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癌的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寻找与喉癌发生进展的相关基因,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了18例喉癌患者。结果显示,每例喉癌细胞染色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包括染色体全部或部分的扩增或丢失。平均每例有12.9处异常区域,丢失多于扩增,分别为每例7.2处和5.7处。主要为3q(78%,)、5p(61%)、11q(56%)、1q(50%,)、8p(44%)、8q(39%)和15q(39%)的扩增;3p(70%)、5q(78%)、90(67%)、13q(50%)、1p(44%)和14q(39%)的丢失。有多条染色体区带上出现特异的扩增或丢失,特别是1p13-21(8/18)、3p21-23(14/18)、5p21-22(14/18)、9p12-pter(10/18)和13q21-31(8/18)的拷贝数增加明显,而1q11-2l(11/18)、3q15-21(12/18)、8p22-24(6/18)、11q12-13(8/18)、15q21-23(7/18)和18p11(8/18)区域的丢失为喉癌的特征性变化,说明这些区域中存在与喉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或其他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产业》2007,(2):11-11
由生物通网站主办、《生物技术产业》杂志参与协办的2006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3.
温耀兰  张轶清 《生物磁学》2014,(20):3997-400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基因突变或基因缺失参与肿瘤的形成。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对肿瘤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调节、染色质重组等。DNA异常甲基化可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而参与肿瘤的形成。了解目前宫颈癌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不仅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对其分子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亦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基因突变或基因缺失参与肿瘤的形成。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对肿瘤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调节、染色质重组等。DNA异常甲基化可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而参与肿瘤的形成。了解目前宫颈癌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不仅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对其分子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亦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不同菌株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大肠杆菌K12菌株JM109基因组克隆了两段DNA重复序列,长度为0.9和0.6kb,分别命名为ECR-1和ECR-6。以ECR-1和ECR-6重复序列作DNA多态性分析的探针,可以鉴别大肠杆菌非常相近的菌株。表明ECR-1和ECR-6 DNA序列可用于大肠杆菌菌株的分类、流行病学和微生态学研究以及大肠杆菌各种致病菌株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三个基因组之间的遗传关系及原位杂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的3个可能的二倍体供体种(乌拉尔图小麦(T.urartuThum.)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speltoidesTausch)和粗山羊草(Ae.tauschiiCoss.)的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杂交,比较杂交强度以及泳道中带纹的不同,并结合部分DNA重复序列在基因组间含量差异的数据,得出结论:A^u和D基因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DNA甲基化——肿瘤产生的一种表观遗传学机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张丽丽  吴建新 《遗传》2006,28(7):880-885
在人类基因组中,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它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高甲基化、重复序列DNA的低甲基化、某些印记基因的印记丢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目前研究发现,基因组中甲基化的水平不仅受DNA 甲基化转移酶(DNMT)的影响,还与组蛋白甲基化、叶酸摄入、RNA干扰等多种因素有关。DNA甲基化在基因转录过程中扮有重要角色,并与组蛋白修饰、染色质构型重塑共同参与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谱分析是信号处理的常用方法,其中的统计相关分析、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数字滤波等手段已逐渐应用到DNA序列的分析中,这些应用包括DNA序列的周期性分析、基因识别和同源性分析等方面。本文对谱分析方法在DNA序列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MicroRNA-17-92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RNA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广泛表达的、非编码调节性小分子RNA(约22~24nt).它们一经问世,即被发现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miR-17-92及其旁系同源序列就是其中之一,它们已被证实在肺、心脏及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及肿瘤形成中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miR-17-92及其旁系同源序列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对这一基因簇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骨肉瘤为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10-25岁青少年,恶性程度高,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高。虽然骨肉瘤化学治疗的开展明显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但效果并不很令人满意。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认识到,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往往涉及多个基因的改变,包括致癌基因的表达及活化,抑癌基因的丢失及失活。本文通过查询近年大量国内外关于骨肉瘤癌基因方面的文献,分析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的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希望通过对这些基因深入的探讨,为骨肉瘤的治疗寻找新的方向及新的潜在的治疗新靶点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两方面综述了肿瘤发生的遗传机理 ,旨在使人们培养“防重于治”的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2.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发现和研究是肿瘤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肿瘤研究进入了分子时代,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为阐明基因的结构、表达、调控、功能的改变与肿瘤形成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概述了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目前缺乏理想的早期诊断手段。PRDM基因家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人类肿瘤形成相关的转录调节因子家族,通过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参与多种肿瘤形成,并在细胞分化和恶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于PRDM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PRDM1、PRDM5和PRDM14。本文主要综述了PRDM1、PRDM5和PRDM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关系的研究现状。PRDM基因有望成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通报》2003,38(5):18-18
本期《自然》杂志发表了常见的粉色面包霉菌Neu rosporacrassa的基因组序列草稿 ,这种生物在上个世纪2 0年代被当作一种实验室用微生物 ,自上个世纪 40年代以来在遗传实验室中被用作一种模型生物。该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是裂殖酵母的两倍 ,只比果蝇少 2 5 %。在另一篇论文中 ,研究人员对N .crassa基因组的甲基化成分做了分析。N .crassa很适合研究DNA甲基化 ,部分是因为它可在没有甲基化的情况下存活。甲基化的基因似乎是转位子的遗迹 ,会发生由重复段诱导的点突变 ,后者是一种防卫机制 ,即通过使复制的序列突变而将它们剔除两种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15.
叶绿体基因组在系统发育学及基因工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叶绿体基因组在系统发育学和基因工程这两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1)叶绿体基因组的DNA序列比较为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2)叶绿体基因工程是高水平表达外源基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生产医用蛋白、改良作物农艺性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癌症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从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突变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癌症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7.
菜豆基因组微卫星DNA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耐高温型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品种“Haibushi”基因组分离微卫星DNA,可以提供与耐热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连锁的多态遗传标记。为此,利用lambda ZAPⅡ载体构建了一个包含400-800bp插入片段的菜豆基因组文库。利用地高辛末端标记寡聚核苷酸(GA)10和(CA)10作为探针筛选该文库,并对部分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 多倍体小麦基因组中存在一类低拷贝、染色体专化的DNA序列, 其在多倍体形成时常表现出不稳定性.这类序列被认为在异源多倍体的建立和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 对通过染色体显微切割从普通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中分离的5个7B染色体专化DNA序列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这些序列为探针对大量的多倍体小麦和它们的二倍体祖先物种进行了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 这些序列可被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的4个序列与所有的多倍体物种均杂交, 但是在二倍体水平上, 它们却只与和多倍体小麦B基因组紧密相关的物种杂交, 这说明这些序列是在二倍体物种分化以后产生的,然后垂直传递给多倍体; 其中的1个序列与所有的二倍体及多倍体物种均杂交, 暗示在多倍体形成后这些序列从A和D基因组中消除了. 用这一序列分别与一个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和四倍体小麦进行Southern杂交的结果表明, 序列消除是一个迅速的事件而且很可能与这些序列的甲基化状态有关. 认为这些低拷贝的染色体专化序列对于多倍体形成后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进一步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高校分子生物学教材中主要以重复频率为依据对重复序列进行分类,对于小卫星DNA及微卫星DNA是属于高度或是中度重复序列存在不同见解。提出依据重复频率及空间结构分布两个方面对重复序列进行分类,并建议按照重复频率将小卫星DNA及微卫星DNA归属于中度重复序列。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 ,多倍体小麦基因组中存在一类低拷贝、染色体专化的DNA序列 ,其在多倍体形成时常表现出不稳定性。这类序列被认为在异源多倍体的建立和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 ,对通过染色体显微切割从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中分离的 5个 7B染色体专化DNA序列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这些序列为探针对大量的多倍体小麦和它们的二倍体祖先物种进行了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 ,这些序列可被分为两种类型 :其中的 4个序列与所有的多倍体物种均杂交 ,但是在二倍体水平上 ,它们却只与和多倍体小麦B基因组紧密相关的物种杂交 ,这说明这些序列是在二倍体物种分化以后产生的 ,然后垂直传递给多倍体 ;其中的 1个序列与所有的二倍体及多倍体物种均杂交 ,暗示在多倍体形成后这些序列从A和D基因组中消除了。用这一序列分别与一个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和四倍体小麦进行Southern杂交的结果表明 ,序列消除是一个迅速的事件而且很可能与这些序列的甲基化状态有关。认为这些低拷贝的染色体专化序列对于多倍体形成后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进一步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