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探讨妇女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SimplesVirus2,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amavirus,HPV)的感染及其相关关系,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48例患有性病、生殖道感染的妇女和39例正常妇女进行了下生道HSV2、HPV的检测。HSV2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妇女中的感染率分别是729%和256%,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PV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妇女中的感染率分别是533%和3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HSV2、HPV双阳性率分别是458%(22/48)和231%(9/39),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组共87份标本中,HSV2和HPV双阳性者占31例,阳性率是356%。统计学分析表明:HSV2和HPV感染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X2=2408,P<001)。研究表明:患有生殖系感染和性病妇女其HSV2或HPV和HSV2混和感染的机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HSV2和HPV的感染具有协同作用。由于这两种病毒均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它们在生殖道中感染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应用ELISA和PCR法检测502例乙肝病人血清,401例HBsAg阳性血清中,有114例(28.4%)抗-HCV和HCVRNA双项阳性,25例(6.2%)HCVRNA单项阳性;21例(5.2%)抗-HCV单项阳性。将HBsAg乙肝病人分成HBVDNA,HBeAg阳性组和HBVDNA,HBeAg阴性组。前者抗-HCV阳性率为11.6%~20.5%,HCVRNA阳性率为16.2%~20.5%。后者抗-HCV阳性率为20.2%~55.6%,HCVRNA阳性率为23%~60.3%。结果说明长期携带HBV者和慢性乙肝病人均可重叠HCV感染。HBVDNA阳性组抗-HCV和HCVR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VDNA阳性组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c-erbB-2蛋白和HSV-1、HSV-2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癌组织中c-erbB-2阳性34例(65.4%);HSV-1阳性38例(73.1%);HSV-2阳性15例(28.8%)。癌旁组织32例,阳性分别为3例(9.4%);12例(37.5%);2例(6.3%)。乳腺癌中c-erbB-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乳腺癌及癌旁的HSV-1阳性率明显高于HSV-2,乳腺癌c-erbB-2阳性组中HSV-1和HSV-2的表达有显著差异,而在阴性组二者无差异,提示乳腺癌的发生可能和HSV-1感染密切相关,c-erbB-2表达也可能和HSV-1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证实在献血员中筛查献血员HC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必要性,对500名献血员进行血清抗-HCV检测,阳性14例(28%),弱阳性16例(32%),对16例弱阳性供血者加查HCVRNA,7例阳性。提示,对供血者常规筛查HCV血清标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乙肝病毒(HBV)致癌机理,用磁式PCR对广西14例血清HBV DNA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及10例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血清HBV核心基因启动子进行扩增,阳性者用Sanger氏双脱氧法做序列分析,发现肝癌组织10例PCR阳性,阳性率71.4%,所有PCR阳性标本的整合体均有乙肝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双突变序列(nt1762A→T,1764G→A),并且在其财  相似文献   

6.
用改良抗酸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S—P)法探讨抗酸菌L型感染、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1、c-erbB-2等癌基因蛋白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50例肺癌中抗酸菌L型感染率为420%,伴抗酸菌L型感染者,PCNA指数显著增高;(2)50例肺癌中P21、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0%和340%;且随肺癌分期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显著增高。结果表明抗酸菌L型感染可能是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P21、c-erbB-2表达预示肺癌预后不良;抗酸菌L型感染和癌基因蛋白可能在肺癌的不同发展阶段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戊型肝炎病人血清抗—HEV IgG与IgM和HEV RNA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戎广亚  孙杰 《病毒学报》1998,14(3):268-271
利用酶联免疫试验(EI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10份急性非甲非乙非丙肝炎患者血清和40例戊型肝炎(戊肝)病人系列血清。在急性非甲非乙非丙肝炎血清中,抗-HEV IgG、抗-HEV IgM和HEV RNA阳性率分别为62.86%、45.23%和40.48%。在戊肝系列血清检测中,抗-HEV IgG阳性率发病1个月内为92.5%,发病2 ̄6个月100%,12个月94.7%,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对住院治疗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研究。治疗前所有病例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ALT均大于正常值3倍。结果发现,总有效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病程短于3年者明显优于长于3年者(P<001);CAH明显高于CPH(P<001)。9例治疗无效者,2例检出前C区变异;1例野生株和变异株混合感染者疗程结束后表现为无效。47例治疗无效者(包括部分复发者),检出干扰素中和抗体2例;结合抗体6例。治疗期间有类流感症状者显效率明显高于无反应者(P<001);总有效率高于无反应者(P<005)。治疗中ALT升高大于基值2倍以上者疗效更好(P<001)。结果表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其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503例患者HBV.DNA载量和HBV血清标志物。根据HBV血清标志物结果分为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少见模式组、抗体阳性及全阴组,比较各组间HBV—DNA的阳性率及定量值。结果:在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少见模式组、抗体阳性及全阴组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0%、65.1%、65.2%、2.0%,HBV—DNA的定量结果(10gHBV—DNA)别为6.32±1.96、2.01±1.68、3.48+2.52f抗体阳性及全阴组阳性例数过低,不纳入统计)。大三阳组HBV—D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小三阳组(P〈0.05)。大三阳组、小三阳组HBV—DNA的阳性率与少见模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少见模式组HBV.DNA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抗体阳性及全阴组(P〈0.01)。HBsAg、HBeAg阳性组HBV—DNA的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HB—sAg、HBeAg阴性组(P〈0.01)。小三阳组、少见模式组HBV.DNA载量均显著低于大三阳组(P〈0.01),少见模式组HBV—DNA载量显著高于小三阳组(P〈0.05)。结论:HBV—DNA的阳性率与HBeAg、HBsAg相关;HBV—DNA栽量与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相关。  相似文献   

10.
郑一敏  皮国华 《病毒学报》1995,11(2):107-113
将切去3'端穿膜序列的EB病毒膜抗原(MA)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SV40早期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SV2-dhfrGPTR,使两个SV40早期启动子分别调控MA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将该重组质粒转化CHO-dhfr细胞。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阳性克隆,用氨甲喋呤加压扩增,建立了表达EBV-MA的克隆细胞系。Western bolt分析证明,所表达的蛋白的分子量大约为  相似文献   

11.
将切去3’端穿膜序列的EB病毒膜抗原(MA)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SV40早期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SV2-dhfrGPTR,使两个SV40早期启动子分别调控MA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将该重组质粒转化CHO-dhfr细胞,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阳性克隆,用氨甲喋呤加压扩增,建立了表达EBV-MA的克隆细胞系。westernblot分析证明,所表达的蛋白的分子量大约为340kd和220kd。经过细Sepharose2B琼脂糖凝胶层析初步纯化的抗原与福氏佐剂混合免疫小鼠,2周后小鼠血清中出现明显的gp340/220特异性抗体,表明切去嵌膜区结构的EBV-MA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产物具有同天然膜抗原相似的分子量大小、糖基化程度、免疫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可望成为EB病毒人用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12.
HIV—1 SF2株env基因(120)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邵一鸣 《病毒学报》1996,12(1):18-22
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IV-1 SF2株编码外膜蛋白gp120的env基因片段与原核载体pBV220进行重组,构建成质粒pBVSF2env,并在大肠杆菌(E.CoilDH10b)中获得表达,经Westemblot反应证实,该重组蛋白与来自HIV-1感染者的血清(含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为从全基因组水平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核苷酸结构及复制和抗原表达特性,分别从2例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滴度为10^14和10^13拷贝/m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编号为56和2-18)血清中扩增、克隆了HBV全基因组,并测定了核苷酸序列。两株病毒基因组转染HepG2细胞的培养上清中HBsAg水平基本相同,但#56毒株表达的HBeAg约为#2-18株的3倍,Southerm印  相似文献   

14.
从临床肝病患者中选择两例HCV和HBV重叠感染者HSQ和SZH,他们血清中的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异常,肝活检病理示有严重的肝损伤。在ALT异常期,血清学检测结果为HBsAg、HBeAg阳性,抗HCVIgG(包括C22、C33c)阴性,但套式PCR检测HCVRNA阳性,核心区cDNA序列分析发现该区有1个密码子(GGCnt385—387)缺失,对应缺失的氨基酸是甘氨酸(GLY),从血清学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推测,在HCV和HBV重叠感染中,HBV和HCV均可处于持续复制状态,抗HCVIgG抗体阴性可能是HCV的多蛋白前体翻译和病毒颗粒装配受到HBV干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的遗传与繁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类似系祖建系的方法,对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模型的17、21、25三个系列进行了繁育,通过PCR和Southern分子杂交的方法,检测三个系列小鼠尾组织和血清的DNA样品,以确定HBV基因的整合和复制情况。结果表明,HBV基因已稳定地遗传至第五代(F5),且各世代小鼠血清中都存在HBVDNA,此外,整合阳性小鼠的血清中能测出HBVDNA的比率很高,F1代为94.44%(102/108),F2、F3代为95.31%(61/64),故在繁育中可以通过测血清中的HBVDNA来确定小鼠是否整合。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HAV,HBV,HCV,HDV和HEV重叠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法检测了108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的五种肝炎病毒──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和成型(HEV)肝炎病毒的标志物,并采用PCR技术检测了患者血清HBVDNA、HCVRNA及HDVRNA。结果五种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35例(32.4%),单纯HBV感染者73例(67.6%)。HBV、HAVM重感染率为4.6%,HBV、HCV二重感染率为9.2%,HBV、HDVM重感染率为14.8%,HBV、HEV二重感染率为1.9%,HBV、HCV和HDV三重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核酸分子杂交Southern印迹法,以32P标记的HBVDNA为探针,检测HBsAg阳性母亲引产的40例胎儿的肝、肾组织。结果有2例胎肝和1例胎肾细胞DNA出现大于3.2kb的杂交带,表明HBVDNA已处于整合状态。胎肾细胞基因组中查出HBVDNA整合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HIV 1gag基因中扩增出衣壳蛋白P24截短体(tP24)基因,插入质粒pGEX 4T3中构成重组表达质粒pGEX tp24,将pGEX tp24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438%。经Glutathio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纯化的截短体P24纯度为9277%。纯化的截短体P24在间接ELISA和免疫印迹检测HIV抗体阳性血清和正常人血清中,具有很高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9.
陈健  魏琦 《生物化学杂志》1994,10(5):611-615
要用核酸分子杂交Southern印迹法,以^32P标记的HBVDNA为探针,检测HBsAg阳性母亲引产的40例胎儿的肝,肾组织。结果有2例胎肝和1例胎肾细胞DNA出现大于3.2kb的杂交带,表明的HBVDNA已处于整合状态,胎肾细胞基因组中查出HBVDNA整合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12例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肝病患者98例(慢性肝炎43例、肝炎后肝硬化4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进行HCV-RNA检测。结果9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27例(27.6%),114例非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9例(7.9%),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种肝病患者的HCV-RNA-PCR阳性率均高于非肝病组。68例患者同时进行了HCV-RNA-PCR检测和抗-HCV检测,25例抗-HCV阳性的患者中HCV-RNA-PCR,21例阳性(84%),43例抗-HCV阴性的患者中HCV-RNA-PCR,9例阳性(20.1%)、有输血及血制品史者48例,其中HCV-RNA-PCR阳性16例(33.3%),164倒无输血史者中HCV-RNA-PCR阳性20例(12.2%),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果表明:1.HCV感染与慢性肝病有密切联系,说明HC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致病因素;2.HCV-PCR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特点,弥补了抗-HCV检测的不足之处,是目前确定HCV感染的主要手段;3.HCV感染与输血关系密切,因此对献血员进行常规HCV检测对预防由输血所致HCV感染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