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毒蛇的食疗方曾再新安徽省当涂县饮食服务公司蛇性味甘、咸、平。毒蛇很毒,但能治病。取乌梢蛇、眼镜蛇、蝮蛇、腹蛇干各等份,白酒50克。把三种蛇干浸泡于酒中,十天以后,每次服30一50毫升,每日二次,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取乌梢蛇干50克,花蛇干60克,...  相似文献   

2.
据柏林出版的大型画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建设”1952年11—12月号载,德国(Dessan)血清厂拥有一个养蛇场,其中有80条沙毒蛇,10条普通毒蛇,一条响尾蛇和一条眼镜蛇。它们都是欧洲、北美和非洲最毒的蛇,人被咬了就会死的。这个机关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改变了毒蛇可怖的毒液,成为医学上治疗许多疾病的必需用品。例如沙毒蛇的毒液可以治风湿症和坐骨神经痛,响尾蛇的毒液可以治癫癇症,眼镜蛇的毒液可以治关节炎和神经炎。(Derssan)养蛇场每月约产五克毒蛇的毒液。将乾的毒液冲淡了1000倍以后才能应用于医药上。“挤液”的过程也是危险的。每月可挤三次,要赤手进行,需要很高的技巧,因为蛇的头非常脆弱,容易受伤,进行时使蛇躺在一块玻璃板上,头小心的靠着玻璃,并且握住蛇的颈部。当蛇的嘴张开时,即置容器于两颚之间,因此毒液就由齿内流到玻璃上来。这种工作是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对爬行动物很感兴趣。(苏秋鹏节译)  相似文献   

3.
关于印度人耍蛇人能用“魔笛”引眼睛蛇翩翩起舞的故事,早为世人所闻。这种“魔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奇妙乐器呢?这是一种叫“蛇笛”的奇特乐器。蛇笛,在南亚次大陆称为“提克提拉”,在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地区称为“丙”,在印度的名称是“朋吉”。  相似文献   

4.
喜阅《蛇志》话养蛇黄元金广西药科学校随着医药研究的进步,蛇的用途日益广泛,蛇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蛇全身是宝,蛇皮可以制革、出口;蛇胆可以入药治病;蛇肉除了药用,还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是毒蛇,蛇毒更昂贵,商界常称为“液态黄金”而胜过黄金,医界用它治多种...  相似文献   

5.
农业丰收的助手──蛇莫克谈到蛇,也许有人胆战心惊,诚恐诚惶,人类这种畏蛇心态,可说是史前遗留下来的条件反射。不过,现在蛇已不象过去那样严重危害人的性命了。人类已经掌握蛇的脾性,达到控制它、利用它为自身的利益服务了。特别在保护庄稼、促进农业丰收方面,更...  相似文献   

6.
蛇之最     
最毒的蛇是海蛇(Hydrophis belcheri),它的毒液比澳大利亚盾尖吻蛇(Oxyuranns scutcuatus)的毒液厉害100倍。这种海蛇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岸外的台莫尔河的阿西莫暗礁附近最常见。而一条眉尖吻蛇每次分泌出的0.109克的毒液,就足以使21万8千只老鼠当场一命呜呼!在斯里兰卡,许多人死于毒蛇之“口”.大约平均每年有800人之多,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其中97%的人是被那些普通印度  相似文献   

7.
乌梢蛇幼蛇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接棠  黄松 《蛇志》2001,13(1):78-80
乌梢蛇 ( Zaocysdhumnades)俗名 :乌风蛇、乌风梢、乌蛇 ,是游蛇科乌梢蛇属的一种无毒蛇。仅产于我国 ,广泛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 1 8个省区。乌梢蛇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蛇和药用蛇之一。制成蛇干 ,中医称“乌蛇”,有祛风、通络、定惊之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 ,乌梢蛇肉主治“诸风顽痹 ,皮肤不仁 ,风骚瘾疹 ,疥癣热毒 ,眉须脱落”等症。乌梢蛇胆有祛风、清热、化痰、明目功效 ,可治大风疠疾 ,木舌胀塞等。  长期以来 ,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大 ,大量的乌梢蛇被捕杀 ,野生数量日渐减少 ,虽有一些蛇场进行饲养 ,但大多数都是暂时存放…  相似文献   

8.
蛇头治风湿的故事蛇全身都是宝,此话一点不假。一般人吃蛇或用蛇泡酒都爱将蛇头掉弃,但谁知其竟是一味治疗风湿的特效药。说来还有个故事,听我慢慢道来。话说文革时期,德保县城有一青年,林姓,自幼双亲亡故,这时已长至二十岁。不幸染上了一种重症,但见全身大小关节...  相似文献   

9.
谈谈蛇的药用价值及临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冲雨 《蛇志》1995,7(3):26-27
谈谈蛇的药用价值及临床利用江西杭州市中医院邓冲雨用蛇入药来防治疾病早在西汉《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就有记载,书中云“蛇蜕,味咸平,主小儿百二十种惊,癫疾,寒热,肠痔,毒……唐代的张在所著的《朝野佥事》中记有用蛇来治麻风病的事实。明代《本草纲目》更加详细地...  相似文献   

10.
昊锡琨 《蛇志》1992,4(2):52-52,11
毒蛇咬伤后,伤口溃烂不愈,日久往往导致截肢,终身残废.治疗毒蛇咬伤,攻克溃烂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多年来,凡遇毒蛇咬伤,伤口溃烂,不易生肌收口,采用解毒生肌膏,配合中草药治疗,每获良效,现简介如下:1 方药介绍主治范围:凡被毒蛇咬伤,毒水(血)泡破裂,伤口溃烂,不易生肌长皮.药物组成:煅石膏15克、白芷15克、炉甘石15克、紫金锭2~3条、朱砂9克、冰片2克、琥珀1克、蛇伤急救散(成药)2支.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加入凡士林250克,调匀成软膏.用法:每日用白花蛇舌草、山梗菜、半边莲各20克,煎汤冲洗伤口,再敷上药膏.如疮口较深,或骨露筋现、流脓不止,可用纱布条粘上药膏填塞疮洞,再外敷药膏.  相似文献   

11.
《蛇志》1989,(2)
“金钱百花蛇”是传统中药,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及梅毒等症。金钱百花蛇是取孵出的银环蛇幼蛇经过加工即成。商品加工和市场中稍售的规格以小的为好,小蛇出生7天左右进行加工,规格最好,7天前加工的表皮光彩较差,半个月后加工的嫌稍大些,若养时间太长加工则更大了。  相似文献   

12.
舒普荣  朱珍菊 《蛇志》1991,3(3):14-15
蛇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之一。远古原始时代人类在蛇类栖息的环境中,过着“草居”生活,与蛇类接触频繁,深受蛇害。《说文解字》中所记“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曰:无它乎?”。那时,古人草居露宿,苦于蛇患,互相问候时,问及“无蛇么?”人类出于生存自卫的本能,被毒蛇咬伤后,偶而拔某种草擦之,而获及免予死难的结果。在长期与毒蛇作斗争的实践中,发现多种草木的根皮、叶有抵御蛇毒的功能,这就是草药治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用蛇治病历史最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即有用蛇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蝮蛇治诸恶疮瘰疠,皮肤顽痹,半身枯死之重症的记载.在国外,1800年前后某些欧美国家才开始引蛇入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人以前是不会使用蛇油治疗水火烫伤的,通过学习1989年第三期《蛇志》刊登中国蛇协会长舒普荣《蛇类资源开发前景观》一文后,我提炼了蛇油五百克,并加入冰片少许,治愈了8名水火烫伤患者(其中烧伤脸部5名、烧伤手部1名、烫伤脚部2名).经临床应用,日外搽烫伤创面4~5次、则二至三天见效,一般一至二周治愈,治愈率达百分之百.群众问我是怎么知道此方的?我答:“《蛇志》就是我的  相似文献   

15.
虎斑颈槽蛇治化疗白细胞减少1例吴卯斌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毒蛇养殖研究所245051虎斑颈槽蛇(Rbabdophistigyihaboic),原名:虎斑游蛇,是有毒蛇,笔者用其治愈化疗期白细胞减少1例。现介绍如下:患者何某,男,46岁,农民。因自觉食道梗阻...  相似文献   

16.
乌稍蛇的药用及加工制作顾学玲顾孝玲(山东青州市益都镇北城村蛇蝎养殖园262500)乌稍蛇干又名乌蛇干,为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是药材市场上的抢手货。乌蛇干的药用价值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可治风湿性关节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疾病。与其他中药配...  相似文献   

17.
供求信息窗     
《蛇志》1990,(3)
蛇志可言息部:· 我校办,实验场炼年可以提供大鱿蜂毒和蝎 毒.有检验报告书,望协助联系客户. 安徽程某(90一08一21)蛇志信息处的同志: ’我厂大量收购五步活蛇和五步蛇干(薪蛇). ·请帮助了解一F,拜托: 贵州刘某(90一06一4)蛇志信息处的同志: 您好:现是否有单位或人收眼镜蛇皮?目前 我们有几百7了张皮没有有、路,所以求您给联 系一下.另外我处大壁收花蛇皮(大工、菜花 蛇),具体要求是鲜盐J「背,现金收购、数最 不限。 湖南.龙某(90一08一11)我前蛇志嘿;那里:要开。,皮或开背蛇Ik. 场现有巧00克眼镜蛇毒.有化验单. 年化验过.今年又重新化验…  相似文献   

18.
群众对于蛇毒有谈虎色变之慨,这是大多数人怕蛇的心理变化。而蛇毒治疗枪炮伤真是不可思议,古今中外尚未听说,不讲治伤,就是伤口不小心被沾了那怕是一点蛇毒,后果不堪设想。而科学发展的今天,蛇毒确确实实能治外伤,甚至是枪炮伤,以毒攻毒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9.
大眼游蛇     
大眼游蛇大眼游蛇是前苏联爬行动物中最大的无毒蛇。雄性体长1800毫米,尾长约500毫米,体重2500克。雌性长1500毫米,尾长200~400毫米,重1500克,背部黄棕色、深棕色或近似黑色。身上黑细横纹依稀可辨,体后和尾部愈加明显。腹部鲜黄浅黄或带...  相似文献   

20.
蛇胆是重要的中药,通常取蛇胆的方法是“杀蛇取胆”。这种方法,操作麻烦,而且必须把蛇杀死。我们在捕蛇的实践中,曾与捕蛇能手一起,摸索了一种简易取蛇胆的方法。现介绍于下: 一、操作方法 1.将活蛇取出,用左脚踏住蛇的头颈部(或用捕蛇钳,捕蛇叉,绳子等工具,把蛇的头颈部固定。) 2.右手抓住蛇体的中部,用大姆指按在蛇体的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