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5%甲维盐微乳剂利用率偏低的问题,筛选了增效作用显著、安全性高且持留量好的配方。通过筛选不同溶剂、助剂与测定其药液表面张力、铺展面积、叶片最大持留量等理化性能差异,研发出5%甲维盐微乳剂最佳配方。5%甲维盐微乳剂最佳配方为:甲维盐5%、乙醇25%、环己酮5%、602 5%,快速渗透剂T 4%,环氧大豆油3%,丙三醇3%,1#乳化剂20%,去离子水补足至100.0%。所制备的制剂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各指标均符合微乳剂的相关标准要求。同时,田间防治效果表明,该制剂对月季Rosa chinensis(Jacq)上蓟马具有很好防治效果,优于市售的5%甲维盐微乳剂,对农药微乳剂配方开发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使用农药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上,无人机施药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农药有效利用率低,飘失严重,防治效果较差。本研究通过添加助剂来增加药液到达靶标作物上的雾滴密度和药液沉积量,提高利用2.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进行无人机喷雾对蓟马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助剂后,药液冠表层雾滴密度从84.3个/cm~2增加到了130.8个/cm~2,沉积量从0.4μL/cm~2提高到1.7μL/cm~2;内冠层雾滴密度从52.5个/cm~2增加到99.1个/cm~2,沉积量从0.1μL/cm~2提高到0.8μL/cm~2;药后5 d对蓟马的校正防效由31.18%提高到91.67%,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地添加助剂有利于提高无人机喷雾雾滴密度和沉积量,显著提高了农药对蓟马的防效。  相似文献   

3.
六种阳离子助剂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虫法和叶片药膜法比较了6种阳离子助剂与阿维菌素混用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并通过测定助剂对阿维菌素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以及助剂对小菜蛾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s,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s,POD) 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等方面对其增效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为阳离子助剂在杀虫剂领域的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 在400 mg/L以下,各阳离子助剂单独使用对小菜蛾3龄幼虫均无生物活性,但可明显提高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药效。两种方法中,浸虫法的增效作用大于叶片药膜法,其中松香酸铜、1427和412103对阿维菌素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71、2.82和2.72。6种助剂均可明显降低阿维菌素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及增加药液在甘蓝叶片上的沉积量,但不同助剂间及相同助剂不同浓度间差异虽大多显著; 与增效比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助剂的润湿性能与其增效作用之间关系不大。阿维菌素药液分别加入松香酸铜、1427和412103后使试虫体内POD和SOD的活性明显提高,从侧面说明这3种助剂对虫体更具渗透性。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硅和磷对水稻及其抗白背飞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硅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和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本实验检测了水稻叶面喷施硅和磷后叶片中硅和两种次生物质含量的变化以及喷硅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种群的影响,旨在阐明外源元素施用是否会提高水稻的抗虫性。【方法】采用对分蘖期水稻进行硅肥、磷肥、和两者混合的喷施处理,测定比较了水稻叶片正面和反面硅含量、草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检测了喷施硅肥后水稻叶片硅化细胞数量和取食处理水稻后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参数。【结果】20和40 mg/L 硅或硅+磷混合施用后,水稻叶片中的硅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在40 mg/L硅+ 40 mg/L磷喷施处理后,水稻叶片正反面的硅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6%和104.4%。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处理后的水稻叶片上气孔周围硅化细胞明显增加。此外,硅和磷喷施后3 d和6 d,水稻叶片草酸含量显著增加(P<0.01)。40 mg/L硅处理后的水稻上饲养的白背飞虱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硅+磷喷施处理促进水稻叶片抗虫物质含量增加,硅喷施抑制了白背飞虱的产卵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水稻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脱落酸(ABA)、乙烯利(ETH)、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 A)4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PGR)对水稻生长及籽粒镉(Cd)积累的影响差异。试验采用重金属污染土种植水稻,于分蘖期、灌浆期各进行1次PGR叶面喷施处理,分析灌浆期叶片光合指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收获期各部位生物量和Cd含量。结果表明:(1)低浓度ABA(5mg/L)可维持水稻正常产量;高浓度ABA(15mg/L)则导致产量下降。ETH对水稻地上部生长和单株产量有显著抑制作用,SA和MeJ A(0.56mg/L)均可保证地上部正常生长,维持正常产量。(2)外施4种PGR均抑制灌浆期叶片气孔开放,降低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抑制效果最明显的是高浓度MeJ A(0.56mg/L)。(3)在供试浓度范围内SA、低浓度ABA(5mg/L)以及高浓度MeJ A均可降低灌浆期叶片MDA含量,减少质膜过氧化水平。(4)4种PGR均可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其中低浓度ABA(5mg/L)抑制籽粒Cd积累的效应最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GR抑制籽粒积累Cd的效应与地上部向籽粒转运Cd的调控机制有关,与蒸腾速率无显著相关关系。(5)综上所述,低浓度ABA(5mg/L)处理对水稻产量无影响,且籽粒Cd含量降低程度最大。适当浓度的PGR可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在中低度重金属污染农田生态修复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必须精确控制PGR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避免出现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杀虫剂防效, 减少杀虫剂用量, 提高农产品安全, 本研究采用虫体浸渍法研究了阳离子助剂1227和C8-10及有机硅助剂Breakthru S240对高效氯氰菊酯、 毒死蜱和溴虫腈在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上的增效作用, 并测定了3种助剂对清水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1)供试助剂在两试虫上对3种杀虫剂均有显著增效作用, 且增效比与助剂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同浓度下, 除Breakthru S240对毒死蜱在棉铃虫上增效作用高于1227外, 3种助剂在两试虫上对3种杀虫剂增效作用均为C8-10>1227>Breakthru S240。3种助剂在甜菜夜蛾上对3种杀虫剂的最佳增效浓度均为900 mg/L。3种助剂在棉铃虫上对3种杀虫剂的最佳增效浓度分别为900, 300 和900 mg/L。(2)3种助剂对清水物理性状均有显著影响。相同浓度下, 供试助剂对清水表面张力的降低能力、 对扩展直径和最大稳定持留量的增强能力均为 Breakthru S240>1227>C8-10。综上所述, 阳离子助剂1227和C8-10对3种杀虫剂在两试虫上的增效作用显著高于有机硅助剂Breakthru S240, 但后者对于提高杀虫剂在叶表沉积量的能力高于前者, 研究结果为3种助剂在杀虫剂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硒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采用溶液培养 ,研究不同浓度的硒和镉处理对稻苗的株高、叶片干重、叶绿素、还原糖、叶片丙二醛含量以及保护酶 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镉胁迫下稻苗矮化 ,镉毒害使叶片失绿 ,干重降低 ,还原糖含量下降 ,叶片 MDA含量增加 ,POD活性增强 ,而 SOD、CAT活性降低 ;硒可减轻镉对水稻的毒害 ,表现为 :减轻镉胁迫对株高增加的抑制 ,提高叶绿素含量 ,增加叶片干物质积累 ,提高叶片还原糖含量 (Cd0 .5 mg/ L加 Se 0 .1 0~ 0 .5 0 mg/ L例外 ) ,降低 MDA含量与 POD活性 ,提高 SOD、CAT活性  相似文献   

8.
农田中不断积累的多环芳烃不仅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同时增加粮食安全风险。筛选兼具促进植物生长特性和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微生物菌株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油田附近生长的植物根表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芘降解能力,同时还具有溶磷、产吲哚乙酸和铁载体等植物促生特性的菌株PR3,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PR3在无机盐培养液中生长14 d后,对芘(20 mg/L)的降解率可达94%,对萘(50 mg/L)、菲(50 mg/L)、苯并(a)芘(10 mg/L)的降解率也分别达到92%,84%和47%。同时,该菌株7 d内最大溶磷量为756.25 mg/L,2 d内IAA合成量可达14.46 mg/L,4 d内生成铁载体的活性单位可达58.53%。在不同芘污染浓度处理下的盆栽实验表明,接种PR3可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并提高根际土壤中芘的降解,去除率可达72.02%-86.22%,同时显著降低水稻根及地上部中的芘含量,分别为21.81%-53.01%和49.81%-57.17%。因此,菌株PR3有助于实现芘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以及降低作物芘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针对邵家油田沾3区块的1口注入井和4口油井分别开展不同种类的内源微生物营养激活体系评价实验。依据营养体系激活的菌体密度、产气量和原油乳化效果,对现有营养体系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发现:最佳的营养体系为3g/L植物多糖,1g/L玉米浆干粉,2g/LNaNO_3,0.2g/L(NH_4)_2HPO_4。在该营养激活剂体系下,激活菌的密度大,达4×108个/mL,激活后产生的生物气可达到0.108MPa,原油采收率比原有体系提高2.8%,同时产出液中乙酸质量浓度上升至600mg/L,注入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34.1mN/m。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保证菊酯类农药防治桃小食心虫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乳油农药助剂和溶剂对环境的危害,开发农药新剂型。【方法】研究了含不同表面活性剂的4种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的配方、热稳定性、制剂粒度、稀释液表面张力及其在苹果叶面的接触角,并在苹果园针对桃小食心虫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采用4种不同表面活性剂(FMEE、IS-TEO、宁乳34、农乳700)配比组成的4种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1号、2号、3号、4号,配方热贮后分解率低于5%,符合国标热贮稳定性的要求;粒径D50在0.85~2.12μm处于水乳剂型理想范围;稀释液表面张力43.32~51.89 m N/m;稀释液在苹果叶面接触角为47.45°~74.38°,远低于水的表面张力,均能较好的附着于苹果叶表面。4种配方稀释2 000~3 000倍液对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84.62%~100%,与对照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无显著差异,较乳油制剂有机溶剂用量减少70%。【结论】综合热稳定性、制剂粒径、稀释液表面张力、稀释药液在苹果叶面接触角、对苹果桃小食心虫防治效果及农药减量化使用等因素,推荐使用3号配方。  相似文献   

11.
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王旭东 《四川动物》2007,26(1):196-197,200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认为:音乐能影响动物的情绪;音乐还对动物的免疫功能、学习及记忆能力、以及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均有一定影响。该领域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索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13.
Studies on Septoria on celery see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15.
红树林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抵御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天然屏障。热带气旋是红树林面临的最主要自然威胁之一,削弱了红树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及生物多性维持等功能发挥。然而,尽管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日益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该领域研究进展的系统分析和总结。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5—2021年间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影响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图谱绘制,以厘清该领域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并揭示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1)该领域研究年发文量随时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尤其2013年后迅速增加,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2)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前列,美国的中介中心性最高,其次是德国,美国广泛地与德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有密切合作;(3)美国佛罗里达、加勒比地区、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南部等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区域;(4)研究热点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从红树林植被的干扰损害逐渐发展到固碳储碳、海岸防护等功能的影响。全球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红树林对热带气旋干扰的弹性、基于遥感和大数据处理的模型模拟等日益受到关注,量化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功能的影响、探明热带气旋与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及对红树林影响、构建完善的观测体系数据集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对长期关于热带气旋对红树林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定量和可视化分析,可为预测热带气旋对红树林的影响和风险、及减缓和应对其风险等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Studies on enzymes acting on glycopeptide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7.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n time on task effects on safety shows contradictory evidence,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12 h shifts. It is argued that this might depend on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is of accident data, e.g. selectivity of samples, validity of data bases and study designs, especially for analyses at the company level. Analyses of aggregated data seem to indicate an exponential increase of accident risk with time on task beyond the normal working day. This is supported by some recent studies based on data from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相似文献   

18.
19.
20.
Douglas Waugh 《CMAJ》1993,148(9):16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