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生物入侵已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问题,而外来入侵昆虫对世界各国农林业、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以我国14种重要的入侵昆虫为例,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入侵昆虫学科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进展,并提出该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趋势和领域。为入侵昆虫预警与预防、检测与监测、管理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10年外来入侵昆虫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外来入侵昆虫对世界各国农林业、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日趋严重。近10年来,关于外来入侵昆虫风险分析的相关研究备受重视,发展迅速;在研究对象类别中,鞘翅目昆虫居多,占所有入侵昆虫的32.21%,其次为双翅目和膜翅目,最小的为缨翅目,仅占1.44%。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入侵途径、适生范围及风险等级、传播扩散、经济和生态影响等层面;其中以适生性风险分析研究最多,占43.41%。深入开展入侵昆虫的风险分析,对防范和阻截其传入、扩散和蔓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生物入侵问题。外来入侵昆虫是我国生物入侵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其传入至成灾的发生过程与机制,研发快速高效的防控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我国在外来入侵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种群遗传分化、种间互作与生态适应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及在入侵昆虫早期快速检测、田间监测与高效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提出入侵昆虫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思路。旨在为进一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入侵昆虫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对丰富和完善入侵昆虫可持续控制的策略和措施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刚  戈峰  万方浩  肖能文  李俊生 《昆虫知识》2011,48(5):1170-1176
生物入侵已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问题,其对我国的生态系统、环境和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全球气候变化对入侵昆虫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正改变着一些昆虫本地种与入侵昆虫的组成、分布、种群动态和种间关系。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入侵之间的互作关系,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因子(如温度、湿度及其它气候因子)对入侵昆虫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影响,探讨了气候变化导致入侵昆虫定殖和传播的原因,并提出了气候变化下入侵昆虫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受外来入侵生物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的重要制约因子。调查发现,我国近20年入侵昆虫占已知入侵生物的70%,已对国家经济社会安全构成持续威胁。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加快,入侵昆虫疫情不断突发,入侵昆虫扩散分布格局变化加剧。为此,总结梳理了建国70年以来入侵昆虫分布扩散特点、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未来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外来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农林业生产构成巨大的威胁。热带地区因其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外来入侵生物发生与危害的重灾区。本文以外来入侵昆虫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库资料查询,对外来入侵昆虫在我国热带区域的分布、种类、原产地、入侵地等进行综述。我国热带区域外来入侵昆虫种类共计72种,主要集中在云南(51种,占70.83%)、海南(46种,占63.89%)、广东(45种,占62.5%)、广西(39种,占54.17%)等省,其中以半翅目(24种,33.33%)、鞘翅目(21种,占29.17%)昆虫为主。亚洲和南美洲是我国热带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的主要来源地,分别有26种(占36.11%)和12种(占16.67%)。这些分析结果可为我国热带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的综合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长于不同昆虫群落胁迫下的植物地理种群可能进化出不同的防御策略。入侵植物在原产地同时受到专食性昆虫和广食性昆虫的取食危害, 而在入侵地“逃逸”了专食性昆虫的取食危害。入侵植物对不同类型昆虫防御策略的演化可能在其成功入侵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以原产中国入侵北美的木本植物乌桕(Triadica sebifera)为例, 并结合其他入侵植物防御策略演化的研究, 从抗性和耐受性、直接抗性和间接抗性、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不同昆虫选择压力下入侵植物防御策略的演化, 同时探讨入侵植物防御策略演化对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 指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热带地区是外来入侵物种发生与危害的重灾区,近年来外来有害昆虫入侵所引发的生物灾害及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在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福建省外来入侵昆虫的调查结果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分析了中国热带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的种类构成、分布、原产地及首次发现地。据统计,2000-2014年我国热带地区的外来入侵昆虫种类共计23种,隶属于6目11科,数量最多的为半翅目(13种,56.52%),其中以粉蚧科和粉虱科居多;热带地区的外来入侵昆虫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物种数量差异较大,其中海南省最多(19种,82.61%),其后依次为广东省(16种,69.57%)、云南省(14种,60.87%)、广西壮族自治区(12种,52.17%),而福建省最少(9种,占39.13%);在入侵我国热带地区的外来有害昆虫中,原产于亚洲、北美洲的种类最多均为6种,占26.09%,南美洲占21.74%,而从非洲、大洋洲、欧洲传入的分别占8.70%、4.35%、4.35%;外来入侵昆虫的首次发现地位于广东省的有9种,占39.13%,出现在海南省和云南省的各占30.43%、21.74%,出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为8.70%。阐明我国热带地区外来有害昆虫的种类特征及入侵现状,可为该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化引起的生物入侵已经严重地威胁了生物多样性分布和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生物入侵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管理外来入侵物种,从而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系统地讨论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因子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外来入侵昆虫和外来入侵微生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最近出版的外来入侵生物相关资料,首先描述了3个外来入侵类群在我国的省级分布格局.然后利用单因素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探讨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这些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3个外来入侵类群丰富度在我国各省份的分布呈现相似的格局,即东南偏多,西北偏少;相较于入侵植物和入侵昆虫,入侵微生物在东北和华北的丰富度也较高. 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影响3个分类群丰富度最大的人类活动指标,且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自然因子中,年均温和年降水对入侵植物丰富度和入侵昆虫丰富度解释率也较高,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对入侵微生物丰富度影响不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控制自然因子的影响后, 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依然是对3个分类群丰富度影响最大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尽...  相似文献   

10.
入侵植物往往可以影响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然而,入侵植物在入侵地并未完全逃逸地上植食性昆虫的取食危害,而我们对昆虫取食是否会调节入侵植物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还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地上植食性昆虫取食危害如何调节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并研究了昆虫调节作用的时间效应。我们开展温室实验,对盆栽的空心莲子草施加三种不同的昆虫取食处理[无昆虫取食、专食性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取食、广食性昆虫虾钳菜披龟甲(Cassida piperata)取食],并在移除所有植食性昆虫后的第1、10和20天测定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此外,我们还测定了空心莲子草根系及根系分泌物的碳含量。研究发现,在植食性昆虫被移除的第1天,昆虫取食处理显著提高了空心莲子草根围土壤线虫的丰度,特别是植食性线虫。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逐渐减退,并在后期(第10和20天)完全消失。此外,专食性昆虫莲草直胸跳甲和广食性昆虫虾钳菜披龟甲的取食危害对土壤线虫丰度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地上植食性昆虫的取食危害可以改变入侵植物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但昆虫的调节作用是短暂的。此外,我们的研究强调了在评估入侵植物的影响时,需要同时考虑地上和地下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715-719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重要的入侵物种,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其危害的表现之一。为了揭示红火蚁入侵及其与蚜虫互作对绿豆Vigna radiata植株上访花昆虫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调查了红火蚁的入侵及其与蚜虫互作对绿豆植株上访花昆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无蚜虫存在时,在红火蚁入侵区与对照区内,绿豆植株上的主要访花昆虫种类数差异不显著,在入侵区内,小黑蝇日观察数量降低了68.1%;当有蚜虫存在时,与对照区相比,绿豆植株的访花昆虫种类数显著降低了20.4%;小黑蝇日观察数量降低了60.2%,爪哇摇蚊的日观察量比对照区减少了61.5%。因此,研究结果明确了红火蚁与蚜虫互惠对绿豆植株上访花昆虫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的实施,对我国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的影响深远,既给动植物检疫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对迁飞性害虫的预测预报要求更加准确、顺畅,防控更加高效,新型害虫防控剂的研究与开发面临更多机遇,农药、植保器械的市场需求加大。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属于植物保护学科,本文以植物保护专业为例,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植保学科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关教学改革建议和措施。建议从课程设置、小语种复合人才培养、植保国际班、跨文化交际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适合“一带一路”发展需要的植保类新型人才,促进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植保领域的共同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02,自引:3,他引:202  
本文探讨了外来入侵生物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危害状况,入侵原因,提出了外来入侵生物 预防及管理对策,随着国际贸易往来和旅游业的发展,生物入侵在我国不断加剧,正在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来入侵种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物种的灭绝,其经济代价是农林牧渔业产量与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的防治费用,生物入侵在我国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缺乏对引进种的利益与风险进行评估,淡薄的生态意识与不顾生态后果的经济利益驱使下的盲目引进,缺乏严格的科学监管体系或监管不力,缺乏全面检疫的体系与机制。外来入侵生物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研究已成为当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研究领域,我国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与管理应着重于国家能力、研究能力,监测与管理能力三大体系的建设上,根据我国国情和目前的紧急现状应制定出优先行动计划,对特定外来种的入侵生物学基础研究,特定生态系统或地理区域入侵种现状及影响的关键评估研究,特定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体系及经济损失的模式研究、发展控制外来有害生物的环保型技术与方法研究,外来生物受控制后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栖息生境的复原技术与方法等,无意 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陈领  胡景杰  陈越  王倩  艾辉 《昆虫学报》2011,54(1):104-109
昆虫生理学是昆虫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本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动物学科成立20多年以来昆虫生理学项目的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 截止2009年, 昆虫生理学面上项目共资助92项, 占总资助项目1 208项的7.62%; 青年基金共资助16项, 占总资助项目132项的12.12%; 资助重点项目10项。目前, 我国昆虫生理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已经从组织、 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昆虫的基因组学, 昆虫发育的功能基因及激素调控, 寄主植物、 昆虫、 天敌三者之间的协同进化, 昆虫免疫及其机制等将是昆虫生理学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昆虫生理学研究应在研究方向、 人才队伍建设、 国际合作以及发挥基金的引领作用等几个方面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5.
宾淑英  吴仲真  张鹤  林进添 《昆虫学报》2014,57(9):1094-1104
遗传变异与种群持续性及其进化潜力密切相关,而生物入侵导致种群遗传变异或遗传多样性的改变为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态和进化问题提供了理想模式。分子标记技术是调查种群遗传变异的重要工具,揭示了入侵种的入侵过程和结果,并预测未来的发生情况。本综述归纳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入侵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以典型的研究个案为例,分别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隐蔽入侵的监测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在重构入侵历史研究中的推算方式,分子标记技术在探索种群遗传变异与成功入侵机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进一步介绍了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 HRM)分析在昆虫入侵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昆虫生态学五十年(1949~1999)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丁岩钦  戈峰 《昆虫知识》2000,37(1):18-23
150年来昆虫生态学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昆虫生态学这门学科50年来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仅由一门经典的描述性生物分文学科,发展而成为动态的定量分析的学科,由一门纯生物学科发展而成多门交叉学科,并且正在通过宏观学科与微观学科相结合,而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综合生态学科。50年前(即1949年以前)昆虫生态学在我国的基础极其薄弱,仅有一些田间调查描述性的记载。50年代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重要害虫的田间发生规律及生态习性,亦相应开展一些生理生态的实验工作。60年代的中心工作是种群生态学的数量动态与空间动态的研究以及种群大发…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学新 《昆虫知识》2010,47(4):615-625
害虫生物防治是昆虫学的重要分支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原理、新方法的不断渗透、交叉与融合,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在天敌昆虫及其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及其利用、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生物农药及其推广应用、新兴生物技术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生物防治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个亟待加强的优先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8.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作为一种重要的入侵害虫,在全球范围的入侵过程中,为获取更多资源以建立自己的种群,势必会和处于同一营养级的昆虫发生种间竞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西花蓟马与其它种蓟马、粉虱及叶螨等昆虫种间竞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温度、CO 2、寄主植物、农药和天敌等主要因素在竞争取代中的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以及种间竞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揭示西花蓟马在我国的种群动态和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口岸截获疫情浅析外来昆虫入侵特点和防范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施宗伟  姚文国 《昆虫知识》2004,41(4):371-374
从我国口岸截获外来昆虫比例高以及入侵昆虫危害严重情况 ,论述了昆虫是外来生物入侵的主要物种 ;并从昆虫的独特性 ,分析了外来昆虫传播途径多 ,入侵成功率高的原因 ,并提到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数量繁多,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态系统、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外来物种入侵管理政策,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确保国家及国际生物安全。然而,我国现有的针对外来物种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明显滞后。本文综述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及相关立法,指出外来物种入侵可在不同生态系之间发生,揭示了行政区划与生态系差异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存在"自然与经济的错位"、国内管理方面存在"生态系统与行政区域的错位"的"双错位现象",分析了我国外来物种的管理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探求我国在国际背景下的外来物种管理对策,提出制定《外来入侵物种法》及相关法律的国家体系、建立跨部门协作科学研究体系以及建设行政管理体系,增强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实施以防为主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