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确定调控花色深浅的主要色素成分及相关合成酶,本文以钝裂银莲花(Anemone obtusiloba)为材料,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HPLC-MS)对不同花色花色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钝裂银莲花含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两种色素,两者总吸光值均随花色深浅规律变化,但类黄酮随花色变浅吸光度变化更明显,通过HPLC-MS分析,确定了7种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3-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山奈酚-3-O-槐糖苷、杨梅黄素-3-O-鼠李糖、槲皮素-3-O-半乳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槲皮素的衍生物为引起花色差异的主要色素,催化其合成的类黄酮3’-羟化酶为关键酶。推测钝裂银莲花花色适应环境的机制是通过类黄酮3’-羟化酶来调控花色深浅。  相似文献   

2.
以番木瓜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溶剂对番木瓜色素的提取效果、不同pH值色素颜色的变化以及色素的最大吸光波长,对番木瓜色素进行初步定性;以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对番木瓜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番木瓜黄色素初步定性为类胡萝卜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15∶1、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60min。  相似文献   

3.
对转基因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培养液的吸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可见光范围内,有5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345nm,410nm,440nm,635nm,685nm,其中440nm是最大吸收波长,一定稀释度范围内,在各波长下,培养液中藻干重与吸光度均成正比,但不同培养基其干重-吸光度标准曲线不同,实验得到不同培养基的标准曲线,证明可以用比浊法测定转基因鱼腥灌培养过程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一品红苞片花色素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长泉  魏小兵 《植物学报》2006,23(4):356-362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MS)技术对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红色苞片中的花色素提取液进行了初步鉴定。一品红花色素的甲醇溶液分别在270、340 和520 nm 处有 3 个吸收峰; 在 440 nm 吸光度与可见光最大吸收波长 520 nm 吸光度的比值 为0.29; 花色素的甲醇溶液中加入AlCl3后发生红移, 再加入HCl后发生蓝移; 色素溶液在紫外光下无荧光; 色素样品经液相色谱分离后在 270 nm检测有 5 个比较明显的吸收峰; 质谱中得到 595、611、381、571 和 589 等对应的分子离子峰; 花色素酸解液高效液相色谱图谱和鼠李糖、葡萄糖的出峰时间一致。由这些结果可推断一品红花色素样品中主要含有 5 种组分: 矢车菊花色素芸香苷、飞燕草花色素芸香苷、飞燕草花色素苯甲酰基葡糖苷、矢车菊花色素苯甲酰基葡糖苷和一种未知成分。  相似文献   

5.
一品红苞片花色素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MS)技术对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红色苞片中的花色素提取液进行了初步鉴定.一品红花色素的甲醇溶液分别在270、340和520 nm处有3个吸收峰;在440 nm吸光度与可见光最大吸收波长520 nm吸光度的比值为0.29;花色素的甲醇溶液中加入AlCl3后发生红移,再加入HCl后发生蓝移;色素溶液在紫外光下无荧光;色素样品经液相色谱分离后在270 nm检测有5个比较明显的吸收峰;质谱中得到595、611、381、571和589等对应的分子离子峰;花色素酸解液高效液相色谱图谱和鼠李糖、葡萄糖的出峰时间一致.由这些结果可推断一品红花色素样品中主要含有5种组分:矢车菊花色素芸香苷、飞燕草花色素芸香苷、飞燕草花色素苯甲酰基葡糖苷、矢车菊花色素苯甲酰基葡糖苷和一种未知成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4个土壤深度100个样品14个波长(250、254、260、265、272、280、285、300、340、350、365、400、436和465 nm)土壤溶液吸光度值和土壤碳(可溶性碳DOC、全碳SOC)、土壤氮(可溶性氮DON、全氮SON)的测定,旨在探讨土壤溶液吸光度指示土壤碳氮指标的可行性及土壤深度对其可能影响。结论如下:(1)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吸光度值均随波长增加而指数下降,但表层土壤吸光度值较高,下降速度较快,较低波长更有利于区分表层和深层土壤溶液吸光度差异;和深层土壤相比,表层0~20 cm土壤SOC、DON和SON与不同波长吸光度有更好的相关性,但DOC与不同波长吸光度的相关性表层和深层差异较小;(2)250~300 nm的8个吸光度值具有高度相关性,它们在分析土壤溶液吸光度变化时具有等效性;基于所有数据的拟合分析发现,低波长(如254 nm)吸光度与土壤SOC、DON和SON相关性最高(R2=0.53~0.59),而更高波长(340 nm及以上)相关性明显降低。但DOC与254、340、365和400 nm吸光度相关性相差不大(R2=0.25~0.33)。这些发现说明,土壤溶液吸光度值,特别是低波长(250~300 nm)可以表征落叶松林土壤碳、氮相关指标的变化,但是需要考虑不同碳氮指标以及不同土层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大鲵皮肤黑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探讨大鲵皮肤黑色素组成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酶法和碱溶酸沉法提取大鲵皮肤黑色素,以氢氧化钠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为影响色素提取率因素,优化黑色素提取工艺条件,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超高效液相质谱仪测定黑色素的光谱特性,测定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大鲵皮肤黑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1.5 mol/L、液料比1∶15、提取温度45℃,黑色素提取率达0.65%。大鲵皮肤黑色素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14 nm,由真黑色素和脱黑色素两种色素组成,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0.51%,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4.17%。大鲵皮肤黑色素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瑞舒伐他汀钙胶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浆法,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50转/分,用紫外分光光光度计在242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瑞舒伐他汀钙在2.16~21.6u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1(n=6),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在98.89%,RSD为0.63%。结论:本法能快速准确的测定瑞舒伐他汀钙胶囊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9.
建立测定发酵液中L-天冬氨酸的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金属离子、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测定的影响,确定测定的最适条件,L-天冬氨酸溶液与茚三酮显色剂反应显蓝紫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L-天冬氨酸反应溶液进行测定,得到最大吸收峰,根据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确定L-天冬氨酸吸光度与浓度间关系曲线。研究表明,L-天冬氨酸最佳吸收波长为510 nm,吸光度与浓度间工作曲线为:Y=0.067 8 X+0.013 5,r~2=0.999 5,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检测无影响,其他金属离子均不干扰L-天冬氨酸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L-天冬氨酸的操作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NADH依赖型酶活性检测的方法。方法:将FDH、LeuDH串联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中,转化至E.coli,并向培养液中分别添加去离子水、甲酸胺、三甲基丙酮酸,反应一段时间后,检测NADH的吸光度。同时通过测定氨气的产生判断FDH活性;通过薄层层析检测判断LeuDH活性;比较NADH吸光度测定结果与常规方法结果是否一致。结果:通过测定氨气的产生,证明FDH具有活性;此时NADH吸光度上升亦说明FDH具有活性;两种方法结论一致。薄层层析检测,生成叔亮氨酸,证明LeuDH具有活性;此时NADH吸光度下降亦说明LeuDH具有活性;两种方法结论一致。结论:通过检测菌体内部NADH吸光度的变化检测NADH依赖型酶活性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玉米紫色植株色素主要成分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紫色植株色素是从新品种玉米的紫色植株中提取的红色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该色素含6种成分,经硅胶柱分离出两种主要成分,经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确定该两种主要成分分别是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3',4'-二羟基花色素-3-葡萄糖苷,其含量分别占总量的45.96%和12.99%.玉米紫色植株色素是花色苷类色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粒毛盘菌黄色素的稳定性。【方法】以色素吸光值为指标,研究温度、光照、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及食品添加剂对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该黄色素属黄酮类物质,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紫外区及可见光区各呈现一个吸收峰,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300 nm和410 nm;热稳定性较好,70°C处理4 h的色素保存率近90%;光照能降低黄色素水溶液的稳定性;随着pH的升高,色素溶液颜色逐渐加深,其A410增大;色素溶液在pH 9.0-10.0下较稳定,pH 10.0的色素溶液放置5 d后色素保存率近90%;Na_2SO_3对色素水溶液有增色作用,色素水溶液抗NaNO_2、H_2O_2能力较强,对抗坏血酸敏感。Fe~(3+)、Fe~(2+)与色素反应而改变色素颜色,Al~(3+)、Cu~(2+)、Zn~(2+)对色素水溶液具有一定的褪色作用,Ca~(2+)、K~+、Mg~(2+)对色素溶液无明显影响。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酸钾对色素水溶液无明显影响,氯化钠对色素水溶液具有较弱的褪色作用。【结论】粒毛盘菌黄色素在稳定性上呈现出一定优势,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将大叶红草鲜体色素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作为光敏化剂,通过考察各种条件变化时色素水溶液吸光度的变化而研究大叶红草鲜体色素与DSSC相关的应用环境稳定性。结果表明,直射阳光下其稳定性反而高于室内光环境和黑暗环境。色素的热稳定性极差。当有纳米TiO2存在时,因吸附而导致吸光度降低较多。作为DSSC中对电极材料的铂和碳素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而I3-/I-电解质的存在则对吸光度有正的影响。在色素保存过程中其pH会缓慢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不同种类以及不同部位的石韦药材中的总黄酮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对药用石韦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60%乙醇超声提取不同石韦粉末,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510 nm波长处测吸光度,分析不同石韦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种类、不同产地以及不同部位的石韦中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本实验对不同石韦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分析,为石韦药材品种的鉴别和质量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在光合膜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功能研究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为了探讨表面活性剂与光系统Ⅰ(PSⅠ)的相互作用机理,选择了两种具代表性的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选取一系列浓度值研究了它们对PSⅠ的相互作用机理,选择了两种具代表性的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选取一系列浓度值研究了它们对PSⅠ的影响,结果表明,SDS处理时,PSⅠ在区和蓝区的表观吸收峰值下降,峰位蓝移:TritonX-100使红区吸收峰值下降,峰位蓝称,但却使PSⅠ颗粒蓝区表观吸收升高,四阶导数光谱显示小麦(Triticum aestivumL.)PSⅠ颗粒中较长吸收波长的669nm和683nm状态叶绿素a分子受影响较大,两吸光度值互为消长且变化呈轴对称形式,而649nm组分(叶绿素b)在两作用下变化较小。表面活性剂使PSⅠ颗粒长波长荧光急剧下降,并在680nm左右出现新的荧光发射峰,可见其阻碍了激发能由天线色素向反应中心的传递。以上的变化说明SDS和TritonX-100对PSⅠ载体蛋白的微环境甚至结构产生影响而导致色素与蛋白结合状态发生改变,或从蛋白上脱落下来,最终影响到光能的吸收和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6.
采用麦氏比浊法,将大肠埃希菌的菌悬液浓度调整到约8×108cfu/g,再将其稀释成多个梯度,在600nm的波长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同时将各个梯度的菌悬液分别做菌落总数试验,得到不同吸光度值对应的菌落总数,并制作标准曲线,通过测量菌悬液的吸光度值确定菌悬液浓度及其适用范围。试验证明,用此法确定菌悬液浓度时,其菌落总数宜在105~108cfu/g之间,不适用于在105cfu/g以下的菌悬液,所得结果比麦氏比浊法准确。  相似文献   

17.
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维  丁健  阮成江 《植物学报》2018,53(2):219-226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的重要经济树种, 其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4)、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在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但不同发育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仍不清楚。以亲缘关系近且含油量差异明显的2个沙棘品系不同发育期果实为材料,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了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 80%–85%的含水量有利于内源激素浓度的相对稳定; 果实含油量在不同发育期增速基本一致, 2个品系含油量在中后期开始出现明显差异。IAA和JA含量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呈先高后低的趋势; ABA含量在果实发育中后期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而GA4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高ABA/GA4有利于果实油脂的合成与积累。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内源激素对沙棘果实发育的调节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汁乳菇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红汁乳菇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红汁乳菇色素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为 2 5 1nm ,且为单一吸收峰 ;在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在酸性条件下随酸度增大吸光度减小 ,颜色变浅 ,稳定性较差 ;对自然光比较敏感 ,耐热性差 ;色素对Fe3 + 较为敏感 ,而Na+ 、K+ 、Ca2 + 、Zn2 + 、Al3 + 、Mg2 + 、Cu2 + 对色素无不良影响 ;色素耐氧化、还原能力较好 ;加入淀粉会使色素增色 ,而葡萄糖、蔗糖、柠檬酸对色素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9.
精子密度仪在哺乳动物中已推广应用,但在家禽中还研究很少。本文以黑凤鸡和攸县麻鸭精液为实验材料,手持精子密度仪与血细胞计数板为检测工具,对影响精子密度测定方法准确率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鸡、鸭精子密度-吸光度函数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密度仪测定时的稀释液(简称"测试液")为3%NaCl时,精液稀释后应尽快检测吸光度;样液在比色皿中的混匀方式对吸光度测定有很大影响;精液用3%NaCl以及3种常用家禽精液稀释液进行10倍稀释后测定吸光度,B液吸光度显著高于与其它3组(P<0.05),其它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用测试液为3.0%NaCl,鸡和鸭精子密度-吸光度呈三次函数关系,回归方程分别是Y_1=1.374X^3-0.786X^2+0.945X-0.002(R^2=0.997)、Y_2=1.283X^3-0.899X^2+0.994X-0.009(R^2=0.996);用0.9%NaCl代替3%NaCl作测试液简化精子密度测定方法可行,鸡精子密度-吸光度回归方程为Y_3=-0.264X^3+1.23X^2+0.468X+0.019(R^2=0.999)。鸡精液测试液为0.9%NaCl、3%NaCl时两种函数的吸光度最佳范围分别是0.035~0.692、0.069~0.624,在此范围内计数板与方程两种方法得到的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以计数法为真实值,两种方法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95%、3.11%。以3%NaCl为测试液,鸭精液函数所测样品吸光度最佳范围小于鸡精液的,以计数板法为真实值,在吸光度0.054~0.123范围内的,函数与计数板两种方法所得的精子密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61%。本文将促进家禽手持精子密度仪研发,以及更好的使用哺乳动物精子密度仪。  相似文献   

2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壁灵芝孢子粉提取物总三萜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一种破壁灵芝孢子粉提取物总三萜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测定样品。溶液在波长548 nm处具有最大吸光度,熊果酸含量在14~5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2.94%。提示使用上述方法绘制标准曲线可计算出样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检验快速、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于灵芝孢子粉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