粒还可入药。根据传统医疗经验,燕麦籽粒有健神经、镇痉和兴奋之效。其…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答     
问:在农业生产中,小麦播种前往往采用晒种的办法以达到提高小麦种子萌发率的目的,这一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答:这与小麦种子(在植物学上应称为果实)的休眠(或称后熟)特性有关。我們知道,小麦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的营养物盾在籽粒內部通过酶的合成作用轉变为复杂的不溶性化合物。随着籽粒的成熟,到收获时,种子內含物中可溶性物质已經很少,原生貭中水分含量也很少,酶的活性很低,新陈代謝非常緩慢;此外,这时也往往由于种皮(包括果皮)的結构比較致密,透性不  相似文献   

16.
钱希 《生态学报》1986,6(1):35-42
1979—1985年,对苏北地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幼苗的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猪殃殃,麦家公,野燕麦、大巢菜等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分别为10℃、10—15℃、15℃、20℃;种子发芽起点温度分别为1.10±0.29、-0.46±1.29、0.06±3.09和3.54±2.42℃,均低于小麦的起点发芽温度(1—2℃)。种子发芽有效积温分别为87.04±2.54(℃)、133.70±16.53(℃)、84.24±15.87(℃)和58.66±10.91(℃),均高于小麦种子发芽的有效积温(50℃)。田间调查,猪殃殃等麦田杂草出苗,幼苗生长对温度及历期的要求与播种期关系极密切,一般比小麦迟出苗1—8天,但出土后的生长势很快超过小麦,且有播期不同而分批出土为害的习性。用苯达松防除猪殃殃;用野麦畏,苯达松防除麦家公;用野麦畏、禾草灵、野燕枯防除野燕麦;用苯氧乙酸类除草剂防除大巢菜等阔叶杂草,并将其消灭在苗期阶段,可取得显著的灭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3种燕麦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种燕麦的核型研究余懋群,马欣荣,张庆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贵州农学院麦作研究中心贵阳550025)关键词砂燕麦,野生大燕麦,黑龙江野燕麦,核型KARYOTYPESTUDYOFTHREEOATSINCHINA¥YuMaoqu...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高籽粒品质和产量是当前国内小麦生产的核心。小麦品质和产量取决于基因型、生态环境 (如土壤肥力等 )和栽培技术(尤其是养分管理技术 )。长期肥料试验是研究养分管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有效手段 ,迄今 ,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报道很多 ,但对籽粒品质的影响报道很少。在 2 0 a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的基础上 ,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肥主效应对小麦籽粒产量有显著作用 ,而对大部分品质指标无影响 ;无机肥处理主效应及有机无机肥交互效应对籽粒产量和大部分品质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处理相比提高了小麦大部分品质性状 ,有利于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高 ,但不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改善。进一步分析了土壤肥力及磷钾肥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带有与不带有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的草粉浸提液对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披碱草、醉马草和野大麦草粉浸提液对细交链孢、根腐离蠕孢、燕麦镰孢和绿色木霉的菌落生长、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披碱草中的Neotyphodium可显著增强披碱草草粉浸提液对细交链孢、燕麦镰孢、绿色木霉菌落生长及对细交链孢和根腐离蠕孢孢子萌发及燕麦镰孢芽管长度的抑制作用;醉马草中的Neotyphodium显著增强了醉马草草粉浸提液对燕麦镰孢、绿色木霉菌落生长和芽管长度,以及细交链孢、根腐离蠕孢和燕麦镰孢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野大麦中的Neotyphodium显著增强了野大麦草粉浸提液对绿色木霉菌落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长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期轮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艳  郝明德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5):1354-1360
在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黄土高原旱地粮草(小麦-红豆草)、粮豆(小麦-豌豆)和粮饲(小麦-玉米)3种典型轮作制度对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制度及茬口年限可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连作小麦相比,实行小麦-红豆草轮作后,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较稳定,且其籽粒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化学评分和氨基酸指数均较高,可作为黄土高原生产优质蛋白小麦的轮作制度;小麦与豌豆进行轮作,豌豆茬后1年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较高,但豌豆茬后2年小麦籽粒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且多种必需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低于连作小麦,必需氨基酸指数比连作小麦低12.2%,营养品质较低;虽然粮饲轮作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品质较稳定,但其粗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平衡程度均低于连作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