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通过探讨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感染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CVA患儿共60例,依据支原体抗体检查和肺功能检测结果,分为CVA合并MP组(合并组)和CVA组,检测两组患儿初诊时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分析初诊时、治疗1、3个月后MP抗体对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的影响。结果:初诊时两组患儿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FEV1%、最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75/25)实测值均低于预测值(P0.05),合并组MMEF75/25预测值/实测值的比值较CVA组高(P0.0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儿中,合并组以轻度和极轻度为主,CVA组以重度和中度为主(P0.05)。MP抗体滴度持续阳性和阴性患儿FEV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MP抗体阳性CVA患儿气道高反应性程度较低,小气道阻塞加重,对肺通气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百蕊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张家口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MP感染合并CVA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n=57)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百蕊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51/57),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7.86%(38/56)(x~2=7.892,P=0.005)。研究组治疗后哮鸣音消失时间、哮喘持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3.447、16.553、24.094、33.552、25.363,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t=6.512、11.496、4.220、4.467,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3,P=0.496)。结论:百蕊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MP感染合并CVA患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用药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米克都保联合沙丁胺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100例CVA患者,沙丁胺醇组(48例)给予沙丁胺醇联合用药组(52例)给予沙丁胺醇和普米克都保,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等肺功能指标及随访1个月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普米克都保联合沙丁胺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沙丁胺醇组(P0.05),联合用药组中有92.3%患者,沙丁胺醇组有72.9%患者咳嗽症状在2周内消失,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咳嗽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明显短于沙丁胺醇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在FVC,FEVl,PEF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EF水平均明显低于体检健康者(P0.05),其他肺功能指标与体检健康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MMEF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于沙丁胺醇组(P0.05)。沙丁胺醇组治疗前后MMEF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随访1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都保联合沙丁胺醇能对CVA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缩短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迟晶  彭科  杨小敏  丁飞  宫亮 《生物磁学》2013,(25):4885-4887,4935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间质性肺病中肿瘤标志物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8例,根据其是否伴有ILD,分为RA组53例和RA-ILD组35例。检测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百分比(MVV)、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及抗环胍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值,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肿瘤标记物与肺功能指标、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结果:RA.ILD组FVC、FEV1、MVV、DLCO均比RA组低,CEA、CA125、CA199均比RA组高,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抗CCP抗体含量相比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EA与FVC、FEV1、MVV、DLCO呈负相关(P〈0.05),而CA125、CA199却与肺功能指标无相关性,CEA、CA125、CA199与抗CCP抗体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RA-ILD的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而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却明显增高,CEA对肺功能损害影响较大,却与关节损害的关系不大,这为临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间质性肺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问质纤维化(PIF)急性加重期的干预作用,并对干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年龄大于80岁COPD合并PIF患者18例,分为对照组(8例)和观察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乙酰半胱氨酸颗粒600mg/次,3次/d,连用3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液中细胞因子(IL-2和TNF—α)和影像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培养转阴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血液中IL-2和TNF—α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部CT见感染明显控制。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大剂量NAC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合并PIF的老年患者,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减少细菌在呼吸道内的附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稳定期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稳定期非囊性支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服用氨茶碱0.1g,tid)、观察组(22例,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信必可都保吸入剂,160μg/4.5μg,tid),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PEF)72.SGRQ评分。结果:对照组试验前后肺功能、SGRQ评分无显著改变(P〉0.05);观察组肺功能无显著改变(P〉0.05),SGRQ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信必可都保吸入剂对稳定期非囊性纤维化支扩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但对改善肺功能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国妍  杨帆  李红艳  钟朝华  刘困 《生物磁学》2011,(23):4512-4514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入院的哮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纽,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纽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青龙汤,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42%VS80.95%,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和PEF占预计值%均显著升高,肺功能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小青龙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肺炎支原体(MP)感染特点,辅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方法测定我院一年来2013例儿科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201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者769例,占38.2%,769例阳性分别表现为肺炎369例(48%),支气管炎238例(31%),咽炎92例(12%),哮喘70例(9%)。其中,肺炎组与各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MP 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MP感染是患儿不可忽视的病原体,检测患儿血清MP抗体能够及早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宁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为儿童MP感染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测定11788例14岁以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的血清MP抗体,并根据患儿性别、年龄和不同季节对MP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788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中,MP阳性3081例,阳性率为26.14%,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MP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儿童阳性率高于男性儿童,并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结论MP在呼吸道感染中发病率较高,春冬季节、女性儿童和学龄期儿童易感。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合并喘息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MPP合并喘息患儿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MPP患儿,根据是否合并喘息将其分为MPP合并喘息组(39例)和MPP未合并喘息组(51例)。检测血清25(OH)D-3水平以及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速(PEF)、PEF占预计值百分比(PEF% pred)、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值、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Pearson相关性分析25(OH)D-3与MPP合并喘息患儿肺功能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PP合并喘息的危险因素。结果:MPP合并喘息组血清25(OH)D-3水平、PEF、PEF% pred、FEV1/FVC比值、FEV1%pred低于MPP未合并喘息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PP合并喘息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与PEF、PEF% pred、FEV1/FVC比值、FEV1%pred均呈正相关(r=0.519、0.612、0.571、0.593,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PP合并喘息组年龄低于MPP未合并喘息组(P<0.05),病程长于MPP未合并喘息组(P<0.05),肺部啰音比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MP-IgM抗体滴度高于MPP未合并喘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龄、肺部啰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MP-IgM抗体滴度增加、25(OH)D-3减少是MPP合并喘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PP合并喘息患儿25(OH)D-3水平较低,低龄、肺部啰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MP-IgM抗体滴度增加、25(OH)D-3缺乏为MPP合并喘息的危险因素,25(OH)D-3缺乏与MPP合并喘息患儿肺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肺通气功能程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治疗的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肺通气功能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组,每组15例,监测记录研究对象肺通气功能指标及夜间血氧指标,比较各组监测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病情程度COPD患者FEV1/FVC、FEV1、FVC、PEF、RV、RV/TLC、MsaO2、ODI、WsaO2、LsaO2、SIT90%有差异(P0.05);极重度和重度比较FEV1/FVC、FEV1、RV、MsaO2、ODI、WsaO2、LsaO2、SIT90%有差异(P0.05);极重度和中度比较FEV1/FVC、FEV1、FVC、PEF、RV、RV/TLC、MsaO2、ODI、WsaO2、LsaO2、SIT90%有差异(P0.05);极重度和轻度比较FEV1/FVC、FEV1、FVC、PEF、RV、RV/TLC、MsaO2、ODI、WsaO2、LsaO2、SIT90%有差异(P0.05);重度和中度比较FEV1/FVC、FEV1、FVC、PEF、RV/TLC、MsaO2有差异(P0.05);重度和轻度比较FEV1/FVC、FEV1、FVC、PEF、RV/TLC、MsaO2、ODI、LsaO2有差异(P0.05);中度和轻度比较FEV1/FVC、FEV1、FVC、PEF、ODI有差异(P0.05)。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FEV1与MsaO2呈正相关(r=0.683,P0.05)。结论:肺通气功能程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氧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期家庭氧疗配合呼吸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由医务人员指导给予家庭氧疗和呼吸操训练,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年肺功能,应用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价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1年内急性发作1次5人,2次2人,3次及以上1人,对照组1年内急性发作1次9人,2次7人,3次及以上4人(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1年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和FEVl/FVC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年FVC、FEVI/FVC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1年SGRQ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年SGRQ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庭氧疗配合呼吸操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延缓患者肺功能恶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国宏  张晓  王丽娜  刘乐斌 《生物磁学》2011,(16):3143-3145
目的:观察细辛脑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予低流量吸氧、抗炎、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细辛脑、多索茶碱静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9%、81.7%(P〈0.05),观察组在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肺部罗音减少50%以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在FEV1、FEV1/FVC、PEF、PaO2、PaCO2等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多索茶碱可以有效提高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章朱峰  沈旦  黄建安  冯薇  张秀琴 《生物磁学》2013,(24):4730-4733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对不伴有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常规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并且试验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pH,PO2和SaO2均较治疗前升高,PC02较治疗前下降(P〈0.05),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的PO:和PC02改善更明显(P〈0.05),而pH和Sa0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FEV1实测值/预计值和FEV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对不伴有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早期应用NIPPV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通气,缓解呼吸肌疲劳,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肥胖与哮喘在肺功能方面的内在联系,从而对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选取我院肺功能室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支气管哮喘患者97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6例,年龄20-42岁,依据体重指数分级,分为正常体重组35例,超重组32例,肥胖组30例。进行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分组比较。结果:(1)超重组和肥胖组改善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2,P=0.002)。(2)FVC和FEV1/FVC在哮喘患者中下降明显(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1)体重指数影响哮喘改善率,随体重指数的增加改善率也相应增加(2)肥胖哮喘患者仍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结合沙美特罗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93例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称为A、B、C组),A组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口服和沙美特罗喷雾剂吸入治疗,B组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颗粒剂口服治疗,C组给予沙美特罗喷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包括FEV1、FVC和PE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剂口服和沙美特罗喷雾剂吸入治疗的A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FEV1和FVC分别提高了0-3L和0-37L,PEF也增加了44L/min,并且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疗效也明显优于B、c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结合沙关特罗治疗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临床表现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