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作为食用的水果我国古代的水果有两个基本来源:一是本土所产,二是由异域传入。桃是自上古以来就被先民们重视的本土水果,它有非常好的适应性,无论东西南北皆可生长。《山海经》的《北山经》里的边春之山、《东山经》里的岐山、《中山经》的夸父之山和卑山,都有桃生长。而边春之山,大概在今天的昆仑附近,岐山则在今天的山西,卑山在河南。《尚书》也说:"(武王)乃偃武修文,归马于  相似文献   

2.
劳伯勋 《蛇志》1991,3(2):26-28
文中的《延维神图》(见图),是采传说和科学为一体的混血儿。著名历史学家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说:延维就是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的交尾神象.伏羲和女娲,相传是人类的始祖.按今人的眼光看,将他俩赋以蛇身,未免不敬,现交尾于画面,更有失体统。可就先民的观点看,却另有谱儿。因为当时视蛇为尊荣,当时地广人稀,生产斗争中需要人口的增殖,故先民把生殖崇拜也就反映  相似文献   

3.
王琛 《生命世界》2008,(4):38-39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鸟儿很久以前就与童年的人类相互依存,也在人类早期的精神世界中留下了悠远而婉转的高鸣低吟,为我们的祖先带来难以言状的美好感悟,不仅进而催生了原始先民们对自然生灵的惊诧和敬畏,更多的是以令人心动的神话故事和上古传说来表现潜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丰富复杂、纠缠萦绕的种种庸感,以及那灵魂深处的美丽憧憬和梦想。  相似文献   

4.
正古代的水果品种多种多样,它们默默地温暖着在历史长河中前行的古人。在冻馁之时给予温饱,在干渴之时赐以润泽,在暑热之时传来冰爽。人们对水果的形状、温热性、药用价值、生长环境和流传背景延伸出文化思考,进而使其具有文化性。水果由此在古人的生活和文化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古人在祭祀的时候,常用珍贵的水果,如桃、李、柰等。为了满足祭祀,贵族们会专  相似文献   

5.
爱美是人类的共同本质,而发式则往往是人们追求美的一项具体表现。因此,梳理头发在今天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倘若有人要问,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先民们是否也曾梳理头发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我国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所发现的象牙梳、骨笄、石笄以及猪牙束等发器工具表明,当时的先民们也是很重视梳理头发的。随着我国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日益广  相似文献   

6.
清澈秀丽的左江,宛如一条洁白的玉带,盘绕在广西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沿江两岸,奇峰耸峙,层峦迭翠;岚黛浮青,江峰互映,竹树相间,景色秀丽迷人。这条名不经传的西江小支流,古往今来一直是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园圃,壮族及其先民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襁褓岁月和青春时代,演出过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历史话剧,创造了辉煌灿烂、千古不朽的崖壁画艺术。千百年过去了,先民们生活与斗争历史,已随着东流的滔滔江水逝去,但他们创作的崖壁画艺术,仍以其鲜明的色彩和绚丽的风姿,在耸峙的悬崖峭壁上熠熠生辉。一、规模宏大的古代画廊据史学家们考证,左江流域崖壁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由壮族先民——骆越人所绘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由于这里地处僻壤,直到宋代以后,崖壁画才见录于史籍中。宋代李石《续博物志》卷八云:“二广深豁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桃     
一、桃的原始、分布和栽培价值桃原产于我国陕西、甘肃等地,海拔900~3,150公尺的高原地带。从前西欧的植物学家看见波斯有很多桃树,就说桃原产在波斯。这是武断的说法。现在植物学家已调查明了,波斯并无野生桃,它的桃是从我国传去的,所以桃的原产地不是波斯,而是我国。  相似文献   

8.
黄万坡 《化石》1995,(4):2-3
中华大地与人类演化黄万坡本期特设“中华史前文化”专栏,由行家里手撰稿,计五篇。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和有序的记述方法,为我们展现了史前时期中华大地的形成、人类的进化、文化的发展,歌颂了我国神洲大地辽阔、富饶和远古先民们创造的灿烂业绩。这,对当今青、少年...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生物界的科学奧秘令人惊叹,那么,人类在工程技术上模仿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所取得的成就就更是令人振奋了,一门崭新的边缘科学——仿生学,愈来愈引人注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生物与仿生》(王谷岩编著),将带你漫游仿生学的画廊. 《生物与仿生》采用漫谈的笔法,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科学图画。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平时不为人注意或不易看见的有趣的生物学现象,还能看到科学家们是怎样带着工程技术的难题向生物请教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她又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广泛涉及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征战和爱情等。其中记述的植物繁多,由于历史久远,植物名称发生嬗变,其中多数植物的古今名不一致,还有一些误注和遗漏。  相似文献   

11.
桃是一种耐贮性差的水果。采收后在常温下贮藏时,很快成熟、脱水、皮干皱或腐烂,失去商品价值。在低温下贮藏,则因低温伤害,使桃品质败坏;或冷藏后不能正常后熟,冷藏时间一般不能超过2—3周。了解桃采后生理和品质变化的某些现象,寻找新的贮藏保鲜方法,是生产实践中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先民食物结构的差异是人类不同社会等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对于考古学资料中未见明显等级差异的先民来说,其是否存在食物结构上的差别,仍需认真加以探讨。为此,本文对山西聂店遗址墓葬(基本无随葬品或随葬品较少)中出土的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先民的食物结构,体现了典型中国北方农业经济的特点,即以粟作农业和家畜饲养为生。此外,尽管在考古学意义上聂店先民的等级相近,但其在食物资源的获取上却显示出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与先民的性别、年龄和随葬品的种类和多寡无关。因此,在社会等级较为模糊的人类社会,先民对食物资源的获取,很可能更多地受到人群组成、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与社会等级的相对高低无关。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蛇文化是指人类社会中有关蛇的意识形态和蛇类的物质产品。我国蛇文化是十分丰富和绚丽多彩的。远古时侯,蛇无足而行,蛇能吞“象”,蛇的致命毒液,无一不被先民视为神的意旨,是不容许有任何侵犯的,蛇因而被奉为图腾祭祀膜拜。这种遗风至今在台湾高山族人中依然如故,五步蛇被视为鼻祖,他们自诩是五步蛇的后裔,在大量艺术珍品中,还可观赏到人面蛇身的五步蛇和五步蛇花纹所作的各种标志。据许慎《说文解字》云:闽是东南粤蛇神,福建简称闽,跟闽族人以蛇为图腾密切相关。今天福  相似文献   

14.
有预防癌症作用的水果和蔬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预防癌症作用的水果和蔬菜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中以来,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一些蔬菜有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属于十字花科的孢子甘蓝、卷心菜、球茎甘蓝等。近年,据美国《科学新闻》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PaulTalalay等在球茎甘蓝中找到一种物质──硫代萝...  相似文献   

15.
关莹 《化石》2012,(3):9-11
原始人类以怎样的方式生存,靠什么食物为生,是一直困扰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问题。对于年代较晚的遗址来说,有些出土物,如陶器和铜器中尚保存一些食物的残骸,通过这些残骸,我们能够窥探到先民们日常生活的影子,比如采集何种植物,如何进行加工和保存,各种食物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例,等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民对龟的崇拜不亚于龙,他们把龟和麟,凤,龙并称“四灵”。据史料称:迄今六千多年前的古代,人们对龟就很崇拜。从《史记》中记载的“虞夏之币为龟贝,至秦废”就可见我国秦代以前,先民们对龟的崇拜程度了。古代民间传说的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得到龟的大力帮助,用大龟的四足当柱,撑住了苍天,才使“苍天补四极正”。百姓从此免遭洪水、害虫袭击而安居  相似文献   

17.
正水果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色泽艳丽、气味芬芳、汁多味美的各类水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营养。千百万年来,果树都是在田野、山坡、河畔年复一年地生长、结实、繁衍的。长期的进化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造就了许多果树在一年当中不同季节的生长规律,春华秋实,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不同季节水果上市种类数量的差异,冬春很少,夏秋充足。有些不耐贮藏的水果过季后当  相似文献   

18.
张银运 《人类学学报》1991,10(3):270-271
《维尔泰斯佐洛斯地点、人和文化》(Vertesszlls Site,Man and Culture)一书由Mikls Kretzoi和Viola T.Dobosi编,1990年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由Akademiai Kiad出版。 我国古人类学界对维尔泰斯佐洛斯这一地点名并不陌生,几乎都知道在这个匈牙利化石地点于1965年曾经发现一块人类枕骨化石和N枚人类牙齿化石。据说这些人类化石的年代相当古老,大致上可与我国周口店发现的直立人的年代相当,但其形态却带有不少进步性质。因而,维尔泰斯佐洛斯化石人到底属于直立人或是智人,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除了这些情况之外,我国许多人对维尔泰斯佐洛斯地点的详情就了解甚少,这可能是由于有关该地点及其发现物的报道多以我们所不熟悉的文字发表或发表在我们难以读到的刊物上的缘故。《维尔泰斯佐洛斯地点、人和文化》一书英文本的出版,肯定会受到我国同行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肥桃     
肥桃因产于山东省肥城而得名,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因肥桃果实大,呈米黄色、果形美、肉质细嫩、味甘多汁、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历代为皇室贡品。据1904年《肥城县乡土志》记载“……惟桃最著名,近来东西洋诸国莫不知有肥桃者。”又据1934年吴耕民教授的《肥桃调查报告》中称“肥桃形大,品香气馥郁,汁多味甜,其品质较上海水蜜桃之果实有过之无不及。”肥桃一般单果重250克,大者可达757克。  相似文献   

20.
何芬奇  吴勇 《生物多样性》1996,4(4):187-193
近年来的野外工作结果表明,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以下简称桃-阿海子)对于遗鸥鄂尔多斯种群的生存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出现了那里的湿地鸟类集中地反映了鄂尔多斯漠型地鸟类群落的特点;鉴于我国于1992年7月已成为《具国际重要意义特点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公约》(简称《拉姆萨公约》)的缔约国。本项研究比照《公约》所推荐的评判标准对桃-阿海子作了评估,提高该地点依据《公约》标准应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