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描述产自辽宁省北票市姜家沟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的叩甲化石1新属1新种,Sinolithomerus dolini gen.etsp.nov.,归入原槽缝叩甲亚科(Protagrypninae)。叩甲科化石最早发现于早侏罗世,侏罗纪是叩甲昆虫演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侏罗世至晚侏罗世早期产生明显的辐射演化。晚侏罗世以前叩甲化石目前很少报道,而笔者最近几年在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统九龙山组发现了大量叩甲化石。因此,海房沟组叩甲化石的发现,对叩甲早期多样性、古地理分布以及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描述产自辽宁省北票市姜家沟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的叩甲化石1新属1新种,Sinolithomerus dolini gen.et sp.nov.,归入原槽缝叩甲亚科(Protagrypninae)。叩甲科化石最早发现于早侏罗世,侏罗纪是叩甲昆虫演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侏罗世至晚侏罗世早期产生明显的辐射演化。晚侏罗世以前叩甲化石目前很少报道,而笔者最近几年在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统九龙山组发现了大量叩甲化石。因此,海房沟组叩甲化石的发现,对叩甲早期多样性、古地理分布以及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丽叩甲属Campsosternus是叩甲科中较大形而且十分美丽的一个类群,全身具有明亮的金属光泽,很易识别。该属由法国Latreille 1834年建立,属模种为C.auratus(Drury);在此之前,所发表的丽叩甲种类大多归属在当时的叩甲属Elater中。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Candeze在他的叩甲专著中将这个类群归属在绒鳞叩甲族Chalcolepidiides中,大多数学者沿用了这一系统,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绒鳞叩甲族上升为绒鳞叩甲亚科Chalcolepidiinae。Fleutiaux 1927年将丽叩甲属从绒鳞叩甲亚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整理、鉴定山西省叩甲科种类时,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种,兹报道如下:虎斑叩甲Selatosomusonerosus(Lewis,1894)(图1) Corymbites onerosus Lewis,1894:Ann.Mag.nat.Hist.(6)13:260. 体中型,被灰白色细毛。头黑色,扁平。额前缘中部无额脊,不与唇基相分离。额、上唇、唇基几乎呈一平面。触角黑褐色,第  相似文献   

5.
五种槽缝叩甲超微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 (鞘翅目:叩甲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槽缝叩甲属Agrypnus 5种的触角、前胸背板、中胸小盾片、鞘翅、前胸腹板、前胸侧板、中胸腹窝、跗节等部位的超微形态结构,提出了5种槽缝叩甲超微形态的区别特征,发现了槽缝叩甲体表鳞片毛上的纵脊数目和走向、中胸腹窝的结构与形状、体表刻点的形态等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讨论了硬结构昆虫扫描样品制备的程序,叩甲的叩头关节、触角槽、跗节槽的形成与功能,以及超微形态结构在叩甲分类上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已报道了4处侏罗纪的恐龙足迹点,包括下侏罗统珍珠冲组的大足化石点,该地点发现了中国迄今最古老的蜥脚类行迹;另外两处化石点(南岸和金鸡)的层位曾被视为中或上侏罗统,这里首次将其确认为上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第4处化石点(成渝), 本文全部作者目前都未曾观察,这里不做描述。南岸化石点是南岸重庆足迹(Chongqingpus nananensis)模式标本的所在地,位于重庆市中心,曾发现过大量兽脚类足迹,如今已消逝在城市化进程中。幸运的是,这批标本被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本文作者曾前后两次对其进行研究,并得出文中的结论。南岸重庆足迹为中型足迹(平均长约29 cm), 最可能被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所囊括,这批标本中有一些保存着边界不清的拇趾迹。该化石点的其他足迹被归于似异样龙足迹(cf. Anomoepus)。其他较小的、来自重庆市周边中侏罗统中部的足迹此前已被归于跷脚龙足迹(Grallator)。金鸡化石点保存了一条孤立的兽脚类行迹,因其粗壮的特征而被暂时归于似窄足龙足迹(cf. Therangospodus)。金鸡点的行迹也保存了非连续出现的拇趾迹。虽然重庆市和四川盆地及其周边更广泛地区之侏罗纪地层发现的兽脚类足迹日渐增多,但要明确其确切地质年龄及有效的足迹分类依然需要进一步工作。这是因为侏罗纪的恐龙足迹尽管丰富,但显示出连续变化的形态学特征,而保存状况的变化更使其难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做出定义与鉴别。  相似文献   

7.
金针虫常见属的鉴别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履鸿  张丽坤 《昆虫知识》1990,27(4):233-235,248
<正> 我国对叩甲科(Elateridae)的分类工作不多,对其幼虫金针虫的鉴别研究更少。对出现的成虫的鉴别及其数量估计虽可大致反映为害种的情况,但与当地为害的幼虫种类未必总能准确对号。例如某地沟金针虫为害严重,但采到该成虫的机会和数量不一定很多;诱虫灯  相似文献   

8.
晚侏罗世摇蚊科新属、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俊峰 《古生物学报》1991,30(5):556-569
本文描述了我国冀北和鲁东上侏罗统摇蚊科化石3属、3种,其中,1新属和3新种。冀北大北沟组中不存在Chironomaptera gregaria种化石,以前被鉴定为幽蚊科的这个种实际上应为摇蚊科的1个新种。并对如何区分上侏罗统这两个科成虫化石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9.
文中记述内蒙古赤峰地区中生代锹甲化石2新属4新种.道虎沟中侏罗统的Juraesalus atavus gen.et sp.nov.是最古老的金龟总科化石.其余3种,Sinaesalus longipes gen.et sp.nov.,S.curvipes gen.et sp.nov.和S.tenuipes gen.et...  相似文献   

10.
基于28S rDNA 的叩甲科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叩甲科(Elateridae)昆虫核糖体28S rD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较,从分子水平研究叩甲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和传统分类结果相比较,为我国叩甲科分类系统的论证和进一步修订奠定基础。【方法】将自测的我国9种(含两个地理种群)共10个叩甲科昆虫样品的28S rDNA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32种叩甲科昆虫进行同一性比较,用DNAStar Lasergene v 7.1.0和MEGA4.0(NJ法、MP法和ME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在获得的890 bp的序列中,保守位点477个,占全部位点的56.1%;简约位点291个,占全部位点的34.2%;G+C的平均含量为63.9%,明显高于A+T的平均含量,碱基组成偏向G和C;转换(transition)稍高于颠换(transversion)。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叩甲科昆虫各亚科内各种间遗传距离在0.000~0.130之间变动,明显小于各亚科之间的遗传距离。不同的系统发育树都支持叩甲科为一单系群,并将10个亚科聚为4个聚类簇:聚类簇Ⅰ为梳爪叩甲亚科(Melanotinae)+叩甲亚科(Elaterinae),聚类簇Ⅱ为槽缝叩甲亚科(Agrypninae)+萤叩甲亚科(Pyrophorinae)+单叶叩甲亚科(Conoderinae),聚类簇Ⅲ为小叩甲亚科(Negastriinae)+心盾叩甲亚科(Cardiophorinae),聚类簇Ⅳ为齿胸叩甲亚科(Denticollinae)+尖鞘叩甲亚科(Oxynopterinae)和异角叩甲亚科(Pityobiinae)。它们来源于2个支系,支系1包含聚类簇Ⅰ,支系2包含聚类簇Ⅱ、聚类簇Ⅲ和聚类簇Ⅳ,而Senodonia quadricollis总是单独作为一支与其他叩甲分开。【结论】本研究证实了过去基于成虫和幼虫形态为基础的分类系统的基本合理性,一是叩甲科为一单系类群;二是叩甲科可明显地分为4个簇群;三是心盾叩甲亚科(Cardiophorinae)为一单系类群,但其他许多亚科存在并系的情况,特别是Senodonia quadricollis的归属还需进一步论证。28S rDNA 序列分析是一种很好的研究叩甲科从种级到科级各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产于内蒙古宁城县中-上侏罗统道虎沟化石层的一块昆虫化石,建立1新种——拉氏道虎沟树蜂(Daohugoa rasnitsyni Ding and Zhang Haichun sp.nov.),归入道虎沟树蜂科(Daohugoidae Rasnitsyn and Zhang,2004)。根据新材料,对道虎沟树蜂科的特征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2.
鸣螽科化石在西北地区的首次发现(直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产自新疆克拉玛依吐孢沟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的两块代表同一前翅的标本建立一新属新种Mesohagla xinjiangensis,gen.et sp.nov.。这是首次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鸣螽科化石。  相似文献   

13.
沼泽野蜓雄性化石的首次发现及其脉序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描述并图示了治泽野蜓Rudiaeschna limnobia Ren,1996雄性化石,讨论了其翅脉的变异特征,化石采自辽宁省北票市上侏罗统义县组地层中。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有关我国箭鞘类化石,仅杨遵仪、吴顺宝(1964),尹集祥(1974)描述过西藏南部晚侏罗—早白垩世的部分材料.近年来,陈挺恩对我国石炭-二叠纪以及中生代箭石进行搜集和整理,发现我国的箭鞘类化石,在时间和空间分布均不亚于欧、美各国.特别是1979年夏,湖北省区调队杨少铭、熊忠德等,在湖北建始县上二叠统大隆组采得保存极佳的高级箭鞘类.这些标本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亦属首见.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高级箭鞘类均产自侏罗—白垩纪地层,很多人称之为"真正的箭石"(True Belemnoids)(Gordon, 1966, Jeletzky, 1965, 1966).它们的鞘多呈流线型(箭头状、矛状、弹头状),表面光滑,常具腹沟、背沟或侧线;鞘质  相似文献   

15.
浙江寿昌组的孢粉化石及其区域对比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文本 《古生物学报》1989,28(6):724-729
浙江寿昌组含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又处于侏罗-白垩系的临界层位,一直为地质工作一者所重视。然而,自刘季辰、赵亚曾发表“浙江西部之地质”(1927)以来,经60年的反复研究,寿昌组的时代问题仍在争论之中。古生物工作者曾从各自所研究的化石门类对寿昌组的时代提出过各种意见。将之归入上侏罗统的有顾知微(1962,1980,1982,1983),张璐瑾(1978),张弥曼和周家健(1977),马其鸿(1980);归入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的有余汶、潘华璋(1980)和林启彬(1980);归入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的有叶春辉等(1980);归入下白垩统的有张文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莱氏猛叩甲Tetrigus lewisi老熟幼虫分别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和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末龄幼虫和蛹的捕食量的差异,评估莱氏猛叩甲的捕食能力,为松墨天牛M.alteratus的有效治理找到潜在的高效生物防治因子。【方法】于2014年11月在浙江富阳昌东村马鞍山砍下松墨天牛虫害木,通过林间野外调查,明确松墨天牛和莱氏猛叩甲的发生情况;将野外采集到的莱氏猛叩甲幼虫带回室内,分别饲喂黄粉虫和松墨天牛的末龄幼虫和蛹,每天记录捕食量,确定莱氏猛叩甲的捕食能力。【结果】野外调查中,我们在松墨天牛幼虫蛀食的坑道中发现了莱氏猛叩甲幼虫和松墨天牛幼虫被取食后的残体;在采集到1 094头松墨天牛幼虫的危害木内,共采得莱氏猛叩甲末龄幼虫36头,约为松墨天牛幼虫数量的3%。室内捕食实验表明,5 d内莱氏猛叩甲捕食黄粉虫幼虫总量为3.2头,平均每天捕食约0.6头,而捕食松墨天牛幼虫总量为8.0头,平均每天捕食约1.6头,莱氏猛叩甲对松墨天牛的总捕食量显著高于对黄粉虫幼虫的总捕食量(P0.0001);4 d内莱氏猛叩甲捕食黄粉虫蛹总量为5.6头,平均每天捕食约1.4头,而捕食松墨天牛蛹总量为7.8头,平均每天捕食约2.0头,莱氏猛叩甲对松墨天牛蛹的捕食量显著高于黄粉虫蛹(P=0.028)。回归分析还表明,莱氏猛叩甲幼虫的捕食量不受叩甲个体大小的影响。【结论】莱氏猛叩甲普遍分布在松墨天牛发生区,同时发现松墨天牛被取食后的残体,表明莱氏猛叩甲是松墨天牛的捕食性天敌。莱氏猛叩甲均能捕食黄粉虫和松墨天牛的幼虫和蛹;相比于捕食黄粉虫,莱氏猛叩甲对松墨天牛的幼虫和蛹具有更好的捕食效率,具有很好的生物防治前景,是未来松墨天牛治理潜在高效生物防治因子。  相似文献   

17.
报道在重庆首次发现的中侏罗世木化石群。化石产地为綦江区古南镇文龙村马桑岩,地层层位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木化石表面碳化,内部硅化、褐铁矿化。化石经磨片后显微镜观察,可确定为松柏类植物木材。该木化石群不仅是四川盆地地层新层位发现的木化石,且增加了我国南方侏罗纪木化石分布范围。该化石群反映了中侏罗世该地区的干燥气候,对研究当时的古气候与古地理以及沉积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河北蔚县中侏罗世苔藓植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记述了河北蔚县中侏罗统乔儿涧组的8种苔藓植物化石:Hepaticites elegans sp. nov., H. hebeiensis sp. nov., H. sp., cf. H. solenotus, Riccardiopsis hsüi gen. et sp. nov., Metzgerites yuxianensis gen. et sp. nov., M. exhibens g1n. et sp. nov., Marchantiolites sulcatus sp. nov.。通过扫描电镜和显微镜对这些化石的形态特征和细胞构造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有些属种与现代苔纲的某些科属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此外对本区苔藓植物化石的生态型、古地理、古气候等问题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描述广西渐新统宁明组近来发现的臭椿属(Ailanthus Desf.)翅果化石。通过对臭椿属翅果腹脉和花柱痕的位置以及翅果大小3个性状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广西宁明组的翅果化石被归入2个种,即古臭椿(A.confucii Unger)和塔德臭椿(A.tardensis Hably)。古臭椿过去广泛发现于欧亚和北美始新世以来的中纬度地区,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或边缘稍内、花柱痕与种子中部处于同一水平、长20—42mm,而广西宁明产的该化石种大多长40—53mm。塔德臭椿最早发现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下渐新统,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以内、花柱痕与种子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长35—41mm,广西宁明则是该化石种的第2个产地。此外,过去还从斯洛文尼亚索卡(Socka)下渐新统报道了另外1个臭椿属翅果化石种巨臭椿(A.gigas Unger)(长达57mm),它与古臭椿唯一可以区别的性状是翅果长度。基于广西宁明和其它产地的古臭椿翅果化石形态特征的连续性,巨臭椿被处理为古臭椿的分类学异名。本文研究的2个臭椿属化石种是迄今纬度最低的该属化石报道。结合臭椿属现生种的地理分布、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相关化石种的地理和地层分布,探讨该属的生物地理起源与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0.
描述广西渐新统宁明组近来发现的臭椿属(Ailanthus Desf.)翅果化石。通过对臭椿属翅果腹脉和花柱痕的位置以及翅果大小3个性状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广西宁明组的翅果化石被归入2个种,即古臭椿(A.confucii Unger)和塔德臭椿(A.tardensis Hably)。古臭椿过去广泛发现于欧亚和北美始新世以来的中纬度地区,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或边缘稍内、花柱痕与种子中部处于同一水平、长20—42mm,而广西宁明产的该化石种大多长40—53mm。塔德臭椿最早发现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下渐新统,其翅果腹脉位于边缘以内、花柱痕与种子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长35—41mm,广西宁明则是该化石种的第2个产地。此外,过去还从斯洛文尼亚索卡(Socka)下渐新统报道了另外1个臭椿属翅果化石种巨臭椿(A.gigas Unger)(长达57mm),它与古臭椿唯一可以区别的性状是翅果长度。基于广西宁明和其它产地的古臭椿翅果化石形态特征的连续性,巨臭椿被处理为古臭椿的分类学异名。本文研究的2个臭椿属化石种是迄今纬度最低的该属化石报道。结合臭椿属现生种的地理分布、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相关化石种的地理和地层分布,探讨该属的生物地理起源与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