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活动影响下岷江上游景观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多种数据源,结合3S技术,分析了岷江上游1986、1995和2000年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重点探讨了森林、草地等主要景观类型在持续人类活动强度作用下的变化,确定了不同景观类型对人类活动强度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景观以草地、森林为主要景观类型.1986、1995和2000年3个时期森林、草地景观类型面积之和均高达96.1%、96.38%和95.23%,其它景观类型作为斑块镶嵌其中,森林和草地共同控制了整个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过程;2)不同景观对人类活动强度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低强度的人类活动有利于有林地景观的恢复;高盖度草地对人类活动很敏感,严格减少干扰活动强度才有利于维持其景观;中盖度草地对中低强度的人类活动(如放牧)很敏感,景观退化,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地球上各类生态系统都难以保持其原始的自然状态,从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胁迫。选取彭阳县为研究对象,构建该区人类活动生态环境胁迫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彭阳县11年间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胁迫状况。结果表明:彭阳县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胁迫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对人类活动胁迫指数贡献率为48.7%,为第一主控因子;彭阳县2000—2010十一年间生态环境胁迫程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06年人类活动胁迫指数最大,其数值为2.02,2000年最小为–3.98。  相似文献   

3.
根据获取的唐山湾海域1995-2012年25个站位现场观测数据和资料,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对人类活动影响下唐山湾海域营养盐及其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近20年唐山湾海域无机氮(DIN)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磷酸盐(PO_4~(3-)-P)、硅酸盐(SiO_3~(2-)-Si)则呈下降趋势;平均N:P由1995年的3.0增长到2012年的26.0,而Si:N则呈下降趋势,海水营养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此利用主成分分析识别水质变化,共提取了2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以DIN、NO_3~--N、NH_4~+-N、PO_4~(3-)-P和NO_2~--N为代表,解释了71.5%的方差;第2主成分以叶绿素(Chl a)和SiO_3~(2-)-Si为代表,解释了21.8%的方差,说明唐山湾水质变化主要与DIN、PO_4~(3-)-P因子变化关系密切.2个主成分得分揭示了人类活动影响下唐山湾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即由1995-2005年开发前及开发初期的N限制向2007年开发后的P限制转变.人类活动影响下唐山湾海域营养盐及其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尤其是无机氮含量的增加,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杨华  徐勇  王丽佳  徐琳 《生态学报》2023,43(10):3995-4009
科学评估人类活动强度对于统筹协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和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算法,测算和分析了青藏高原1984年、1997年、2008年和2018年的人类活动强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定量解析了影响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84—2018年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总体处于低水平阶段,大致以2008年为节点,前期缓慢下降,后期快速上升,1984年的人类活动强度为1.44%,2018年上升到1.70%;(2)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和青海河湟谷地的人类活动强度最高,沿日喀则-拉萨-那曲-玉树-果洛-西宁形成条带状的相对高值分布区,川藏高山峡谷区、藏北-青南高原区和帕米尔山区的人类活动强度最低;(3)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道路密度、经济规模、地表起伏度、城镇化水平、第一产业占比和区域发展导向,且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解释力显著高于单因子,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对泰山景观多样性时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泺  余世孝  夏北成 《生态科学》2005,24(3):202-206
人类活动改变景观格局多样性,同时又是景观异质性的一个主要来源。采用1986年和2001年两期的遥感数据,研究了泰山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景观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泰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强弱与景观的破碎化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人类作用强的地区景观斑块面积较小,作用弱的地区斑块面积较大。人为活动改变了荒山荒地,生态恶化受到一定的遏止,但是人类活动的经济目的性较强,道路、居民地、旅游景点等人为景观的出现越来越影响着区域内的景观生态格局,表明缺乏有效管理和监测的人为影响将进一步威胁人类对景观的管理成果。  相似文献   

6.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自然综合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区分布的湿地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更为显著。基于新疆哈巴河地区桦木林湿地人工开挖130 cm深的地层剖面,结合较高时间分辨率的14C测年数据和孢粉组合,揭示出该区3600年来曾经历5个时段的植被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540—3430 cal a BP期间,该区以蒿属(Artemisia)等旱生植物为主,湿地尚未形成;3430—2640 cal a BP期间,局地小环境较湿润,湿生草本和以沼泽蕨(Thelypteris palustris)为代表的蕨类植物大量生长,落叶阔叶的桦木属(Betula)植物开始出现;至2640—660 cal a BP期间,浅水湿地开始形成,桦木属植物迅速扩张,但在大区域仍分布着由藜科(Chenopodiaceae)和蒿属等为主要组成的荒漠植被;尤其在660—210 cal a BP期间,桦木属成为森林的优势种;值得关注的是,近200年以来,该区以藜科为代表的草本植物增多,而桦木林出现萎缩。通过对选取的典型局域湿地不同历史时期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揭...  相似文献   

7.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初探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初探杨云良阎顺贾宝全陈利军(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APreliminary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nvironmentalEvolutionand...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陈桂琛,彭敏,周立华,赵京(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RelationshipBetweenEcologicalEnvironmentalChangeandHumanActivity...  相似文献   

9.
尹辉  田聪  马倩倩  吕光辉  曾凡江 《生态学报》2022,42(18):7349-736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物种分布的最重要因素。骆驼刺是我国荒漠区的重要建群种,建群种的丧失将对荒漠生态系统产生严重损伤。因此预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骆驼刺适宜生境的变化特点对保护我国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61个骆驼分布点数据,和21个环境因子数据,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骆驼刺当前在有、无人类活动干扰下的适宜生境分布,对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评估。并预测未来(2021-2040,2041-2060,2061-2080,2081-2100)四条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SSP245,SSP370,SSP585)情景下,骆驼刺潜在分布区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无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骆驼刺适生区面积达132.29万km2,覆盖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大部分面积。年均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平均气温日较差、年均温、温度季节性、降水的季节性和高程被确定为影响骆驼刺潜在分布区的最重要因素。而在加入人类活动强度因素之后,骆驼刺适生区面积显著下降至71.31万km2,且呈现出破碎化状态。此时,年降水量、人类活动强度和高程是影响骆驼刺分布的最重要原因。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骆驼刺的适生区将产生一定的扩张。尤其在中高强迫(SSP370)和高强迫(SSP585)情景下,骆驼刺的适生面积将随时间推移产生显著的增加,且这种扩张主要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发展。骆驼刺能保留大部分原有生境,仅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发生少量收缩。在气候变化条件下,骆驼刺能够在西北干旱区生存并扩张,故可将其作为防沙治沙的优良物种进行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
新疆焉耆盆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效应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焉耆盆地及其周边近40a(1973—2014)的气候变化趋势检测、LUCC和生物量估算,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机制,研究区域陆地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山区和平原区降水变化都有明显的突变点,并呈现增加趋势,蒸发量在山区减少,在平原区波动性减少趋势;(2)LUCC分析表明,山区裸地面积减少5.40%,冰川面积减少3.36%,高地植被面积增加8.76%;同时平原区天然绿洲面积增加1.96%,沙漠面积减少1.62%,水域面积减少1.30%,人工绿洲面积增加15.41%,湿地面积增加1.27%;(3)山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区域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其中降水变化是决定山区地表植被生存状态和分布的重要因素;(4)人类活动的推动作用和有益气候变化的支撑是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好转的原因,其中人口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焉耆盆地及其周围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明显的时空尺度效应,其反应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Degeneration of pancreatic acinar cells in rats injected with ethionine was studi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most conspicuous morphologic lesions occurred in the ergastoplasm. There was a widening of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a decrease in number of membrane-associated ribosomes, and a development of fine and coarse vacuoles containing agranular disoriented membranes. Cytoplasmic ribosomes unassociated with membranes were less numerous. Nuclear changes consisted of a coarsening and clumping of the nuclear chromatin, chromatin margination, and increased osmiophilia and vacuolation of the nucleolus. Eight to ten days after the beginning of ethionine injections, changes in zymogen granules, mitochondria, and the Golgi apparatus appeared, but only after extensive damage to the acinar cell. The effects were consistent with ethionine's known interference with protein metabolism but also suggest disturbance in ribonucleic acid metabolism. The ergastoplasmic changes after ethionine were similar in some respects to the early lesions produced in liver parenchymal cells by fasting, to the changes occurring in animals on protein-free diets, or to some of the liver changes produced by azo dye carcinogens. The ribosomal and ergastoplasmic changes represent early morphologic expressions of the biochemical effect of ethionine.  相似文献   

12.
花生种子劣变过程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20%聚乙二醇处理花生种子8小时,种子活力提高。表现在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过氧化物含量较低,外渗液电导率下降。萌发3天幼苗的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萌发3天种子的活力指数和21天幼苗生长量均有明显提高。由萌发3天种子子叶分离出线粒体,在悬浮液中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和 DNA 酶活性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我们使用荧光探针fura2、mag-fura2和fluo3测定了凝血酶引致的血小板凝聚过程中细胞内钙、镁离子浓度的变化及分布状态。在0.5U/ml凝血酶作用下,血小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呈双时相变化。血小板细胞群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呈正态分布。伴随血小板凝聚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镁离子浓度也明显增加,提示镁离子在血小板凝聚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空气和高浓度氧下贮藏荔枝1至2天,果皮和果肉脂氧合酶活性增高;而在低浓度氧下则无此酶活增高。3天后酶活降低,5天后果实酶活很低。三种浓度氧下3天,果皮过氧化物酶活增至最大值,随后则略有降低。在高浓度氧和空气下,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增高,酶活性较低浓度氧的高。在高浓度氧下,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鞍空气和低浓度氧下的高。几种酶活性增高,可能导致氧化和过氧化作用加剧和引起果皮褐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HpD-激光光敏作用对人胃癌MGc 80-3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光敏作用可以使多种细胞器结构受到损伤:(1) 使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出现大量泡状突起,最后质膜破裂、崩解;(2) 使线粒体肿胀、嵴被破坏,随后整个线粒体空泡化;(3) 使高尔基囊扩张,高尔基液泡和高尔基小泡形态变得极不规则;(4) 使核膜破裂,核仁崩解,染色质凝聚。不同的细胞以及不同的细胞器光敏损伤的时间和程度并不相同。本文讨论了损伤的不同步性与临床治疗不彻底和复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环境的近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纯儒 《生态学报》1990,10(1):37-44
  相似文献   

17.
倪慧  金龙铉  滕忆岭 《生理学报》1985,37(3):222-228
本文介绍家兔实验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呼吸功能的变化。静脉注射油酸后呼吸频率迅速增加,肺通气量则经历三个时相的变化,依次为最初通气增大期、延迟通气增大期和通气不足期。胸廓呼吸运动的幅度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大而潮气量则逐渐减少。O_2吸收率及 CO_2排出率在通气不足期显著减少。血气分析提示,在通气增大期有呼吸性碱中毒,至通气不足期出现酸中毒。动脉血 PO_2在注射油酸后20min 时尚能维持在80mmHg 左右,以后则明显下降。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再注射油酸,呼吸不再增快,最初通气增大期显著减弱,而延迟通气增大期和通气不足期照常发生。切断双侧窦神经后再注射油酸,仍见呼吸加快和最初通气增大期,但延迟通气增大期消失。上述结果表明:动物注射油酸后,呼吸加快和最初通气增大期是通过迷走神经实现的,而延迟通气增大期则是由于缺 O_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所致。  相似文献   

18.
Application of black widow spider venom to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of the frog causes an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miniature end-plate potentials (min.e.p.p.) and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synaptic vesicles in the nerve terminal. Shortly after the increase in min.e.p.p. frequency, the presynaptic membrane of the nerve terminal has either infolded or "lifted." Examination of these infoldings or lifts reveals synaptic vesicles in various stages of fusion with the presynaptic membrane. After the supply of synaptic vesicles has been exhausted, the presynaptic membrane returns to its original position directly opposite the end-plate membrane. The terminal contains all of its usual compon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synaptic vesicles. The only other alteration of the structures making up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occurs in the axon leading to the terminal. Instead of completely filling out its Schwann sheath, the axon has pulled away and its axoplasm appears to be denser than the control. The relation of these events to the vesicle hypothesi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20.
洪湖生态环境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汉东  蔡述明 《生态学报》1995,15(4):392-398
本文探讨了化学元素在洪湖水、植物、沉积物中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植物对元素的吸收特征及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贮存和迁移规律。指出湖水中Ca ̄(2+)和是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湖水酸容纳能力在1.2×10 ̄(-3)-2.0×10 ̄(-3)mol/lH ̄+之间,水化学的稳定性受到碳酸盐地球化学平衡过程的控制;湖中水生植物具有富集C、N、K、Ca和Cd的性质,并导致这些元素在沉积物表层集累;系统中C多存在于植物体中,N、P、K、Ca和Mg多存在于沉积物中,沉积物分室是营养元素主要的贮存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