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迫切需要研发农产品和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酶抑制法检测是目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而酶的固定化是用基于酶抑制法原理对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中的重要步骤.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高效地将酶固定于载体上,同时保持酶的催化活性是开发各类基于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传感器的关键.本文将从固定...  相似文献   

2.
几丁酶,β-1,3-葡聚糖酶随着香蕉采后炭疽病的发展过程,活性逐渐增加。但当果实出现明显病害症状时活性略有下降。施保功处理在抑制香蕉 采后炭疽病发生的同时也抑制了香焦采后炭疽病发生的同时也抑制了芭蕉炭疽菌可能诱导的几丁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Cu2+、Pb2+、Zn2+和Ag+等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Cu2+、Pb2+和Zn2+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2+和Zn2+对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Cu2+和Zn2+对酶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1.25mmol/L和8.10mmo/L;Pb2+对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类型,其对酶的抑制常数KI与KIS分别为10.44mmol/L和2.18mmol/L。Ag+对酶的效应为先激活后抑制,其抑制作用表现为反竞争性抑制,Ag+对结合酶(ES)的抑制常数KIS为204.51mmol/L。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Cu2+、Pb2+、Zn2+和Ag+等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Cu2+、Pb2+和Zn2+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Cu2+和Zn2+对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Cu2+和Zn2+对酶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1.25 mmol/L和8.10 mmo/L;Pb2+对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类型,其对酶的抑制常数KI与KIS分别为10.44 mmol/L 和2.18 mmol/L。Ag+对酶的效应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表现为反竞争性抑制类型,Ag+对结合酶(ES)的抑制常数KI为204.51 mmol/L。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Ag 对HRP的影响对检测银的污染有重要意义。以ABTS[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和H2O2为底物,在pH值5.0的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Ag 存在下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反应。Ag 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显示出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分别探讨了对两种底物的抑制类型和对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g 对底物H2O2而言,对酶的抑制效应属于反竞争性抑制类型,抑制常数Ki=14.83mmol/L;对底物ABTS而言,对酶的抑制效应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16.139mmol/L。不同浓度Ag 分别与酶作用后,测定酶的内源荧光光谱。光谱结果表明Ag 影响酶活性的同时也影响酶的构象。  相似文献   

6.
糜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糜酶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的分泌颗粒和细胞间质。成熟的酶为一糖蛋白,由22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0kD,其酶活力能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所抑制,而不受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的影响。糜酶的cDNA和基因组DNA均已被克隆和测序。该酶和神经炎症反应、血管活性肽代谢和细胞外基质代谢等有密切联系,在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纯氧对采后杨梅果实腐烂的抑制与抗病相关酶的诱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高氧对抑制果实腐烂的作用及其与抗病相关酶活性诱导的关系,将杨梅果实采后在5℃用纯氧或空气(对照)处理12 d.结果表明,纯氧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腐烂发生,贮藏12 d后对照果实的腐烂指数达到54%,而处理果实仅为17%.纯氧处理在贮藏前期可诱导杨梅果实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升高,并在第6天时达到高峰.另外,纯氧处理增加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总酚含量,并在整个贮藏期间一直高于对照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高氧抑制杨梅果实腐烂的作用与诱导与抗病相关的酶的活性升高密切相关,抗病性诱导是高氧抑制杨梅果实腐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人胎盘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胎盘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研究崔秀云,田余祥(大连医科大学,大连116023)关键词人胎盘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人胎盘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placentalribonucleaseinhibitor,PRI)是一种酸性胞溶性蛋白质,分子量为50k...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乙醇对F_1-ATP酶和H~(+)-ATP酶复合体的抑制与其结合核苷酸位点状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然情况下乙醇对F_1呈现反竞争性抑制类型,对H~(+)-ATP酶呈现非竞争性抑制类型,且乙醇对F_1和H~(+)-ATP酶的抑制与核苷酸结合位点的构象密切相关。游离状态下和膜结合状态下的F_1在部分结合的核苷酸被洗脱前后动力学行为的不同,反映了二种状态下的F_1具有不同的构象,且F_0和膜脂对F_1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华亮吉 《蛇志》1996,8(2):28-30
清栓酶的临床应用概况华亮吉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职工医院桂林541004清栓酶(抗栓酶、Svate)系东北或江浙蝮蛇毒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酶制剂,主要含精氨酸酯酶,还有蛋白水解酶等17种酶,以及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因而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  相似文献   

11.
游离及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部分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诱变、筛选的米曲霉GX0 0 10菌株所产生的果糖基转移酶 ,经过纯化和固定化操作分别制备游离酶和固定化酶 ,对两者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两者在蔗糖转化为蔗果低聚糖的酶促反应中 ,最适pH为 5 5,在pH5 0~ 7 5之间酶活性相对稳定 .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适宜温度范围分别是 4 5~ 52℃和 4 0~ 55℃ .在 55℃保温 60min ,酶活性保存率分别是 61 6%和 87 5% .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提高 .0 1mmol LHg2 +和 1mmol LAg+能完全抑制游离酶的活性 ,但只能部分抑制固定化酶的活性 ,1mmol L的Ti2 +能完全抑制两者的活性 .以蔗糖为底物时 ,游离酶的米氏常数Km=2 15mmol L ,而固定化酶Km =386mmol L .游离酶只能使用一次 ,固定化酶反复使用 54次后 ,剩余活力为 55 2 % .用 55% (W V)蔗糖溶液与固定化酶在pH5 0 ,4 6℃下作用 12h ,可获得61 5% (总低聚糖 总糖 )产物 ,其中蔗果五糖含量达到 7 2 % .  相似文献   

12.
以烟草(+)天仙子杂交种愈伤组织、苜蓿和小麦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EC.1.11.7 POD)活性,首次报道了用分离原生质体的脱壁酶液能够诱导植物细胞产生POD 抑制因子,所试材料经脱壁酶液处理后均测不出POD 活性,并且对POD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此类POD 抑制因子是小分子物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一些迹象表明它们不是酚类物质。POD 抑制因子可能是通过影响POD 催化合成的初始反应产物的稳定性,来达到其抑制效能。不同种属来源植物细胞产生的POD 抑制因子在抑制作用上无明显差异。至于POD 抑制因子的稳定性,在原生质体培养难易程度不同的植物材料间有差异。文中讨论了POD 抑制因子的产生和清除对培养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再生修复及对培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盐析法提取米糠蛋白,分别选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单独或联合水解米糠蛋白,以从酶解米糠蛋白中分离获得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短肽组分。经Sephadex G-15凝胶层析和SP—Sephadex C-25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各酶解组分,并检测各组分的ACE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米糠蛋白的酶解分离产物中含有较强ACE抑制活性的组分,其中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共同水解时得到的小分子量寡肽组分的抑制活性最强,为后续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认识不可逆抑制酶促反应任维栋,张桂春(潍坊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山东潍坊261042)关键词不可逆抑制作用,酶,动力学不可逆抑制剂对研究酶的活性中心、药物毒物的作用机理及物质代谢途径与调节起着重要作用。1965年,邹承鲁发表了不可逆抑制酶促反应动力学的论...  相似文献   

15.
Fe(Ⅱ)对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为底物,在pH4.5的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Fe^2 离子存在下的漆酶催化氧化反应,发现Fe^2 离子对漆酶的催化活性显示出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其抑制特征,抑制位点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Fe^2 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抑制属竞争性抑制过程,抑制作用是通过还原ABTS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冯雁  邢辉 《生物化学杂志》1994,10(3):363-366
乙醇对内切葡聚糖酶存在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BRIJ 35、Tween 80,Tween 20可以部分或基本解除乙醇的抑制,而SDS不能解除乙醇对酶的抑制,从荧光光谱可见,乙醇使酶分子的生色团埋藏于分子内部,两亲分子由反之。圆二色谱揭示了酶分子α螺旋结构为活性所必需,两亲分子结构不同,解除乙醇对酶抑制的能力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腺苷一磷酸对4个快反应巯基被修饰的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而该修饰的酶受果糖2,6-二磷酸的抑制脱敏,AMP对酶抑制为半部位反应,酶受果糖2,6-二磷酸抑制的脱敏则表现为全部位反应,经枯草杆菌蛋白酶限制性酶解的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K1增大10倍,但受果糖2,6-二磷酸抑制的性质不变,经胰蛋白酶限制性酶解的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活性不再为AMP抑制,但果糖2,6-二磷酸对  相似文献   

18.
竞争性抑制的非稳态酶动力学布尔函数图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赵敏 《生物数学学报》2000,15(2):245-249
以非稳戊酶动力学的布尔函数图形方法,来研究一类竞争性抑制的非稳态酶动力学问题,推导出此类反应的百稳态酶动力学方程,并对此动力学方程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此类竞争性抑制酶反应体系的非稳态酶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昆仑雪菊提取物对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昆仑雪菊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将昆仑雪菊干燥花序粉碎,分别用水提法和乙醇法制备5种提取物。采用α-葡萄糖苷酶体外活性抑制模型,测定昆仑雪菊的5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这5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均高于阿卡波糖。其中提取物Ⅰ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28.2 mg/L。结论:昆仑雪菊提取物具有较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提示昆仑雪菊在抗糖尿病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昆仑雪菊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将昆仑雪菊干燥花序粉碎,分别用水提法和乙醇法制备5种提取物。采用α-葡萄糖苷酶体外活性抑制模型,测定昆仑雪菊的5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这5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均高于阿卡波糖。其中提取物Ⅰ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28.2 mg/L。结论:昆仑雪菊提取物具有较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提示昆仑雪菊在抗糖尿病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