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栖类骨髓细胞的染色体标本制作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两栖类染色体的研究,过去多使用以生殖细胞和蝌蚪尾部上皮细胞为材料的水低渗压片法。然而,生殖细胞和蝌蚪组织受季节的限制颇大,所得的中期分裂相亦不甚多。随着低等脊椎动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血液培养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已更多的使用离体培养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与中华蟾蜍蝌蚪颅骨形态的系统进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尾两栖动物系统进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典的形态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无尾两栖动物蝌蚪的进化与成体的进化可能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所以无尾两栖类蝌蚪形态及发育特征也可以作为研究系统进化的重要指征。本文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及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变态前蝌蚪的软骨性颅骨及鳃部骨骼进行形态学描述,基于幼体形态特征,进行系统建树。建树结果支持Orton将无尾两栖类蝌蚪划分为4种类型,认为最原始的类群为Ⅲ型蝌蚪,与Tihen的观点一致。新蛙亚目的中国林蛙和中华蟾蜍蝌蚪属Ⅳ型,是最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3.
我国内蒙中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是古生物学的热点之一,报道了种类繁多的脊椎动物化石如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等,特别是有尾两栖类热河螈和初螈在道虎沟数量丰富。一些学者曾经报道过道虎沟生物群中的蝌蚪化石,经过重新分析这块标本并不具备脊椎动物的骨骼构造,跗骨特征与脊椎动物差别很大而符合昆虫的跗节构造,其身体部分具有一些骨板缝,所谓的"蝌蚪"尾部其实是昆虫的喙,因而这是一块残破蝉类化石的虫体前部。虽然蛙类化石在我国下白垩统地层中并不少见,但道虎沟生物群迄今并未报道过真正的蛙类。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良的鱼类染色体富集制片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海燕  黄晓  易梅生  余其兴 《遗传》2001,23(2):151-152
运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处理黄鳝肾细胞悬浮液后,成功地分离了其中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富集的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可避免有核红细胞的影响,获得高分裂指数的黄鳝染色体标本,该方法简便,结果稳定,亦适用于其他鱼类,两栖类和鸟类的染色体制片。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2008年6月,在野外实习和资源调查过程中,于云南威信县与四川省交界的长安镇大雪山白鹤池林场及其附近区域采集到部分棘蛙成体和蝌蚪标本,经鉴定该批标本系合江棘蛙Paa robertingeri (田婉淑,江耀明,1986),为云南省两栖类新纪录(杨大同,1991;杨大同,饶定齐,2008).标本(YBU072025、YBU072042-44)保存在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系动物多样性及进化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都要制备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标本。在实验工作中,我用蝌蚪尾部制备染色体标本,方法简便,且效果非常满意。现介绍如下: 1.前处理将刚出卵膜的小蝌蚪放在含有0.2%秋水仙碱的清水中,室温下(25℃左右)培养3小时。 2.低渗将前处理过的蝌蚪尾尖切下,放在蒸馏水或0.075molKCl溶液中30分钟。 3.固定将低渗处理过的尾尖置于固定液[甲醇(或乙醇):冰醋酸=3:1]中固定30分钟。 4.染色压片将经固定的尾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  相似文献   

7.
两栖类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研究动物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时,两栖类是十分良好的试验材料,应占有重要的位置(Gurdon,1974)。不但如此,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定位研究中,两栖类材料又得到广泛的应用(Nardi等,1977;Batistoni等,1978)。在利用原位RNA-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基因定位时,一般都需要制备比较好的染色体标本。目前公认的比较简便迅速而又效果良好的制备方法,就是由Moorhead等(1960)为人类染色体的研究所开  相似文献   

8.
四川六种蛙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大多数两栖类物种的染色体较长大,数目较少,是细胞遗传学,细胞工程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好材料。两栖类在进化地位上介于水生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因此,进行两栖类染色体的比较研究,对于探讨和认识动物的系统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有关无尾两栖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Benirschke et al.,1973;Bogart,1968;Guillemnin,1967; Haertel,1974;Schmid,1978a,1978b),国内吴政安(1978,1981;;吴政安等,1980,1981)李树深等(1981)作了几种蛙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疆绿蟾蜍的染色体组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敏  赵亚江 《动物学研究》1987,8(4):339-342
近年来,有关两栖类的染色体组型已有不少报道。无尾两栖类中蜍蟾属(Bufo)的染色体数目分为两类:2n=22和2n=20(Blain,1972)。我们对采自新疆4个地区的绿蟾蜍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其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44,是四倍体。现将我们的初步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种简单的无尾两栖类早期胚胎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民  叶瑞琼 《遗传》1985,7(1):39-40
众所周知,两栖动物是实验胚胎学研究自 古以来使用得最有价值的材料之一。近年来, 发育问题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亚细胞以至 分子水平。两栖类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动 物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为了深人研 究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尤其是发育过程中核 质关系和细胞分化等发育生物学的核心间题, 迫切需要有一种简便可靠的分析其胚胎早期发 育阶段的染色体的技术。用压片法研究无尾两 栖类早期胚胎细胞的染色体,已有报道3,但这 种方法难以避免压片时人为因素的影响。我们 参考前人在这方面的工作〔2,5,61,并进行了改进, 以空气干燥法制作无尾两栖类胚胎细胞的染色 体标本,已获得初步的结果。现把我们的工作 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17年末,我国的两栖动物已记录3目14科466种,其中,无尾目Anura 10科386种。蝌蚪是无尾两栖类物种的幼体,具有一系列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特征和一个特别的变态过程,是无尾目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蝌蚪的形态特征散见于各个物种的形态描述,而对蝌蚪科级分类的系统研究却阙如。本文基于蝌蚪的8个形态学分类性状,概述了我国除亚洲角蛙科Ceratobatrachidae外9个科(铃蟾科Bombinatoridae、角蟾科Megophryidae、蟾蜍科Bufonidae、雨蛙科Hylidae、蛙科Ranidae、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浮蛙科Occidozygidae、树蛙科Rhacophoridae、姬蛙科Microhylidae)的蝌蚪分类特征,系统阐述了蝌蚪科级分类特征的分类和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两栖类胚胎呈卵群一起孵化在反捕食、维持胚胎间的温度平衡和促进胚胎的同步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验条件下探究孵化条件(单独隔离孵化和卵群一起孵化)对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蝌蚪的生长发育、社交行为及其运动表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孵出2天后,单独隔离孵化组蝌蚪的体长和发育历期均显著大于卵群一起孵化组。以体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表明,特定体长的单独隔离孵化组蝌蚪的体宽和体重均显著大于卵群一起孵化组的个体。在蝌蚪的活动行为中,单独隔离孵化组蝌蚪在水体上层和中层出现的频次显著小于卵群一起孵化组,而在水体底层的出现频次显著大于卵群一起孵化组。单独隔离孵化组蝌蚪个体的分布面积率、最近邻个体的距离、个体间的距离均显著大于卵群一起孵化组,但个体间的接触频次显著小于卵群一起孵化组。在运动表现方面,单独隔离孵化组胚胎的摆尾搏动频次显著小于卵群一起孵化组。单独隔离孵化组蝌蚪的运动时长和运动频次均显著小于卵群一起孵化组。本研究结果将为无尾两栖类幼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经核查和鉴定中国云南等地原定名为大头蛙[Limnonectes kuhlii(=Rana kuhlii Tschudi,1838)]的标本及相关文献资料,并与产地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大头蛙(Limnonectes kuhlii)模式标本的有关描述相对比,两者在其形态、染色体及线粒体基因分化等特征上均有明显区别,因此将云南、广西等地标本的种名改订为新种,即版纳大头蛙(Limnonectes bannaensis,sp.nov.)。其主要鉴别特征是:1)背面较光滑,具少数细肤棱,体后部有小圆疣;2)体背面浅褐色或灰褐色,肤褶上有黑纹;3)蝌蚪尾部具深色斑纹,但尾后半段不呈黑色;4)其染色体组型为2n=22(20m 2st)。而爪哇产大头蛙:1)背面粗糙,体背部、胫部和肛部周围满布圆形疣粒;2)体背面为黑大理石色或为黑色;3)蝌蚪尾部后半段为黑色;4)染色体组型为2n=26,5对大染色体,8对小染色体,除第8对为亚端部着丝粒外,其余均为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  相似文献   

14.
小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干制标本制作新法小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干制标本制作较困难。鱼类皮薄难剥离,稍不慎鳞片就会碰掉,鱼体整型难度也大;两栖类皮肤薄.弹性大,透性强不易定形;爬行动物如晰蜴和蛇,末端尾椎易断裂,不易剥制。而且这些标本易干燥变形,不...  相似文献   

15.
虞世嘉  钱晓薇 《遗传》1991,13(5):19-21
本文应用腹腔注射活性炭吸附1dUR的方法制成骨髓细胞SCE标本,测定出泽蛙、虎纹蛙、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蛛的SCE值(雄雌)分别为7.81士0.42,8.02土0.45,4.76士0.28,4.54士0.32,8.79士0.34,8.38士0.42和7.42士0.48、7.91士0.46,表明无尾两栖类体细胞的SCE值是比较高的。本文还观察了SCE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表明SCE的分布与染色体的长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东北小鲵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学与组织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应用脊椎动物神经标本制作法和HE染色法,对东北小鲵中枢神经系统的外部形态和组织学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描述了东北小鲵神经系统形态和组织学结构的特点,并与无尾两栖类和爬行类相对比,探讨了有尾两栖类的进化地位。结果表明:与无尾两栖类(如蛙)相比,东北小鲵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半球较小,结构较为原始,小脑结构简单,是两栖类中较为原始的类群。此外,东北小鲵开始具有了臂神经丛和骶神经丛,但没有爬行类的发达,可作为两栖类向爬行类进化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棘胸蛙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炳华  汪尊德 《遗传》1983,5(5):39-41
两栖类,特别是无尾两栖类,作为实验材 料,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研究两栖类的染色体组型,不仅对两栖类的分 类、进化、遗传的研究必不可少,而且对分子生 物学,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同时也是细胞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基础 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组建学生科技兴趣小组,对家蝇唾液腺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研究,开发了制片新技术,即加热处理家蝇三龄幼虫,然后用改进的缓冲液进行解离前预处理,再酸性解离、染色、观察、永久制片、显微照相.利用新方法,学生均能一次就获得细胞膜破裂、背景清晰、染色体分散良好、横纹清楚的制片.  相似文献   

19.
桂林地区克氏原螯虾对泽蛙蝌蚪的捕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已入侵我国江苏、湖北、江西、安徽等多个省(市)。为研究克氏原螯虾对其生境中主要两栖动物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影响,我们于2006年5-6月对广西桂林地区自然生境中克氏原螯虾和泽蛙蝌蚪的数量和密度进行了调查,7月在室内进行了克氏原螯虾对泽蛙蝌蚪和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蝌蚪的捕食实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密度与泽蛙蝌蚪的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泽蛙蝌蚪的捕食强度与克氏原螯虾体长呈显著正相关,且对泽蛙蝌蚪的捕食强度高于饰纹姬蛙蝌蚪。表明克氏原螯虾对两栖类幼体有比较严重的危害,应加强监测,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中华大蟾蜍染色体分带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tzans)的C带和BrdUrd-Hoechst-Giemsa复制带,并以中华大蟾蜍为代表确立了两栖类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SCD)方法。BrdUrd-Hoechst-Giemsa技术在两栖类的中期染色体上能显示可重复的复合带型。用这种方法我们鉴定中华大蟾蜍第10对同型染色体为ZZ/ZW型性染色体,所有雄性动物两个Z染色体的复制型是完全相同的(同步复制的),而雌性动物的Z和W染色体显示出异型复制型(不同步复制的)。在W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处有一个较早的复制带,Z染色体则缺乏这个复制带。这些性染色体用C带和其他方法不能区分。此外,我们还测定了中华大蟾蜍淋巴细胞的SCE频率,发现其SCE频率比哺乳动物高,为7.83±0.49(m±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