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白猪、枫泾猪和它们的杂种后代Ag—NOR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汝梁  辛彩云 《遗传学报》1992,19(4):304-307
4头枫泾猪,3头长白猪和5头长白×枫泾杂一代的NOR平均数分别为3.88、2和2.95。33头长白×枫泾杂二代猪(杂一代互交后代),其中7头黑猪的NOR众数为4,平均数为3.85;9头白猪的NOR众数为2,平均数为2.25;14头白猪的NOR众数为3,平均数为2.86;3头花猪的NOR众数分别为4.3、3,平均数为3.65、3.00和3.08。根据长白、枫泾和长白×枫泾杂一代和杂二代的NOR数目的区别和变化,NOR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定律。根据NOR数目与毛色的高度相关,提出了决定猪的黑白毛色的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并与NOR连锁的假设。猪的毛色除由位于8号染色体上的毛色基因所决定外,还应受其它基因位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猪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与毛色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猪的毛色表型虽然与经济性状没有直接相关,但它却对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在猪育种实践、商品猪生产等方面都有应用。结合PCR—AccⅡ—RFIP、PCR—BspH I—RFLP及PCR-SSCP技术,分析了16个全同胞家系和金华猪、嘉兴黑猪、玉山黑猪、乐平花猪、上高两头乌猪及嵊县花猪等6个地方猪种随机采样个体的黑素皮质素受体1(MCIR)基因型。结果显示,地方猪种在MCIR位点携带高频率的显性黑等位基因E^DI,表明我国地方猪种的黑毛色可能主要由显性黑等位基因E^DI调控。通过对嵊县花猪MCIR位点的分析,首次发现PCR-SSCP证据的新序列,与已知的其他5个等位基因带型不同。家系个体的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E^DI对E^p、e为完全显性,E^p对e为不完全显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6个中外猪种共245头猪的FUT1基因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结果与结论Hin6I位点上,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3个外来猪种均存在多态,且以敏感型(GG型和AG型)居多;山西黑猪、太原花猪、马身猪3个本地猪种的所有检测样品都表现为GG型。  相似文献   

4.
以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作为影响猪毛色性状的候选基因, 应用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法对11个中国地方猪种该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 作为比较, 还研究了3个引入猪种. 结果发现11个品种的所有个体都存在3个突变: G284A, T309C和T364C, 与以往报道中欧洲大黑猪发生的突变相同, 推测中国地方猪种的毛色属于显性黑毛色性状. 而3个引入猪种发生的突变为68CC, C492T, G728A, 与地方猪种有明显区别, 二者分属截然不同的毛色遗传体系. 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对于中国地方猪种之间毛色的差异没有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 但是它可为猪的分子进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凭据.  相似文献   

5.
毛色不仅是品种的特征,也与马的气质、用途息息相关,所以在育种和交易中,人们对毛色总有不同的嗜好,购买役畜时,早就有“青马狸牛”之说。伊犁马是我国的名马,为进步提高其品质,采用奥尔咯夫菊花青公马进行杂交改良,但后代毛色分离很大。为探求毛色遗传的规律和衡量人们对毛色分类的叫法与遗传的联系,我们对5匹马纯种菊花青公马与102母匹马交配产驹结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其结果归综如下:一、资料统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6.
前沿     
科学趣闻长"羊毛"的猪阿根廷发现一头长着卷曲"羊毛"的猪。这头猪出生时就长着一身古铜色的卷毛,如同羊毛一般,每年夏天还需要给它剪毛降温。专家认为像羊和猪这样两个物种之间不可能发生交配繁殖的,因此这头猪的存在仅仅是自然界的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试图揭示 (1)社会环境影响雌性果子狸 (Pagumalarvata)的交配日期 ,(2 )哺乳期母兽有雌二醇浓度升高的现象。通过检查是否排出交配栓并结合交配行为的发生与否确定开始交配的日期 ,使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尿中雌二醇浓度。结果表明 (1)一雄两雌组中优势雌兽开始交配的日期显著早于劣势雌兽和单雌组雌兽 ,劣势雌兽和单雌组雌兽之间无差异 ;交配期优势雌兽尿液中雌二醇浓度明显高于劣势雌兽 ,而与单雌组中的雌兽无差异 ,但单雌组中雌兽尿液中雌二醇的浓度明显高于劣势雌兽雌二醇的浓度 ;(2 ) 5头母兽产后第二天雌二醇浓度开始上升 ,在第 5天时达到高峰 ,其中 4头母兽的雌二醇浓度共出现了两个峰值 ,其间隔为 16 75± 4 4 6 (4)天。上述结果说明 :(1)社会影响仅对优势雌性个体的繁殖有促进作用 ;(2 )哺乳期雌二醇水平的升高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引红  周忠孝  曹果清 《遗传》2007,29(1):52-56
采用PCR-RFLP技术6个中外品种共245头猪的FUT1基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Hin 6Ⅰ位点上, 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3个外来猪种均存在多态, 且以敏感型(GG型和AG型)居多; 山西黑猪、太原花猪和马身猪3个本地猪种的所有检测样品都表现为GG型。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FUT1基因型、品种和胎次与产仔性状之间的关系, 基因型和品种对猪的总产仔数的影响显著, 胎次对总产仔数影响不显著。而基因型、品种和胎次对产活仔数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几种不同品系的小鼠饲养在同一饲养室里,有时因交换笼子时的疏忽或由逃跑的小鼠起起意外的杂交情况。若出现毛色不同的品系之间的杂交,经兄妹交配传代后,通过在其后代中出现与双亲不同毛色的个体,而较容易发观。  相似文献   

10.
细纹豆芫菁交配与繁殖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采自野外的细纹豆芫菁EpicautamannerhimiMkl的雌雄成虫各50头在室内进行人工随机配对,共发生75次交配,平均交配1.5次。雄虫1生可交配0~4次,雌虫0~2次。交配持续时间为(188±55)min,交配持续时间与交配次数之间、交配持续时间与繁殖力之间均无相关性。交配次数与两性的繁殖力呈负相关。交配后有36头雌虫43次产卵,其中有35次产卵发生在本次交配后,有8次产卵发生在连续2次交配后。作者认为雌虫在性感受性上的差异,与不育雄虫参与雌虫的前次交配有关。雄虫能否产生足够数量的交配因子来抑制雌虫的性感受性,是决定雌虫在产卵前交配次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小地老虎的交配行为和能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70%±7%、光周期(L∶D)为14∶10h的条件下对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的交配行为和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虫在羽化后1d才进行交配。雄蛾和雌蛾都可以多次交配。交配能力受性比的影响很大,当1头雄蛾仅与1头雌蛾相处时,其交配能力低;当1头雄蛾与多于2头的雌蛾在一起时或1头雌蛾与多于2头的雄蛾在一起时,交配能力则显著增加。还讨论了该研究结果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利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对中国地方猪种KIT基因内含子17、18的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内含子17上的替换突变(G→A)发生于毛色为白色的个体——白色五指山猪、大白猪、长白猪上,其基因型(AB型)频率分别为1、1和0.8;其他中国地方猪种的此基因型频率均为0。内含子18上的缺失突变(AGTT)也同样发生在上述3个猪种的白色个体中,其基因型(AA型)频率分别为1、1和0.93;而且同样在其他的地方品种中其基因型频率均为0。这充分证明KIT基因对于猪的白毛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I基因座对于其他的经典遗传基因座有上位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地方猪种荣昌猪虽然在表型上与引入猪种大白猪、长白猪相似(白毛色),但是在KIT基因上发生的突变完全不同,推测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毛色遗传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元宝枫花性别、交配系统及花芽分化过程,通过石蜡切片和连续解剖观察,对元宝枫花开放及花芽分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元宝枫花性别可分为雌能花和雄能花两种,雌能花花药不开裂,只表现雌性功能,而雄能花分Ⅰ型和Ⅱ型两种,花药均可产生成熟花粉并开裂散粉,只表现雄性功能。(2)元宝枫是较为少见的二重雌雄异型异熟树种,且交配系统有雄先型和雌先型两种;雄先型小花开放顺序为:雄能花→雌能花→雄能花,雌先型小花开放顺序为雌能花→雄能花→雄能花。(3)元宝枫花芽的形态分化期开始于7月上旬,花序和小花分化期为8月上旬,雄蕊和雌蕊分化开始于8月下旬,雌配子体发育晚于雄配子体。(4)元宝枫花性别分化的关键期为第二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  相似文献   

14.
根据膜翅目寄生蜂未受精的卵发育为雄性个体,受精卵发育成雌性个体这一性别决定机制,考察了玉米螟赤眼蜂雄蜂生殖力的大小,探讨了雄蜂授精能力与个体大小、年龄及交配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雄蜂在羽化时或羽化后很短的时间内其精巢就已发育成熟,成虫期不再形成新的精子。雄蜂在羽化后立即可与雌蜂进行交配,在雌蜂过量的情况下,24 h内就可能将体内的精子或精液消耗尽,24 h后的雄蜂虽能与雌蜂继续交尾,但雌蜂所繁育的子代中未见有雌性个体。同一雄蜂能与多头雌蜂进行交尾,授精8~23头雌蜂,平均能繁育出346.15头雌性后代。雄蜂的授精能力与交配次数密切相关,授精量随交配次数增加而逐渐下降。首次交配时,雄蜂能给雌蜂提供较多的精子,约能繁育出58.85头雌性后代,但随着交配次数的增加,雄蜂向雌蜂输送的精子越来越少,10次交配之后,雄蜂所能授精、繁育的子代雌性数将不超过10头。以后足胫节长度表示个体大小时,体型较大的雄性个体进行多次交配的能力强,能繁育更多的雌性后代。  相似文献   

15.
猪PRLR和RBP4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PCR-RFLP方法, 对莱芜黑猪、鲁莱黑猪、里岔黑猪、鲁烟白猪、新沂蒙黑猪5个山东地方/培育猪种和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3个引进猪种共8个猪种323头繁殖母猪进行PRLR和RBP4基因的多态性检测, 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对产仔数影响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两个基因位点在8个猪种的测定群体中均存在多态性, 但山东地方/培育猪种与引进猪种间在基因型频率上存在较大差异。PRLR和RBP4基因对产仔数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 AA均为优良基因型。对于PRLR基因, 山东地方/培育猪种内AA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比BB基因型母猪平均多产1.03头和0.89头, 引进猪种中AA基因型母猪比BB基因型母猪平均多产分别为1.26头和1.11头。对于RBP4基因, 山东地方/培育猪种内AA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比BB基因型母猪平均多产0.59头和0.51头, 引进猪种中AA基因型母猪比BB基因型母猪平均多产分别为0.72头和0.64头  相似文献   

16.
猪MyoG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南昌白、二花脸、梅山猪、玉山黑猪、乐平花猪、金华两头乌及上高两头乌等中外10个猪种共计561头猪为研究材料,采用3对引物(PCR1、PCR2、PCR3)分别扩增猪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不同区域,扩增产物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spⅠ酶切后发现:(1)在PCR1 MspⅠ-RFLP位点上,外来品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及培育品种南昌白中极大多数个体表现为AA型,个别为BB型;而6个中国地方猪种除乐平花猪外均以BB型居多。(2)在PCR2 MspⅠ-RFLP位点上,6个中国地方猪种除一头玉山黑猪表现为MN型外,其余均为MM型;而外来品种以NN型占大多数,培育品种南昌白更趋向于外来品种。(3)在PCR3 MspⅠ-RFLP位点上,所有猪种均可得到扩增产物,但无MspⅠ酶切位点。(4)在梅山猪及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二花脸猪中,没有发现Soumillion等(1997)报道的梅山猪特异性MspⅠ多态性酶切位点。  相似文献   

17.
夏枯草交配系统对花特征和访花频率差异的影响 植物花特征和传粉者的访问次数与交配系统类型密切相关。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存 在两种植株类型,分别为柱头伸出花冠和柱头在花冠内部的植株,而且两种植株的比例在不同种群中存在差异。本研究选择柱头伸出花冠外植株占绝大多数、柱头伸出花冠外植株占多数和柱头在花冠内部植株占多数的3个种群,通过比较每个种群中两种植株类型的开花物候、花形态特征、昆虫访问频率、自交能力、传粉者对结实的贡献以及近交衰退的水平,以检验花特征和传粉者访问次数与交配系统类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柱头在花冠内部的植株相比,柱头伸出花冠外的植株具有更大和更多的花,产生更多的花粉和花蜜,具有更高的访花频率,并主要通过异交产生种子。在种群水平,柱头伸出花冠外的植株占多数种群的访花频率显著高于柱头在花冠内部植株占多数的访花频率。柱头在花冠内部的植株比柱头伸出花冠外的植株具有更强的自动自交能力,在传粉者缺乏时为其提供了繁殖保障,但繁殖保障和异交率在不同种群中差异不显著,表明较低的昆虫访问能够满足夏枯草的授粉需求以产生种子,这可能与夏枯草较少的胚珠数量(每朵花仅有4个胚珠)有关。柱头在花冠内部植株的近交衰退水平低于柱头伸出花冠外植株的近交衰退水平,但两种植株类型的近交衰退水平均低于0.5,说明近交衰退不足以阻止该物种中自交的进化。综上所述,柱头在花冠内部的植株能够通过自交为夏枯草提供繁殖保障,而柱头伸出花冠外的植株能够利用昆虫传粉确保异交,表明混合交配系统在该物种中是一个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长蓝猪QTL定位资源群建立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高度选育的8头瘦肉型长白猪为父本,16头中国优良地方品种蓝塘猪为母本,采用远交系杂交的F2代设计方法,建立包括8头F1公猪、40头F1母猪和232头F2个体的猪资源群体。资源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所测定的32个性状都有一定的变异,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都在10%以上。进一步的方差组分估计表明,主要经济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较大。在所测定6号染色体连锁群的22个微卫星DNA标记中,12个表现有多态性,全群平均杂合度为0.53,多态信息含量为0.46,能较好地为QTL检测提供信息。因此,F2代有较好的分离状态,有可能利用该资源群体检测到较多的QTL。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纯合的GHR基因敲除香猪的种群,本研究以贵州从江香猪为母本,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GHR基因敲除猪(GHR(+/-))为父本杂交选育F1代,筛选出F1代阳性杂合子猪和阴性猪,再用F1代阳性杂合子猪进行扩繁得到F2代。测定F1代和F2代猪的生长指标,同时检测F1代和F2代阳性猪。实验结果表明F1代GHR基因敲除阳性猪(GHR+/+)和阴性猪(GHR+/-)生长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F2代GHR基因敲除猪在3月龄时体长、体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F2代4月龄阳性猪与阴性猪各项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测序结果显示F1阳性杂合子猪共11头,阴性猪15头;F2阳性纯合子猪共8头,阴性猪9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西藏小型猪和广西巴马小型猪生长激素基因(GH基因)部分序列的多态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内切酶ApaI和Hin6I对西藏小型猪(108头)和广西巴马小型猪(132头)GH基因-119 bp~+486 bp之间的区域进行PCR-RFLPs分析。结果 (1)从ApaI酶切产生的结果来看,ApaI酶切产生A(449 bp+101 bp+55bp),B(316 bp+133 bp+101 bp+55 bp)两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A的频率高于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A为优势基因。AA基因型频率高于AB和BB基因型频率;(2)从Hin6I酶切产生的结果来看,Hin6I酶切产生G1(605bp)、G2(498 bp+107 bp)、G3(449 bp+156 bp)、G4(449 bp+107 bp+49 bp)四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G4的频率高于等位基因G1、G2、G3。等位基因G1频率很低。基因型G2G3、G2G4、G3G4、G4G4的频率较高。(3)由酶切产生的基因和基因型多态性,发现西藏小型猪与广西巴马小型猪在该基因部分序列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国内的优质实验用小型猪,如西藏小型猪和广西巴马小型猪等位基因A频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