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组织器官受损的一类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常用药物,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代谢紊乱、免疫低下、继发感染等副作用。随着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病相关研究的进展,益生菌干预自身免疫病成为一大研究热点。研究证实,益生菌缓解自身免疫病安全有效,有望成为辅助疗法甚至替代疗法。本文就益生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高忠恩  张卓莉  唐福林 《蛇志》2006,18(1):41-43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以局限或弥漫性皮肤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硬化及萎缩为特点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不仅累及血管、肺、消化道等,也累及全身关节,尤其小关节。关节受累虽是SSC表现形式之一,但相关报告甚少。为了提高对其关节损害的认识,我们对1992年以来收治的系统性硬化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short-form 36(SF-36)量表评估87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与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评价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预后。方法:在搜集人口学信息及临床信息的基础上,对87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45例局限型、42例弥漫型)及50例健康对照进行SF-36量表的自评打分;统计学方法计算与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的得分情况。结果:SF-36量表的各项计分中,局限型组与弥漫型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状况等各项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弥漫型组得分更低;健康变化一项得分不具有差异。结论: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局限型、弥漫型)与健康人群比较,生活质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种下降与病情严重程度、生理机能下降情况、躯体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变化及社会适应能力减退等存在显著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蛇毒制剂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病因不清,目前,国内外罕见有效治疗措施。1989~1997年我院应用蛇毒治疗35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8例,女7例,发病年龄20~60岁,平均34岁。病程平均...  相似文献   

5.
蝮蛇抗栓酶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1例报告贵州省黔西南州医院血栓病房神经内科李爱秋患者耿××,男,49岁,因四肢进行性肌无力3年,言语含混吞咽困难半年,于92年9月16日入院。住院号:5673患者于3年前出现右手不灵活,写字,持筷笨拙,伴右上肢肌肉间隙性...  相似文献   

6.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它能极好地协调起来,攻击机体不欢迎的入侵者,癌症细胞或传染性疾病。但有时它会分不清敌友,攻击正常而健康组织,导致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或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和器官慢性炎症性纤维化为主要表现,在所有风湿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脂质代谢是指脂质在体内摄取、合成、分解的综合过程,可调节细胞稳态,促进血管病变、纤维化和炎症,近年来成为SSc研究的焦点。本文以SSc中的动脉粥样硬化特性为切入点,综述脂类代谢失调及相关介质与SSc发病机制的密切关系,以期为SSc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粘附、胚胎发育及伤口愈合等过程有关,近年来发现,在硬皮病、动脉粥样硬化、系统性硬化症和一些良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主要包括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抗Sm抗体等种类[1]。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双向扩散(DID)法,该法虽特异性好但敏感性很低,常造成漏检。本文应用国内较少报道的日本新一代ELISA法对264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了抗RNP抗体测定研究,并与常规的双向扩散法作了对比试验,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待检对象;38名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70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8名干燥综合征(SJS)患者,58名全身进行性硬化症(PSS)患者,180名健康者。12 试剂:ELISA法抗…  相似文献   

10.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神经元功能紊乱、进行性瘫痪和死亡。尽管已经使用了一些方法治疗ALS,但是很少成功。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再生细胞治疗的有效工具,很容易从健康捐赠者和患者组织中获得,并且不存在伦理学争议。MSC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并具有免疫调节、组织修复、释放营养因子、分泌外泌体和有效的归巢等潜能,能够成为克服治疗难题的有前途的工具。本文将就MSCs在ALS患者中的治疗潜能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硬皮病或称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又名sjogren's综合症,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或硬化,最后发展至萎缩为特点的疾病.根据受累范围、程度、病程分为局限性SSc和弥漫性SSc两类,累及的内脏器官为肺脏、食管,患者常死于肺部感染、肾衰竭、心力衰竭等.  相似文献   

12.
韩贞普  何振朝 《蛇志》1996,8(3):53-53
清栓酶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4例韩贞普何振朝贵州省凯里市418医院556000我院内科用清栓酶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4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1岁~57岁。病程1年~5年,4例均有典型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细胞电活动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之一,而离子通道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因此,研究离子通道作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许多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癫痫、脑溢血、神经痛、Brugada综合征(BrS)、进行性心脏传导缺陷(PCCD)和原发性心室纤颤(IVF)等,都与钠离子通道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发生的改变有关。该文对钠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抗细胞因子疫苗是针对疾病相关细胞因子而设计与构建的一类能激发体液免疫应答的主动免疫治疗性疫苗,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疗法。目前研究与开发的抗细胞因子疫苗主要有2 种类型,一种是通过偶联载体或直接修饰为细胞因子引入外源表位而构建的蛋白疫苗,另一种则是可表达细胞因子免疫原的核酸疫苗。这两类疫苗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显现出治疗活性。简介各类抗细胞因子疫苗及其作用机制,综述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细胞因子疫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常染色体隐性骨质硬化症是一种由破骨细胞功能障碍所导致的恶性遗传疾病。该病通常在患儿出生后不久就出现,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然而,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复杂,常出现误诊。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关常染色体隐性骨质硬化症的分子研究直至2000年才开始,目前发现该病的遗传基础为包括SNX10基因在内的7种基因突变。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SNX10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骨质硬化症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SNX10基因突变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为SNX10基因调控常染色体隐性骨质硬化症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203-I0003
近日上海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细胞研究》(Cell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Gprotein-coupledreceptorsastherapeutictargetsformultiplesclerosis”(G蛋白偶联受体作为多发性硬化症治疗靶点)的综述文章。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2013,(9):I0003-I0003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陈赛娟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用中药提取物毛萼乙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生物磁学》2007,(9):I0012-I0012
据科学家新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体内两个基因发生变异可能会增加人患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这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症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9):I0012-I0012
据科学家新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体内两个基因发生变异可能会增加人患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这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症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柳叶刀》:他汀类药物或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网站19日刊登一项新成果说,主要用于降血脂的他汀类药物可能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有益,帮助他们减缓脑萎缩,缓解相关病情。多发性硬化症是造成瘫痪的一大病因,患者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受损,导致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和视力下降。据介绍,约有一半患者在患病约10年后,进入症状更为严重的后期阶段,目前尚没有专用药物能有效缓解这一阶段的病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共征集了140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参与第二期临床实验,这些患者均已进入较严重的患病后期。研究人员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在为期两年的实验中,一组患者每天服用80毫克辛伐他汀,另一组则只服用安慰剂。定期脑部扫描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脑萎缩速度平均减缓约43%。包括辛伐他汀之内的他汀类药物目前广泛用于降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