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血流量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低血流量阴茎异常勃起住院患者35例,综合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及彩色超声检查35例均为低血流量(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勃起时间12至240小时,平均72小时。其中,有31例患者应用过药物藻酸双酯钠,1例患者为性生活后导致异常勃起,1例患者为排尿后导致异常勃起,2例患者应用何种药物不详。结果:入院后给予冷敷、镇静、阴茎海绵体灌洗等治疗后5例症状消失,其余30例患者阴茎仍持续勃起。遂施行阴茎海绵体尿道海绵体分流术,术后全部病人阴茎萎软。随访6至24个月,31例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其中轻度患者7例,中度患者16例,重度患者8例。结论:(1)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是诊断阴茎异常勃起的重要方法。(2)冷敷、镇静、阴茎海绵体抽吸减压等治疗是低流量阴茎异常勃起的首选,如无效应及时行阴茎海绵体尿道海绵体分流术。  相似文献   

2.
术后疼痛护理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婉芳 《蛇志》2005,17(2):133-135
2004年作者对本科382例术后第1天病人的疼痛控制情况作了调查,发现50%以上的病人有需肌注杜冷丁、吗啡、曲马多、口服止痛药等重度疼痛的现象,导致病人活动、咳嗽、深呼吸障碍,而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没有及时地使用止痛药造成。本文分析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找出影响术后疼痛护理质量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术后疼痛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MR检查中的常见伪影,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乳腺MR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行乳腺MR检查的图像资料,观察图像中出现的各种伪影及其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乳腺MR图像的影像细节显示能力较强,图像质量与扫描技术关系密切,影响图像质量的常见伪影有:硬件相关伪影、图像处理相关伪影、运动相关伪影。结论:加强MR设备的使用管理,选择合理的扫描序列及参数,做好乳腺MR扫描的检查前准备及扫描,有助于提高乳腺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欧阳相  欧志金  吴秋华 《蛇志》2007,19(4):301-302
脑血管病是内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在脑卒中病人中,如果治疗措施不力,多数病人可留下偏瘫等后遗症,如何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于1990年至2005年,采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900例脑血管偏瘫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750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瘫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诊断标准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1995年修订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的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MRI证实,均为恢复期病人,有偏瘫、患肢神经功能不同程度缺损,并排除有严重心、肝、…  相似文献   

5.
孙燕  方芳  情培德  张艳坤  只晓会 《生物磁学》2014,(4):755-758,711
目的:在CT等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常需要应用造影剂。在造影剂的使用常常发生不良反应,掌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能够使CT增强扫描顺利进行,提高检查安全性。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的1500例CT造影增强检查患者,包括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头部CT血管成像(头CTA)、肝脏增强、泌尿系三维成像(CTU)以及双下肢血管成像(双下肢CTA),进行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类型、造影剂药物剂量、注射速度等统计分析,总结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发热、呕吐、荨麻疹、面色潮红、局部疼痛、流泪、血压下降、喉头水肿、休克等。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出现不良反应者85例,占5.67%。其中轻度反应65例,占4.33%;中度反应16例,占1.06%;重度4例,占0.27%。结论: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的用量及注射速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相关性。cT检查过程总应该认真执行操作流程,密切观察病人情况,积极防治,正确处理,将造影剂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患者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在上腹部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使用的机器为美国马可尼公司生产的Elips 1.5T磁共振成像仪,常规检查上腹部病人,研究对象的条件:在自动匀场时出现单水峰的位置与Y轴不重叠,选择40例病人做两次扫描,第一次是匀场自动完成后进行扫描;第二次是在匀场时通过人为的干预,使得FID最大的水峰调整到Y轴上,提交后进行扫描,对40例的图像进行自配对,比较压脂图像质量。结果:压脂序列图像:自动匀场完成后重T2加权T2/C薄层图像均含有脂肪信号,经最大信号投影重建胰胆管图像也含有脂肪信号,整体图像对比度差;经人工干预手动调节使水峰的最高点与Y轴重叠,扫描所得图像不含脂肪信号。结论:快速动态自动匀场可以使MRI图像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自动匀场时通过人工的干预可获得高质量的压脂图像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口服药物是治疗病人最常用的方法,患者和医生都感到方便。但某些药物经肠胃道作用后,丧失药效而不能口服。对这类药物必须使用注射疗法,但又会出现药物浓度的波动;另外频繁的注射给病人带来痛苦。极大多数医生为维持病人治疗所需的恒定的药物浓度,选用静脉内输注的方法。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这可能对病人有利,但会增加费用和活动受限。为克服上述缺点,一些研究者研制了植入式药物释放系统。某些疾病需要植入式装置进行有规律地缓慢给药,把药物直接释放至最佳生理部位。这种装置一般由电子及长寿命电源来控制和供电。这种技术最显著的应用是治疗糖  相似文献   

8.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来已确诊的71例肺癌病人进行核素骨显像扫描,结合临床与X线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1例肺癌病人经核素骨显像发现骨转移56例,阳性率为78.9%。显示各部位病灶共124个。累及部位依次为肋骨45个占36.3%(45/124),脊椎骨35个占28.2%(35/124),骨盆17个占13.7%(17/124),四肢骨12个占9.7%(12/124),胸锁骨10个占8.1%(10/124),颅骨5个占4%(5/124)。其中肋骨转移灶多见于原发肿瘤的同侧,本组就有37个占82%(37/45)。有骨转移的56例中,多发骨转移45例占80.4%。结论: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是有利于骨转移的早发现,对肺癌的临床分期,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效果的评价及预后的估计均有很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并讨论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在1993年3月至2008年6月间16例经病原学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平均年龄7.25岁(2~15岁),男女比例2.2:1,主要症状包括头痛(87.5%)、发热(81.25%)、恶心呕吐(75%)等,10例颅内压升高。确诊依据脑脊液真菌涂片、培养或隐球菌抗原检查。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和(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滴,5一氟胞嘧啶口服,辅以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治疗。16例患儿痊愈9例,病情明显好转5例,死亡2例。结论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缓慢,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对疑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时,应及早行脑脊液检查,并反复多次检查、联合检查以确定诊断,减少误诊、漏诊。早期诊断和及时、系统、足量、长程的抗真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CT 等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常需要应用造影剂。在造影剂的使用常常发生不良反应,掌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 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能够使CT 增强扫描顺利进行,提高检查安全性。方法:搜集我院2011 年10 月至2012 年9 月间的1500 例CT 造影增强检查患者,包括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冠脉CTA)、头部CT 血管成像(头CTA)、肝脏增强、泌尿系三维成像 (CTU)以及双下肢血管成像(双下肢CTA),进行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类型、造影剂药物剂量、注射速度等统计分析,总结造成不良 反应发生的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发热、呕吐、荨麻疹、面色潮红、局部疼痛、流泪、血压下降、喉头水肿、休 克等。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出现不良反应者85 例,占5.67 %。其中轻度反应65 例,占4. 33%;中度反应16 例,占1.06%;重度4 例,占0. 27 %。结论:在CT 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的用量及注射速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相关性。CT 检查过程总应该认真 执行操作流程,密切观察病人情况,积极防治,正确处理,将造影剂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患者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陈淑娟  崔文平  周锡芳 《蛇志》2002,14(2):64-65
近年来 ,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逐年增高 ,其病变常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的多个器官。作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体会 ,现报告如下。1 充分认识糖尿病病人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良好的家庭护理能做好胰岛素的注射及尿糖的自我监测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预防急慢性并发症 ,从而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存质量 ,并延长生命。2 学习糖尿病相关的知识  患者和家属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掌握检测尿糖和注射胰岛素的知识及预防有关并发症 ,治疗方案和饮食控制的知识。医护人员也应重视对病人及病人…  相似文献   

12.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0,35(11):15-16
1 意识丧失的检查意识丧失也称为神志丧失 ,此时患者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检查时只要大声反复呼唤病人并轻拍病人肩部 ,如果病人无反应 ,就能断定为神志丧失。需注意的是检查时不要猛烈摇晃病人 ,尤其对于头部外伤、脑出血或脊柱损伤的病人 ,猛烈晃动病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2 颈脉搏动检查法颈动脉搏动检查是群众自救中最需要掌握的、重要的医疗急救技能之一。只有掌握了这门技巧 ,您才能在关键时刻对患者是否发生心脏停跳迅速作出判断。颈动脉也称为颈总动脉 ,有左右两条 ,位于气管两侧 ,与气管并行 ,从胸腔向上延伸到头部。它是头面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护理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于我院行心脏检查1024例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检查前对每一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紧张情绪;进行心率控制、屏气训练等护理措施准备;在扫描过程中配合影像技师使用高压注射器;检查完成后积极与患者交谈,严密观察患者状态,预防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受检患者中987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图像重建后血管显示效果优;16例血管显示良;有1例患者造影剂未全部进入血管内,导致血管显影不充分。有2例出现轻度过敏反应;无空气栓塞或任何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受检病例中432例同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98%(425/432)与检查结果完全一致,有2%(8/432)与检查结果有轻度误差。结论:检查前细致的护理对提高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成功率、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将超光谱成像技术与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研制了推帚式显微超光谱成像仪.使用该设备采集了正常、糖尿病和药物治疗大鼠的视网膜组织切片的显微超光谱图像数据.通过对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药物治疗组共40例样本的显微超光谱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3组样本的单波段图像和三波段伪彩色合成图像,并提取了各组样本外核丛的典型透射率光谱曲线.分析这些曲线发现,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外核丛组织细胞在400~800nm光谱范围内的透射率整体高于正常大鼠,并且在第180波段附近出现一个小的吸收峰,注射LCVS1001药物治疗后大鼠视网膜外核丛组织的透射率介于正常组与糖尿病组之间,且180波段附近的吸收峰变弱,因此该药物对大鼠糖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对3组样本的图像和光谱特征的分析表明,可以将显微超光谱成像仪作为一种新的手段,辅助医学研究人员对糖网病的发病和致盲机制以及各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韦士东 《蛇志》2007,19(3):238-238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认真护理及指导病人坚持保健预防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环节。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4~76岁;有高血压病史者最短1年,最长3年。经做好护理工作及指导病人坚持自我保健,20例患者血压稳定,未出现高血压并  相似文献   

16.
超声诊断科中的计算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发展的日新月异,其功能强、运算快、精度高、存取和查询方便,现已成为本科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原灰阶图伪彩色化,检查近方例病人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能将图像重排、加字等编辑和对某一区域作直方图计算;将图像存储、再现和传输,决不会降低图像质量。利用FOXBASE+等软件进行病人资料的管理、数据统计和文件处理。作者提出了超声的三维成像和图像处理网络的会诊中心,如能实现将是超声诊断上一台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行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过程中,护理配合对的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患者分为护理组(82例)及对照组(56例),分别进行320排螺旋CT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经高压团注造影剂欧乃派克,进行三维重组,获取容积再观(VR)、曲面重组(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口头的训练,没有其他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减低在成像过程中的非生理性运动。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双下肢动脉图像,对其图像质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加以总结。结果:对照组有2例患者穿刺部位不合理而影响图像质量,对双下肢的病变显示具有一定的影响,3例患者注射压力过高引起外渗,流速在2.5-3.5 ml/s,影响了图像的清晰度,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利于320排CT双下肢成像的顺利进行,精心的护理操作是取得检查成功的动脉成像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肌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MCSE)定量心肌血流判断存活心肌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对20例冠心病患者行持续静脉滴注法MCSE,按1:4的比例于收缩末期触发的方式提取图像,采集图像后脱机分析及彩色编码。计算灌注正常区域和灌注缺损区域的A.β值,根据A.β值确定心肌存活与否,将判定结果正电子断层显像(PET)进行对照。结果:17例病人(85%)获得满意图像,灌注正常区和灌注缺损区的A.β值分别为59.32±11.54和5.69±1.78;灌注正常区在Dob 5μg、10μg时的A.β均值分别为69.57±8.13和76.65±13.61,且均高于静息时A.β值,与PET判定坏死的心肌节段一致。结论:MCSE能从血流定量水平判断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19.
目的:CT或MR淋巴显像技术(CT/MR-LG)对前哨淋巴结(SLN)性质的评估还存在不足之处,而如果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则有可能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已经验证纳米探针BaGdF_5-PEG可以作为CT-LG造影剂。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讨纳米探针BaGdF_5-PEG作为MR-LG新型造影剂显像兔乳腺SLN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良好水溶性及生物相容性的纳米探针BaGdF_5-PEG。采用6只健康雌性新西兰白兔作为实验对象,于每只兔右侧第2乳晕皮下注射0.1 mL BaGdF_5-PEG,所有实验兔均行两次T1加权成像,分别为造影剂注射前以及注射后20 min;将从注射点至腋窝方向上的淋巴引流通路中最先增强的淋巴结定义为SLN,记录MR-LG图像显示的所有SLN,并将MR-LG结果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照。结果:皮下注射BaGdF_5-PEG后20 min对实验兔行MR-LG,所获图像显示从注射点至腋窝方向上的淋巴引流通路中均可见明显增强的SLN,每只实验兔各显像一枚SLN,且MR-LG结果与SLNB结果一致。结论:纳米探针BaGdF_5-PEG作为兔乳腺SLN的MR淋巴显像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贲门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的癌肿之一,对其诊断的主要方法迄今依然依靠X线双对比造影和内窥镜检查。近年来虽有不少学者应用超声显像对胃肿瘤的诊断进行研究,但对于贲门癌的超卢诊断仍有较大争议。为了客观评价应用超声显像检查诊断贲门癌的临床实效,综合影像诊断的经验,本文对38例贲门癌进行了X线钡餐和超声显像检查的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