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1992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为A级(全球重要)自然保护区,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外科学家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采集和研究工作。然而,保护区周边居住着30万人口,包括13个少数民族,有的仍处于贫困状况。摆在保护区管理者面前的严峻挑战是如何把保护工作与周边居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对保护区和当地社区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保护区帮助村民开展多种经营,实行混农林业,村民们通过实践逐渐认识到保护高黎贡山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 今后的困难还很多,野生动物破坏村民庄稼的补偿问题,当地经济发展技术与策略的选择问题,保护区自身体制机制的适应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探讨开拓。 相似文献
2.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垂直带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首次研究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垂直带蚂蚁群落及共物种多样性。在北段和中北段随海拔升高优势种数目增加,而在南段随海拔升高优势种数目递减。在北段和中北段海随海拔升高优势种所占百分比递减,而在南段随海拔升高优势种所占比例递增。在西坡4个地段均呈现随海拔升高种数目和密度递减的基本规律。北段和中北段随海拔升高优势度指数降低,中南段和南段随海拔升高优势度指数增大。北段随海拔升高多样性指数递增,中北段多样性指数缺乏规律性,中南段和南段随海拔升高多样性指数递减。北段、中北段和中南段均呈现随海拔升高无效度指数递增规律,而南段表现出随海拔升高均匀度指数递减的相反情况。西坡4个地段垂直带上,蚂蚁群落之间的相似系数几乎均在0.00-0.25,处于极不相似水平,只有1个系数超过此范围,我们认为在原始植被状态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蚂蚁群落的基本规律是随着海拔升高。优势种数目递减,优势种所占比 递增,物种数目递减,优势度指数递增,多样性指数递减,均匀度指数递减。山体中部和下部植被的毁坏导致了实际调查中出现的反常情况。 相似文献
3.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真菌资料调查名录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调查所发现的各类土壤真菌资源情况,共发现土壤真菌28个属,分隶于3纲6目11科,其中以丛梗孢科占绝对优势,有11个属占总属数的37.9%,暗梗孢科有5个属占总属数的17.2%,为次优势类群.有关菌种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微生物生态学实验室内. 相似文献
4.
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季栖息地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6年3月24日—5月6日,在高黎贡山赧亢片区共设置利用样地与可利用样地各30个,跟踪观察白眉长臂猿栖息地利用行为。定性因子分析表明,白眉长臂猿偏爱在东坡(Ei=0.344)活动,可能与其能提供避风的温暖微生境有关;偏爱栓皮栎(Ei=0.455)和拟樱叶柃(Ei=0.068)等乔木,可能是由于这些树种的树冠面积大,可为白眉长臂猿提供连续的移动路线和大的活动空间。定量因子分析表明,利用和可利用样地中共有12个因子(坡度,乔木和竹平均高度,乔木平均胸围,乔木和灌木盖度,乔木、竹和藤本密度,距水源、道路和草果地距离)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白眉长臂猿对栖境的空间结构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坡度、乔木平均胸围、竹密度、距水源距离和乔木平均高度是判别利用和可利用样地的关键因子,即为影响其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判别正确率为98.3%。作为树栖灵长类,具有一定基面积的连续乔木[高度(14.14±3.19)m,胸围(90.72±26.12)cm]树冠层是白眉长臂猿的适宜生境;较大的坡度(39.98±8.10°)减少了来自地面的干扰;而竹林是白眉长臂猿春季重要的取食地。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开展了鱼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的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赧亢片区共有鱼类4种,隶属2目4科4属;两栖动物10种,隶属2目4科8属,其中云南特有种4种;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3科8属。赧亢片区的物种全为东洋界种,区系成分为西南、华南区,或者两区所共有的成分组成。将赧亢片区与邻近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小黑山片区)的多样性对比,赧亢片区不仅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亦是连接两个保护区物种交流和基因流动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6.
高黎贡山兰花的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黎贡山兰科植物的生物地理学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兰科是高黎贡山种子植物中最大的科,包括75属265种。2.高黎贡山兰花起源于新、旧世界的热带和温带,
热带属占60%(45属),温带属占38.67%(29属),包括2个云南特有属。但是,高黎贡山兰科植物与地中海地区和中亚地区的联系十分微弱。3.高黎贡山的兰花以地生兰为主。这里,57.33%(43属)为地生兰,而附生兰和腐生兰仅分别为31属和3属。4.兰花物种的分布区式样表明高黎贡山兰花以温带兰为主
温带兰占总种数的69.43%(184种),包括东亚成分即滇西高黎贡山-东喜马拉雅分布的种和中国西南部特有种,它们是高黎贡山兰花区系的核心。5.高黎贡山兰科的特有现象在于1)具有云南二个特有属蜂腰兰Bulleyia和反唇兰Smithorchis;2)有高黎贡山特有种21个,如泸水兜兰Paphiopedilum
markianum,贡山风兰Cymbidium gongshanense,贡山贝母兰Coelogyne gongshanense,热带附生兰——万带兰亚科在高黎贡山没有形成特有种;3)高黎贡山北段的特有种比南段丰富贡山有14种,腾冲仅有4种;
海拔1800~2100 m的梯度带特有种最多(13种);4)高黎贡山有云南特有种10种,其中小花槽舌兰Holcoglossum
junceum是一个热带种,因为板块位移而来到了亚热带地域;5)高黎贡山的兰科植物中有19.25%(51种)是中国特有种,它们出现在高黎贡山,分布在云南其他地区和西南的一些省区。高黎贡山特有种,分布到高黎贡山的云南特有种和分布到高黎贡山的中国特有种一共为82种,占高黎贡山兰科总种数的30.91%,
兰科在高黎贡山是一个特有化程度很高的类群。 相似文献
7.
2006年3月24日—5月6日,在高黎贡山赧亢片区共设置利用样地与可利用样地各30个,跟踪观察白眉长臂猿栖息地利用行为。定性因子分析表明,白眉长臂猿偏爱在东坡(Ei=0.344)活动,可能与其能提供避风的温暖微生境有关;偏爱栓皮栎(Ei=0.455)和拟樱叶柃(Ei=0.068)等乔木,可能是由于这些树种的树冠面积大,可为白眉长臂猿提供连续的移动路线和大的活动空间。定量因子分析表明,利用和可利用样地中共有12个因子(坡度,乔木和竹平均高度,乔木平均胸围,乔木和灌木盖度,乔木、竹和藤本密度,距水源、道路和草果地距离) 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白眉长臂猿对栖境的空间结构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坡度、乔木平均胸围、竹密度、距水源距离和乔木平均高度是判别利用和可利用样地的关键因子,即为影响其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判别正确率为98.3%。作为树栖灵长类,具有一定基面积的连续乔木[高度(14.14±3.19)m,胸围(90.72±26.12)cm]树冠层是白眉长臂猿的适宜生境;较大的坡度(39.98±8.10°)减少了来自地面的干扰;而竹林是白眉长臂猿春季重要的取食地。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现状,经实地考察对其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有藤本植物676种,隶属于65科209属,双子叶藤本植物具有明显优势,计56科192属597种。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藤本种类为主,占藤本植物种数的81.51%。攀援方式中缠绕藤本具有明显优势,占藤本植物种数的53.99%,并提出了斜倚类藤本植物的概念。极高的降雨量、悬殊的海拔、多样的生境类型、广泛发育的各类原始阔叶林,是本区藤本植物极为丰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高黎贡山的小型兽类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报道了I 985年10—11月对云南西北边陲高黎贡山东坡5个不同森林谴物带进行的小型兽类垂直分布的调查结果。共获小兽961只,隶属4目9科30种。调查说明:在不同的景观带里它们的种类和数量组成不同;多数种类都能跨带分布,跨带分布的能力与其在同类群中的数量组成有关;总的分布可构成高山矮灌丛草坡地、森林、山坡耕怍地三类;随着纬度的南移,该山脉小兽的密度、种类组成和优势种都茄之改变。 相似文献
10.
11.
12.
高黎贡山小熊猫生态对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熊猫(Ailurusfulgens)产于喜玛拉雅-横断山脉地区,是地史保存下来的第三纪孑遗动物。由于长期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结果,使其营养生态位由高质量、竞争大的肉食转向低质量、竞争小但营养成分稳定的竹类。其头骨、臼齿和前掌都已特化,适于咀嚼和抓食... 相似文献
13.
2003年至今,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工作人员在进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时发现,在高黎贡山南段,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8°44′35″—98°46′20″,北纬24°50′49″—24°58′35″之间,有野生林猬种群。该物种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2681m之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杜鹃苔藓矮林之中,以昆虫为主食。在其人工饲养中, 相似文献
14.
云南高黎贡山蚤类的生态区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报道了1985年以来对我甸横断山南端高黎贡山东、西坡蚤类生态区系的调查及研究结果。共发现蚤类5科23属47种(亚种)。文中对该山脉蚤类在不同森林植物带的群落结构、种的多样性及均匀度,各种蚤的栖境幅度、宿主多样性进行了陈述和比较,并对蚤类的区系特征、特有种的区系划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红外相机对高黎贡山中段西坡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黎贡山地区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受地形复杂且植被浓密等限制,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现状缺乏全面深入的调查。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通过布设红外相机,我们对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怒江州泸水县片马区域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试图进一步补充该区域鸟兽多样性本底资料。调查期内共监测了41个不同相机位点,累计9,503个相机日,拍摄到808组独立有效照片。经鉴定包括兽类21种和鸟类24种,分属于10目21科38属,其中怒江金丝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是近年来在高黎贡山地区新发现的灵长类动物。灵长目、肉食目、偶蹄目、雀形目、鸡形目和啮齿目等类群的相对多样性指数较高,且分布广泛。进一步对7种丰富度较高物种的出现时间段分析发现:(1)熊猴Macacaassamensis、怒江金丝猴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的日活动规律峰值出现在上午和下午;(2)橙腹长吻松鼠Dremomys lokriah和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的日活动高峰出现在中午,但前者在黄昏活动相对较多;(3)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野猪Sus scrofa具有一定的夜行性,但野猪的夜行性更强。本研究提供了高黎贡山中段西坡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现状的基础数据,有助于今后深入研究和推进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分析了勐乃河梯级电站建设对流域内景观多样性、流域内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昔马片)的主要保护植被类型—龙脑香林和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动植物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级电站的建设,将会加剧勐乃河流域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改变流域的景观多样性,但对景观层次影响不大;而工程建设对保护区内的龙脑香林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尤其是道路的建设,将导致流域内森林覆盖率下降5.83%,森林面积减少1472.09hm2,其中69.1hm2的龙脑香林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针对本项工程的特点,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杜鹃花是植物界中很具观赏性的一大类野生花卉。它们是属于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一群常绿或落叶阔叶的植物。杜鹃花一般从早春到初夏开花,花期长,花色丰富,很有栽培观赏价值,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植物。杜鹃花属的植物,以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区最为繁盛。全球约有800多种杜鹃花,中国就有500多种,云南有200多种。在西方,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中国的杜鹃,就没有西方的园林。” 相似文献
18.
高黎贡山旱冬瓜Frankia的IGS PCR-RFLP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云南省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310~2400m的范围内,采集30个旱冬瓜根瘤样品,直接从根瘤中提取Frankia DNA,对其,nifD-nifK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IGS)和16S-23S rDNA IGS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nifD-nifK IGS的PCR产物长度差异很大,经HaeⅢ和Afa I双酶切后,得到15种酶切带型,检测到多种基因型的菌株同时与同一株宿主植物共生;16S-23S rDNA IGS的PCR产物长度相似,酶切后亦区分出15种酶切带型.通过对两个基因间隔区的PCR-RFLP联合分析,发现高黎贡山旱冬瓜Frankia存在20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高黎贡山五加科的植物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属、种及地史文献资料三方面对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进行了植物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1.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包括15属56种及13变种。2.从起源来看,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以热带起源为主,热带属占66.7%(10属),温带属占33.3%(5属),而与地中海地区和中亚地区的联系十分微弱。3.从种的分布区式样来看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以温带分布型为主,温带分布型的物种占全科种数的88.4%(61种),这一统计结果与属的统计结果(66.7%的属系热带属)形成很大的反差,其原因在于掸邦-马来亚板块上的高黎贡山植物区系源于赤道热带,在板块位移过程中,随着高黎贡山的北移,喜马拉雅山脉的强烈隆升,五加科这一起源于热带的古老木本植物,因不适于比赤道带冷得多的气候环境而先后被淘汰,部分属种则在新的环境中经过适应、演化和重新分化,除个别热带属的北缘种在高黎贡山北端独龙江河谷中幸存下来(如树参属Dendropanax)以外,其余新分化出来的植物则是温带性的(如常春木属Merrilliopanax),因此,现在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区系中,热带起源的属多于温带属,但温带种大大多于热带种。所有这些成分中,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的成分(15种)和中国特有的成分(43种)构成了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区系的基本骨架,这些成分标志着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区系的东亚温带性质。4.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特有现象突出。一方面表现在种类丰富,计有中国特有类群22种和变种,云南特有类群12种和变种,高黎贡山特有类群9种,另一方面表现在特有类群的丰富度与纬度成正比,就高黎贡山特有种来说,北段(贡山)的特有类群(8种和变种)远远多于南段的腾冲(仅1种)。5.由于掸邦-马来亚板块位移对高黎贡山生物区系的影响,部分高黎贡山五加科植物从滇东南或滇南至高黎贡山的一些连续分布区被间断为滇西北与滇东南的对角分布式样(如少毛云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