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石竹烯对斑翅果蝇雌成虫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是浆果类植物的主要害虫,为了明确β-石竹烯对斑翅果蝇定向和产卵行为中的作用,本研究测定了雌虫对β-石竹烯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嗅觉行为反应及产卵选择反应。结果表明,斑翅果蝇雌虫对不同剂量的β-石竹烯(0.01,0.1,1,10,100μg)均有EAG反应,已交配雌成虫的EAG反应值随β-石竹烯剂量升高而升高(P0.05),但是各剂量间未交配雌成虫EAG反应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斑翅果蝇在Y型嗅觉仪中对不同剂量的β-石竹烯(0.01,0.1,1,10,100μg)选择结果表明:低剂量的β-石竹烯对雌成虫具有引诱效果,高剂量的β-石竹烯具有驱避效果。斑翅果蝇对不同剂量β-石竹烯(0.1,1,10μg)的产卵选择反应表明:β-石竹烯在低剂量(0.1μg和1μg)下,对雌成虫产卵行为表现为引诱效果,高剂量(10μg)下对其表现为产卵驱避效果,且随剂量升高,单雌累积产卵量呈下降趋势。总之,β-石竹烯可用来调控斑翅果蝇的定向和产卵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塑料大棚对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在杨梅Myrica rubra Sieb.et Zucc.发生与危害的影响。【方法】在杨梅园修建塑料大棚,使用糖醋酒液监测棚内外的种群动态、日活动高峰;使用盐水浸泡果实和果蝇成虫羽化的方法调查棚内外杨梅虫果率。【结果】在杨梅成熟前,斑翅果蝇种群数量和杨梅虫果率在大棚内外无显著差异。而在杨梅成熟期,棚内的斑翅果蝇数量和杨梅虫果率显著少于棚外的。在果实采摘完成后,棚内斑翅果蝇数量显著多于棚外。田间观察实验显示,斑翅果蝇成虫日活动高峰期在清晨(7:00—9:00)和傍晚时分(17:00—19:00)。这种现象塑料大棚内外一致。【结论】在果园建立塑料大棚可显著减轻斑翅果蝇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斑翅果蝇Drosophilasuzuki求偶行为的特征及过程、视觉因素与信息素粗提物在求偶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在室内条件下[温度(24±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4L∶10D],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实验观察斑翅果蝇的求偶行为特征及过程。【结果】雄虫的求偶特征为当雌雄虫相遇前或相遇时,雌虫腹部末端翘起,雄虫转向追逐雌虫且翅膀展开;当雌虫静止时,雄虫在雌虫前方展开翅膀并伴随翅膀振动,之后雄虫绕到雌虫侧面,使用前足触碰雌虫并很快返回雌虫前方展开翅膀,随后绕到雌虫尾部弯曲腹部试图进行交配。3日龄雌虫的求偶行为次数最多,为(127.4±10.0)次,且求偶高峰期出现在进入光照期后的3-4 h时段内,为(59.2±5.4)次。与单一因素相比,未交配雌虫卵巢粗提物与死亡虫体共同作用时能够显著激发雄虫的求偶行为。进一步观察结果显示,卵巢粗提物对斑翅果蝇未交配雄虫具有显著的引诱效果,但仅有卵巢粗提物出现时并不能显著增强雄虫求偶行为。【结论】能引起斑翅果蝇雄虫求偶的化学物质(性信息素)存在斑翅果蝇雌虫卵巢中,视觉因素和性信息素联合作用才能显著增强雄虫的求偶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在杨梅园的发生为害特性,为斑翅果蝇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4月至7月在红河州石屏县采用糖醋酒溶液诱捕斑翅果蝇成虫,调查斑翅果蝇的田间种群动态;从果园采集鲜果及落果带回室内观察虫果率;从土壤中取样以调查土壤中斑翅果蝇蛹量;通过定期清除落果评价果园清洁对斑翅果蝇种群的影响。【结果】斑翅果蝇在4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杨梅园均有发生,其发生高峰期在在6月底至7月初。在斑翅果蝇发生高峰期,杨梅果实的被害率可达100%。新鲜虫害果及落果中既有斑翅果蝇也有其它果蝇。这表明多种果蝇可同时为害杨梅果实。斑翅果蝇除了可在果实中化蛹外,也有少量入土化蛹。清理地上落果会显著降低果园中斑翅果蝇的种群数量。【结论】斑翅果蝇与其它种类果蝇混合发生、为害杨梅鲜果。及时清除地上落果能显著降低果园斑翅果蝇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5.
云斑天牛对10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对云斑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成虫具有行为导向的寄主植物挥发物对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触角电位(EAG)和"Y"型嗅觉仪技术,测定云斑天牛成虫(未交配雌虫、未交配雄虫、已交配雌虫)对10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结果】所选化合物在特定浓度下,均能引起云斑天牛成虫较为明显的EAG反应,浓度为100μg/μL时,云斑天牛成虫对所测试的植物挥发物的EAG反应最强,其中未交配雌、雄及已交配雌虫对(Z)-3-己烯-1-醇的EAG反应相对值均为最大,分别达2.35、2.31和2.22。行为反应生测中,(Z)-3-己烯-1-醇对未交配雌、雄虫可产生明显的引诱作用,芳樟醇则对两者具有明显的趋避作用,而已交配雌虫对所有化合物均无明显趋性。【结论】试验结果可为开发对其有效的林间引诱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肠道细菌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对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引诱效果,并鉴定和验证该菌挥发性物质对斑翅果蝇成虫的引诱效果。【方法】在无寄主植物和有寄主植物(巨蜂葡萄)的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产酸克雷伯氏菌和NB培养基(对照)的上清液对斑翅果蝇成虫的诱集比例以及被引诱成虫的雌雄性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别鉴定产酸克雷伯氏菌和NB培养基(对照)上清液中的挥发性物质,并检测浓度较高的4种产酸克雷伯氏菌挥发性物质对斑翅果蝇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产酸克雷伯氏菌上清液对斑翅果蝇成虫具有引诱作用。其中,无寄主植物条件下,产酸克雷伯氏菌上清液对雄虫引诱作用强于对雌虫,但是在有寄主植物条件下产酸克雷伯氏菌上清液诱集的雌雄成虫数量差异不显著。在产酸克雷伯氏菌上清液中检测到21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浓度较高的为3-甲基-1-丁醇、2-苯乙醇、乙酸异戊酯和吲哚,斑翅果蝇成虫对3-甲基-1-丁醇、2-苯乙醇和吲哚具有趋向性,而对乙酸异戊酯则有趋避性,且3-甲基-1-丁醇可吸引更多的雄虫。【结论】肠道微生物产酸克雷伯氏菌上清液可用于引诱斑翅果蝇成虫,3-甲基-1-丁醇是产酸克雷伯氏菌代谢物中引诱雄虫的重要物质。本研究为斑翅果蝇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往往对昆虫产卵场所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明确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众多寄主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挥发物能够引诱桔小实蝇雌成虫产卵,本研究对桔小实蝇3种寄主(番石榴、橙子和芒果)果实的挥发物进行了鉴定,并测试了相关挥发物对桔小实蝇产卵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寄主果实均能引诱桔小实蝇产卵并且β-石竹烯是3种寄主果实中共有的挥发物;Y型嗅觉仪和四臂嗅觉仪测试均表明低浓度β-石竹烯(9 μg/mL)对桔小实蝇雌成虫具有引诱作用,但高浓度β-石竹烯对桔小实蝇没有引诱作用;增加寄主番石榴果实中β-石竹烯的含量也会显著降低果实对雌虫产卵的诱集效果.本研究证实了特定浓度的β-石竹烯在桔小实蝇产卵行为中的作用,为开发该虫防治中的推拉策略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明确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飞行能力的差异。【方法】利用昆虫飞行磨系统对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雌、雄虫各7个日龄分别进行22-24 h连续吊飞试验,并对相关飞行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种果蝇在1日龄时的飞行时间、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均最小,随着日龄的增加,飞行能力出现两个高峰。斑翅果蝇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2日龄,黑腹果蝇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3日龄;两种果蝇飞行能力的第二个高峰均出现在15日龄,此时雌、雄虫的累计飞行距离均最大。斑翅果蝇雌、雄虫15日龄的总飞行距离最远,而黑腹果蝇雌虫15日龄、雄虫3日龄飞行距离最远、飞行时间最长。【结论】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的飞行能力与日龄和性别均有关系,且两种果蝇雌虫的飞行能力均强于雄虫。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斑翅果蝇(Spotted wing Drosophila,SWD,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常见寄主果实期较短,评估4种非寄主果实(香蕉、紫心火龙果、芒果、红提)对斑翅果蝇种群的适合度,筛选最佳饲养水果。[方法]测定了人工饲料饲养的斑翅果蝇对4种水果气味的选择反应及其产卵选择性,比较了分别用4种水果饲养的斑翅果蝇的生物学特性(产卵量、卵历期、孵化率、幼虫历期、化蛹率、蛹历期、羽化率、成活率、雌雄比)。[结果]斑翅果蝇对4种非寄主果实气味喜好为:香蕉芒果红提紫心火龙果,产卵选择喜好表现为:香蕉紫心火龙果芒果红提,且香蕉饲养的斑翅果蝇后代成活率最高,各虫态历期最低。[结论]在4种非寄主果实中,香蕉既能引诱斑翅果蝇,也能刺激其产卵,且后代成活率显著最高,宜作为长期饲料进行实验室种群扩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番石榴果实气味对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correcta行为的影响,为番石榴实蝇的化学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风洞观察箱观察性未成熟、性成熟未交配和交配3种不同生理状态的番石榴实蝇雌、雄成虫对单个番石榴果实气味的定向反应,对不同生理状态的雌、雄虫的飞行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番石榴果实气味对不同生理状态的番石榴实蝇雌雄成虫均能产生显著的引诱效果,交配雌虫降落到气味源的数量最多,其次是性成熟未交配的雄虫,性未成熟的雄虫降落数最少。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番石榴实蝇雌雄成虫逆风飞行的速度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性成熟的番石榴实蝇雌成虫的逆风飞行速度均高于雄成虫。【结论】不同生理状态的番石榴实蝇雌雄虫对寄主番石榴气味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选择性,已交配雌虫反应最强,其次是性成熟未交配的雄虫,性未成熟的雄虫的反应最弱。  相似文献   

11.
【背景】蝇蛹俑小蜂是实蝇类害虫蛹期重要的寄生蜂之一。有关植物果实和寄主挥发物在蝇蛹俑小蜂寻找寄主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寄主和果实(健康果实和虫害诱导果实)对蝇蛹俑小蜂的引诱作用。【结果】虫伤1 d的番石榴和杨桃果实对蝇蛹佣小蜂雌蜂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寄主蛹——3日龄橘小实蝇蛹和4日龄瓜实蝇蛹对蝇蛹俑小蜂雌蜂也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蝇蛹俑小蜂雌蜂对雄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橘小实蝇性诱剂甲基丁香酚对蝇蛹俑小蜂的搜索行为则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寄主蛹和幼虫危害1 d的果实能释放对蝇蛹俑小蜂有引诱作用的物质,这可为利用蝇蛹俑小蜂防治实蝇类害虫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对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的产卵选择性以及与樱桃生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了斑翅果蝇对4个樱桃品种(黄蜜、红灯、先锋和萨米拖)的产卵选择性,以及各樱桃品种果实的硬度及蛋白质、氨基酸、糖原和果胶的含量,并对各项指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产卵选择性试验采用完整樱桃供试产卵和切块樱桃诱导产卵两种处理方式,并统计产卵量。【结果】斑翅果蝇对糖原含量较高而果胶含量较低的樱桃(黄蜜和红灯)切块选择性较强。对于带有果皮的完整樱桃,斑翅果蝇的产卵选择性与樱桃果实的硬度有关,在果实硬度小的樱桃品种(先锋和萨米拖)中产卵量较高。但是,斑翅果蝇对樱桃的产卵选择性与樱桃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斑翅果蝇对不同樱桃品种的产卵选择性有显著差异,与其营养物质含量和果实硬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 Yang et Zhang雌成虫对不同虫态的行为趋性及起作用的活性物质,为开发高效引诱剂诱杀成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基础。【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未交配或已交配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对2龄幼虫、4龄幼虫、蛹和卵块挥发物的趋性,应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仪对有引诱活性虫态挥发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进一步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不同化学成分及比例对雌虫的引诱活性。【结果】结果表明,未交配或者已交配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明显嗜好4龄幼虫,而对2龄幼虫、蛹和卵块无明显趋性。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体表挥发物主要成分是二丙基二硫醚和2,2-二甲基-1,3-噻烷等二硫化物,前者含量是后者的10倍。50 mg二丙基二硫醚单体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明显吸引作用,50 mg和5 mg 2,2-二甲基-1,3-噻烷单体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一定吸引作用;二丙基二硫醚与2,2-二甲基-1,3-噻烷以1︰1(50 mg︰50 mg)和10︰1(50 mg︰5 mg)混合物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明显吸引作用;而将二丙基二硫醚和2,2-二甲基-1,3-噻烷以10︰1(50 mg︰5 mg)混合后与50 mg二丙基二硫醚单体比较,前者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的吸引作用更明显。【结论】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明显嗜好4龄幼虫,其体表挥发物二丙基二硫醚等二硫化物对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具有吸引作用,2,2-二甲基-1,3-噻烷对二丙基二硫醚单体吸引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一种斑翅果蝇寄生蜂Trichopria drosophilae的交配行为以及雌雄蜂的交配次数对后代的影响。【方法】在室内对斑翅果蝇寄生蜂的交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该蜂在交配行为中所出现的求偶行为、交尾前期行为、交尾行为和交尾完毕的动作及持续时间。测定寄生蜂各交配次数下的雌蜂寿命、后代出蜂总量和后代性比。【结果】寄生蜂的交配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求偶,雄蜂逐渐靠近雌虫、追逐雌蜂并震动翅膀,直至爬上雌虫背部整个过程持续(50.47±85.01)s。交尾前期,雄虫头部从雌蜂的两触角中间伸出,并将触角从雌虫触角两侧向中间有规律的触碰雌虫触角,直至雌蜂打开生殖孔,整个过程持续(43.73±13.97)s。交尾,雄蜂将雄性交配器插入雌性生殖孔整个过程持续(36.28±11.03)s。交尾后期,雌虫左右甩动腹部2~3次,主动与雄虫分离整个过程持续(8.95±3.40)s。观察结果显示,雌虫一生只能交配一次,雄蜂一生交配次数在(16.54±1.37)次,最多达到19次(N=10),雄虫的交配次数对与之交配的雌蜂的寿命和后代总量无显著影响。雄蜂的交配次数对雌性后代的性比有显著影响。【结论】该寄生蜂的交配过程主要分为雄虫求偶、交尾前期、交尾、交尾后期等阶段。求偶和交尾前期阶段主要行为是雄虫追逐雌蜂、爬上雌虫背部并用触角摩擦雌虫触角。交尾阶段主要行为是雄蜂交配器插入雌性生殖孔。交尾后期主要行为是雌蜂将雄蜂甩开,是雌虫唯一主动发起的行为。随着雄蜂交配次数增加,雌蜂后代雌/雄性比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筛选对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Fabricius)有引诱作用的植物挥发性物质。【方法】采用顶空气体采样法收集5个甘薯品种的植物挥发物,通过气相-质谱联用系统(GC-MS)进行物质鉴定及定量分析,测定甘薯蚁象成虫对候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趋向选择行为。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甘薯蚁象成虫对5个甘薯品种茎叶的嗅觉反应。【结果】5种甘薯品种的植物挥发物种类和含量有所差异。7种候选挥发物(罗勒烯、柠檬烯、壬醛、β-石竹烯、葎草烯、法尼烯和乙酸-顺-3-己烯酯)均引起甘薯蚁象雌、雄成虫的EAG反应。其中,雌虫对柠檬烯、壬醛和β-石竹烯的反应相对值较大;而引起雄虫反应相对值较大的挥发物为罗勒烯、柠檬烯、葎草烯。在趋向行为反应中,柠檬烯和壬醛对甘薯蚁象雄虫的吸引作用高于对照,而雌虫对葎草烯、柠檬烯有极显著的趋向选择。甘薯蚁象成虫对5种茎叶的反应率为40.90%~65.21%,且5个甘薯品种的茎叶挥发物均没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结论】甘薯蚁象雌、雄成虫对甘薯植物挥发物具有不同的EAG及趋向行为反应,气味化合物柠檬烯与甘薯蚁象偏爱选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究在自然环境中影响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种群的关键因子。【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7—9月,应用生命表技术,采用室内分段饲养和田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组建了斑翅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室外斑翅果蝇各发育阶段的历期为:卵期(22.50±2.78)h、1龄幼虫期(23.14±2.27)h、2龄幼虫期(48.86±4.14)h、3龄幼虫期(79.00±11.01)h、蛹期(99.00±6.00)h;斑翅果蝇为A型存活曲线;在果园,斑翅果蝇7月世代的关键虫期为卵期,8月、9月世代的关键虫期为1~2龄幼虫期;在杉树林,斑翅果蝇8月、9月世代的关键虫期均为卵期;卵期的关键致死因子为自然死亡,1~2龄幼虫的关键致死因子为竞争。【结论】影响斑翅果蝇自然种群的关键致死因子为自然死亡和竞争。其存活曲线为A型,不同的生态环境的关键致死因子不同,不同发育阶段的关键致死因子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挖掘对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有行为反应的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挥发物。【方法】采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收集不同为害状态[健康(CK)、天牛取食、产卵和钻蛀后]山核桃释放的挥发物,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测量系统(GC-EAD)及"Y"型嗅觉仪技术分析鉴定出对星天牛产生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挥发物。【结果】GC-EAD反应结果表明:星天牛成虫对不同为害状态下山核桃释放的挥发物中的蒎烯、罗勒烯、对二乙苯、萜品烯、壬醛、α-萜品醇、五甲基苯、丙烯酸-2-乙基己酯、2,6-二甲基萘以及正十六烷10种挥发物产生显著的触角电位反应,对其他挥发物无反应,其中蒎烯和罗勒烯的反应较强。嗅觉反应结果表明:蒎烯仅对星天牛雄虫产生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罗勒烯对星天牛雌雄虫产生极显著的引诱作用(P≤0.01);丙烯酸-2-乙基己酯对星天牛雌虫产生显著的驱避作用(P≤0.05),对二乙苯仅对星天牛雄虫产生显极著的驱避作用(P≤0.01),壬醛对星天牛雄虫产生显著的驱避作用(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罗勒烯对星天牛雌成虫产生较强的引诱作用,而丙烯酸-2-乙基己酯对其雌成虫产生较好的驱避作用;蒎烯和罗勒烯对星天牛雄成虫产生较强的引诱作用,而对二乙苯和壬醛则对其雄成虫产生较好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枣飞象对枣树七种挥发物EAG和嗅觉行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枣飞象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o et Morimoto是枣树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陕北黄河沿岸枣区暴发成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了明确枣树挥发物在枣飞象寄主定向过程中的作用,以便为开发植物源引诱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枣飞象对枣树7种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行为反应。【结果】EAG试验结果表明:枣树的7种挥发物在一定的浓度下,都能引起枣飞象雌雄成虫明显触角电位反应,当刺激浓度为50μg/μL时,枣飞象对测定的7种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值达到最高,其中枣飞象雌雄虫对罗勒烯的EAG反应相对值均为最大,分别达2.87和2.53。嗅觉行为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罗勒烯、α-法呢烯均对枣飞象雌雄虫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其中枣飞象雌雄成虫对罗勒烯趋向率高达70.8%、70.4%,而反-2-己烯醇仅对其雌虫表现引诱作用,对雄虫未表现出引诱作用。【结论】罗勒烯和α-法呢烯为吸引枣飞象雌雄成虫的活性物质,本反-2-己烯醇为吸引枣飞象雌虫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验证酪蝇Piophila casei雌虫卵巢是否存在性信息素,并为酪蝇性信息素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了酪蝇雄虫对不同剂量的雌虫卵巢提取物的行为选择反应和触角电位反应,还利用模拟仓储实验测定了不同剂量的雌虫卵巢提取物对酪蝇雄虫的诱捕效果。【结果】当酪蝇雌虫卵巢提取物的剂量分别为0.5、1、1.5、2、2.5头当量时,雄虫对0.5、1、1.5头当量的雌虫卵巢提取物有选择反应,雄虫对这5个剂量的雌虫卵巢提取物均具有触角电位反应。酪蝇雌虫卵巢提取物对雄虫诱捕效果的模拟仓储实验结果显示:当酪蝇卵巢提取物的剂量分别为2、4、6、8、10头当量时,在非选择性实验中各当量的雌虫卵巢提取物对雄虫均有引诱效果,在选择性实验中雌虫卵巢提取物的剂量为2头当量时,对雄虫的引诱效果最好。【结论】酪蝇雌虫卵巢提取物对雄虫有显著的引诱效果,表明酪蝇雌虫卵巢中存在吸引雄虫的化学成分,即酪蝇的性信息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飞蝗对2种禾本科植物挥发物——癸醛和芳樟醇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为了解飞蝗的嗅觉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首先,使用触角电位仪检测飞蝗4龄若虫对癸醛和芳樟醇4个剂量的触角电位反应。其次,使用嗅觉行为仪检测正常条件下4龄飞蝗对癸醛和芳樟醇不同剂量的行为反应。最后,采用嗅觉行为仪检测饥饿和饱食状态下的虫体对癸醛和芳樟醇的行为反应。【结果】4龄飞蝗对癸醛和芳樟醇的EAG值随着剂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500μg达到最高值,且在该剂量下,雌雄虫之间的EAG值存在显著差异。正常条件下,1 000μg芳樟醇对飞蝗雌雄虫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1 500μg癸醛和芳樟醇显著引诱雄虫,500μg癸醛显著引诱雌虫。经饥饿处理后,雌虫被500μg和1 000μg癸醛显著引诱,雄虫被250μg癸醛显著引诱,雌雄虫均被500μg的芳樟醇显著引诱。经过饱食处理后,250μg和500μg的芳樟醇显著引诱雌虫。芳樟醇对饥饿状态下飞蝗雄虫的引诱率均高于饱食状态,在500μg时,引诱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飞蝗对这2种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存在剂量效应,雌雄虫触角电位在最佳剂量下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剂量的癸醛和芳樟醇可对飞蝗产生不同的引诱效果,饥饿状态下的虫体更易被芳樟醇所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