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豫东地区是史前中原文化系统、海岱文化系统等的中介地带,由于这里地处黄泛区且人口密集,史前遗址或被掩埋在地下数米深处,或位于岗地、堌堆之上,后期破坏严重,目前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对史前农业发展的认识并不清晰。本研究对河南项城市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开展浮选,获取了仰韶时代中期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三种农作物和狗尾草属、马唐属、稗属、黍亚科等野生植物,可食用野生植物的核壳来自菱属、芡实、柿属、栎属、桃属等。农作物及典型田间伴生杂草遗存的量化结果显示,两处遗址仰韶时代中期的农作物结构以粟、黍为主,水稻的比重很低,具备黄淮地区稻粟兼作农业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多种可食用野生植物遗存显示了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多样性。各类植物遗存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表明,农业在生业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采集野生植物仍然是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重要方式。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豫东地区仰韶时代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华文明早期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郑州东赵遗址2013~2014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新砦、二里头、二里岗三个不同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五种农作物以及狗尾草属、稗属和马唐属等不同种属的杂草种子等。对遗址不同阶段炭化农作物及典型田间杂草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东赵遗址自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的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着以种植粟、黍为主的特点,大豆是该遗址先民稳定的食物来源之一,而水稻在整个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一直很低。值得注意的是,从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粟、黍两种旱地作物在东赵遗址农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先民的旱地田间管理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小麦的种植始于遗址二里头文化期,至二里岗期时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先民重要的农作物品种之一。东赵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夏代早期至商代前期中原核心区域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国国家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农业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焕  宋国定  李素婷 《人类学学报》2021,40(6):1063-1071
先商文化一直是学术界探索的重点,商代文明的诸多特征在先商文化时期已萌芽或得到加强。然而,对这一时期的经济与生业模式,相关研究尚有欠缺。本文对河南安阳鄣邓遗址先商文化时期的大植物遗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粟是该时期先民最重要的作物,黍其次;小麦、大豆已被利用,但只是处于辅助地位。这些是先商文化时期农业的最直接证据,与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得出的先商农业发展状况基本一致。发轫于河北中部地区的商族最初的生计方式为渔猎畜牧,在南下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并采纳了中原地区的生计方式,这对商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渑池班村新石器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人类环境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依据地处黄河中游二级阶地的渑池县班村遗址中浮选出的大量产和种子,鉴定后得知,在约700aBP裴李岗文化层中有栎、朴、山茱萸、紫苏和野大豆,反映当时该地的植被应属暖温带灌叶叶林区,古代先民主要以渔猎采集植物为生,至约4500aBP前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层中出现的是大量杰和黍等栽培农作物的种子,表明当时邢让褚转变成驯养载培贯注,自然植被遭受破坏。这些植物遗存的发现,在植物学、环境考古学和古人类学拓 ,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张掖西城驿遗址文化层沉积物及现代表土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高分辨率碳化植物种子14C 测年和最新考古发掘资料,揭示了西城驿遗址4200-3500 BP cal期间人类活动特征,佐证了不同文化阶段人类冶金活动强度变化。Rb/Sr比值、磁化率和重金属元素(Cu、Zn、Pb、As、Ni)含量变化过程显示,西城驿地区4200-4000 BP cal马厂文化时期人类活动增强,冶金活动开始出现;4000-3700 BP cal西城驿文化时期出现了冶金高峰期;四坝文化时期(3700-3500 BP cal)冶金活动强度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目前所知较早的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代人类的生存模式。本项研究的主要材料基于2007年双塔遗址一期地层及遗迹单位出土的三万多件以脊椎动物为主的动物遗存,并结合孢粉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主要采用比较解剖学、动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学,以及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分析方法。约一万年前双塔遗址周围处于干旱的沉积环境,气候较冷,双塔一期早中段,植被覆盖率较高,呈现出草甸为主的植被景观,还曾有林地和一定规模的河湖;然而,晚段的植被覆盖率降低,环境变为半荒漠;人们采用的是以蒙古兔、环颈雉等小型动物为主要狩猎对象,兼营渔捞的广谱型肉食资源获取的经济形态;结合对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组合分析,推断当时人们采用的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广谱型生业模式,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7.
沟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西南,老灌河东岸二级台地上。2007-2009年共发掘5000 m2,出土了7700多件仰韶时期动物骨骼。可鉴定标本至少代表5纲11目19科23个属种,包括猪(Sus scrofa domesticus)、犬(Canis familiaris)、水牛(Buballus buballus)、犀牛(Rhinoceros sp.)、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花面狸(Paguma larvata taivana)等。动物群统计结果表明,仰韶文化一至三期含犀牛、亚洲象、竹鼠等喜温动物,四期中无喜温动物;根据动物生境,可判断该地区仰韶文化一至三期气候温暖湿润,四期相对干冷。仰韶文化一、二期狩猎动物的数量稍多于或等于家养动物,说明该时期“狩猎采集”比“饲养家畜”的活动多或并重;三、四期家猪骨骼占比分别是90.7%和87.9%,说明饲养家畜是一项主要的生业方式,狩猎和捕捞仅起辅助作用。仰韶文化三期3个兽骨坑内各埋藏了1具完整的成年母猪骨架,其中K15内为孕晚期母猪,怀仔猪数为7或稍多,为研究我国早期家猪繁育情况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总之,该遗址出土的丰富动物遗骸可为研究汉水中游地区仰韶时期的古环境、生业模式、动物资源利用、畜牧史等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西山坪遗址水稻遗存的植物硅酸体记录和炭屑以及碳化种子加速器^14C测年显示甘肃天水5000年前已开始种植水稻,是我国西北部有精确定年的最古老的稻作遗存,也是水稻种植的最西北端。西山坪水稻遗存将稻作农业记录向西拓展了至少2个经度。这一发现有助于准确判定5000年这一重要时点东亚水稻种植的区域以及了解水稻的种植与传播对农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目前所知较早的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代人类的生存模式。本项研究的主要材料基于2007年双塔遗址一期地层及遗迹单位出土的三万多件以脊椎动物为主的动物遗存,并结合孢粉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主要采用比较解剖学、动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学,以及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分析方法。约一万年前双塔遗址周围处于干旱的沉积环境,气候较冷,双塔一期早中段,植被覆盖率较高,呈现出草甸为主的植被景观,还曾有林地和一定规模的河湖;然而,晚段的植被覆盖率降低,环境变为半荒漠;人们采用的是以蒙古兔、环颈雉等小型动物为主要狩猎对象,兼营渔捞的广谱型肉食资源获取的经济形态;结合对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组合分析,推断当时人们采用的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广谱型生业模式,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10.
西山坪遗址水稻遗存的植物硅酸体记录和炭屑以及碳化种子加速器14C测年显示甘肃天水5 000年前已开始种植水稻,是我国西北部有精确定年的最古老的稻作遗存, 也是水稻种植的最西北端。西山坪水稻遗存将稻作农业记录向西拓展了至少2个经度。这一发现有助于准确判定5 000年这一重要时点东亚水稻种植的区域以及了解水稻的种植与传播对农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米兰遗址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若羌县,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南道上的重要遗址之一,延续年代可从吐蕃占领时期上溯至汉朝。遗址群内包含佛寺、屯田、灌溉水利设施、烽燧、戍堡以及城址等15处单体遗迹。2012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米兰遗址再次发掘,其中戍堡内出土了一批植物遗存,年代在距今1200年左右,包括黍、粟、青稞、小麦、桃、稗子、小獐毛和苦豆子等8种。结合植物鉴定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吐蕃占领时期的米兰地区微环境较今天更为湿润,米兰戍堡的守卫者有一定的屯垦行为。除栽培谷物外,此地还有一定规模的桃树栽培。  相似文献   

12.
云南高黎贡山怒族对植物传统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民族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广泛调查和研究了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地区怒族对植物的传统利用形式。结果表明:怒族对植物的传统利用主要表现在食用、药用、观赏、宗教祟拜和文化利用等方面。讨论了怒族的传统文化在当地植物多样性利用和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了在植物多样性管理中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我国利用文化多样性进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外,面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的现实,作者建议加以拯救和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The transition from hunting and gathering to agriculture in Europe is associated with demographic changes that may have shifted the human gene pool of the region as a result of an influx of Neolithic farmers from the Near East. However, the genetic composition of populations after the earliest Neolithic, when a diverse mosaic of societies that had been fully engaged in agriculture for some time appeared in central Europe, is poorly known. At this period during the Late Neolithic (ca. 2,800-2,000 BC), regionally distinctive burial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two different cultural groups emerge, Bell Beaker and Corded Ware, and may reflect differences in how these societies were organized. Ancient DNA analyses of human remains from the Late Neolithic Bell Beaker site of Kromsdorf, Germany showed distinct mitochondrial haplotypes for six individuals, which were classified under the haplogroups I1, K1, T1, U2, U5, and W5, and two males were identified as belonging to the Y haplogroup R1b. In contrast to other Late Neolithic societies in Europe emphasizing maintenance of biological relatedness in mortuary contexts, the diversity of maternal haplotypes evident at Kromsdorf suggests that burial practices of Bell Beaker communities operated outside of social norms based on shared maternal lineages. Furthermore, our data, along with those from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 that modern U5-lineages may have received little, if any, contribution from the Mesolithic or Neolithic mitochondrial gene pool.  相似文献   

14.
杨效东 《生态学报》2003,23(5):883-891
通过模拟刀耕火种过程 ,对刀耕火种前后的次生林、旱稻地 (第 2年 )和火烧迹地 (火烧后直接撂荒地第 2年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组成相同 ,均为蜱螨目、膜翅目和弹尾目 ,但不同生境样地中各优势类群所占群落总数的比例不同 ,并且 3样地常见和稀有类群的组成差异较大 ;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和 DG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次生林高于其它 2块样地 ,而旱稻地和火烧迹地则无较大差异 ,但一些类群在旱稻地、火烧迹地的数量分布与次生林具有差异 ,且在土壤层的表现较为突出 ;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具有较好相似性 ,其中旱稻地与火烧迹地达到极相似水平 (D、DS>0 .9)。3种不同类型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在类群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总体呈现出雨量少的干季或雨季初末期高于雨量最大的雨季中期 ,与当地降雨量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同时各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因生境条件不同及人为活动干扰强弱而形成各自的季节消长特点。研究表明刀耕火种后的旱稻种植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恢复和发展在一定限制条件 (面积、周围次生林和坡度 )下无破坏性影响 ,但植被改变、农事活动等对直接撂荒地和旱稻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消长产生  相似文献   

15.
Roots and tubers, together with other plant storage organs such as rhizomes, bulbs, corms, etc. are known to be a source of human food. Until very recently, however, remains of root foods were rarely identified from archaeological contexts in temperate Europe. New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root foods has been recently recovered from the early Erteb?lle settlement at Halsskov in Denmark. Remains included charred bulbs of Allium cf. ursinum and tubers of Conopodium majus. They were accompanied by charred remains of parenchymatous tissues derived from underground parts of other plants. All parenchymatous remains were recovered from features that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pit-cooking depressions. A minimum of two periods of root food gathering can be assumed, spring to early summer and autumn. The presence of charred seeds of Nuphar pumilum suggests that either the seeds or rhizomes (or both) were use as food. Received September 4, 2001 / Accepted February 27, 2002  相似文献   

16.
石器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记录者,在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石器功能和使用方式的探讨是考古学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石器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从器物形态出发,进行类型学的研究,针对石器具体功能及使用方式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对磨制石器的研究尤为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中原地区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痕分析和实验考古的方法,对石器的功能、使用方式及加工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结果表明:石镰的主要功能是收割禾本科植物;石刀主要用于加工禾本科植物、木材和兽骨等;石斧的功能主要是加工木材,另外还可能承担加工兽皮和兽骨的工作;石锛的主要功能与木作有关;石凿在形态上有所区别,但其加工对象主要是木材;石铲的功能以掘土为主。微痕分析的结果使我们对贾湖聚落磨制石器的功能有了客观的认识,可以看出石器的功能并不单一,广泛存在着"一器多用"的现象。本研究从石器使用的角度,揭示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行为特点,同时也为研究先民的生业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7.
[背景]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毁灭性病害,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菌会侵染马铃薯植株导致病害的发生.[目的]明确健康马铃薯植株与发病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结构与多样性.[方法]采集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地的健康植株根际土壤(M2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