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用局部酶解方法,发现河蚌白闭壳肌的副肌球蛋白长带系由许多微丝组成,微丝直径约30A。(2)由于这些微丝束在完全松散前,仍呈现145A及70A横纹结构,而副肌球蛋白类晶体也具有类似的结构,我们推测微丝主要是由副肌球蛋白分子直线聚合而形成的。(3)用局部酶解方法,可以任意重现副肌球蛋白长带的点阵结构。(4)在副肌球蛋白长带中,存在有机械的弱点与酶解时易受作用之点,此结构上不均一性的物质基础尚不明了。  相似文献   

2.
用机械处理松弛介质中的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oensis Tchang et Koo),初步结果发现这种脊索动物中含有副肌球蛋白纤维,其横纹周期为14~14.5毫微米与7.0毫微米,直径有25,55与100毫微米,长度可达7微米;在胰蛋白酶作用下,文昌鱼副肌球蛋白纤维逐渐散出直径为2.0至2.5毫微米的微丝。此外,在电子显微镜下还见到有肌动蛋白细丝与类似肌球蛋白粗丝的纤维状物质。另有一种直径约为25毫微米的球状物质,究竟何物?有待澄清。  相似文献   

3.
用机械处理松弛介质中的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oensis Tchang et Koo),初步结果发现这种脊索动物中含有副肌球蛋白纤维,其横纹周期为14~14.5毫微米与7.0毫微米,直径有25,55与100毫微米,长度可达7微米;在胰蛋白酶作用下,文昌鱼副肌球蛋白纤维逐渐散出直径为2.0至2.5毫微米的微丝。此外,在电子显微镜下还见到有肌动蛋白细丝与类似肌球蛋白粗丝的纤维状物质。另有一种直径约为25毫微米的球状物质,究竟何物?有待澄清。  相似文献   

4.
(一)对同一河蚌斧足肌中共存的TM和PM,在分子大小形状、壹级结构若干特点和免疫专一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也观察了同一河蚌的不同肌肉,即斧足肌与闭壳肌之间,同类蛋白质的异同。(二)在河蚌同一肌肉中并存的PM和TM分子大小截然不同;前者的初步数值靠近二十万,而后者约六万。在河蚌两种不同肌肉中的TM分子大小相同。(三)在抗原结构上,TM与PM有着本质上的差异,TM与PM同无免疫交叉反应。(四)TM与PM的酶解图谱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五)河蚌斧足肌和红、白两种闭壳肌的三种TM之同,免疫行为与酶解图谱极为相似,三种PM之间也极相似。(六)发现67%氯乙醇可使PM分子解聚成约51,000大小的亚基。(七)讨论了TM和PM的关系。从大的方面讲,TM和PM主要相同之处在于“零级”(氨基酸组成)或贰、叁级结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壹级和肆级结构。TM和PM许多性质的同异,可以从这些结构上的同异来理解。看来TM和PM应是两类而非一类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一)自猪胃、猪膀胱平滑肌、鵝肫、鴨肫平滑肌、河蟹横紋肌和河蚌閉壳肌及斧足肌制备出原肌球蛋白的針状晶体,自河蚌的两种肌肉制备出副肌球蛋白的針状晶体,分別在电子显微鏡下观察其横紋結构与細节。(二)各种原肌球蛋白的針状晶体与河蚌的副肌球蛋白晶体相类,一般都不是具有三維規律性的真正晶体,而是具有横紋結构和整齐外形的纤維聚集物——类晶体。(三)各种原肌球蛋白类晶体的横紋周期,大都属于n×200A(n=1,2,…)数系,周期或为400A、或为200A。其具有400A周期的,有时伴有200A的細节。这些共同的特征与免原肌球蛋白真正晶体的三維网状周期相同。(四)鴨肫和鹅肫原肌球蛋白的类晶体中,除了400A,200A的横紋外,还出現800A(n=4)的周期,显示其分子长度可能至少不低于800A。(五)河蚌斧足肌和閉壳肌副肌球蛋白的类晶体,同海蚌一样,都具有周期約700A的横紋結构。条件适宜时,还可以在每一周期之間观察到4条横紋,細节間距为140A。(六)河蚌閉壳肌原肌球蛋白的类晶体中,也有接近800A的周期。(七)在高盐条件下所获得的河蚌斧足肌和閉壳肌原肌球蛋白的类晶体,与上述一般低盐条件下的类晶体不同,細节間距与副肌球蛋白的相同,为140A,而非200A。(八)根据电子显微鏡下观察到的类晶体横紋周期和細节間距,可以初步推論:一般而言,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是两类而非一类的蛋白貭。但在两种蛋白貭共存的同一肌肉,如河蚌閉壳肌或斧足肌之中,它們之間还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亲属关系。  相似文献   

6.
脊索动物门尾索亚门的海鞘(Ciona intestinalis)肌肉中可抽提出副肌球蛋白,该蛋白对有机溶剂稳定并能在低离子强度环境形成纤维状晶体。海鞘副肌球蛋白纤维状晶体长度可达200微米,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负染后的样品,具有横纹结构,横纹的总周期在150~160毫微米,其中包含有93与60毫微米的亚周期,另有若干细节在8.1与8.6毫微米左右。我们尚未见到海鞘和文昌鱼的副肌球蛋白之间有何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7.
脊索动物门尾索亚门的海鞘(Ciona intestinalis)肌肉中可抽提出副肌球蛋白,该蛋白对有机溶剂稳定并能在低离子强度环境形成纤维状晶体。海鞘副肌球蛋白纤维状晶体长度可达200微米,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负染后的样品,具有横纹结构,横纹的总周期在150~160毫微米,其中包含有93与60毫微米的亚周期,另有若干细节在8.1与8.6毫微米左右.我们尚未见到海鞘和文昌鱼的副肌球蛋白之间有何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8.
利用甘油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和纯化螯虾腹屈肌粗肌丝,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粗肌丝上有数条纵行条纹,指示其可能由数根亚丝所组成。粗肌丝的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其含有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肌球蛋白仅包含有二种轻链。副肌球蛋白类晶体呈针状,具有14.5nm 和72.5nm 的横纹周期。实验结果表明,螯虾腹屈肌粗肌丝是肌球蛋白-副肌球蛋白丝。  相似文献   

9.
衣藻属于绿藻门、团藻目。它是绿藻中细胞结构特征的一个典型代表。大、中学植物教材中都以衣藻作为绿藻门的重要代表植物。本文根据目前电镜资料,描述如下。衣藻的细胞器衣藻虽然是较原始的单细胞真核藻类,但是它已具备了真核植物的各种细胞器。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细胞壁内有包埋在细胞质中的大型杯状叶绿体和叶绿体腔内的细胞质及细胞核。在电镜下观察,细胞器与高等植物的相同。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有核膜孔。细胞质中的内质网与核膜  相似文献   

10.
将微量电泳及琼脂电泳纯的河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斧足肌副肌球蛋白溶于pH 8,M乙酸铵盐溶液内,蛋白浓度为0.18毫克/毫升。利用压缩氮气将此溶液从微粒喷雾器内喷至新鲜分开的洁净云母表面上,用铂铱合金真空喷镀,投影角  相似文献   

11.
螯虾Procambarus clarki腹屈肌肌原纤维副肌球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已经分离和结晶。在离子强度近于0.3和pH 6.0的溶液中透析,螯虾副肌球蛋白类晶体析出,与原肌球蛋白可以彼此完全分离。经含200mmol KCl,10mmol磷酸缓冲液,pH 6.0溶液或者50mmol BaCl_2 50mmol Tris.HCl_1 pH7.8溶液透析,可以得到副肌球蛋白针状类晶体,周期为14.5或72.5nm。原肌球蛋白溶液经含2%饱和硫酸铵,10mmol醋酸缓冲液,pH 5.1之溶液透析,呈现针状或梭形结晶,具有39nm周期。  相似文献   

12.
十五年前我们曾经提出蜜蜂间接飞翔肌粗肌丝大概是由一个贯穿整个肌小节,在A带是中空的内芯以及一层包含只位于A带的六根微丝之外套所组成。从分离出的微丝来看,它的构成单元很象是肌球  相似文献   

13.
蜜蜂间接飞翔肌肌原纤维副肌球蛋白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年前我们曾经提出蜜蜂间接飞翔肌粗肌丝大概是由一个贯穿整个肌小节,在A 带是中空的内芯以及一层包含只位于A 带的六根微丝之外套所组成。从分离出的微  相似文献   

14.
曹洋  沈梅  张洁  李向东 《昆虫知识》2011,48(2):239-246
肌球蛋白是一类重要的分子马达,可以将ATP水解产生的能量转化成动能,沿由肌动蛋白组成的细丝运动。肌球蛋白构成一个大的基因家族,在许多细胞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肌肉收缩、胞内转运、听觉、视觉等。果蝇基因组有13种肌球蛋白基因,包括2种常规肌球蛋白和11种非常规肌球蛋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果蝇非常规肌球蛋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周念辉  王宝华  陈明 《昆虫学报》1992,35(1):117-118
肌肉收缩是由于肌原纤维中粗、细肌丝相互滑行的结果(Huxley,1988;Huxley,1983;Squire,1986)。许多无脊椎动物肌肉粗肌丝中除含有肌球蛋白外,还存在着含量不同的副肌球蛋白(陈明等,1984、1985)。我们曾经进行过一系列关于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间接飞翔肌原纤维排列及其粗肌丝亚丝结构的研究。间接飞翔肌的粗肌丝从Z-线延伸至另一Z-线(范世藩等,1966),分离的天然粗肌丝经变性剂(脲、胍)处理,可以散开成直径约为5nm的数根亚丝,在一些亚丝上  相似文献   

16.
17.
蚤类感觉板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4科18属26种蚤的感觉板.通过对其内、外表面及横断面细微结构的详细观察,发现前人称之为杯陷的结构,实为一中空的圆丘,分内、外两层,各具若干小室,作者称其为感觉室.该室在感觉板上具有一定的分布型.感觉毛着生于内室底部,通过中央孔及外室顶孔向外伸出.蚤类成虫具有坚韧的外骨骼,因此,在制备扫描电镜标本时可不经特殊处理直接进行观察.此外,对感觉室的功能及在分类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从水生向陆生发展的历程中,植物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干旱。要解决这个生理生态的矛盾,只能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和分化,这就是高等植物输导组织的出现和逐步完善的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输导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它们分别是由多种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构成,都是复合组织。在木质部中运输无机液流的主要是管胞和导管,统称为管状分子。在韧皮部中运输有机液流的主要是筛胞和筛管,统称为筛分子。  相似文献   

19.
大袋蛾雄虫触角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随着应用合成昆虫信息素控制害虫研究的逐步深入,有关昆虫触角形态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方面的报道日渐增多。Schneider(1964),Seabrook(1978),Zacharuk(1980)等从不同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了评述。 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属鳞翅目,袋蛾科(Psychidae),是我国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危害,寻求新的防治,测报方法,我们对大袋蛾性信息索进行了研究。根据我们的试  相似文献   

20.
马立君  陈晓端 《昆虫学报》1991,34(3):292-296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种软蜱和4属8种硬蜱的成虫以及血蜱属3种若虫的须肢感器的外部形态;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波斯锐缘蜱、中华革蜱和亚洲璃眼蜱3种成虫须肢感器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须肢感器的外部形态在硬蜱各属成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感器形状、顶端感毛数目、类型及形态,基部感毛数目及形态等几个方面.同属各种间差异不大.血蜱属幼期和波斯锐缘蜱幼期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感器形状、顶端感毛数目以及基部感毛数目、形态和排列方式.须肢顶端感毛的内部结构在三种蜱中都可分为A、B两种类型.A型具两个腔:其一为圆形腔,内有树突;另一为新月形腔,无树突.靠近感毛顶端有通道通向外界.B型感毛在三种蜱中差异较大,其共同点是只具有一个含有树突的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