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82例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并分析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戒毒后稽延症状对复吸的影响。方法采用在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研究所编制的16项复吸原因问卷,调查282例海洛因依赖者吸毒、脱毒后复吸情况以及影响复吸的三方面因素。结果出现稽延性戒断症状(81.9%)、失眠(75.5%)是产生复吸的主要身体因素;消除心情烦恼(39.0%)、打发无聊时间(34.4%)以及再享受最后一次(32.6%)是产生复吸的主要心理因素;毒友影响(43.3%)、旧的吸毒环境又引发毒瘾(33.7%)是产生复吸的主要社会因素。讨论吸毒者的心理康复是预防复吸最重要工作的之一;加强对戒毒后回归社会人员的管理,建立家庭社区综合康复机制,是预防复吸的重要手段;加大在广大青少年人群中禁毒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将吗啡、海洛因分别给予大鼠,建立成瘾动物模型,用气相色谱联用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方法分析大鼠体毛、尿液中吗啡及6-单乙酰吗啡水平。结果显示:连续给药14天后检测分析,大鼠体毛中吗啡、6-单乙酰吗啡水平分别为2.64±0.9ng·ng·mg-1.88±0.6ng·mg·mg-1,大鼠尿液中吗啡、6-单乙酰吗啡水平分别为27.7±0.6μg·mL-1、5.2±0.2μg·mL-1,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海洛因在动物体内主要代谢产物为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2007,19(3):256-256
2007年初,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组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上在线发表最新学术成果:吗啡和海洛因在调节阿片类药物成瘾大鼠的海马区LTP中存在差异。论文对于深入了解吗啡和海洛因的差异性、突触可塑性、学习记忆以及成瘾之间的密切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申香远  陆宁 《蛇志》1997,9(1):58-58
急性海洛因中毒抢救体会(附38例分析)申香远陆宁肖文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545005近年来,国际贩毒活动猖獗,我国沿海地区亦被殃及,因吸毒而致中毒者时有发生,现将我科3年来抢救海洛因中毒3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8例急性中毒者,男26例...  相似文献   

5.
陈丽珠  胡小荣 《蛇志》1996,8(1):47-47
海洛因致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成功二例陈丽珠,胡小荣,余洪宣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5450051994年,我们用钠络酮抢救海洛因中毒致呼吸、心跳停止患者2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苏某,男,20岁。反复吸毒2年。94年6月28日下午6时毒瘾发...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成瘾机制复杂多变,受遗传、环境、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遗传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人们发现除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和单胺能神经系统相关基因外还有更多的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成瘾易感性相关,本文就近年来新鉴定出的与海洛因成瘾相关的基因及其多态位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海洛因成瘾的机制研究以及成瘾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英德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吸毒人群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英德市强制戒毒所内的吸毒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吸毒者以男性为主,占94.88%;年龄以20~39岁为主,占76.36%;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主,占90.58%,静脉注射吸毒者占69.09%,其中33.73%吸毒时共用注射器;3.86%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用安全套;28.93%发生过商业性行为,27.43%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均用安全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5.87%,文化程度初中及其以下、年龄20~39岁、同居和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是影响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结论英德市吸毒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行为发生较严重,应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的传播或由该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8.
吗啡作用机理研究获重大进展吗啡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活性生物碱类镇痛药,至今仍是治疗严重疼痛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但是,吗啡,尤其是其衍生物海洛因的成瘾性也是一个重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最近,Mathes等应用小鼠胚胎干细胞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建立了μ型阿...  相似文献   

9.
简讯     
《生命科学》2007,19(3)
吗啡和海洛因在调节阿片类药物成瘾大鼠的海马区LTP中存在差异2007年初,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组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上在线发表最新学术成果:吗啡和海洛因在调节阿片类药物成瘾大鼠的海马区LTP中存在差异。论文对于深入了解吗啡和海洛因的差异性、突触可塑性、学习记忆以及成瘾之间的密切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药物成瘾被认为是神经元或神经回路的自适应性调节,其分子机制可以用神经元回路的突触可塑性改变来解释;之前和现在的研究结果为此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研究者们之前发现长期给与阿片类药物后所形…  相似文献   

10.
海洛因成瘾者抑制控制加工异常的电生理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控制功能的异常或障碍是成瘾的核心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海洛因成瘾者反应抑制加工的时间进程,进而为长期海洛因成瘾者的抑制控制功能障碍提供神经生理学证据.本研究比较了14名海洛因成瘾者(海洛因使用年限(13.54±5.71)年,戒断持续时间(4.67±6.44)月)和14名年龄和教育水平匹配的健康成人在视觉等概率Go/Nogo任务中的ERP成分(N2和P3).结果显示,海洛因成瘾组的Go—N2波幅明显大于对照组,由此导致海洛因成瘾组的N2差异波幅值(Nogo波幅减去Go波幅)显著小于对照组.而两组被试的P3成分无显著差异.此外,无论是N2和P3在头皮的分布还是潜伏期都未发现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海洛因成瘾者的前中央区皮层在抑制控制过程的200~300ms期间出现异常,且对靶刺激过度加工.这种早期加工的异常很可能反应了海洛因成瘾者在冲突监控阶段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儿茶酚胺类激素在海洛因成瘾中的作用。方法:肌肉注射利血平后再给予海洛因,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液和脑组织中多巴胺(dopamine,DA)、环磷酸腺苷(cMAP)、环磷酸鸟苷(cMGP)水平。结果:利血平组大鼠未出现明显的戒断反应症状。放射免疫法检测发现,血液、中脑腹侧背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大脑前额叶皮(prefrontal cortex,PFC)、海马(hippocampus,Hipp)中cAMP水平:利血平纽比对照组和海洛因组分别升高35.36%和15.53%、24.08%和8.53%、15.66%和8.13%、21.95%和8.40%;PFC、Hipp、纹状体(striatum)、伏隔核(nueleus aceumbens,NAc)中DA水平:利血平组比对照组和海洛因组分别降低74.09%和82.86%、81.06%和82.23%、91.62%和86.55%、84.35%和90.63%;脑组织cGMP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神经电生理检测发现,海洛因和利血平组,大鼠的脑电图、心电图和肌梭放电图与对照组比,均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儿茶酚胺类激素是引起海洛因成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处理吗啡类药物急性中毒一般都采用中枢兴奋药(如尼可刹米、咖啡因等),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尤其在深度中毒的患者,这些苏甦药几乎无能为力。自1951年以后,在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已开始应用丙烯去甲吗啡(N-allyhlormorphine)来对抗吗啡、海洛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依赖物海洛因对胚胎大鼠发育和大脑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受孕后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海洛因给药组(分为海洛因低、中、高剂量组)。第7天,分别给予16、32和64mg/kg的海洛因,连续给予海洛因9d,观察精神依赖物海洛因对胚胎大鼠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胚胎大脑组织Bax表达水平。结果 胚胎观察发现,海洛因低、中、高剂量组活胚胎总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7.27%、37.12%和48.48%;海洛因低剂量组胚胎枕骨发育不全,胚胎出现脑膨出畸形;海洛因中剂量组胚胎枕骨、顶骨发育不全,胚胎脑膨出明显;海洛因高剂量组胚胎枕骨、顶骨、颞骨发育不全,胚胎脑膨出更为明显。ELISA检测发现,海洛因低、中、高剂量组胚胎大脑组织中Bax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1.41%、47.06%、83.74%,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胚胎小脑组织中Bax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增加了17.16%、52.96%和90.01%,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精神依赖物海洛因具有明显抑制胚胎大鼠形态结构发育的作用,抑制作用随给予海洛因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海洛因诱导胚胎组织器官Bax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Zhu M  Fan XL  Yang WL  Jiang Y  Ma L 《生理学报》2004,56(5):559-565
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5(GRK5)在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文研究了单次给予成瘾性药物吗啡、海洛因和可卡因对大鼠脑内GRK5mRNA水平的调控作用,并选取吗啡为代表,观察单次或多次给予吗啡后大鼠脑内GRK5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1)单次给予吗啡(10mg/kg)、海洛因(1mg/kg)或可卡因(15mg/kg)均可引起大鼠大脑顶叶皮层、颞叶皮层和海马的GRK5 mRNA水平显著上升;(2)单次或多次给予吗啡注射可以显著上调大鼠大脑皮层GRK5蛋白含量,而多次给予吗啡显著下调丘脑GRK5含量。我们的结果首次证明成瘾性药物对大脑皮层、海马等脑区的GRK5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有调控作用,提示GRK5可能在精神活性物质的成瘾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吸毒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吸毒”一词,在我国至少使用了100多年,原本和“吸大烟”是同义词,特指那些“大烟鬼”采用吸烟的方式吸食阿片或海洛因(白面或白粉)。现在,“毒品”已不仅限于阿片类,至少还包括可卡因、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和大麻等麻醉品和精神药物。而吸毒的方式也不...  相似文献   

16.
阿片类(opioid)包括天然的鸦片如吗啡;半合成的如海洛因;全合成的美沙酮、二氢埃托啡、度冷丁、芬太尼等。(注:非合法的医疗上使用可称为毒品)。阿片类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麻醉、止泻和镇咳。海洛因是阿片类最常见和主要的滥用药物,1997年我国对外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海洛因对中脑腹侧被盖区细胞Bax表达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海洛因,建立成瘾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中脑腹侧被盖区细胞Bax的表达。结果连续给大鼠注射海洛因7d后,大鼠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中脑腹侧被盖区细胞Bax表达阳性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海洛因具有诱导Bax基因表达、损伤脑组织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文伶  孙文会  陆秋娟 《生物磁学》2009,(13):2538-2539,2557
目的:了解188例海洛因成瘾者在本门诊治疗的情况以及美沙酮口服液治疗188例海洛因成瘾者的观察分析。方法:收集本门诊由国家工作组制定的申请表及基线调查表188份,均由门诊医生实名登记和调查。结果:通过美沙维持治疗,患者和其家属均表示认可和接受,均认为是有效,治疗方法是可行的。结论:患者恢复了自信,可维持正常人的生活,67.2%的静脉注射海洛因的患者减少了注射的次数,降低了感染爱滋病的机率(见表1,P〈0.01)。但同时,如何使患者维持治疗时间的长久,需要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支持等因素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9.
几种毒品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2月28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决定》第一条明确了毒品的概念和范围。“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冰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s,DRD2)基因3'非翻译区Taq ⅠA、启动子区-141 Ins/Del 2个多态性位点和海洛因依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检测32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组的TaqⅠA和-141 Ins/Del2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HaploView4.0及SPSS11.5软件分析这2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组间差异.结果:DRD2基因Taq ⅠA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海洛因依赖组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海洛因依赖组TaqⅠA位点的等位基因A1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x2=11.156,p=0.001,OR=1.463,95%CI=1.170~1.830);DRD2基因-141 Ins/Del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海洛因依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RD2基因TaqⅠA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海洛因依赖有关,携带有TaqⅠA多态性位点A1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对海洛因产生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