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鱼类饲料的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源包括牧草干草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还有药物、色素、激素、粘结等添加剂,其中除了矿物质和粘结添加剂的膨润土外,都是有机物。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成功与否, 除取决于遗传、环境及养殖管理外, 还与水产饲料的质量 (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平衡和原料品质) 息息相关。与畜禽饲料相比, 水产饲料的一大典型特征为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s)。在饲料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 饲料中的PUFAs极易发生自由基链式反应, 产生一系列有害的氧化产物。摄食氧化油脂后, 养殖鱼类的摄食、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骨骼发育、肌肉品质和体表色素沉积等均会遭受不利影响, 鱼类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态面临严峻威胁。文章总结了饲料油脂氧化对养殖鱼类生长性能及健康状态的危害, 概述了油脂氧化产物的产生过程, 剖析了脂肪氧化产物对动物组织细胞的危害机理, 指出了现有研究所忽略的问题, 并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养殖鱼类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我国池塘养鱼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经验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过去对鱼类营养的研究没有引起重视,以致鱼类营养科学基础十分薄弱。而国外鱼类营养科学的发展已有近四、五十年的历史,并取得广泛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养鱼饲料工业和现代养鱼业的发展。近年,我国在发展养鱼生产中,深刻认识到饲料是养鱼的物质基础,饲料问题没  相似文献   

4.
南方鲇的营养学研究: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设计了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39.9%,43.7%,46.8%,51.6%,55.7%,59.1%)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温为27.5±0.2℃的条件下对南方鲇幼鱼进行了43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升高,特殊体重生长率(SGR)、饲料干物质转化率(FCEdm)、蛋白质转化率(FCEp)、能量转化率(FCEe)和蛋白质效率(PER)均产生了显著的差异(P<0.05);干物质摄食率(RLdm)与饲料蛋白质含量负相关(r=-0.62,P<0.01);蛋白质摄食率(RLp)与饲料蛋白质含量正相关(r=0.96,P<0.01);能量摄食率(RLe)不受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影响(P>0.05).通过讨论提出南方鲇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47%~51%.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饲料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可以为蝇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生存提供一定的养分。一般饲料根据成分可以分为:自然饲料、半合成饲料、合成饲料。不同的饲料其各自的有缺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养殖鱼类致病诺卡氏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养殖鱼类诺卡氏菌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生物学、分类学、致病性、组织病理学、诊断检测技术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以添加结晶氨基酸的半精制饲料饲喂长吻Wei(LeiocassislognirostrisGunther)幼鱼的生长试验来确定春赖氨基酸需要量,试验饲料由鱼粉,玉米蛋白,糊精,明胶等组成,通过添加游离氨基酸达饲料中分别含赖氨酸国1.64,2.04,2.44,2.84和3.24%五个水平,结果得出:长吻Wei幼鱼最大生长时对饲料中的赖氨酸的需要量为2.57%,占饲料蛋白的6.54%。  相似文献   

8.
鱼类同工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近年来鱼类同工酶的研究 ,包括胚胎发育过程中同工酶的变化、鱼类机体中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利用同工酶进行种质鉴定、遗传育种、病理研究 ,以及影响同工酶的因子等方面 ,以便为科学研究和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类血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综述了鱼类血细胞分类、发生及功能研究领域的概况和进展,以期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鱼类血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述了鱼类血细胞分类、发生及功能研究领域的概况和进展,以期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黄鳝(Monopterus albus)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 试验分7组, 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初始体重为(17.1±0.2) g的幼鳝25尾, 分别以鱼粉和酪蛋白为主要蛋白源, 配制蛋白质含量为32.74%(T1)、38.50%(T2)、42.26%(T3)、48.35%(T4)、52.65%(T5)、57.87%(T6)和62.31%(T7)的7种等能不等氮饲料, 养殖期为60d。以生产性能、蛋白质保留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等综合评价确定蛋白质的需求量。结果: (1)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 饲料系数呈先降低后升高; 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保留率(PRR)与蛋白质效率(PER)先升高后降低; 饲料蛋白质含量57.87%组获得最好的生长性能, 52.65%组蛋白质保留率最高。(2)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 黄鳝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升高,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先降低后保持稳定,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糖(GLU)含量降低; 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在52.65%时最低。(3)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 黄鳝肝胰脏、胃和肠蛋白酶活性先显著上升后呈缓慢上升趋势; 肝胰脏脂肪酶活性先显著下降后呈缓慢下降趋势, 胃和肠脂肪酶活性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胃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 肝胰脏和肠呈先显著下降后缓慢降低的趋势。综上: 当饲料蛋白质含量低时, 黄鳝会加大摄食量满足蛋白质需求, 在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时, 氧化应激增加, 黄鳝通过降低摄食量减少蛋白质摄入。以WGR、PER、SGR及饲料系数(FCR)为评价指标确定幼鳝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为48.51%—52.60%。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恒河猴(Macaca mulatta)日需蛋白质量的实验研宄。四组未成年恒河猴(共36只)分别饲喂蛋白质含量为15%、20%、24%的配合饲料和玉米加蚕豆,为时90天。四组动物的平均增重依次为0.3、0.6、0.6和0.2公斤。猴子日食蛋白质含量力20%的饲料,氮在体内的平均沉积率是57±13.5%。实验期间,各组动物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总脂的含量无显著变化。以上结果和在本所试用的饲养效果表明,在我们的饲养条件下,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以20%较有利于恒河猴的生长发育和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13.
鳜配合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美国白鱼粉为蛋白源 ,设计了 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 (32 .6 1%、38.10 %、4 3.5 5 %、4 8.95 %、5 3.6 4 %、5 6 .30 % )的实验饲料 ,在平均水温 2 2 .5℃的条件下 ,在水泥池网箱中 ,对平均尾重为 6 5 .0 0± 2 .2 5g的鳜进行 4 1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 :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升高 ,特定生长率 (SGR)最初快速上升 ,在 4 8.95 %转为缓慢下降 ;蛋白质效率(PER)的变化则呈抛物线型 ,在 4 4 .2 7%处为顶点。据此提出鳜配合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 4 4 .2 7%— 4 8.4 1%。  相似文献   

14.
星斑川鲽幼鱼胆碱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碱是维持鱼类正常生长的营养物质,饲料中胆碱缺乏会导致鱼类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低、脂肪代谢能力低下以及肠道和肾脏出血等症状。研究表明,斑点叉尾  相似文献   

15.
异育银鲫幼鱼对饲料中缬氨酸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65d的生长实验, 探讨饲料中不同缬氨酸水平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平均体重(3.17±0.01)g/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蛋白利用的影响, 确定异育银鲫对饲料中缬氨酸的需要量。实验设计由酪蛋白、明胶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的8种等氮(蛋白含量:38%)等能(总能:17.0 kJ/g)的半精制饲料, 其缬氨酸水平等梯度逐步升高(0.54、0.79、1.04、1.29、1.54、1.79、2.04、2.29%饲料干物质)。各实验饲料中缬氨酸的实测值分别为:0.66、0.85、1.07、1.22、1.46、1.70、1.86和2.12%饲料干物质。饲料中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参照异育银鲫肌肉氨基酸模式。每种饲料饲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养殖于塑料方箱中(70 cm×55 cm×50 cm;水体容积:150 L), 养殖系统为室内流水系统(500 mL/min流速), 每天两次饱食连续投喂(9:00和16:00)。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适量的缬氨酸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沉积率(P0.05), 但显著影响了血清谷氨酰胺的浓度(P0.05), 但不同的缬氨酸水平显著影响了鱼体灰分含量(P<0.05)。对各处理组异育银鲫特定生长率的结果进行二次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满足异育银鲫最大生长的缬氨酸需求量为饲料干物质的1.72%, 即占饲料蛋白的4.53%。    相似文献   

16.
异育银鲫幼鱼对饲料苯丙氨酸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5d的生长实验确定异育银鲫幼鱼对饲料苯丙氨酸的适宜需求。实验结果表明,饲料苯丙氨酸含量为1.09%时,异育银鲫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到达最大值,分别为194.50%、1.96%/d、37.74%,而摄食率为最小值4.76%/d。饲料添加适宜水平的苯丙氨酸也显著提高其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均以1.09%处理组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根据异育银鲫幼鱼特定生长率与饲料苯丙氨酸水平的剂量效应关系,通过非线性回归可以得出饲料酪氨酸为1.04%时异育银鲫幼鱼的苯丙氨酸最适需求量占饲料1.09%,占饲料蛋白的3.02%。    相似文献   

17.
极端的环境造就了南极独特的生物群体, 其中鱼类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最具多样性的脊椎动物, 也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或终末宿主。南极鱼类寄生虫种类丰富, 是南大洋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南极鱼类及其寄生虫的营养关系可为阐释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变动提供重要的生态数据。虽然关于南极鱼类寄生虫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寄生虫的种类鉴定、区系调查和组织病理等方面。由于南极鱼类寄生虫研究跨度时间长、地域范围广, 相关研究较为零散。文章综述了南极鱼类寄生线虫、绦虫以及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宿主范围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研究, 并对今后开展南极鱼类寄生虫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很广的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之一,因其分布广、在湖泊中多营底栖生活[1],对污染物具较强耐受且可在体内富集,易采集等特点,可被用做评价湖泊污染的指示生物3][2,。"淡水贝类观察监测体系"自2003年由本实验室提出后,背角无齿蚌被确定为该研究体系的"指示生物",进而创新性地培育出一种规格、遗传质量、数量、污染背景值等均可控,且可野外移殖和回捕的标准化监测指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mong rats consuming diets containing 0%, 18%, or 40% protein (in the form of casein) for 4 consecutive days, urinary 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 (5-HIAA) levels varied markedly as a function of the protein content, whether 5-HIAA was expressed as μg/rat/day or as μg/kg body weight/day. These differences could not be attributed to 5-hydroxyindoles in the diet; they probably reflected diet-dependent changes in serotonin synthesis. If animals were treated concurrently with carbidopa (a drug that blocks 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activity in the gut and other peripheral tissues but not in the CNS), urinary 5-HIAA levels fell, and the effect of dietary protein on the 5-HIAA largely disappeared. These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serotonin synthesis in peripheral organs, as in brain, is under acute nutritional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These experiments examined the effect of a diet limited only in protein (4% by weight) on haemopoietic stem cells in mice. This diet places severe restrictions on growth an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his was reflected in lower numbers of colony forming units (CFUs) and in vitro colony forming cells (CFCs). Differences were apparent in the response of different organs to this stress; for instance, the incidence of spleen CFUs fell sharply from around 40/mg spleen tissue to 1 -4/mg spleen tissue after 3 weeks on a low protein diet. This selective loss did not occur in bone marrow where total CFUs remained proportional to cellular content. Yet a third pattern was shown by thymus CFUs–although the numbers were low these increased from 16/thymus in normal mice to 132/thymus in deprived mice. This was the only organ examined which showed an increase. The effects of a return to a high protein (18 %) diet showed that the spleen was the most responsive organ. By day 5 after the return to 18% protein the spleen contained as many CFUs per million cells as the bone marrow. During this time the content of CFU in the spleen had increased some 50-fold whereas bone marrow CFUs only doubled. The spleen assumes the major reconstitutive role during the refeed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