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红树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导言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特有的植物群落。我国南方海边也有。构成红树群落的植物,虽然以红树科为主,但其他科属倘在形态上和生态上具有此群落特异之点的亦统属之。作者最近对我国红树科(Rhijophoraceae)植物曾作过一番有系统的研究,写成“中国红树科志”一文,载植物分类学报第二卷第二期。近因同志们常提到初中植物学里面也曾叙述到祖国南方海边也有红树林,好些读者都想知道红树林究竟是什么一回事,所以作者另成此文,在这方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红树林作为重要的海岸湿地类型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过去的50年中,中国红树林曾遭到极大的破坏。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红树林分布现状,对中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及红树植物种类组成进行详细叙述,并就红树植物分类体系进行讨论,认为中国红树植物种类应为38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3科15属27种,半红树植物有9科11属11种;对中国红树林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红树林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组成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的组成、群落类型、群落结构外貌、生态序列及红树林内的主要动物种类.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有红树植物7科9种,半红树5科6种,红树林伴生植物4科8种,脊椎动物中鸟类10目20科46种.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类型主要有:秋茄-桐花树-老鼠筋群落、桐花树-芦苇群落、老鼠筋群落、无瓣海桑群落、木榄-银叶树群落.本文还针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资源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竞争和非生物胁迫影响处于地理分布边界的红树植物的个体大小 关于红树植物竞争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幼苗和人工林。我们首次对天然红树林中成年红树的种内竞争进行了控制实验研究,旨在检验竞争和非生物因子在决定红树植物个体大小中的相对重要性。研究样 地位于靠近红树林地理分布边界的美国德克萨斯州阿兰萨斯港(Port Aransas)附近区域。该区域的红树林由“灌丛”状的黑红树(萌芽白骨壤,Avicennia germinans)单一物种组成。我们对10个样方中原生红树 林进行疏伐,形成系列红树林覆盖度梯度,在2013–2019年期间观测各样方中红树植物的生长指标,量化分析红树林覆盖度对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并于2019年调查了红树林的冠层高度。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研究期间,红树植物的相对生长速率随着红树林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100%红树林覆盖度样方中的红 树植物大小几乎没有增长,说明它们已经达到了该红树林密度条件下的最大尺寸。在红树林覆盖度降低 的样方中,株高明显增加,在红树林覆盖度为11%的样方中,红树植物株高增加了约52%。对比临水岸 边和林内两种生境中的样方,处于临水岸边生境的红树林冠层高度比处于林内生境的高约30%,且这两 种生境的红树林冠层高度均随红树林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冠层光截留量的测定数据 显示,该区域红树植物的生长也受到氮限制的影响。由此表明,处于地理分布边界的“灌丛”状红树林一 方面受到营养的限制,另一方面红树植物种内个体间仍存在较为强烈的竞争,且种内竞争对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较该红树林内非生物生境因子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沈羡云 《生命世界》2006,(3):105-105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之称,由红树植物所组成。目前,中国国内组成红树林的红树植物来自12科,如:红树科、紫金牛科、海桑科、马鞭草科、楝科等。红树林林冠茂密,为防止被潮水冲击和有效呼吸,有着陆地森林植物少有的根系:有从半空中的枝条上发出插入淤泥中的支柱根;有从地下伸展的根上往空中冒的笋状呼吸根;还有如同三角板一样的板状根。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湿地相手蟹科动物摄食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顺洋  陈光程  陈彬  叶勇  马志远 《生态学报》2014,34(19):5349-5359
相手蟹科物种是红树林湿地的主要底栖动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已记录的相手蟹科物种数量为12种,低于其它红树林地区(国内常用的采样方法会造成螃蟹物种数量和密度的低估),其中褶痕相手蟹(Sesarma plicata)、无齿相手蟹(S.deaani)和双齿相手蟹(S.bidens)等是常见种。红树植物叶片是相手蟹科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相手蟹科动物通过地表摄食和洞穴贮存的形为消耗了大量的红树植物凋落叶,使这些凋落叶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得以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在凋落叶的周转和物质归还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们同时也摄食红树植物的繁殖体并且对不同物种的繁殖体具有摄食偏好,这可能对一些红树物种的植被更新能力和红树植被群落结构产生影响。相手蟹科动物对不同物种和不同状态的红树叶片也存在摄食偏好,通常对腐烂的叶片摄食偏好较强;螃蟹的摄食偏好与叶片的营养成份、粗纤维和单宁含量以及C/N比等性质有关;但在恶劣的野外环境下,螃蟹则会表现出随机性摄食。目前关于相手蟹科动物生态学作用的认识仍不充分,例如它们的种群大小和对凋落物的转化作用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澳门红树林植物组成及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梁华 《生态科学》1998,17(1):25-31
调查工作于1992年4月~1994年9月在路环及凼仔红树林区内进行.路环红树林面积约7.115hm2,凼仔红树林面积约57.205hm2.在两地区的海滩中,红树林植物计有4科4种,分属于红树科(Rhizophoraceae)、紫金牛科(Myroin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和爵床科(Acanthaceae).海岸半红树植物计有15科27种.利用样带法研究澳门红树林种群的分布格局,除秋茄为随机分布外,桐花树、白骨壤及老鼠勒均趋于集群的分布格局.结合数据分析8个研究区域种群生态位序列,只有凼仔红树林研究区最具有显著的生态位序列.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保护区是一个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的有机组合的开放系统, 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特殊的植物生态特性胎生 红树植物不少具有胎生现象, 这种特征有利于在海滩上繁殖和远距离传播。一般情况是红树植物的果实成熟时仍留在树上, 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发芽, 形成幼苗, 掉进泥中后, 即可扎根成苗; 若掉入涨潮水中, 可远漂传播, 遇到潮落时再在滩泥中扎根生长。根系 红树植物具特殊的根系, 可分为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即适应泥泞的红树植物, 从茎基伸出拱形下弯的支柱根或宽厚的板根, 以抗御风浪和起到…  相似文献   

9.
2008年南方低温对我国红树植物的破坏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初, 我国南方19个省经历了50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极端气候对华南沿海各省的红树林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2008年3月, 在我国南方各省红树林区的10个代表性地点, 对这次寒害造成的红树植物伤害程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 冬季低温对红树林的影响极为显著, 特别是在低纬度的海南、广西和广东湛江, 由于极端低温正值夜间退潮, 对红树林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纬度较高的福建, 本地红树种类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及引种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等, 由于长期适应于冬季较低的气温或在种植前经过抗寒锻炼, 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各地主要红树植物中, 广布种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最为耐寒, 其耐寒性均大于红树科的木榄、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和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对温度的敏感性最强, 抗寒能力最低, 因此, 即使在其原产地海南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寒害, 在纬度更高的引种地出现大面积受害甚至全部死亡, 而从孟加拉国引种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却显示出一定的抗寒能力。同一地点的红树植物幼苗的抗寒能力低于大树。此次寒害也造成了苗圃场的种苗大量死亡, 成熟的植株提前落花落果, 这势必会影响后继一两年内红树林的自然更新和人工造林。因此, 在未来红树林造林或人工引种中, 一定要考虑到红树植物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湿地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红树林育苗造林技术、次生林改造技术和红树植物引种试种与种源选择的研究等方面试述红树林湿地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的目前现状,提出今后亟待加强研究的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红树植物引种扩种,恢复植被,提高红树林生态工程质量的原理研究;监测外来引进种对我国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影响;研究半红树植物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加强红树植物对潮汐水位适应能力的研究;开展红树人工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综合定位观测等。  相似文献   

11.
高宇  林光辉 《生物多样性》2018,26(11):1223-137
藻类是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类群, 根据生态习性可分为浮游植物、底栖微藻和大型藻类三个生态类群, 它们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元素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 关注重点多集中在红树植物和动物, 对其中的藻类重视不够, 且多数研究集中在近20年以及亚洲的红树林区。事实上, 红树林生态系统藻类非常丰富, 其多样性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文介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藻类的组成类群及其重要性, 重点对红树林区浮游植物、底栖硅藻和大型海藻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及其与初级生产力、水质污染、元素循环、碳库形成等生态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动态和进展等进行了总结。根据已有研究, 红树林区浮游植物和底栖硅藻的种类数一般为几十到上百种, 其中硅藻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 它们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饵料生物和水质污染指示生物; 红树林区底栖大型藻类主要由红藻、绿藻、褐藻、蓝藻组成, 绿藻的种类较多, 红藻在数量上占优势; 藻类是红树林湿地碳库的重要贡献者, 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和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个高度动态和异质的系统, 今后应加强红树林藻类多样性的长周期、大尺度变化及不同生境藻类的综合研究, 关注大陆径流和潮汐对藻类多样性和蓝碳的影响, 借助沉积物藻类记录, 探明红树林区藻类的长周期变化, 反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世界红树植物区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世界红树林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及其特点。确认全世界共有红树植物16科24属84种(含12变种),其中真红树为11科16属70种(含12变种),半红树为5科8属14种。东方类群有14科18属74种(含12变种),以/legiceras,Osbornia,/legialitis,Bruguiera,Ceriops,Kandelia,Scyphiphora和。Nypa等属为特征;西方类群有5科6属10种,具有单种特有科皮利西科Pelliceraceae以及laguncularia属。中国红树植物区系有12科15属26种(含1变种),其中特有种4种。海南的红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占全国的96.2%;广东次之,占42.3%。台湾记载的红茄苳(Rhizophoram,ucronata)其实为红树榄R.stylose之误。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雷州半岛红树林为调查与研究对象,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红树林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开展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雷州半岛红树林的群落可分为24个类型, 其中白骨壤群落面积占比高达60.55%, 占有绝对优势; 雷州半岛红树林包括真红树植物8科13种, 占全国真红树植物物种的50%, 半红树植物8科10种, 占全国半红树植物物种的83.33%;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09—1.08, 部分研究区域之间数值差异较大; 从向陆林缘至向海林缘, 物种多样性沿潮间带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为高潮间带>中潮间带>低潮间带; 白骨壤为雷州半岛重要的优势种, 在高、中和低潮间带均有分布, 聚集分布为高潮间带<中潮间带<低潮间带; 与2008年雷州半岛国家“908”专项红树林调查结果相比, 该地区所记录的红树物种由14种增加到了23种, 受2008年寒害所影响而枯死的红海榄又逐渐恢复; 附城镇1995年引进无瓣海桑, 与乡土种白骨壤、秋茄一起成为当地的优势种, 说明无瓣海桑的引进对于当地红树林群落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雷州半岛物种组成较为丰富, 但是红树林群落结构仍然不够合理, 对残次天然纯林进行改造和人工多物种造林, 是日后雷州半岛红树林群落恢复和重建的重要方向; 同时也要加强乡土红树植物物种恢复, 维持雷州半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世界红树林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及其特点.确认全世界共有红树植物16科24属84种(含12变种), 其中真红树为11科16属70种(含12变种), 半红树为5科8属14种.东方类群有14科18属74种(含12变种), 以 Aegiceras, Osbornia, Aegialitis, Bruguiera, Ceriops, Kandelia, Scyphiphora 和 Nypa等属为特征;西方类群有5科6属10种, 具有单种特有科皮利西科Pelliceraceae以及Laguncularia属.中国红树植物区系有12科15属26种(含1变种), 其中特有种4种.海南的红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 占全国的96.2%; 广东次之, 占42.3%.台湾记载的红茄(Rhizophora mucronata)其实为红树榄R. stylose之误.  相似文献   

15.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恢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叶勇  翁劲  卢昌义  陈光程 《生态学报》2006,26(4):1243-1250
从红树植物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恢复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红树林恢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此需要着重进行的基础研究思路。在红树植物多样性恢复方面,胎生种类的繁殖体在母树上就已萌发,成熟繁殖体可直接用于海滩造林,大多数种类已用于红树林恢复;而非胎生红树植物繁殖体的萌发脱离母树,成熟繁殖体难以直接在海滩造林,其育苗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较少用于红树林恢复,可以通过非胎生红树植物的种子休眠、生理生态和化感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极大限度地增加红树植物生态恢复的种类。在动物多样性恢复方面,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恢复还是“非定向”的,可通过在具类似底质、盐度和潮位的河口海岸地段不同恢复时间的人工红树林,研究红树林植被不同恢复措施(主要是种植密度和种类选择)对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使得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在改造生态系统其它生物组份上不会呈现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6.
植物根系具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类和生物量,为了掌握红树植物根系真菌的生态状况,在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6种红树植物群落中采集样品分离根际与非根际真菌,分析红树植物对根域真菌生态的影响以及根域真菌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从分离培养的6种红树植物的根域样本中,鉴定出5属11种真菌。桐花树、木榄、无瓣海桑和秋茄根际真菌的丰度与种类均高于非根际真菌,说明这4种红树植物对根际真菌生长有促进作用,而红海榄与白骨壤则相反,说明其对根际真菌有抑制作用。总体上,红树林林内真菌种类数远高于林外,表明红树植物覆盖对促进真菌物种多样性有积极作用。根际真菌丰度与总有机碳(TOC)呈显著负性相关关系,非根际真菌种类数与硝态氮(NO3-N)呈显著正相关关关系,说明根际TOC中可能含有抑制真菌生长作用的物质,而在非根际,红树植物根系分泌物影响较小。红树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红树植物种质与种苗生产是所有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基础.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并结合已有研究资料,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红树植物资源现状与苗木繁育关键技术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红树群落可分为低温广布型、广布型、嗜热广布型和热带分布型4种类型;资源分布可划分为琼东沿海、北部湾沿海、珠江口至粤东沿海、闽南和台湾沿海、闽东至浙南沿海5个区域.其中,北部湾沿海红树林种质资源占全国的75.3%.目前中国红树植物苗木种类开发利用率为52.6%,以胎生红树植物为主.红树林苗木生产应注意繁育方法、种实采集与储存、育苗方式、水分和盐度选择、病虫害防治及越冬防寒措施6个技术环节.结合调查和生产实践,归纳分析了中国现有5种红树林苗圃类型(旱地设施苗圃、红树林滩涂苗圃、光滩苗圃、基围塘苗圃和米草滩涂苗圃)的结构和用途特点,为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系统集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产红树林植物的染色体计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12种国产红树林植物和红树科、海桑科中2种非红树林植物进行了染色体计数,其中7种为染色体新计数,补充了中国红树林植物染色体资料的缺乏。通过调查,确认我国红树林植物有44种,占世界种类总数的44.9%。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植物海滨猫尾木在我国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启明  李泽贤  邢福武   《广西植物》1987,(4):303-304
红树林是发育于热带海岸潮间带的一种特殊的木本植物群落。据最近的报道补,我国南部沿海红树林的组成种类(包括半红树林成分)有卤蔽科、千屈菜科、海桑科、玉蕊科、使君子科、红树科、梧桐科、锦葵科、大戟科、糠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茜草科、爵床科·、马鞭草科、棕搁科等,共16科,20属,31种。最近我们通过海岸带植物调查和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调查,首次发现了紫威科的海滨猫尾木的分布。现将其形态特征、分布和生态学特性简报于下: 海澳猫尾木(新拟)图 Dolichandrone spathaeae(L.f.)K.Sehum.,FI.Kais.Wilh.123.1889;Merr.F 1…  相似文献   

20.
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与红树林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是我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有红树植物17科31种,红树林湿地面积21 438.3hm2,主要分布在粤西,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具有防灾减灾、净化环境、调节区域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在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中,保护和发展红树林被列为八大林业生态工程之一。本文对红树林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广东红树林资源分布现状、红树林在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保护、发展状况;指出目前红树林还面临围海造田、围海养殖、沿海城市化、废水污染等威胁,红树林保护任务艰巨;并就加强红树林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