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4):621-622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以下简称HA)是一种高分子粘多糖,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保湿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领域.透明质酸的传统生产方法是主要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正逐步取代传统生产方法,其优点是原料易得、成本低、所产透明质酸有更高的产量和分子量等原因.  相似文献   

2.
斑马鱼,人类疾病研究的理想模式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马鱼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动物已有广泛的应用,而其基因组测序工程的完成和斑马鱼的基因与人类基因高度的相似性,使得斑马鱼在人类疾病的研究中体现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从斑马鱼在几种人类重大疾病研究中的运用的角度综述了斑马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动物对人类疾病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模式动物斑马鱼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动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发育学、遗传学、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其具有繁殖能力强、发育迅速且同步、体外受精和幼体透明等生物学和形态学特点,经广泛培养和筛选突变品种,目前斑马鱼品系资源丰富。与其他非脊椎模式动物相比,它与人类有更高的同源性。本文主要介绍斑马鱼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动物,结合其特殊的行为学检测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构建疾病模型和相应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许茜  秦骥  丛一博 《生物磁学》2012,(32):6398-6400
牡蛎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海洋药用动物,其软体部分及其提取物在其药理研究、临床应用、药用价值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研究。牡蛎肉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糖类,尤其是锌的舍量较高。在对鹌鹑、小鼠、兔子等多种实验动物的体内实验及多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实验中发现,牡蛎肉较突出的作用为降血糖血脂,抗血栓,抗氧化,免疫增强,抗肿瘤,保肝护肝等。本文对其古籍记载,化学成分和临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15株分别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糖蛋白(Glycoprotein Ⅱ G2),核蛋白(Nuclcocapsid,NP)及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19例HFRS尸检病例的16种组织中的病毒抗原进行了定位和分布的研究及抗原分析。结果表明,死于早期HFRS人体组织内病毒抗原量大,分布广泛,主要以可溶性和颗粒性两种形式存在,前者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呈G2,NP及HA抗原阳性,是参与形成免疫复合物的主要抗原形式;后者是以单纯病毒NP或HA抗原阳性的病毒包涵体(IB)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是病毒直接作用所致细胞病变的标志,IB的广泛分布但只有极个别阳性细胞发生坏死,说明该病毒具有泛嗜性感染和弱致细胞病变能力的特性。抗原分析结果显示,组织细胞中病毒抗原的表达及其抗原量受宿主细胞的种属,组织结构特点及病期的影响,也存在个体差异以及因感染病毒株或血清型不同产生差异的可能性。病毒抗原染色形态学证实,NP上具有HA抗原位点,其抗原决定簇有三类,其中的某些抗原决定簇可因病毒宿主动物或细胞的种属不同,表达也不同。HA抗原在人体组织细胞中的高表达和广泛分布也说明HFRSV对人体有很强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利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关节创伤等因素造成的软骨缺损的研究方兴未艾。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 是一种酸性多糖类生物大分子,亦是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等特性,HA已成为优良的天然生物材料,其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软骨缺损修复已有一段历史。近年来又发现,HA除作为载体支架材料外,还可作为调节因子应用于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以下将对近年来利用HA应用于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以MSCs为基础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牡蛎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海洋药用动物,其软体部分及其提取物在其药理研究、临床应用、药用价值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研究.牡蛎肉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糖类,尤其是锌的含量较高.在对鹌鹑、小鼠、兔子等多种实验动物的体内实验及多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实验中发现,牡蛎肉较突出的作用为降血糖血脂,抗血栓,抗氧化,免疫增强,抗肿瘤,保肝护肝等.本文对其古籍记载,化学成分和临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透明质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高分子量的直链酸性粘多糖。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独特的流变学性质和极强的持水保湿能力,在化妆品工业、医学研究、临床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概述了透明质酸的制备及其在化妆品、保健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血凝素(HA)是位于流感病毒囊膜表面的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是流感病毒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病毒入胞的关键分子,也是中和抗体以及疫苗研制的重要靶标.HA表面糖基化与病毒毒力、感染宿主范围等密切相关,且其表面糖链变化会影响其结构与功能.然而目前关于流感病毒HA糖基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糖基化位点上,而对于HA上详细的糖链结构知之甚少.本文应用禽流感病毒特异识别的唾液酸糖链(SAα2-3Gal)受体,制备特异的糖链磁性微粒复合物,进而从H7N2禽流感病毒中分离纯化HA,并采用SDS-PAGE及质谱技术进行鉴定.确定提取物系HA后,进一步利用凝集素芯片联合质谱技术研究禽流感病毒H7N2的HA表面糖型,结果显示H7N2禽流感病毒HA表面主要含有岩藻糖、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胺、甘露糖、N-乙酰葡糖胺等糖链结构,共获得16个糖链结构较为准确的寡糖,这些糖链可能与HA生物学功能相关.本研究有助于揭示禽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的糖链作用机制,有助于设计制备针对HA相关的糖链疫苗.  相似文献   

10.
透明质酸(HA)是一种独特的线性粘多糖。它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葡萄糖醛酸二糖单位反复交替连接所组成。HA广泛分布在机体组织和细胞间质中,以软结缔组织中含量水平最高,血清中含量水平最低。其生物合成在浆膜上进行,分解代谢主要在淋巴结内,少量进入血循环后,在肝脏内分解。 HA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基于其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和细胞生物学功能。后者的研究集中在形态发育和分化调控,与白细胞相互作用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 HA检测方法历经四代变迁,业已日臻完善。其方法的敏感度以第一代mg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透明质酸钠(hyaluronic acid,HA)在医药、化妆品、材料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但制取困难限制了其应用,壳聚糖(Gs)因结构、性能与HA相似,是制备透明质酸替代物理想材料。本次研究简要概述HA、Gs结构,分别从接枝、季铵化、交联壳、酰化、羧甲基化五个角度,对Cs制备HA替代物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王健  吴松  陈腾飞  朱东波  王靖  周天宝 《生物磁学》2011,(14):2615-2619
目的:通过建立兔股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对采用等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等离子喷涂技术所制备的石墨化炭/炭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涂层(C/C+HA)复合骨植入材料进行骨植入实验的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探索该复合材料作为植入机体骨组织的可行性依据。方法:采用骨科钻在实验动物股骨髁上钻孔的方法建立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将待研究比较的实验材料分别植入实验动物的股骨髁内,持续观察8周,在术后第2、4、8周时应用X线照片、组织学染色和扫描电镜技术,分别观察所研究材料在机体内对骨缺损愈合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石墨化炭/炭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涂层(C/C+HA)复合骨植入材料的骨植入实验生物相容性良好,材料与骨组织结合牢固,界面中成骨细胞生长明显,且炭颗粒脱落现象少,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植入动物体内的材料在植入期未引起机体局部的炎症浸润反应且表面脱落的碳颗粒在机体组织中也未引起局部严重的炎症反应。在实验动物植入材料后的连续8周观察期中,组织学观察显示:表面涂有HA的炭/炭复合材料对骨组织形态改建上表现良好,其与骨组织接界处所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膜层厚度明显比未涂HA的材料要小,与骨组织结合更为紧密和牢固;碳颗粒出现脱落游离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在炭/炭复合材料表面涂以HA生物涂层对骨的形态改建和促进骨小梁生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结构、功能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凝素蛋白(HA)既是一种重要吸附蛋白,介导禽流感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而发挥致病作用,也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抗原,对宿主抵抗禽流感起到了决定性保护作用。研究HA蛋白对揭示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和免疫防治禽流感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概述了HA蛋白的结构、功能和蛋白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HA蛋白在禽流感疫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PLD基因的基本功能及在植物中的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脂酶D(PLD)是一种重要的磷脂水解酶,它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中。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它在植物细胞信号转导、膜运输及降解、脂降解、细胞分化和生殖、细胞防御反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PLD的基本特性、功能、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兔股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对采用等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等离子喷涂技术所制备的石墨化炭/炭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涂层(C/C+HA)复合骨植入材料进行骨植入实验的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探索该复合材料作为植入机体骨组织的可行性依据.方法:采用骨科钻在实验动物股骨髁上钻孔的方法建立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将待研究比较的实验材料分别植入实验动物的股骨髁内,持续观察8周,在术后第2、4、8周时应用X线照片、组织学染色和扫描电镜技术,分别观察所研究材料在机体内对骨缺损愈合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石墨化炭/炭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涂层(C/C+HA)复合骨植入材料的骨植入实验生物相容性良好,材料与骨组织结合牢固,界面中成骨细胞生长明显,且炭颗粒脱落现象少,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植入动物体内的材料在植入期未引起机体局部的炎症浸润反应且表面脱落的碳颗粒在机体组织中也未引起局部严重的炎症反应.在实验动物植入材料后的连续8周观察期中,组织学观察显示:表面涂有HA的炭/炭复合材料对骨组织形态改建上表现良好,其与骨组织接界处所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膜层厚度明显比未涂HA的材料要小,与骨组织结合更为紧密和牢固;碳颗粒出现脱落游离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在炭/炭复合材料表面涂以HA生物涂层对骨的形态改建和促进骨小梁生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6.
动物源溶菌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源溶菌酶是一种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酶类,它可以水解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键,具有消化分解细菌、抑制外源微生物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目前溶菌酶已被用作研究蛋白功能、性质以及分子进化的模型.首先介绍了溶菌酶及其分子的晶体结构,溶菌酶基因及其蛋白研究进展,其次介绍了动物源溶菌酶的功能,包括溶菌酶生物学功能和重组蛋白功能活性,重点介绍了溶菌酶基因在转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最后对动物源溶菌酶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动物源溶菌酶对于基础科学,并应用其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一些针对流感病毒血凝素的中和抗体主要通过抑制血凝素和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而发挥作用,还有一些中和抗体可以阻止低p H介导的血凝素的构象改变,这种构象改变对膜融合是必须的。总的来说,前一种抗体主要结合在球状HA1的顶端,其针对的毒株特异性不强,而后一种抗体主要结合在HA2的中间,有较强的毒株特异性。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一种具有广泛中和作用的抗H3N2流感病毒的人源抗体F005-126的表位及功能。对  相似文献   

18.
益生芽孢杆菌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生芽孢杆菌是一种新型的微生态制剂,其抗性好,具有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机体消化与吸收、增强动物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益生效应,在动物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益生芽孢杆菌对动物免疫器官、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红细胞免疫等免疫功能的影响,免疫调节和产生抗菌物质两方面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提出有待研究的方向和解决的方法,为益生芽孢杆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水产动物营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动物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或体外重组的基因结构导入动物的基因组内,使其在动物体内整合和表达,产生具有新的遗传性状,并能将这种性状稳定地传递给后代的一种技术.对转基因技术的一般方法,如显微注射、精子载体、电穿孔,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和基因枪等方法,以及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冲击波(SW)诱导人骨髓基质细胞(hMSCs)在动物体内成骨作用,根据前期工作结果,应用适宜能量冲击波(10kV,500次)处理体外培养的hMSCs,将SW组和对照组hMSCs与羟基磷灰石(HA)载体复合后体外培养2周,应用扫描电镜(SEM)检测细胞在载体表面的生长情况.将hMSCs-HA载体复合体植入裸鼠皮下,分别于术后4周、8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四环素荧光标记、SEM观察、碱性磷酸酶测定、RT-PCR检测骨钙素mRNA表达.结果表明,SW组及对照组细胞与HA载体体外复合后生长良好,且SW组细胞分泌较多的细胞基质;细胞载体复合体植入动物体内后,SW组载体表面有类骨组织形成,而对照组HA载体表面无骨组织形成;SW组与对照组的hMSCs-HA载体复合体碱性磷酸酶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SW组hMSCs-HA载体复合体术后4周与8周表达骨钙素mRNA,而对照组则无表达.提示hMSCs经适宜能量冲击波作用后与HA载体复合植入裸鼠体内具有成骨作用,适宜能量的冲击波作为一种新的促进hMSCs成骨分化的方法,可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