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石兰 《古生物学报》1989,28(1):109-116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巴什布拉克组的时代归属长期以来说法不一(表Ⅰ),争论的实质是如何确定始新统和渐新统的界线问题。笔者曾于1980年,1982年两次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新疆塔里木盆地晚白垩世及早第三纪海相地层古生物专题研究队”赴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实地考察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地  相似文献   

2.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晚白垩世一始新世海相地层分布广泛,微体浮游植物发育,仅乌恰县巴什布拉克剖面,此次采获分析出沟鞭藻类、绿藻和疑源类等化石就达百余属三百多种。本文所描述的材料,主要是从该剖面及其附近的魔鬼沟剖面乌依塔克组(土伦—森诺期的早期)、齐姆根组下段(古新世)、乌拉根组(中始新世)和巴什布拉克组下段上部(晚始新世)中分析出来的,此外,还有少数标本采自乌恰县乌鲁克恰提和莎车县阿尔塔什剖面,计沟鞭藻类5新属、5新种和绿藻1新属、1新种。文中插图由徐宝瑞同志清绘,笔者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3.
浙江寿昌盆地上侏罗统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浙江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发育,研究程度较高,并有丰富的古生物资料。寿昌及永康盆地是浙江火山岩地层发育较全、具代表性的两个盆地。目前,永康组归人早白垩世,它与寿昌组属上下关系的意见,已经得到大多数地质及古生物工作者的承认,但寿昌组的地质时代根据不同门类化石,归属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的  相似文献   

4.
悬铃木科现有一属11种,主要分布于北美南部,在巴尔干半岛、喜马拉雅地区和中南半岛北部也有分布;其大化石有20余种,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晚白垩世至晚第三纪地层中均有发现,但以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的种类较多.现代悬铃木的叶片及已知的叶化石通常10-20厘米长.笔者在新疆阿勒泰古新世(距今6000万年)粉砂岩地层中采到的悬铃木叶化石也只有15厘米左右,但有一个叶化石保存长  相似文献   

5.
云南兰坪-思茅地区含盐地层的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的介形类材料,是作者于1977、1978年配合云南地质局钾盐研究队地层组工作时所采,少数是钾盐研究队踏勘时采集的。文中描述的化石,共有12属、20种,其中有一新亚属、10新种。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含盐地层作者根据两年来的野外工作及近年来对勐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晚第三纪孢粉序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第三纪地层研究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积累了大量资料.尤其是解放后的三十多年中,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由于我国大陆上新生代地层主要属于陆相沉积,要精确地进行划分和对比,尤其是晚第三纪地层的精确划分和对比确非易事.到目前为止,我国晚第三纪地层研究,无论在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岩石地层或生态地层、磁性地层等方面与世界上研究程度较高的地中海地区相比都有相当差距.最近,李传  相似文献   

7.
记述产自中国辽西的逍遥蛛科化石1新属:白垩逍遥蛛属Cretadromus gen.nov.,1新种:辽宁白垩逍遥蛛Cretadromus liaoningensis sp.nov.:这是逍遥蛛科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也是逍遥蛛科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首次报道。标本采白辽宁省凌源市大王杖子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现存于大连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内蒙千里山地区中、上渐新统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在这篇文章中,根据所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和岩性,将内蒙伊克昭盟千里山地区陆相第三纪地层分为四部分。并建立了两个组:上部上渐新统伊克布拉格组和中部中渐新统乌兰布拉格组。后者被分为上、下两段。在亚洲,一直未能发现完整的,具有丰富脊椎动物化石的中、晚渐新世地层的剖面。千里山地区渐新统连续剖面的发现,对亚洲中、晚渐新世地层的层序的建立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东昌乐早始新世五图组多瘤齿兽类(哺乳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了一种产自山东五图盆地的多瘤齿兽,在牙齿形态上类似在古新世绝灭的Mesodma和Mimetodon,取名为道森拟间异兽(Mesodmopsdawsonae)。这是亚洲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地层中首次发现新斜沟齿兽类(neoplagiaucid)多瘤齿兽。文中也简单地讨论了我国目前缺少直接与大部分五图哺乳动物有关的古新世哺乳动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山东章丘上新世巴漏河组和更新统孢粉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章丘巴漏河组和上覆更新统孢粉植物研究表明,当地上新世植物群的分布类型趋于单调,草本植物和部分广布型植物繁盛;更新世植物群的成分变得更加贫乏,其中,第三纪常见的喜暖类型已全部消失,而广布型植物类型得以进一步发展。植物群所反映的气候较中新世趋于干冷,与我国华北地区晚第三纪以来植物群的总体发展规律相一致。巴漏河组在层位上与临朐和昌乐等地的尧山组相对比,当前研究表明,以往报道的尧山组底部沉积夹层中的孢粉组合,其时代与山旺组相接近,而不同于巴漏河组;孢粉证据支持将其归于山旺组的划分意见。通过比较,建立巴漏河组与山东北部钻孔剖面明化镇组上段孢粉组合的对比比较。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饶河东安镇侏罗-白垩系界线及Buchia新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前言我国东北地区侏罗、白垩纪地层广泛发育,但绝大部分为陆相地层。1958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徐衍强等,于虎林县龙爪沟地区首次发现含菊石的海相层料,经王义刚等研究,时代属中侏罗世巴通期(Bathonian)(王义刚,1983,100页)。七十年代后期,张弥曼等报道了松辽盆地吉林前郭、农安等地嫩江组合Sungarichthys longicephalus Takai等半咸水海湾相地层的发现,认为时代属晚白垩世早、中期(张弥曼、刘智成,1977;张弥曼、周家健、刘智成,1977);熊宪政等(1976)于黑龙江穆棱下城子、伊林两地  相似文献   

12.
四川白垩纪—早第三纪轮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六十年代以来,在四川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地层中相继发现了轮藻化石。本文研究的材料产自四川盆地北部、中部早白垩世早期的白龙组、七曲寺组、古店组,盆地南部早白垩世晚期的嘉定群下段,盆地西部中始新世的芦山组,四川西南部会理、会东地区晚白垩世的小坝组和古新世至中始新世的雷打树组,计有12属20种,1未定种,其中有8新种(见表1)。这些标本是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第二区测队、航测队和我所马其鸿、叶春辉、耿良玉等采集,计承道磨制薄片,胡尚卿照相,笔者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13.
1975年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野外队,对湖北的中、新生代地层进行了一次考察和化石的采集工作。过去鄂西北一带,脊椎动物化石发现极少,可以说是一个空白点。1930年,李捷、朱森曾把鄂西北的几个盆地的地层统统归为早第三纪-白垩纪,名为范庄群。这次,我们分别在房县找到了属于晚中新世的利齿猪、安琪马等化石;属于渐新世的囚兔以及晚始新世的两栖犀、雷兽等化石;在竹山找到了早更新世的剑齿象、上新世的嵌齿象以及属于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化石;在郧县发现了湖北南部洞穴中习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在均县发现了属于始新世的宽臼兽;在随县发现了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和小型恐龙的趾骨。  相似文献   

14.
广东南雄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组合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南雄盆地位于粤北浈水流域,横跨粤赣两省,呈北东向展布,面积约1000km^2(插图1)。盆地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是一个地堑式断陷盆地,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沉积了厚达2000—3000m以河湖相为主的地层,其中含有极丰富的非海相腹足类化石。通过近几年来资料的收集、积累并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生代鸟类综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发现于辽宁中生代地层中的鸟类化石,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化石的系统分析表明,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在这一地区存在两个亚纲的鸟类分子:蜥鸟亚纲(Sauriurae)和今鸟亚纲(Ornithurae)。其中,蜥鸟亚纲的成员不仅数量居多,而且存在较大的分异。今鸟亚纲的分子则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辽西中生代鸟类的大量出现,除了鸟类自身的发展原因外,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这一地区适宜的生态环境也为鸟类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辽西地区陆相中生代地层义县组和九佛堂组的时代分别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6.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第三纪地层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8  
童永生  齐陶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1990,28(1):59-70,001,T002
根据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订正了乌伦古河北岸的地层时代:乌伦古河组为晚白垩世,索索泉组为晚渐新世,哈拉玛盖组为中中新世。在三个泉地区恢复使用了依希白拉组,时代为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17.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上最年轻的一条缝合带,位于青藏高原南端,记录了随着印度大陆向北漂移并最终与欧亚大陆碰撞而消亡的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历史。藏南地区的硅质地层呈东西向断断续续延伸达数千公里,分布于缝合带蛇绿岩南北两侧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区。在这些硅质岩地层中发现的放射虫时代从中三叠世安尼期至晚古新世坦尼特期,揭示了特提斯海盆从中三叠世开始,至早白垩世发展为成熟大洋,然后在晚古新世之后闭合的演化过程。不过,目前还欠缺阿普特阶之后到古新世早期的含放射虫深海沉积的确切证据。已报道的晚白垩世的放射虫时代以及萨嘎附近含古新世放射虫地层的时代和构造属性仍存在很大争议。缝合带南北两侧已报道的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放射虫化石均来自于混杂岩中的硅质岩岩块。硅质泥岩和碎屑岩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由远洋环境逐渐到达俯冲边界的重要阶段。目前硅质泥岩基质和碎屑岩中放射虫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加强放射虫动物群的全球对比,尤其是东西特提斯洋放射虫动物群的对比,在藏南地区展开系统的高精度的放射虫生物地层研究对完善放射虫化石分带、阐明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分析特提斯洋俯冲过程和限定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时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早白垩世地层中,出土了大量恐龙骨骼以及恐龙足迹化石,但是至今未有蛋化石的报道。根据发现于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组的蛋壳化石,建立一恐龙蛋新蛋属、蛋种,并将其归于一新蛋科:Polyclonoolithidae(多小枝蛋科)。新发现的蛋化石标本不同于所有已知的恐龙蛋类型,具有独特的显微特征组合:分叉的蛋壳单元向外延伸至蛋壳外表面,并未在靠近蛋壳外表面处融合成层;弦切面上具相互链接或独立的多角形的蛋壳单元;以及不规则的气孔道。中国的恐龙蛋化石大多出自晚白垩世地层,仅在辽宁有早白垩世恐龙蛋的报道。新发现扩展了中国恐龙蛋化石的地质和地理分布,也有可能为圆形蛋科蛋壳结构的起源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江西池江盆地“红层”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池江盆地位于南岭北麓的南康和大庾两县境内。盆地东起南康以南,西迄大庾城东,成北东东-南西西向延长,东西长约四十公里,南北窄,最宽处只有十余公里,是一个小型断裂盆地。章水的支流——池江纵贯盆地。1972年初夏,笔者在池江盆地进行地层古生物调查,得到江西地质局九○八队五分队赵兴隆、朱志辛同志热情的帮助。在此期间,我们在滥泥垄、鱼仙塘、麻埠和滥泥坑等地采集了一些中、新生代脊椎动物化石,并对池江盆地的“红层”进行初步划分。这些资料有助于赣南及其邻区“红层”的划分和对比,并提供了确定地层时代的较可靠依据。本文参考了九○八队五分队的划分,并依据已采到的脊椎动物化石,将池江盆地的中、新生代“红层”划分如下:早第三纪新城群早始新世坪湖组晚古新世池江组晚白垩世南雄组地层一、晚白垩世南雄组该组地层广泛地分布在池江盆地的边缘部分,在南北缘出露较窄,东西缘广泛分布,不整合地覆盖在古生代地层之上,由于后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研究梅加拉亚盆地(Meghalaya)晚白垩世,特别是白垩-第三纪界线附近孢粉时发现大量三突口器类以及其他类型的花粉,这些花粉主要包括:Aquilapolleniotes indicus,A.nemuroensis,A.truncatus sp.nov.,以及新属Farabeipollis,该新属包括3个新种:还有Integricorpus brevicoplatum sp.nov.,Integicorpus langparensis sp.nov., Mancicorpus albertensis,Striaticorpus pyriforme.S.striatum。孢粉地层学研究显示早马斯特里赫期孢粉植物群中正型粉类居统治地位,而三突口器类花粉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三突口器类花粉是在晚白垩世正型粉类消失后才开始分异发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