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通报》决定重新发表王志均院士于1993年为本刊撰写的关于胰岛素发现的科学史文章[王志均,班廷的奇迹——胰岛素的发现。生物学通报1993,28(1):44-45]。王志均院士,1910年生,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0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关于不同类型食物促进胰液分泌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研究工作被认为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于1950年回国,在北京医学院生理系任教,任教授、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12月王志均教授辞世。王志均教授是国际著名生理学家,他的成就享誉国内外,堪称一代宗师。王志均教授晚年十分关注中国的生物医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生物学通报》撰写了一系列科学史和高级科普文章,如“内分泌概念的衍变和发展”、“班延的奇迹——胰岛素的发现”、“巴甫洛夫:一个从神坛上走下来的人”、“摘取下丘脑皇冠上明珠的一对竞赛冤家”、“雌雄外激素趣谈”,等等,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本刊在55年前创刊之际,就提出“源于科学、服务教育”的宗旨。许多知名科学家纷纷撰文,将他们对科学的真知灼见,与读者分享。作为一代科学宗师,王志均院士身体力行,亲自为本刊撰写系列高级科普文章。今天重温这些文章,他的高尚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感动。本刊重新发表这一系列文章,读者可以重温科学发现的故事.以此作为对一代名师的缅怀和纪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生理科学进展》创始人之一、前主编王志均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12月24日凌晨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0岁。王志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成就享誉国内外,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桃李满天下。他一生朴实无华,淡泊名利,他严肃治学的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志均教授的逝世是我国科学界,特别是生理学界的重大损失。王志均教授的高大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王志均教授永垂不朽!生理科学进展编委会    王志均院士生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  相似文献   

3.
王志均院士,1910年生。他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留校任教,后在协和医学院生理系进修3年。1939年日寇侵华,北平沦陷。王志均赴战时的昆明后方,筹建中正医学院生理系。抗战胜利后。王志均于1946年赴美留学。师从国际著名的消化生理学家、芝加哥地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的A.C.Ivy教授研究消化生理。195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关于食物促进胰液分泌的研究工作发表在美国生理学杂志,被认为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于1950年回国,在北京医学院生理系任教,任教授、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由郑光美院士主编的《生物学通报》科普文选系列丛书第1册《纷乱中的秩序——主宰生命的奥秘》一书日前正式出版发行。郑光美院士为丛书撰写了《丛书序》。2013年,本刊开辟了"生物探秘"栏目,邀请了一些热心于科学知识传播教育的科学家撰写高水平的科普文章,以期扩展一线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进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品  胡莹 《生物学通报》2023,(11):37-40
以“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课为例,通过了解“促胰液素发现史”,使学生以史为“引”,感悟科学文化精神;探究“胰岛素发现史”,使学生以史启“智”,提升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重温“结晶牛胰岛素合成史”,使学生以史话“人”,树立态度责任意识。最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激素调节知识体系,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6.
正由郑光美院士主编的《生物学通报》科普文选系列丛书第1册《纷乱中的秩序——主宰生命的奥秘》一书已正式出版发行。此次首部推出的读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朱钦士教授为我刊"生命探秘"栏目撰写的系列文章,以严谨科学的态度、通俗生动的语言,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目阐述各种生命过程的奇  相似文献   

7.
正由郑光美院士主编的《生物学通报》科普文选系列丛书第1册《纷乱中的秩序——主宰生命的奥秘》一书已正式出版发行。此次首部推出的读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朱钦士教授为我刊"生命探秘"栏目撰写的系列文章,以严谨科学的态度、通俗生动的语言,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目阐述各种生命过程的奇  相似文献   

8.
1986年7月10日,北京医科大学举行大会热烈庆祝王志均教授从教五十年。王志均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消化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他曾长期担任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生理科学进展》主编。现为名誉所长和名誉主编。王志均教授从教五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教学、科研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对数千名医学生讲  相似文献   

9.
致读者     
本刊的版面,正如读者所见,已经改为大16开本。编辑部的组成也作了一些调整。在内容上,对某些栏目作了一些变动。本刊由王志均院士和吴襄教授于1957年创刊,是国内最早的一本综述性的刊物,一直受到读者的重视和欢迎。在文化革命结束后,经王志均院士等多方奔走,积极努力,成为最早复刊的学术期刊之一。从1986年至今,本刊主要由韩济生院士主持。在这一阶段,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例如经费短缺、编辑部搬迁、工作人员调整等等,韩济生院士在最困难的这一阶段,作了极富成效的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使本刊一直保持了它的崇高威望,受到读者的欢迎。如今王志…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生理学家王志均教授积50余年的科研经历,使他成为我国消化生理领域的权威学者。他对胃肠激素的生理性释放以及胃肠激素调节胰液分泌有独创性研究,曾居世界领先地位。他还首次发现兴奋交感神经可释放胰高血糖素。在胃窦机能研究中,他发现内源性前列腺素参与胃泌紊释放的生理机制。他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极深。在师资队伍的培养方面,亦做出了突出贡献。1987年他曾荣获“伯乐奖”。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通报》全国编委扩大会议于1986年5月23日至28日在承德市“国家教委教工活动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本刊常务编委、编委、编辑部人员、部分通讯员和来自北京、上海、辽宁、河北、山西、湖南等地的特约代表计五十余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滕纯同志为大会写了贺信和书面发言,承德市副市长、市教委主任陈之迪同志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在会上,《生物学通报》主编汪振儒教授作了“《生物学通报》四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回顾了本刊自1982年召开《生物学通报》创刊三十周  相似文献   

12.
生物类实验教材改革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世界》创刊以来,我一直是本刊的忠实读者。我喜欢这本杂志的内容定位,它有科普的特征,也有科学的严谨性。在很多引起读者关注的题目中以清新精练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生物科学故事。我虽然长年从事生物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但也被本刊所涉猎的生物学科普故事吸引和感染。一时好动,本人也曾为本刊撰写过一篇有关美丽的宝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通报》复刊十周年了,后年又是创刊四十周年纪念,我作为本刊创始人之一,欣逢这喜庆的日子,从心坎里发出祝贺的意愿。记得《生物学通报》创刊于1952年8月,聘请汪振儒教授担任主编,沈同教授担任副主编,我任干事编辑,具体处理日常编务。本刊是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出版总署及全国科联的特别推动下创刊的,得到有关专家的踊跃惠稿和细心的审查,出版以后,立即受到广大中学教师们的欢迎。当时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对《生物学通报》特别喜爱,亲自为本刊题写了刊名。记得1953年冬天,我到郭老办公室,请他为本刊题写刊名,郭老非常高兴,因为他本人曾学过医,认为生物学与医学关系密切。那时,他还风趣地对我说:“你看,别人老说我写字龙飞凤  相似文献   

14.
我退休了 ,但我仍然每年坚持订阅《生物学通报》,每月都盼望新的《生物学通报》的到来 ,每天读《生物学通报》便是我心中最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问我 :“为啥喜爱《生物学通报》?”,我说 :“《生物学通报》越办越好 !《生物学通报》是伴我成长的好朋友 !”2 0世纪 5 0年代 ,我在开封师院 (现河南大学 )生物系时 ,就天天跑学校阅览室 ,要把每一期《生物学通报》从头翻个遍。由于学《生物学通报》、用《生物学通报》,使我在 195 8年写的第一篇科普作品“施肥小经验”被科技报发表。 195 9年我从开封师院毕业 ,分配到家乡虞城县第一中学…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月6日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逝世一百周年。为了学习、继承孟德尔的科学精神,分析探讨他的科学研究方法,促进生物教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本刊已于1983年第一期刊登了张青琪同志撰写的《孟德尔的生平、科学成就和科学方法》一文,本期又刊登方宗熙教授等撰写的“纪念孟德尔逝世一百周年》的文章,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3日是我国著名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均教授九秩华诞。《生理科学进展》编辑部全体成员愿与广大读者和作者一起,表达我们无比兴奋的心情,向王先生致以最真挚的生日祝贺。一个学术刊物的创始和发展,既反映了时代的需求,也是一批富有责任感的科学家积极劳动的结晶。1957年大连医学院吴襄教授主编的《生理科学进展》只出版两期即因故易帅。王先生和朱壬葆教授随即挑起了生理学科(六个学科之一)的主编重任。1966年的年中,《生理科学进展》与其他很多学术刊物一样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停刊,对此王先生深表惋惜。70年代中期“文化大…  相似文献   

17.
朱至清 《植物学通报》2003,20(4):507-508
光阴荏苒 ,一转眼《植物学通报》已经迎来了 2 0岁的生日 ,走进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书架上找出纸页已经发黄了的“通报”创刊号 ,抚今追昔 ,不无感慨。《植物学通报》创刊的 1 983年 ,正好是植物学会成立 50周年 ,当时的植物学会理事长汤佩松院士和副理事长王伏雄院士提出 ,要创办一个中级学术刊物 ,用来反映国内外植物科学的动态和进展 ,促进我国植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发展。此后 ,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植物学通报》的首任主编曹宗巽教授主持召开了《植物学通报》第一次编委会 ,会上拟定了“通报”的宗旨 ,设立了“通报”的主…  相似文献   

18.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6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对科学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持肯定态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实现其教育价值并不容易.笔者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为例,论述如何实现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血糖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洋  徐国恒 《生物学通报》2006,41(11):24-24
《生物学通报》2006年41卷第2期目次Ⅱ页刊登了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陈珊老师提的问题,关于“胰岛素有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作用,为何胰高血糖素的产生却能促进胰岛素的产生?”,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系徐国恒教授做答。陕西省南郑县南郑中学张辉老师对徐国恒教授的回答提出疑义(见本期23页)。为此,笔者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血糖调节作用,进一步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致函本刊编辑部编者按在过去的一年,本刊编辑部给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寄去了我们的刊物。钱老在极端繁忙的工作中,细阅了《生物学通报》,并于1994年元月9日致函本刊编辑部。在信中钱老强调生物学在国民经济中,尤其在农业中的重要性,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