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依据。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敏感性菌大于90.0%,对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分别为84.8%、84.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71.5%、74.1%,对氨曲南的耐药率达78.0%;标本来源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其次为分泌物标本、尿液标本;科室主要以呼吸科、神经外科、ICU为主。结论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应优先选择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临床应限制氨曲南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3年来我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我院各类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获得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WHONET5.3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计369株,其对多黏菌素B无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彬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6.81%~22.7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32.47%~73.3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上治疗该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检测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特性,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系统及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 5.4软件分析PAE的耐药性。结果10年来共分离出2479株PAE,主要来源于病房的呼吸道标本,其对2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只有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30%,多重耐药PAE共有188株,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结论PAE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必须进行严密监控,以预防PAE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临床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临床常用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临床送检的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和药敏分析仪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标本中分离率高达79.06%;对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唑啉3种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0%;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于2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易产生多源耐药,加强耐药性监测,控制医院内感染,对临床医生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连续七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的动态分布及耐药情况变化,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及暴发流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 20NE和VITEK2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定按照2005版CLSI的标准,药敏结果分析采用WHONET5.3。7 a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 220株,主要来源于病房的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细菌数逐年增加,连续7 a监测了14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从2003年起ICU病房成立后,ICU病房分离的PA数占总数的30%以上,引起总体耐药率的明显增加。动态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对临床治疗其引起的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感染分布情况及其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住院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API系统及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及结果观察。结果216例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病例中,从痰标本中分离的菌株最多,阳性率为45.4%;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86.1%和85.2%,对美洛培南的敏感性最高达到94%。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病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加强细菌和药敏监测,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避免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是延缓耐药菌株增加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2006-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PA)4年来临床分布,了解临床分离PA时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谱的动态变迁,比较分析不同感染部位PA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临床2006~2009年送检标本中分离的PA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队感染以呼吸道为主,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和神经外科等科室;PA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对上升较快,分别由2006年的25.8%、16.5%上升至2009年的52.8%、40.1%;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稳定,且耐药率较低;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在2009年有所回落.结论:PA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其它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单一或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2009年PA对部分抗生素耐药率下降进一步提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培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为临床控制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患者不同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率以痰标本中最高,占57.67%;伤口分泌物次之占30.69%。科室分布以ICU(38.1%)、神经外科(15.34%)和烧伤科(14.81%)最多见。同一种抗菌药物对不同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显示出不同敏感性,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伤口分泌物标本中高,除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外,对其他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经验用药时应区别对待不同部位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84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16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WHO推荐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同时对184株铜 绿假单胞菌进行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18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诱导酶115株,占62.2%,所有菌株无一例对全部抗生素敏感。亚胺培南、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强,敏感率为76.1%-92.9%,而三代头孢中的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椴的敏感率仅为8.7%和12.0%。诱导酶株组对三代头孢中的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比非产酶株组低、尤其头孢他淀的耐药率比产酶株组明显降低,仅为3.4%;亚胺培南和派拉西林的耐药率也比非产酶株组低,耐药率分别为6.5%和5.1%。结论:对于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株应选用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常规的体外药敏试验不能完全正确的反映细菌的耐药性。通过诱导酶的检测,可以较好地弥补敏试验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对该院2003年至2005年43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用17种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以呼吸道感染和创口分泌物感染为主。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耐药率增加与临床广谱抗菌药物用药量增加有关。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十分突出,应在药敏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应该适当控制碳青霉烯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PA的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收集的359株PA中,分离率居前3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ICU、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分别占38.1%、17.5%和13.9%;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最高,占62.7%;P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9.7%),其次为阿米卡星(13.1%)和头孢他啶(17.8%),另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PA耐药性已十分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感染状况及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3年至2007年间,我院ICU收治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体外耐药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是ICU下呼吸道感染的主导致病菌且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6.3%-81.0%),细菌对三代头孢、亚胺培南及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呈现多重耐药的特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多重耐药性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在医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52株,按WHO推荐的NC-CLS标准方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菌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及体外药敏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上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在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中,多表现为多重耐药。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及左旋氧氟沙星抗PA效果最好,耐药率分别只有14.47%、14.47和5.26%。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广泛存在,应当根据临床体外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并减少耐药菌产生;同时规范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减少耐药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ESBLs和AmpC酶的产生及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采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NCCLS推荐的双纸片确证法和K-B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和药敏试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阳性菌株,确诊采用三维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和AmpC酶总检出率分别为40.8%和38.2%,其中,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和同产AmpC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19.7%、26.3%和14.5%。药敏试验显示:产酶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耐药现象在同产AmpC酶和ESBLs菌株中更为严重。结论台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和AmpC酶菌株检出率较高。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呈高度耐药,临床上对产酶菌株引起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减少产酶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产生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ICU分离的587株铜绿假单胞菌(PAE),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MBLs产生情况,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其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在587株PAE中,IRPA 127株,占21.6%;IRPA对其中7种抗生素为全耐药,对其余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在40%以上;IRPA组及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ISPA)组两组间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比较,除AMP、CZO、FTN、SXT、SAM及CTT外,两组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7株IRPA中,产MBLs 45株,产酶率为35.4%.结论 IRPA的检出率较高,多药耐药现象较严重,产MBLs是PAE对IPM及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参考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2005年至2009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在新生儿病房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至2009年间新生儿病房所有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菌株在标本中的分布以及对常见的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从2005年的1.19%增至2009年的5.16%;其在呼吸道标本中的分离率最高(86.3%),在其他标本中的检出率都相对较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株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已发展成为全部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新生儿病房的分离率在不断地增加,其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加之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