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县委、县革委的领导下,在地区农科所植保站的具体指导和山西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班全体师生的协助下,我们在全县开展了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的试验。投入这个试验战斗的有九个公社、五个棉花加工厂、八十个大队、一个农科所等四百五十余人。所用蜂种,采自本地寄生棉铃虫卵的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在全县范围内发动广大群众饲养繁殖赤眼蜂的中间寄主——蓖麻蚕九十八万头,繁蜂二亿五千余万头,在八个公社、七十二个大队、一个农科所共放蜂治虫九千二百五十五亩。放蜂后分别在八个公社、十四个大队的七百五十亩放蜂区和对照区进行了群众性的典型调查。调查结果:在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高潮中,山西省和运城地区的领导,都很重视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工作。我们根据上级指示,加快步伐,经过一年实践,对当地赤眼蜂种类、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和田间放蜂等,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并根据计划,在运城地区几个县和广大群众在一起,用680多万头蜂放  相似文献   

3.
建国25年来,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的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长期施用化学农药,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们总结了和病虫害作斗争的经验,认识到用单一措施来防治病虫害有它的局限性,为了经济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必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积极采用农业、化学、物理、生物和人工等综合防治措施。自1972年以来,我县在防治棉铃虫时,由于采用综合防治的办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害虫天敌,降  相似文献   

4.
抗性棉铃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社是一个老棉区,对于棉铃虫的防治,群众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由于单用滴滴涕防治,棉铃虫产生了抗药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全社各个网站的科研小组深入实际,大搞科学实验,逐步摸索出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前防治棉铃虫使用的药剂,防治三龄后幼虫的效果不够理想,因而在蛾、卵量较大的年份,常因防治不彻底而出现大量残虫,给棉花生产造成很大威胁。1973—1974年我们采用苏州化工厂“辛酯醇钠丙酮法”和连云港市综合化工厂“乙酯液碱法”(中间试验产品)生产的50%辛硫磷,作了些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用浓度0.005—0.1%的辛硫磷稀释掖对三龄幼虫怍触杀试验,24、48小时后,杀虫率均为100%,显著优于当前常用的杀虫畏、双硫磷、杀虫脒、混灭威等农药。尤其对老龄幼虫是一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种主要害虫,是棉花生产的大敌之一。为了防治这种虫害,每年消耗大批的化学农药,由于这些农药的毒性较大,不仅对人畜安全产生一些影响,而且污染了环境。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县八岔路公社微生物厂的工作人员遵照毛主席的教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普遍发生的农业主要害虫之一,一般一年发生三代,第一代卵高峰在6月上旬;第二代卵高峰在7月中旬;第三代卵高峰在9月初,其中第二代和第三代为害棉花较重,往往造成棉花的蕾铃脱落、虫蛀铃、烂铃,严重地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多种原因,化学防治很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防治途径。 1974年,在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兵团、师、所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在1973年引种赤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饲喂试验表明,小花棘豆毒蛋白(OXY)对棉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用含50μg/ml和25μg/ml小花棘豆毒蛋白的25%蔗糖液饲喂4龄棉蚜,3天后棉蚜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3.81%和45.27%,与含0.25μg/ml和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用含2.4μg/头小花棘豆毒蛋白饲喂4龄棉铃虫幼虫无致死作用,但平均拒食率为40.8%,生长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生活史与今后的防治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棉铃虫的发生与发展 棉铃虫(学名:Chloridea obsoleta Fab.)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棉花蕾铃期主要害虫的一种。在河北省前几年发生虽不普遍,但也造成了局部严重的危害。仅就本省南部棉区来说,1951、1952年间,棉田里极少发现,到1953年,则在束鹿、晋县、藁城、南宫等县局部遭到严重损失,1954年,在石家庄专区水地棉田,如晋县、藁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华北棉区棉铃虫的防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华北棉区棉铃虫发生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棉铃虫暴发为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棉铃虫区域性生态调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棉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省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积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以间作套种为主要内容的种植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棉产量迅速增加。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害虫的发生也有明显变化,有的受到抑制,有的则发生严重。棉铃虫是属于发生严重的一类,是当前棉花增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解放初期,我省棉铃虫主要集中在局部丰产棉田,自1957年以后,发生面积逐渐扩大,虫量增加,为害日趋严重。据成安县15年资料记载:1953年棉铃虫发生面积仅占植棉面积的0.26%,1958年扩大到57.1%,1970年以后基本扩大到全部棉田。1958年第二代棉田百株卵量仅21粒,百株幼虫4头,1973年百株卵量增加到278粒,严重地块达千粒以上,百株幼虫增加到118头,比1958年分别增加了13.2倍和29.5倍。同时,麦类、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综合防治水平,我们对黑光灯群的诱虫效果、设置方法等进行了初步试验。 一、诱集成虫压低卵量 在寺岗公社的5个大队,设置118个黑光灯组成的黑光灯群,在2代棉铃虫产卵盛期(6月20日—28日),我们对灯区及本公社4个无灯区大队和与灯区相邻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übner是我国的主要害虫。我们从棉田生态系统的整体考虑,借助于系统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对棉株的超补偿作用与二代棉铃虫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确定了灌云县二代棉铃虫新的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332粒,新指标较原指标百株累  相似文献   

14.
1973年我县棉铃虫发生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为确保棉花丰收,各级党委和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领导,把控制棉铃虫危害、保证棉花丰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结合实际,广泛发动干部群众,总结1972年以来除治棉铃虫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路线教育,从而提高了干部群众灭虫保丰收的认识。从县到生产队层层健全了除虫组织,大力开展了群防群治棉铃虫的活动。围绕杀成虫,打  相似文献   

15.
番茄田二代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 2代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是危害番茄最严重的世代 ,95 %左右的卵产在番茄植株顶尖至第 4复叶层的嫩梢、嫩叶、果萼和茎基上 ,6月 2 0日至 7月 5日累计平均每株落卵 32 8粒。在番茄上第 2代棉铃虫的卵量和幼虫量与第 1代蛾量密切相关 ,卵量 (Y1)与第 1代蛾量 (x)关系式为 :Y1=-31 5 9+ 1 7783X ,n =6 ,r=0 85 6 2 ,幼虫量 (Y2 )与第 1代蛾量 (X)关系式为Y2 =31 3+ 0 1 34X ,n =6 ,r=0 86 5 2 。在第 2代棉铃虫产卵初盛期应用Bt菌剂含孢子 1 0 0亿个 mL ,2 0 0倍液喷雾 3次 ,或 1 8%阿维菌素 1 2 1 5g (a .i.) hm2 兑水喷雾 2次 ,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防治棉铃虫常用药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武  傅桂月 《昆虫知识》1997,34(3):138-141
目前棉铃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如何选择好对口药剂并科学使用,是控制棉铃虫的关键。为了对防治棉铃虫常用药剂的药效有较全面了解,以便更合理地使用,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工材料和方法1.1材料供试药剂20%灭多威(济宁化工实验厂);50%甲胺磷(安徽宁国农药化工厂);20%杀灭菊酯(上海中西药厂);35%硫丹(德国赫斯特公司);40%久效磷(青岛农药厂);5O%甲基对硫磷(宁阳农药厂);50%辛硫磷(临沂农药厂);75%拉维因(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40%丙溴磷(招远第一化工厂);50%水胺硫磷(青岛第…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在湖南滨湖地区每年发生四代,少数不完整的五代。第三代出现少数滞育蛹,第四代蛹绝大多数滞育越冬,极少数可在当年羽化,幼虫越冬全部死亡。10月上、中旬幼虫下降至3—10厘米的土层中化蛹越冬,蛹的不同发育程度、色泽变化及各虫态历期均与温度变化有关。成虫交配一般在下半夜,雌蛾羽化后1—2天开始产卵。未受精卵约占总产卵数的34%。 玉米受害重于棉花,晚熟品种重于早熟品种。 保棉丰加敌敌畏的混合液,防治棉铃虫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能兼治斜纹夜蛾和红蜘蛛。  相似文献   

18.
两年来,我们在草蛉的饲养和田间释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观察,获得了初步的结果。 一、草蛉的发生概况 我县地处黄海之滨,气候温和多湿,果林及粮棉作物布局复杂,害虫种类较多,为草蛉的自然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初步调查,草蛉的全年发生数量以小草蛉为主,以大草蛉发生最早,3月下旬即见于春花作物,4月中、下旬数量激增,约占当时两种草蛉总量90%以上。小草蛉常年始见于4月中旬,7月上旬起在棉田内才占绝对优势。10月中旬后,棉叶衰老,食料不足,相继迁飞至蔬菜地。  相似文献   

19.
Bt毒蛋白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幼虫取食不同浓度Bt毒蛋白的人工饲料后 ,随着Bt毒蛋白浓度的升高 ,幼虫的体重增长量和蛹重下降 ,死亡率明显上升。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也呈升高趋势。在棉铃虫中肠内蛋白酶中 ,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力随Bt蛋白浓度增大而显著升高 ;类胰蛋白酶活性在Bt蛋白浓度为 2 0 μg g时达到最高 ,随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20.
A54外毒素与Bt毒蛋白对棉铃虫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定了A5 4胞外毒素与Bt毒蛋白对棉铃虫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随着棉铃虫饲料中A5 4外毒素浓度的增加 ,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显著上升 :随着棉铃虫饲料中Bt毒蛋白浓度的增加 ,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也显著上升。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二者互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