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亲繁殖回避现象是人类学者、生物学者、心理学者和社会学者最关心的研究课题之一。针对灵长类的社会特点和近亲繁殖回避假说,本文引入了三个主要假设:假设1)近亲繁殖可能会导致个体繁殖适合度降低等损失;假设2)近亲繁殖有利有弊,但是弊端可能明显大于利益;假设3)如果弊大于利,那么动物应该进化形成回避近亲繁殖的机制,以减少该行为产生的损失。然后,本文综述分析了6科19个灵长类种群的现有繁殖数据,验证了灵长类的行为回避、迁移和繁殖抑制等机制,旨在强调灵长类回避近亲繁殖的必要性及其生物学背景,并为人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跨学科素材。  相似文献   

2.
亲缘选择是动物进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非人灵长类因具有丰富的社会网络,是亲缘选择研究领域的重要类群。动物进行亲缘选择的前提是亲缘识别,并常通过社会行为的亲缘偏向表现。因此,本文从非人灵长类的亲缘识别机制和亲缘关系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综述:熟悉性和表现型匹配是目前普遍认同的非人灵长类亲缘识别机制,同时这两种机制并不相互排斥,它们可能共同在灵长类的亲缘识别中起作用;在非人灵长类中,亲缘关系是影响社会行为模式的主导因子,它影响着多种灵长类个体的友好行为、攻击行为和性行为的选择,同时亲缘偏向行为在不同物种中表现不尽相同,说明亲缘选择理论可以部分解释灵长类的行为,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分析了两种亲缘识别机制的异同以及在实际研究中利用亲缘选择理论解释非人灵长
类社会行为的局限及可能原因。目前,对非人灵长类社会中的亲缘选择研究正逐步深入,其中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应用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同时,依然存在诸如汉密尔顿规则参数估计和新大陆猴的亲缘选择研究案例的难点,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同性间爬跨行为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普遍存在。对30种灵长类的研究认为,该行为发生是正常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其社会功能有:1)玩耍,多见于少年个体;2)侵犯,发生在群体中具有社会等级关系的个体之间,爬跨者通过爬跨对被爬跨者进行安慰,或加强其优势地位;3)性兴奋,常发生在交配高峰期,同性爬跨可能是找不到异位对象所致;4)打招呼,此过程不涉及插入,只是身体接触,行为持续短暂,表现温和友好;5)性技能训练,这是一种人为推测,尚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4.
个性的研究能够加深对群居动物个体间差异和群体的社会组织模式的了解,这使其成为非人灵长类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并为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生态学交叉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简要总结了目前灵长类个性的分类定义、评定方法与研究内容,并详细介绍了研究进展中的突出成果:从激素变化、特定基因位点差异和环境条件3个角度解释个性形成机制;将个性在个体健康和认知中的功能应用到灵长类的饲养管理中,有效提升动物福利。为了更好地回答行为生态学理论问题,今后需进一步拓展对野生环境中非人灵长类个体的个性以及行为模式的探索,建议从性选择、社群结构以及空间动态深入研究,切实为濒危物种保护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性打搅行为是指非人灵长类社群内非交配个体对正在发生性行为个体的干扰行为,该行为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通过综述目前已知的36种非灵长类的性打搅行为的报道,探讨性打搅行为的功能和意义。性打搅行为具有更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种间的性打搅的方式不同、同时受到社会结构和婚配制度的影响;在种内受到性别、年龄、等级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川金丝猴性打搅的研究结果,从性打搅的类型、被打搅的反应、性打搅的功能以及相关假说等方面入手,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为生殖行为学研究者启发思路,推动本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人灵长类觅食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觅食行为生态学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食物选择研究方法、食物选择策略机制、觅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非人灵长类动物觅食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食物选择策略和活动时间分配是觅食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非人灵长类动物觅食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对动物保护、人工驯养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人灵长类个体的迁移与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现象在群居动物中普遍存在、在非人灵长类中尤为突出。在非人灵长类中,大多数的迁移表现出强烈的雄性偏向性和雌性不进行迁移的形式。在一些少数的物种中,也存在雌雄双方都进行迁移以及雌性偏向性迁移而雄性不迁移的形式。群居种类、一夫一妻制种类、独居种类的迁移模式上各有特色且不尽相同,这是动物社群结构多样性的体现。驱赶和异性的吸引是推动个体迁移的两大动力,驱赶多发生在一雄多雌的社群中,异性吸引多发生在无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个体迁移过程,是个体付出与收益的平衡。迁移不仅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在不同种群间个体基因交流上也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工投食行为对非人灵长类社会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人类学学报》2008,27(3):274-283
近年来,国内开展了对几种非人灵长类投食群的研究。借鉴日本猴(Macaca fuscata)、恒河猴(M.mulatta)和黑猩猩(Pan troglodytes)长期积累的研究经验,有利于我们减少人工投食对非人灵长类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有利于推动国内非人灵长类社会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比较这三种灵长类野生群和投食群之间的差异,量化地分析了人工投食对灵长类动物社会生态学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社会行为方面,人工投食会导致灵长类动物的聚集、增加争斗频率、改变个体间等级关系、延缓分群现象、影响活动域和增加新兴行为。在种群数量方面,人工投食会缩短雌性性成熟时间、增加出生率和婴猴存活率、减少成年猴死亡率。而人工投食对雄性性成熟、出生间隔等方面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考证。最后我们讨论了人工投食行为的利弊,并建议应谨慎和妥善地实施人工投食,和对非人灵长类投食群进行合理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非人灵长类的同性爬跨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性间爬跨行为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普遍存在.对30种灵长类的研究认为,该行为发生是正常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其社会功能有:1)玩耍,多见于少年个体;2)侵犯,发生在群体中具有社会等级关系的个体之间,爬跨者通过爬跨对被爬跨者进行安慰,或加强其优势地位;3)性兴奋 ,常发生在交配高峰期,同性爬跨可能是找不到异性对象所致;4)打招呼,此过程不涉及插入,只是身体接触,行为持续短暂,表现温和友好;5)性技能训练,这是一种人为推测,尚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0.
野生动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以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灵长类的位置行为研究对于理解灵长类进化、适应性的多样化以及生态学和解剖学十分关键。该文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针对位置行为的分类、季节性、以及具体地点和年龄性别差异性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灵长类位置行为的发展、特征以及研究现状,以期对今后非人灵长类位置行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我国灵长类行为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非人灵长类和解行为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有关非人灵长类和解行为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了综述。和解行为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并且有特定的行为模式,要证明它的存在需做匹配观察。分析表明,在潜在合作伙伴中,亲缘关系较近、统治风格缓和、等级距离接近的个体之间,以及一方携带婴儿的雌性个体与其它个体之间,其和解倾向较高,反之和解倾向较低。攻击强度与和解倾向无关,和解行为的发起者因种而异。  相似文献   

12.
朱毅  张大均 《人类学学报》2010,29(3):282-292
人类关注公正, 非人灵长类也表现出公正行为。本文先以现有研究资料为基础, 以理毛为例分析后认为, 非人灵长类关注投入—收益的对称性, 说明它们可能具备不公正规避这一心理特质; 关于非人灵长类公正行为的实验也表明, 它们不仅比较自身的投入—收益对称性, 而且能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与其它个体相比。有实验得出期望假设和挫折效应能更好地解释被试的行为, 本文认为, 这些实验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是研究者未充分考虑"投入"对被试行为的影响。文章在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三点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3.
冲突后行为(post-conflict behavior)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通过对旧大陆灵长类和类人猿的冲突后行为的观察,人们早期主要关注其和解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则对转向攻击行为、安慰行为和替代和解行为等其他冲突后行为也多有涉猎。目前主要应用匹配控制观察法来研究灵长类的冲突后行为,发现不同的物种往往有不同的冲突后行为模式,她们的统治风格、亲豫关系、等级地位远近及冲突起因等因素会对冲突后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发现不同的冲突后行为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提出了社会认知、社会约束和关系价值假说。  相似文献   

14.
非人灵长类雌性等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等级研究中, 有关判定与描述优势等级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早期对旧大陆灵长类的等级研究主要关注雄性, 对雌性涉猎较少。目前主要应用攻击-屈服、取食、携婴、相互理毛等行为标准来研究灵长类的雌性等级, 也发现不同的物种往往有不同的雌性等级模式。依据社群结构的完整性将其分为线性等级与非线性等级, 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对雌性等级的研究内容、判定标准以及描述方式进行论述, 以便抛砖引玉提高非人灵长类雌性等级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鹏 《兽类学报》2011,31(2):185
杀婴现象普遍存在于非人灵长类种类中,本文通过综述目前已知的21 种非人灵长类的69 例杀婴行为记
录,探讨了非人灵长类杀婴行为的适应性意义。大多数雄性杀婴行为符合雄性繁殖策略假说,既满足以下3 个
条件:(1)杀婴雄性与受害婴仔没有父子关系;(2)失去婴猴的母亲会提前进入发情状态;(3)受害雌性随后
可能与杀婴雄性交配。不过有些个别的杀婴现象与雄性繁殖利益无关,文中进一步介绍了误伤假说、减少未来
竞争者假说、肉食假说和病态行为假说。杀婴无疑会对受害母亲造成巨大的损失。雌性防范杀婴的策略包括直
接抵抗、回避接触雄性、积极发情、依靠保护雄性和改变繁殖群组成等多种方式。但是雄性杀婴现象不会完全
消失,因为出现该行为的根本原因是雌性防范雄性杀婴的难度较大,而雄性实施杀婴行为的风险较低、利益较
高。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常要问人类社会的"家庭"是什么时候出现?人类社会又是如何进化到现在的模样?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师张鹏和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渡边邦夫教授联合编写,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灵长类的社会进化>给出了圆满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社会玩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共同参与的一种互作性玩耍行为,个体间的行为彼此适应并相互影响。社会玩耍行为在灵长类物种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普遍发生,作为未成年个体一种重要的发育行为,其对个体的生存技能和成年后的繁殖成功具有重要影响。灵长类物种的社会玩耍不仅仅表现为追逐、摔跤、跳跃等一些常见行为,部分物种还发展出自己特有的行为。一般而言,社会玩耍在婴儿后期和青少年早期的发生频率最高,然后随着年龄增长直到成年时期,这类行为的平均发生频率将逐渐下降。未成年雄性个体要比同年龄段的雌性个体更喜欢玩耍,但常因物种、研究对象年龄等因素表现不同甚至相反;很多物种的个体喜欢与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玩耍,或者与性别相同、年龄相仿、等级相近的个体玩耍。总之,非人灵长类个体社会玩耍的发育不但受环境参量如食物、场地等的影响,而且还与个体的年龄、性别、等级、亲缘关系等社群因素紧密相关。未成年个体在玩耍过程中,获得了身体机能的快速发育、完善了生存技能、建立了个体间的友好关系、增强了认识自身及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从而为顺利过渡到成年期和履行自己的职能打好基础,但有时却需要承担玩耍过程中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玩耍作为灵长类社会的一种行为文化,对其研究有助于对人类自身行为进化的不断认识,相信这方面的理论将会得到后来者的不断创新和丰富,也期望这方面的理念及经验能被及时运用到保护繁育等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元新生有两个区域,即海马齿状回(SGZ)和室管膜下区(SVZ),目前对SGZ区神经元新生的方式与意义研究得较为透彻,然而对SVZ区新生神经元功能的研究结果不明确,有证据表明SVZ新生神经元迁移到嗅球后能发挥与社会行为有关的作用。为阐明SVZ神经元新生的功能,本文对SVZ区神经元新生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加以综述,同时探讨了激素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以期对解释社会行为机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