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或者说植物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植物是依靠自然地理条件而生活而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通过生物,特别是植物而发挥其对人类更大的作用。天然植物或作为大农业生产的栽培植物,在自然界中总是成群地生长在一起,在同一地区內总存在着一些与周围自然地理条件有着密切联系的若干不同植物群落,植被就是指一个地区所有的各种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2.
伊春市带岭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对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中,植物是依靠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而生活。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种类的植物群居在一起,形成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叫做一个植物群落。在群落中,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彼此依存、互相制约,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决定了群落的一系列物征,其中包括群落在空间上有规律的分布。本文试就带岭地区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其中包括历史地理条件对于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分别加以叙述,以为合理利用植被资源,更好地发挥地区环境条件的生产潜力之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寒生态系统中恶劣的环境条件导致其植被结构的斑块化,即不同植物物种聚集并共同生长。然而,我们对驱动植物-斑块网络的结构和动态的重要因素仍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沿山脉分布的植物-斑块网络,评估哪些环境和生物因素能够预测植物-斑块网络形成。我们调查了沿海拔500米分布的37个地中海高寒草原(位于西班牙Sierra Guadarrama国家公园)中的5500多个植被斑块的植物物种分布。我们为每个草地群落建立植物-斑块网络,分析环境因素(海拔、日照和土壤条件)和生物因素(每块草地的物种数量、平均斑块面积和总牧场面积)对其嵌套结构和模块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植物-斑块网络呈现出一致的、非随机的模式(其特征是嵌套而非模块化的结构),这表明共生的专性植物之间的正向联系促进其在斑块内的生长,这些斑块是具有更多广域性物种种群的子集。草地植物-斑块网络的嵌套结构和模块化程度各不相同。具体而言,嵌套结构随每个样地物种数的增加而减少,而随平均斑块面积的增加而增大,但其与环境变量无关;模块化程度随草地面积和每个样地物种数的增加而增强。每个样地的物种数和嵌套模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能与在面积给定的斑块中可共存的物种数量有限有关。此外,斑块大小与嵌套结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在物种丰富的植被斑块内,较大的斑块更有利于稀有植物的生长。此外,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斑块的嵌套组配可能与非生物条件无关。这些结果说明,大而完整的植被斑块是维持高寒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研究在精细空间尺度上的物种分布,可能为植物网络聚集的生物过程提供新思路,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各种植被类型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的,其现有分布也就是综合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最好标志。各类植被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一般特点,而且也从主要的方面反映了自然环境及植被本身的生产潜力。通过植被的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的全面认识,将有助于更为充分和合理地利用植被和有关的自然资源。 云南省是一个山峦起伏的高原地区,素来以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植物种类丰富多采而著称。全省由南而北跨越8个纬度(北纬21°09′—29°),东西之间占据8个多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自然界的气候是千变万化的,而一切生物都是生存在这种不可控制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直接影响。能使它们的生产量降低直至死亡。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要把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  相似文献   

6.
植物间的生化相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自然的植被景观形成明显的地带性,这是气象因子作用的结果,即植被带与气候带成平行关系。局部的小气候形成了非地带性植被。植物在小气候的形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能为某些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境,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也可以造成不良的影响。生存竞争是生物之间的普遍现象,它解释了生物为争夺食物和空间而发生的分化。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人们发现植物之间在食物和空间满足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使人们开始对植物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因而产生了新的研究领域——植物之间的生化相克(简称生化相克),它是植物间的生物化学作用,即植物能产生某些化学物质对邻近的植物产生不良的影响。也有人把生化相克现象称为他感现象或对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澳门的植物区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作者实地考察和收集前人的研究资料,概述了澳门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对澳门维管植物的区系组成、特点、分布区类型等进行较详细地研究,并与邻近植物区系比较,同时对作者在野外调查中发现的澳门新纪录植物进行了统计。最后根据澳门植物分布的特点和自然地理特征,把澳门植物区系划分为3个部分来讨论。  相似文献   

8.
植被原生演替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中旗  李文华  鲍维楷  许晴 《生态学报》2005,25(12):3383-3389
对植被原生演替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植被原生演替过程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生物因素包括种子的传播方式、对原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物种之间的关系等,依靠风力传播、对裸地的极端环境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物种更容易成为原生裸地的早期定居者,某些微生物在植物的定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生物因素则包括裸地表面的形状(凹、凸、平)、粗糙度、与岩石的距离等,一些特殊的微环境能够为植物的定居创造更为优越的水分、养分条件,促进植物的定居。植被原生演替是生物驱动因素与环境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的消长决定原生演替进行的模式。大量的研究表明,植被原生演替过程并不完全遵循地衣-苔藓-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顺序,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被原生演替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与原生裸地环境条件的复杂性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将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早期定居种的适生特征(包括解剖的和生理的)以及各种微生物对植物定居过程的影响;各种非生物环境因素对植物定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9  
在现代农田生态系统中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通常把自然界的植物群落改造成大面积种植单种特定的作物 ,人为地排除其他植物种类的竞争以提高作物的产量。由于单一化的作物不断取代自然植被 ,降低了农田的物种和生境多样性 ,结果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害虫问题的更加恶化。影响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很多 ,如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环境条件、作物品种、种间关系、人类的栽培活动等。根据现有的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成果 ,人类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措施来恢复和强化农田生物多样性 ,提高天敌的控制潜能 ,减少害虫发生的可能性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安排混作的时空格局 ,通过轮作进行间断性耕种 ,对多年生作物采用地面覆盖植被 ,利用不同品种以提高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等等。在设计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管理策略时 ,必须同时考虑当地气候、地理 ,植被 ,作物 ,土壤等因素的变化 ,因为在特定的生境条件下 ,这些因素可能增加或减少害虫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华西雨屏带及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庄平  高贤明 《生物多样性》2002,10(3):339-344
华西雨屏带为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域。东西宽50-70km,南北长400-450km,总面积约2.5万km^2,仅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0.26%左右。本区以自然风景优美、天然植被类型丰富、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而享誉中外。迄今为止,尚未将华西雨屏带作为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来研究其生物多样性。本文从当地剧烈的地形、地貌变化,特殊的气候、植被类型与动物栖息环境以及邻近人类聚居区的特点入手,扼要阐述了本区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多样性状况。进一步通过对当地动植物种类,尤其是种子植物、兽类、鸟类、鱼类物种多样性与珍、稀、特保护物种的数量比重分析,提出了本带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研究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的立论依据。华西雨屏带是一个大尺度、复合性的生态过渡带(ccotone),是我国西部地区以阴湿为主要特征的罕见的气候地理单元,是我国西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一道绿色屏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不可替代的关键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敏感水平、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和伴人植物数目等旅游影响因子与鹞落坪保护区旅游植被景观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鹞落坪植被景观特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小,而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相对于自然地理因子而言,人文地理因子对植被景观特征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毗邻老挝和缅甸,年平均温度在20~25℃之间,年降水1500毫米左右。这种湿润的气候为热带雨林的发育和物种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我国重要的热带雨林区之一。该地区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植被茂密多样,包括遮天蔽日的高大乔木、密集丛生的草本和灌木、随处可见的藤蔓植物,以及众多附生在树干上的兰花和蕨类植物。这些植被形成了热带雨林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3.
人工植被又称栽培植被或农业植被,它与自然植被构成整体植被。人工植被是人们为了获得所需要的植物产品而建立起来的人工植物群落。其所提供的产品多寡决定于经营管理水平,而后者又决定于科学技术水平。因此,研究人工植被的现状及其规律性,对于因地制宜地布局农业生产,协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挖掘增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植被的研究,创立更合理的人工植被,获取更丰富的植物产品,提高经济效益,稳定和提高区内群众的生活水平,对搞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化感作用是植物之间相互影响的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感作用对自然植被演替和人类生产活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是研究农田、草地、森林和荒漠等生态系统的热点问题。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化感作用的研究成果,从化感作用的发展历史、化感物质的分类与释放途径进行了介绍,详细总结了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并分别从农业活动、植被演替以及草地生产3面阐明了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及其实践应用。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是人类根据生物圈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基本规律,利用各种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特有的生理、遗传等机能,与阳光、空气、水、土等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并经济有效的投入劳动力,进行生物再生产,提供人类所需要的食物、原料和生物能源,创造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良好环境条件。农作物是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病虫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和营养来源。在某种意义上,作物生长好,产量高,客观上为病虫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作物病虫与有益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受温度、湿度、雨、风、土、气等非生物因子的影响。农作物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病虫和有益生物的波动。  相似文献   

16.
植被带是客观存在的植被区域,反映着植被地带性分布的規律。一个植被带具有一定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和一定的种类組成成分及其相关的自然地理条件,主要为相应的地带性气候和土壤条件。作为划带依据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以上有規律的結合。这些植被类型不仅限于原生的,也可以是較稳定的次生类型。此外栽培植被因其地理分布和作物耕作制度均与地带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可作为划带的  相似文献   

17.
湿地植被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是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策略制定的基础。借鉴生物多样性热点分析原理,在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湖泊湿地的植被多样性特征,探讨了城市湖泊湿地植被分类保护与恢复对策。结果表明,武汉市湿地维管束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植物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在各湖泊间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在空间变化幅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按照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湿地植被群丛数目,以及典型湿地植物的物种所占比例、丰富度和优势度的差异,可将调查涉及的26个典型湖泊湿地分为原生植被湖泊、次生植被湖泊、人工植被湖泊和退化植被湖泊4类。原生植被湖泊应建立相对严格的湿地保护区,优先保护原有湿地植被。次生植被湖泊最多,城市发展区内的次生植被湖泊应建立30-100m的植被缓冲带,促进植被自然恢复和发育;而农业区的次生植被湖泊应引导和规范湖泊周围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减少人类活动干扰。人工植被湖泊应通过建立城市湿地公园,人工促进植被的近自然恢复。而退化植被湖泊则应尽快采用生态工程法促进湿地植被生境改善,并积极开展近自然湿地植被重建与恢复。  相似文献   

18.
<正>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仅需要来自土壤的矿物质和水分便可在适宜的条件下获得大量人们所需的产物,而产物贮藏在种子、果实和块茎等器官中,十分便于贮运。植物生物反应器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以植物组织或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医药蛋白,进而提供廉价、绿色、安全、充足的药品。植物生物反应器是融合农业、生物技术和医药  相似文献   

19.
陈蝶  卫伟 《生态学杂志》2016,27(2):652-662
植物篱/植被隔离带指沿坡地等高线,或在农田、河岸、沟道等水体边缘营建的,由草本或木本植物单一或组合形成的植物条带.植物篱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对土壤质地、孔隙度、容重等物理性质有显著影响,其机械阻挡作用可以拦截径流、增加入渗、减少土壤流失、影响侵蚀过程,还能减缓坡度、促进坡耕地梯化.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上开展的相关研究,综述了植物篱对改良土壤理化属性、调节降雨入渗和水蚀过程、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化景观及生态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当前植物篱研究中的两大主要问题:在工程技术与应用上,需要对植物篱种植模式、结构选择、管理办法系统化;在科学研究层面上,要深入探究影响植被恢复与生态演替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江西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江西植被中拥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56个(含80种),是华东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最显著的地区。通过近年调查和数量分析,研究了江西植被中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地理特性及生物多样性中心,探讨了本区与邻近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的联系及其重要地位,并对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