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载量与预后的意义.方法:从2006年6月~2009年9月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和妇科病房就诊的190例CIN患者,经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检测治疗前后HPV的载量,对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进行分析.结果:CIN患者经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HPV平均载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随着HPV病毒载量持续时间越长,病变的持续存在率、复发率越高.结论: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能显著降低CIN患者HPV载量,病毒载量影响疾病预后,其研究对随访和预后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温冷冻治疗在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7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在规则化疗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低温冷冻治疗,追踪观察临床疗效.结果:78例患者中70例分别属于炎症、溃疡和肉芽增生型,8例属于瘢痕狭窄型.70例非瘢痕狭窄型患者在多点多处单纯冷冻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气道恢复通畅、影像学改变明显;8例瘢痕型患者冷冻治疗无效.结论:低温冷冻治疗在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行LEEP(96例)与冷刀锥切术(78例)治疗的CINⅡ-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LEE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3.5±2.6 mL)、手术时间(12.8±1.9 min)分别少于或短于冷刀宫颈锥切组(26.4±3.7 mL;24.9±2.5 min)(P0.01),两组患者脱痂期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EEP治疗CINⅡ-Ⅲ级患者较冷刀锥切术治疗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冷害和冻害)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 是制约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自然界, 植物通过感知低温信号并启动一系列响应机制来抵御冷冻伤害。MAP蛋白激酶家族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信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其是否参与冷冻胁迫信号传递仍不清楚。最近, 朱健康、杨淑华和种康研究团队先后报道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通过MAPK级联反应途径参与冷冻胁迫应答反应, 通过磷酸化ICE1来调控其稳定性, 并阐明了ICE1提高植物抗冷冻能力的分子机制。他们的研究完善了ICE1介导的低温应答网络, 是植物低温应答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并为未来的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环形电切与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经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的患者154例,按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75例行高频环形电切术治疗(研究组),79例行冷刀锥切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理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相当,在治愈率、残留率及复发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切除深度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镜活检与治疗后病理一致率为77.33%,对照组为79.7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环形电切术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的有效方法,与冷刀锥切术比较,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病灶切除深度小、治疗费用低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去甲基万古霉素产生菌不耐保藏的问题,改进菌种保藏方法,对超低温液氮保藏、-80°C低温冷冻保藏、冷干保藏方法跟踪考察10年保藏稳定性,评价不同保藏方法对去甲基万古霉素产生菌的保藏适用性。【方法】采用甘油作基础保护剂进行超低温液氮保藏和-80°C低温冷冻保藏,采用脱脂牛奶作基础保护剂进行冷干保藏,针对超低温液氮保藏进行降温速率考察,研究非渗透性冷冻保护剂海藻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对3种保藏方法的冻存影响,对优选出的保藏方法进行10年跟踪考察。【结果】3种保藏方法冻后菌种存活率依次为:-80°C低温冷冻保藏超低温液氮保藏冷干保藏。液氮保藏最适降温速率为快速冷冻。优选出最佳保护剂配方:超低温液氮保藏为甘油8.0%,海藻糖3.5%;-80°C低温冷冻保藏为甘油6.0%,PVP 5.0%;冷干保藏为脱脂牛奶,6.0%海藻糖。采用优化保藏条件,液氮保藏10年存活率稳定在70.6%,菌种发酵水平为入藏水平的92.9%。【结论】在优化条件下,尤以超低温液氮保藏适合于去甲基万古霉素产生菌长期保藏。  相似文献   

7.
祝建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1999,19(6):97-103,T001
通过一些实例介绍了高压冷冻,冷冻置换和冷冻超薄切片等低温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并且与传统方法对照,说明低温电镜技术的优越性,其中,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营养细胞的冷冻超薄切片(未经化学固定,脱水)所显示的超微结构更客观地反映了生物样品的自然生理状态。此外,应用高压冷冻和冷冻置换的免疫标记电镜技术,首次对发菜营养细胞中的DNA进行定位,明确了核区的位置及范围。  相似文献   

8.
THP基因的重新克隆及草菇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菇 (Volvariellavolvacea)是一种高温型的食用菌 ,在 4℃低温条件下 ,其菌丝自溶死亡 ,子实体发软、液化直至腐烂[1~ 3 ] 。草菇的这一特性严重地限制了草菇的生产、新鲜草菇的流通、低温冷冻保鲜和出口创汇以及草菇菌种的低温冷冻储藏。草菇是同宗结合的真菌 ,生活史复杂[4 ] ,菌丝没有锁状联合 ,杂种选择缺乏标记 ,这给草菇的杂交育种带来极大的困难[5,6] 。基因工程的发展为解决草菇不耐低温冷藏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THP(ThermalHysteresisProtein)基因—热滞后蛋白基因 ,是加拿大科学…  相似文献   

9.
冷冻消融(cryoablation)是一种肿瘤微创手术,对局部肿瘤治疗具有创伤小、治疗精准等优势,已被广泛运用在肝癌、肾癌、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当中。不同于传统的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微波射频(microwave radiofrequency)等物理治疗,冷冻消融诱发肿瘤释放的肿瘤抗原更接近天然状态,能有效激活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识别,为产生抗肿瘤免疫的联合治疗提供了基础。因此,寻找合适的冷冻消融联合治疗药物,全面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新方向。该文探讨了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分子机制以及其所产生的有效抗肿瘤免疫反应,并综述了近年来冷冻消融结合不同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生菜(Lactuca sativa)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时间的吸水处理分析其含水量变化,再通过程序降温处理,分析不同含水量种子发芽率的差异,以及脂肪酸合成有关基因(FAD2、FAD3、PPT、ELOVL)和冷调节基因ICE1的表达。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随吸水时间增加而升高。程序降温至同样的低温冷冻条件下(-20℃、-22℃),吸水时间小于6 h的种子发芽率较高,而吸水8 h以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种子吸水8 h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在此状态下种子对低温较为敏感,说明含水量对种子耐冻性有影响。冷冻处理后生菜种子基因表达检测结果表明,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2、FAD3)、蛋白质棕榈酰基硫脂酶相关基因(PPT)、长链脂肪酸延伸酶相关基因(ELOVL)的表达水平均随着种子含水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吸胀10 h的种子表达量最高,此时种子由于高含水量所受冷冻伤害最大。基因ICE1在冷冻处理种子中的表达也随着吸水时间增加而升高,在吸水10 h时种子中表达量到最高水平。综上,种子含水量越高,所受冷冻伤害越大。但种子在低温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抗冷反应,可通过相关基因的过表达调控合成更多不饱和脂肪酸、抗冻蛋白等提高含水种子耐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方法在2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102例患者采用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作为治疗组;98例患者采用传统冷刀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了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病理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相当,治疗组手术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出血量少,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法术中出血量较少,优于冷刀宫颈锥切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本工作对大鼠在冷适应过程中肌肉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能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产生变化的机制做了初步探讨。(2)大鼠在低温下生活一天,肌肉线粒体的P/O比值下降为对照组的70%左右,随冷冻时期的加长,P/O此值逐渐恢复,至三个月时已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此变化与线粒体的氧摄取量无关。(3)大鼠冷冻一天后,肌肉线粒体ATP酶活性无显著变化。(4)在低温下生活一天的大鼠,肌肉线粒体有膨胀及“老化凝聚”现象;在冷适应过程中又逐渐恢复正常。(6)在冷冻过程中腎上腺及甲状腺先后出现增大现象。(6)本文对肌肉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变化与体温调节的关系以及导致变化的可能机制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冰冻切片法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较为常用的是恒冷箱切片机,此机冷冻组织块要求要速冻以防形成冰晶,影响组织结构.通常采用CO_2、干冰,仪器本身所具有的低温装置等使组织块冷冻,以上方法虽然可以使组织块冷冻,但存在一些缺点,如CO_2下易领取,干冰冷冻也容易受周围空气的影响,尤其是一些较大的组织块,冷冻速度太慢容易形成冰晶,针对这些原因,我们科室设计了一个快速冷冻组织块的装置。(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以简易的广口冰瓶内加干冰作冷冻剂,以替代超低温(-80℃)冰箱。用以冷冻无水丙酮作取代液,对植物材料进行冷冻取代脱水,固定。经无水GMA预聚合后浸透、包埋、低温紫外线照射聚合,半薄切片、制片和涂敷核_4型乳胶,曝光后显、定影等操作。为植物体中溶性物质(包括引进外源溶性物质)放射自显影定位、定向研究、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影响冷冻切片质量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冻切片 (frozensection)是在低温恒冷条件下 ,使组织迅速冷冻达到一定硬度后制作成切片 ,冷冻切片的组织不需经过任何处理 ,组织中的糖、脂、蛋白质、酶、抗原、抗体等化学成分不受影响而得以保存。它除常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 ,还用于某些组织化学染色 ,酶的显示、抗原、抗体的检测 ,免疫荧光等方面。冷冻切片是一种组织切片快速制作方法 ,存在着多种干扰因素 ,影响冷冻切片质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组织冷冻与冰晶形成冰晶的形成是组织在冷冻固化过程中 ,由于冷冻缓慢 ,时间过长 ,细胞胞浆和组织间隙内未结合水逐渐析出所形成 ,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氲氦冷冻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在我院初诊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归为2组:氩氦冷冻消融联合放化疗组和放化疗组.结果:氩氦冷冻消融后肿块冰球覆盖率高,术后CT值明显降低;氢氯冷冻消融联合放化疗组和放化疗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59.2%和32.7%(p<0.05),卡氏评分治疗后改善分别为36.7%和16.3%(p<0.05),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月、14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67.3%和53%(p>0.05),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氩氦冷冻消融是一种安全的减瘤术,氩氦冷冻消融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对沼气高产菌群进行保藏,比较各方法不同时间的保藏效果。方法:应用液体低温冷藏法、液体石蜡封存法、液氮冷冻保藏法和低温冷冻干燥保藏法保藏的菌种,分别在保藏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复苏菌种,测定其产气速度、产气量。结果:以上几种方法均能够保证所保藏菌群在1个月内得到复苏并产气,低温冷冻干燥法及液氮冷冻法保藏沼气产生菌菌群可达1年以上,产气速度、产气量较为理想,优于液体低温冷藏法及液体石蜡法。  相似文献   

18.
日本前川制作所与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联合开发研制成体内治疗用低温探头(极低温定点冷却装置)。其直径只有2.6毫米,长为1米。与早先的产品相比,该探头又细又长,所以能够装在胃镜中,并在胃的肿瘤部分上喷射极低温的液体,使患部冷冻并坏死。这样,患者可免开腹手术而定期进行治疗。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能直接在人体内进行极低温定点治疗的装置。该装置由三层管子构成。通过内管将-196℃的液氮送到管的前端,使前端上的治疗头冷却。液氮通过中管与内管之间的环形部喷出。由于在外管和中管外层间有超薄型的特殊隔热构造,所以除前端以外,能够维持接近常温的状态。早先的低温探头的冷却头,直径为10毫米,长度为30厘米。而新装置包含隔热层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逆行射精患者尿液中回收精子的冷冻保存及其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月逆行射精患者共计7例,嘱其按要求留取射精后的尿液,充分洗涤后实施液氮蒸汽法超低温精子冷冻,共冻存精液标本14人份。IUI周期时将冻存精子解冻、优化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冷冻前、解冻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别为(19.9±10.4)×106和(6.9±4.2)×10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解冻优化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为(2.6±1.7)×106,实施IUI 8个周期,临床妊娠1例。结论:超低温冷冻会明显降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但多次冷冻后一次复苏行IUI可能是治疗逆行射精所致不育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木本植物木质部的冻融栓塞应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冻融栓塞在中高纬度地区木本植物中普遍存在。抗冻融栓塞能力对在寒冷环境中木本植物的生长和安全越冬十分关键, 这直接决定植物分布范围。冻融栓塞是由于冰中气体溶解度低, 木质部水分在低温下冷冻, 使之前水中溶解的气体逸出到导管中, 随后木质部中的冰融化又使气泡扩张而引发的栓塞现象。木质部解剖结构的差异会影响植物的抗冻融栓塞能力, 植物还可以通过调节木质部正压、代谢耗能等方式主动修复冻融栓塞, 也可通过增加树液溶质含量等逃避冷冻, 以减少低温损伤。然而, 与干旱栓塞相比, 目前对木质部冻融栓塞的形成以及植物响应和调节机制的理解不足。为此, 该文首先综述了木质部冻融栓塞的形成机制和植物的逃避、忍耐、修复等3种冻融栓塞的应对策略, 然后总结了木质部抗低温胁迫能力的生理表现、影响因子和评价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低温抗性、干旱抗性和水力效率之间的多元权衡关系, 最后提出今后该领域中的5个优先研究问题: (1)不同植物冰冻的最低温度阈值; (2)是否存在应对低温胁迫的水力脆弱性分割机制; (3)冻融栓塞修复与代谢消耗的关系; (4)低温抗性、干旱抗性和水力效率之间的权衡关系; (5)抗冻融栓塞性状是否能够纳入经济性状谱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