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汉东湖主要养殖水域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杨宇峰  黄祥飞 《生态学报》2002,22(3):318-325
报道了1994-1996年武汉东湖水果湖、郭郑湖、汤林湖和后湖4个主要鱼类养殖水域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调查结果,其目的旨在比较4个湖区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探讨甲壳动物群落变化与鱼类养殖,水生植物及水体富营养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东湖Ⅰ、Ⅱ站,蚤类平均密度明显低于Ⅲ、Ⅳ站(P<0.05),而近邻剑水蚤在3个周年里一直占据桡足类的优势地位。Ⅲ站从1995年,Ⅳ站从1996年起,近邻剑水蚤均取代了广布中剑水蚤成为桡足类的第一优势种。甲壳动物的体长频度分布表明,在3个研究中,11-12月份和1-4月份体长大于1mm的甲壳动物频度均显著高于5-10月份,体长大于1mm的枝角类个体数以Ⅲ、Ⅳ站较多,而大于1mm的桡足则以Ⅰ、Ⅱ站较多。  相似文献   

2.
武汉东湖浮游藻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从 1994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每月定期从东湖四个常规采样站采集浮游藻类标本进行研究。经鉴定共发现 2 6 0个分类单位 ,隶属于 7个门的 99个属 ,其中有 2种为中国新记录。以 1995年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的结果是 :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以绿藻门最多 ,硅藻门次之 ;各站基本上均以夏季种类最多 ,其次为秋季和春季 ,冬季最低 ;四个站中分布的种类差异不明显 ,各站都出现的种类数占全部种类数的 39.6 % ;不同的站或同一个站在不同的季节其优势类群亦不同。计算了与水体营养类型有关的浮游藻类群落的两种指标—多样性指数和硅藻商。对东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变化与水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从浮游藻类群落的演替指出东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自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一直在加剧。  相似文献   

3.
淮河中游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1-12月对淮河中游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24种, 其中枝角类8属13种、桡足类9属11种。枝角类在4月和9月形成两个峰值, 即(28.2±21.6) ind/L和(40.8±10.1) ind/L, 其优势种分别为僧帽溞 Daphnia cucullata和脆弱象鼻溞 Bosmina fatalis。捕食性桡足类-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 vicinu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分别在4月、5月和6月形成较大的密度。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和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分别在5月和8月占优势。小型浮游植物(≤20 μm)生物量在4月达到最大值, 之后快速下降, 而较大型浮游植物(>20 μm)生物量从4月上升, 到7月达到最大值。典型冗余分析(RDA)显示, 溞属Daphnia的仲春下降与捕食性桡足类(尤其是近邻剑水蚤)的摄食压力、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杨威  孙雨琛  张婷婷  刘琪  黄悦  葛茜  邓道贵 《生态学报》2020,40(14):4874-4882
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研究了临涣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临涣湖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13种,其中枝角类8属8种,桡足类5属5种。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象鼻溞(Bosmina sp.)等小型富营养种类是温暖季节的优势种,而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是冬季的优势种。盔形溞(Daphnia galeata)等大型种类仅在少数月份中被观察到。临涣湖浮游甲壳动物的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8.3个/L和0.33 mg/L。营养状态指数(TSIM)的年平均值为62.6。浮游甲壳动物的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86、0.74和0.49,且3种多样性指数均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营养盐水平、营养状态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表明,临涣湖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总磷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临涣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上行效应因子。鲢、鳙鱼的捕食压力是临涣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小型化的下...  相似文献   

5.
邓琛  杨柳  韩博平 《生态科学》2010,29(1):39-44
为了解热带中小型浅水型水库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稳定性,于2006至2007的三个枯水期,对位于我国雷州半岛甘村水库敞水区进行了每周一次的高频采样,主要以个体大小作为变量分析了浮游甲壳类动物的群落结构的组成.三次枯水期采样中,敞水区中只检测到枝角类4种和桡足类4种.浮游甲壳类的体长范围多集中在400~700μm之间.枝角类的优势种为模糊秀体溞平均体长为533μm,桡足类成体优势种台湾温剑水蚤的平均体长为787μm,无节幼体和剑水蚤桡足幼体丰度与生物量也相对较高.水库浮游甲壳类种类数和丰度的峰值均出现在体长为300~400μm和400-500μm两个等级内.浮游甲壳类的种类和数量均是以小个体为主,除了营养水平还与水体中的捕食压力紧密相关,鱼类的捕食对于浮游甲壳类群落结构的形成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武汉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1962—1964年和1972—1982年对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群落面积和生物量的逐年变化,物候相和种子发芽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植物群落对太阳能量的利用效率。最后提出了对大茨藻群落的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7.
太湖梅梁湾大型控藻围栏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对太湖梅梁湾大型鲢、鳙控藻围栏内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围栏内外的环境因子、浮游植物生物量、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无显著差异.但鲢、鳙放养对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物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围栏内浮游甲壳动物的总生物量和枝角类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围栏外.总体上,枝角类各种类的生物量受鲢、鳙放养的影响程度大于桡足类的种类.太湖梅梁湾浮游甲壳动物的季节演替明显,大部分种类只是季节性出现.冬季和春季以溞(Daphnia sp.)和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nus)等大型种类为主,夏季和秋季以象鼻溞(Bosmina sp.)、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和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等小型种类为主.典范对应分析表明,透明度、温度和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武汉东湖的轮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73—1975、1979-1982年在武汉东湖进行的调查资料,并与1962—1963年他人的研究结果对比,总结了20年来,在东湖2个采样站上轮虫的种类演替和数量的变动。轮虫的种类明显地减少。Ⅰ站由1962—1963年的68种至1982年减为44种;Ⅱ站由56种减为49种。由原来Ⅰ站种类多于Ⅱ站演变为Ⅱ站多于Ⅰ站。轮虫的数量急剧增加。Ⅰ站轮虫的年平均值由1962-1963年的687个/升至1982年上升为3,555个/升;Ⅱ站由332个/升上升为1,538个/升。轮虫总数的变动曲线呈夏季和秋季二个高峰,冬、春季轮虫的数量均很低。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轮虫种类演替及其数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对苏州工业园区湖泊和河流水体的浮游甲壳动物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年度变化,探讨其分布与水体理化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园区水体有枝角类6科12属24种,桡足类7科13属18种,其中短尾秀体溞、长额象鼻溞、汤匙华哲水蚤及近邻剑水蚤在不同水体中不同季节均为优势种.在湖泊水体和河流水体中,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表现为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且在夏、秋季分别具有2个峰值.枝角类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在河流水体中均高于湖泊水体,两者间均具有显著差异;桡足类的平均密度在河流水体和湖泊水体间差异不显著,而平均生物量要显著高于湖泊水体.湖泊水体和河流水体在溶解氧、pH、透明度、总溶解固体、盐度、总磷、总氮及铵氮含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无论是湖泊水体还是河流水体,多数浮游甲壳动物的分布与水温、盐度、化学需氧量(CODMn)和总磷等指数呈正相关,只有枝角类中的溞属、船卵溞属种类的分布与水体溶解氧、pH值及透明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武汉东湖浮注重藻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从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每月定期从东糊四个常规采样站采集浮游藻类标本进行研究。经鉴定共发现260个分类单位,隶属于7个门的990个属,其中有2种为中国新记录,以1995年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的结果是: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以绿藻门最多,硅藻门次之;各站基本上均以夏季种类最多,其次为秋季和春季,冬季最低;四个站中分布的种类差异不明显,各站都出现的种类数占全部种类数的39.6%;不同的站或同一个站在不同的季节其优势类群亦不同。计算了与水体营养类型有关的浮游藻类群落的两种指标-多样性指数和硅藻商。对东湖浮游灯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变化与水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浮游藻类群落的演替指出东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在加剧。  相似文献   

11.
武汉东湖浮游病毒的丰度及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透射电镜及荧光显微技术 ,对富营养化的武汉东湖中浮游病毒丰度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电镜观察和计数结果显示 ,东湖中浮游病毒的丰度达到 10 8个 /mL。荧光显微镜计数结果约是电镜计数结果的 2 72倍 ,差异极显著 (P <0 0 1)。在东湖超富营养区的水样中观察到了多种与各种病毒形态类似的颗粒 ,其中大部分与噬菌体和噬藻体类似 ,具多种形态的尾部和六边形头部。还有一些线状、杆状、子弹形等形态的病毒粒子。研究结果显示东湖水环境中的浮游病毒不仅丰度极高 ,而且种类丰富。提示浮游病毒在东湖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对浮游细菌的牧食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纯厚  林婉莲 《生态学报》1995,15(2):142-147
利用35μm、64μm、90μm和360μm等不同大小孔径的筛绢网过滤湖水进行了浮游动物对浮游细菌牧食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东湖浮游动物对浮游细菌总滤过率为180.19mll ̄(-1)h ̄(-1).摄食率为0.40μgCl ̄(-1)h ̄(-1)。90μm以下的个体为原生动物和轮虫,它们组成了群落总生物量的75%,其对细菌的牧食力占总牧食力的44.8%,大于360μm的浮游动物(主要是甲壳动物)的牧食力占总牧食力的35.1%。大于90到小于360μm的浮游动物其牧食力最小,只占总牧食力的20%。文中分别用滤过率、摄食率和特定摄食率对各浮游动物组分进行了比较,甲壳动物的特定摄食率比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特定摄食率之和大。文中并讨论了可能影响浮游动物对浮游细菌牧食力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武汉东湖湖球蚬种群动态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对武汉东湖湖球蚬进行了周年研究。湖球蚬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 10 0 2ind /m2 和12 1g/m2 ,密度和生物量的高峰分别出现在 4月 (2 97ind /m2 )和 3月 (4 3 8g/m2 ) ;湖球蚬为一年一代 ,其种群含有 3个年龄组 ,其中 1999年龄组占绝对优势。利用瞬时增长率法和体长频率法计算湖球蚬的周年生产量为带壳湿重4 2 79g/m2 ,去壳干重 2 4 4g/m2 ,P/B系数为 3 5 5。同时湖球蚬的生产力动态也被研究 ,结果表明其生产量累积过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14.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东湖Ⅰ、Ⅱ站1974—1975,1979—1980四个周年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现存量的调查结果。束湖浮游动物的种类在减少,Ⅰ、Ⅱ站间种类组成的差别亦在缩小。浮游动物现存量的总趋势为逐渐增加。年数量变动曲线一般有夏季和秋季两个高峰,秋季高峰比夏季高峰更为突出。浮游动物总数的消长完全受原生动物数量的支配。年生物量的变动曲线不甚规则,不同的年份,Ⅰ、Ⅱ站均有所不同,以冬、春两季的生物量较高。四年年平均生物量统计结果:Ⅰ站原生动物占浮游动物总量的18.93%,轮虫占25.25%,枝角类占46.02%,桡足类占9.80%;Ⅱ站原生动物占总量的13.92%,轮虫占15.24%,枝角类占58.93%,桡足类占11.91%。本文还对影响浮游动物现存量变动的生态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武汉东湖若干种轮虫休眠卵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里  周洁 《水生生物学报》1997,21(3):234-240
休眠卵是轮虫在恶劣生态条件下形成的滞育结构。本研究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湖14种轮虫休眠卵形态进行了观察,其中关于尾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caudatus,Barrois&Daday)、方形臂尾轮虫(Bquadridentatus,hermann)、中型晶囊轮虫(Asplanchnaintermedia,Hudson)、顶生三肢轮虫(Filiniaterminalis,Plate)的休眠卵的形态特征尚未见过报道。这些休眠卵一般卵壳较厚,颜色较深,壳表面有纹饰。不同种轮虫的休眠卵形态、壳饰各不相同,具种的特异性,但在某些轮虫,即使同一种中休眠卵形态有时亦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底泥再悬浮对东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底泥再悬浮对东湖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通过模拟东湖通道施工导致的底泥再悬浮过程, 用原位黑白瓶法测量了水体初级生产力, 同步测定受试水体的光强、营养盐以及藻类叶绿素荧光活性, 结果表明, 随着再悬浮底泥含量的增加, 水体出现明显的光衰减现象, 光强显著降低(P0.05); 总氮总磷浓度升高; 藻类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上升; 水体呼吸作用显著增强(P0.05), 总初级生产力与净初级生产力先增大后减小。与不含再悬浮底泥的对照组相比, 水体再悬浮底泥含量50100 g/L处理组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 相对其他处理组, 再悬浮底泥含量200 g/L处理组的初级生产力显著降低(P0.05), 且其净初级生产力为负值。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的底泥再悬浮通过增加水体营养盐含量的方式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 较大含量的再悬浮底泥则通过影响水体光强降低初级生产力, 该结果确认了东湖通道施工引起的底泥再悬浮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武汉东湖磷细菌种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东湖磷细菌种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至少有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不动细菌属,气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贝内克氏菌属,无色杆菌属,短杆菌属,肠杆菌属,黄杆菌尾,微杆菌 ,假单胞菌属,沙雷氏菌属,黄单胞菌属和发酵单胞菌属15个属的不同菌株以其对有机磷,无机磷化合物的分解能力推动着湖泊中磷的循环,其中以芽孢杆菌属和微球菌属居于明显的优势。磷细菌在湖泊中的分布随水质的污染程度和磷化合物含量的不同而表现有明显的判别:在数量上,湖泥高于湖水,污染较重的I站高于水质较好的II站,在调查期间,有机磷细菌数在多数情况下亦高于无机磷细菌,在种群结构上,1站湖水中种类最多,Ⅲ站次之,II站最少。  相似文献   

18.
武汉东湖不同湖区底泥总磷含量及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以武汉东湖为对象,研究了1998.03—1999.02期间不同营养水平湖区底泥中(0—5cm,5—10cm)总磷的含量及季节动态。6个站平均总磷含量为1.15mg/g,同80年代初相比,Ⅰ、Ⅱ站底泥中总磷含量分别增高1.42倍和1.03倍。受污水排放影响较重的0站磷含量高达2.78mg/g,而受污水排放影响较小的Ⅳ、Ⅴ站仅分别为0.52mg/g和0.50mg/g。东湖底泥中磷年平均含量与湖水中磷年平均浓度相关系数极高(r=0.997,n=5,p<0.02)。通过对不同湖泊的底泥磷含量、水柱磷含量和外源负荷的比较和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水柱中磷含量较高,磷负荷较大的湖泊底泥中磷含量也高。可以预测,即使东湖的外源负荷得以控制,巨大的底泥磷内源负荷将会继续对东湖水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