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Ⅰ,HSV-1)不仅可以引起人周期性唇疱疹,还可以引起其它更为严重的疾病。HSV-1病毒基因组的表达具有很高的时序性,按照基因表达的先后顺序可以将病毒基因组中的基因分为早早期基因(immediate early,IE),早期基因(early,E)和晚期基因(1ate,L)。其中早早期基因是最先转录的,其表达产物用来激活早期基因和晚期基因的启动子。早早期基因的产物包括ICPO(infected cell protein 0,ICP)、ICP4、ICP27、ICP47、ICP22和Us1.5等六种蛋白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ICP0,它具有泛素连接酶E3(enzyme 3,E3)功能域,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病毒基因组以及宿主细胞中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2.
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基因表达具有很高的时序性,按其先后顺序可以将病毒的基因分为立即早期基因、早期基因和晚期基因3类.  相似文献   

3.
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基因表达具有很高的时序性,按其先后顺序可以将病毒的基因分为立即早期基因、早期基因和晚期基因3类.  相似文献   

4.
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中,感染细胞蛋白8(Infected cell protein 8,ICP8)是由UL29基因编码的一种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SSBP),该蛋白在病毒复制中必不可缺,具有维持单链DNA的稳定性,并与其他病毒蛋白相互结合,促进病毒复制室的形成,介导晚期基因的表达。除此之外,ICP8还具有促进UL9编码的起源结合蛋白(Origin binding protein,OBP)和UL5/UL8/UL52蛋白的酶活性,与UL12蛋白共同介导链交换等功能。本文就上述目前国内外对HSV-1 ICP8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ICP8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在宿主体内形成两种感染模式,不同感染模式的建立与病毒α基因的表达相关.作为病毒α基因表达产物之一的ICP22在病毒复制中发挥了多重作用,但其确切功能尚不清楚.实验利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 transferase,CAT)报告系统发现ICP22非特异地抑制多种病毒或细胞启动子的转录启动作用,而且该抑制作用不受特定的病毒或细胞启动子上游调控元件影响.进一步的实验发现,HSV病毒蛋白VP16通过结合α4基因启动子上游特定元件解除ICP22对α4基因的转录抑制.这些结果提示,ICP22和VP16可能共同参与α基因的转录调控,从而建立HSV-1裂解性增殖或潜伏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以pcDNA3质粒为骨架,构建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I,HSVI)立即早期基因启动子指导外源蛋白转录的phIE真核表达载体,该质粒为外源蛋白的表达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通过插入us1编码序列,phIE-Us1被用于分析ICP22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的功能;在多克隆位点插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编码基因构建phIE-CAT检测载体,应用于检测HSVI病毒蛋白Vp16及ICP22的功能,明确显示该质粒对于研究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转录调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长约150kb,至少可编码70~100种蛋白质.根据伪狂犬病毒感染细胞后DNA转录、表达时间的先后可将PRV基因分为立即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早期基因(Early gene)和晚期基因(Late gene),这三类基因依此以级联方式调节[1].第一个被转录的基因是立即早期基因,它的转录即使在细胞蛋白质合成被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抑制的情况下也能进行.  相似文献   

8.
以pcDNA3质粒为骨架,构建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I,HSVI)立即早期基因启动子指导外源蛋白转录的phIE真核表达载体,该质粒为外源蛋白的表达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通过插入us1编码序列,phIE-Us1被用于分析ICP22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的功能;在多克隆位点插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编码基因构建phIE-CAT检测载体,应用于检测HSVI病毒蛋白Vp16及ICP22的功能,明确显示该质粒对于研究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转录调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EBV裂解复制周期调控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W  Luo XJ  Hu ZY  Cao Y 《病毒学报》2011,27(6):619-623
EBV与许多恶性疾病包括霍奇金病、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等恶性肿瘤发病有关人类B淋巴细胞是EBV天然宿主,其在宿主细胞中的生活周期分为潜伏感染和裂解感染。EBV潜伏感染时,为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杀伤,仅表达少量基因产物。而在外界条件如化学、物理或宿主细胞分化的刺激下,EBV可由潜伏感染进入到裂解复制(Lytic Replication)感染周期,促进病毒在宿主细胞中播散。根据EBV裂解复制产物出现的时间顺序可将裂解复制周期分为裂解复制立即早期、早期和晚期。1 EBV裂解复制不同时期产物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长约150kb,至少可编码70~100种蛋白质。根据伪狂犬病毒感染细胞后DNA转录、表达时间的先后可将PRV基因分为立即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早期基因(Early gene)和晚期基因(Late gene),这三类基因依此以级联方式调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了抑制素/激活素α、βB与βB亚基基因在人早(3天)、中(3天)及晚(15天)期黄体组织的表达。α-mRNAs在早期黄体最高;βA-mRNAs仅在早期出现,而βB-mRNAs从黄体早期至晚期逐步增高。提示人黄体抑制素可能为抑制素B。晚期黄体可能有激活素B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种属特异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通过检测HCMVADl69体外感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fibroblast, HEF)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 MEF)后病毒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HCMV种属特异性的可能分子机制。首先用HCMV AD169(MOI=5)分别感染HEF和MEF,相差显微镜逐日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HCMV即刻早期(IE1、IE2)、早期(uL84)和晚期基因(UL83)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基因编码蛋白表达的情况。形态学观察发现HEF感染HCMV后逐渐变大变圆并相互融合,第4天可见典型的HCMV特征性病变效应,而MEF则未出现上述的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表明HEF组表达即刻早期基因IE1和IE2、早期基因uL84和晚期基因UL83 mRNA以及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且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拟感染组(P〈0.01);而MEF组仅IEl和IE2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HEF组(P〈0.05),而高于模拟感染组(P〈0.01)。免疫荧光检测发现HEF感染72h表达IE和UL83蛋白,而MEF则无明显表达。以上结果表明,HC—MV不能在MEF中复制并产生完整子代病毒颗粒,且病毒基因表达阻止在IE2基因表达之后和UL84基因表达之前,其种属特异性可能与即刻早期蛋白低水平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刘德立  齐义鹏 《病毒学报》2001,17(2):188-191
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和表达调控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其核心内容是揭示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机理以及早期基因对晚期基因的调控机制。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的表达是级联式调控,按其表达的时序可分为极早期基因、早期基因、晚期基因和极晚期基因。早期基因主要为病毒基因组DNA复制、晚期基因的表达提供必需的蛋白因子。  相似文献   

14.
核酶对对虾白斑病毒的一个可能的早晚期基因的体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的一个可能的早晚期基因(1197bp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并针对此基因的转录产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了二个锤头状核酶(RZ1和RZ2)。体外切不两个核酶均能在合适条件下,对靶基因进行完全的切割。这些研究表明,有可能利用核酶对对虾杆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15.
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作为溶瘤病毒和病毒载体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 本研究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技术建立了一种HSV-1载体系统. 首先,将HSV-1内部反向重复序列(internal inverted repeat sequences, IR)两侧的片段克隆入pKO5获得穿梭质粒pKO5/BN,其电转含pHSV-BAC的大肠杆菌后筛选获得删除IR区重组DNA的 pHSVΔIR-BAC. pHSVΔIR-BAC转染Vero细胞获得删除IR区的重组病毒HSVΔIR(MH1001).上述pKO5/BN和含pHSVΔIR BAC的大肠杆菌构成了HSV-1载体系统. 利用该系统获得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病毒HSVΔIR/EGFP(MH1002).MH1001和MH1002在感染的Vero细胞中增殖水平略低于野生型HSV-1,但无显著差异|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重组病毒早期蛋白质ICP0、ICP4、ICP8、ICP22、ICP27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下降|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表明,重组病毒与野生型病毒均存在于细胞质中.以上结果表明,删除IR区的重组HSV-1保留了复制能力,能够携载并表达外源基因,建立的HSV-1载体系统可用于构建携载外源基因的复制型重组HSV-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TEAD1转录因子1(TEAD1)在前脂肪细胞中表达,但是功能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TEAD1的两个转录本对永生化鸡前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chicken preadipocyte 1,ICP1)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克隆TEAD1基因的全长序列,对获得的两个转录本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TEAD1转录本的亚细胞定位。通过RT-qPCR、CCK-8和EdU等方法,检测过表达TEAD1转录本对ICP1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划痕实验检测TEAD1转录本对ICP1细胞迁移的影响。利用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和RT-qPCR,分析过表达TEAD1转录本对ICP1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RT-qPCR检测TEAD1转录本在不同组织、不同细胞系和ICP1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利用油红O染色、BODIPY染色、RT-qPCR、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过表达TEAD1转录本对ICP1细胞脂滴积累及成脂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最后,测定过表达TEAD1转录本的ICP1细胞中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 克隆TEAD1全长编码区,鉴定出两个TEAD1转录本。TEAD1-V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TEAD1-V2定位于细胞质与细胞核。过表达TEAD1-V1和TEAD1-V2均抑制ICP1细胞增殖。过表达TEAD1-V1促进ICP1细胞迁移,而过表达TEAD1-V2对ICP1细胞迁移没有影响。且过表达TEAD1-V1和TEAD1-V2均促进ICP1细胞凋亡。两个转录本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模式相似,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先下降后上升。过表达TEAD1-V1能显著减少ICP1细胞中脂滴的积累(P<0.05),抑制C/EBPα表达;而过表达TEAD1-V2对脂滴积累和成脂相关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没有明显作用(P>0.05)。过表达TEAD1-V1能显著降低ICP1细胞中甘油三脂的含量(P<0.05),而过表达TEAD1-V2对ICP1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没有影响(P>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克隆并鉴定了鸡TEAD1基因的两个转录本。过表达转录本TEAD1-V1和TEAD1-V2抑制鸡前脂肪细胞增殖并且促进鸡前脂肪细胞凋亡;TEAD1-V1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并促进前脂肪细胞迁移,而TEAD1-V2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迁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即刻早期基因产物ICP22在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中能够和细胞内的多种调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从而影响细胞内正常的分子生物学过程. 在转染细胞内表达的ICP22分子能够促进细胞进入S期, 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ICP22对mdm-2启动子的结合作用, 从而影响了P53对其的反式转录激活作用, 导致MDM-2结合P53并经泛素途径降解的效应降低, 间接地使细胞内P53水平增加而使细胞进入S期的过程加速.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p10基因的序列及转录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利用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SNPV)p10基因的启动子构建重组病毒杀虫剂及表达系统,应用末端测序法和引物步移法测定了p10基因的序列,并应用Northern杂交和引物延伸实验对该基因进行了深入的转录特性分析,HaSNPV p10基因被定位于基因组DNA的115.4kb-115.6kb处,转录方向与多角体基因相反,在其上下游分别发现了p26和p74基因。转录分析结果确定了p10基因是个极晚期基因,其转录从杆状病毒晚期转录保守序列GTAAG的第二个A开始,转录产物大小约为430nt。HaSNPV p10基因最早可检测到的转录是在病毒感染后的20h,随后其转录产物量迅速放大,到感染后72h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围康时相分析同时还检测到一个大小为1300nt的产物,推测该产物为p26和p10通读的转录产物。对HaSNPV P10蛋白序列的分析表明,该蛋白第6-44位及第51-65位氨基酸序列处含多个典型的卷曲螺旋七聚体重复结构,两片段间相隔6个氨基酸残基,在该蛋白序列的第20-34位与第51-65位存在L-X(2)-L-X(10)-L的亮氨酸重复。Helical net分析表明,HaSNPV P10的疏水氨式酸分布为两个集簇区,两者互为180度转角。  相似文献   

19.
使用反转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我们对HaSNPV的几个预期的早期基因、早晚期基因、晚期基因、极晚期基因的转录时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起始转录时间与其自身的启动子类型基本是一致的。但是预期的早期基因pkip晚期才开始转录;预期的早晚期基因ha107早期不转录,仅在晚期转录。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一般都在病毒感染细胞72h后达到最高,并且极晚期基因polyhedrin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基因。Iap2的转录水平仅次于polyhedrin,表明它可能是一个功能基因。与AcMNPV的p10不同,在HaSNPV/HzAM1系统中p10的转录水平并不高。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MD)是养禽业最重要的疫病之一,一直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根据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毒(MDVⅠ)meq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寡苷酸核引物,分别对MDVR1致瘤株(京-1株)、非致瘤株(MD11/75C株、CV1988株)、MDV2(SB-1株)、HVT(Fv-126株)的核酸进行扩增。结果表明:京-1株扩增到约1.15kb核酸片段,MD11/75C株和CVI988株的扩增产物都与Digoxigenin标记的meq基因探针杂交,说明都是特异性的扩增产物,对MSB1细胞DNA及MDV感染鸡的血液及肝、肾肿瘤等DNA扩增都得到1.15kb条带,将京-1株和CV1988株感染的细胞DNA混合再扩增,同时得到1.15kb和1.0kb的核酸条带,所以根据拉增产物大小可以区别致瘤株京-1株及非致瘤株CV1988株,这表示可从CV1988株病毒免疫鸡体内检测到MDV强毒,适于早期确诊强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